钟点工潘姐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2009年冬季的一天,该吃中午饭了,忙得一塌糊涂的同事才想到,天天准时做饭的钟点工潘姐没来上班,事先又没有准备,一时间大家都蒙了,饿得肚子咕咕叫的便有了怨言:“不来也不打个电话!”
   大家开始找潘姐的联系电话,可是谁也找不到,因为她来上班半年,从未迟到缺勤,除了中午买菜做饭和清扫办公室卫生,平时也没什么事。很多时候公司的同事几乎没有人记起她这个人。
   这顿饭延迟到下午二点,大家才叫来盒饭。饭桌上便讲开了潘姐。
   “跳糟了吧,这样的人就是不懂规矩,应该事先打招呼么!”
   “看她平时不吭声,还挺阴的!”
   ……
   “潘姐挺好的,一餐饭没有做,你们就损人家,不好吧!”
   “肯定家里出了事,昨天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她的衣服还挂在柜子里,怎么会走呢!”
  笫二天、笫三天,潘姐依然没有来上班,也没有电话联系。于是让办公室小娟找中介公司,因为潘姐是中介公司介绍来的。
   半年前,连续试用了三个钟点工,因为做的菜口味不合,大家都不赞成。其中一个是北京本地人,家就住在雅园公寓附近,有文化,喜欢说话。听说公司南方人多,她还特地试做了一道水煮肉,结果不南不北的,大家不叫好。
  潘姐三十五、六岁,重庆万县乡下的。中等个子,瓜子脸,瘦高的身材。皮肤挺白,但脸上过早的爬上了皱纹。不留心间以为四十以上的人。
  几年前做中央电视台的《城市之间》节目,我去过万县,那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是个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大山区。
  重庆人做川菜,她笫一餐饭就赢得了全体员工的赞赏,于是就录用了她为公司的钟点工。
  公司要求潘姐早上八点半上班,中午做完饭随时可走,月薪六百元,后来大家一致赞成改为七百元。公司有上下两层办公区,近二十人的工作区需要清洁。利索的潘姐从来都会在八点就到班,待员工九点上班前,卫生已搞得干干净净。
  有一天,海归H生在厨房把碗用力朵在桌子上,声色俱厉地瞪着眼大声斥责;“谁想害我!”
  潘姐战战兢兢地,手直哆嗦。
  我赶紧过去,问H生为何发火?
  “谁不知道,我不能吃猪肉?故意害人呀!”
  原来潘姐不小心犯了宗教大忌,H生是回民。大家都知道回民的信仰之虔诚,可是乡下来的潘姐如何知道?她更不知道世界上为信仰问题打了大仗死了人!
   按道理,H生不必大发雷霆,都是同事一场,说明一下不就成了么,何况人家潘姐是个那么小心翼翼的人。
   我赶紧让再单独做个菜,潘姐也围上围裙,从冰箱拿出块牛肉,动手再做。可H生早已拂袖而去。
  因为这个事,潘姐在公司里更加小心了。
  那天,潘姐平静地跟我讲起了她的老家和来到北京打工的事;
  她是十年前随丈夫来京打工的,开始在东单的新东安商场做清洁工,月薪八百元。虽然也还轻松,但收入不足,难以供孩子上学。就辞掉了,到中介公司登记做钟点工。她在靠近通州的地方租住一个简陋的小平房,丈夫帮别人做家装,每月有一千多元收入,但也不稳定。因此她要出来做三份钟点工,弥补不足。
  北京的冬天几个月,凌晨干冷干冷的,气温在零度以下还刮着风,她要骑自行车赶到建国门的公司来上班。当许多朋友抱怨公交车地铁难挤时,她却在凛冽寒风中骑十几里的车。
   在公司忙完一上午,下班后,就赶紧骑车到两对白领夫妇家买菜、做饭、搞卫生。这样以来,她每月也能挣一千多元,夫妇俩加起来有三千元月入。
  “比在乡下强多了!”潘姐说起来一脸的满足。
  “孩子在县重点中学念书,一年要一万多元,没办法,靠他多读点书,以后不要象我们这么辛苦。”
  “孩子读书还行,估计能考上大学,就是好显摆,暑假来北京,鞋子衣服要名牌的,几百元一套。”
  说起孩子,潘姐一脸的幸福和自豪。
  “再打几年工,等孩子大学毕业了,就回乡下去。前年用几年打工的积蓄,在老家盖好了房,还是要回去,北京不是我们的家!”
  潘姐是这样讲述自已的人生理想。
  笫四天的早上八点,当公司正犯愁该不该再请一个钟点工的时候,潘姐带着一脸的病容到公司来了,告诉我们那天煤灶没封好,两夫妇煤气中毒,被老乡偶然发现,送到医院才抢救过来。
  “没住院,差点见不到各位了!”
   说完,她又匆匆地忙她的活去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饭的时候,几个女孩抢着往潘姐碗里夹菜。
  2010年初,因为与电视台的合约没签下来,公司决定裁员。潘姐也在裁撤之列,不是她工作不好,而是这个岗位要撤。为了节省费用,留下来的员工改吃盒饭了。
  裁员谈话是最干尬的事,几个女孩还哭了。轮到潘姐了,她说;没事,“再用人时给我打电话!”打那次煤气中毒后,她咬牙买了个二手小灵通。
  然后是被裁的员工等着补发工资,因为未及时,有几个还跟领导吵起来,还有的说要告到劳动局。
  而潘姐始终没有来要过,也没有用电话催。后来办公室通知她来取,她只是说不着急。
  两个月后,她才趁顺路,来取回补发工资。
  问她找到新工作没有,她说找好了,离建国门不远。
其他文献
出身贫苦疾志图强     1904年,贺国中出生在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贺久望是个勤劳正直的农民,家境贫寒,仍想方设法送儿子读书。在父亲的影响下,贺国中从小养成了艰苦朴素、虚心好学的优良品德。贺国中9岁时进私塾读书,他天资聪颖,品行端庄,能吃苦耐劳,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因家庭困难,只读了四年书就被迫辍学,在田间帮助父亲务农以维持家庭生计。后来,家境有所好转,父亲想方设
期刊
看着彭向东的恍惚,小罗朝彭向东胸脯上掐了一把,问:“大哥,你在想什么?”  缓过神来,彭向东说:“我在想,人家都在新年快乐中,你为什么出来做这事。”  “我喜欢玩。”小罗说。  “你准备到哪过年?”彭向东问。  “宾馆。”  “你一个人在宾馆过年?”  “是啊,有什么奇怪?”  “怎么过呢?”  “还不就是一杯牛奶,一个苹果,或者是一杯牛奶,一支香蕉。吃了睡,睡了吃。”看她说话的神态,对自己的描绘
期刊
梁福康现任涟源市委副调研员、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兼主席。从事工会工作13年来,他坚持“围绕中心搞服务,突出重点抓维护,夯实基层增活力,情系职工办实事,强化自身树形象,各项工作创佳绩”的工作思路,全面履行工会职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卓有成绩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了涟源工会工作的新局面。涟源市总工会先后被评为“涟源市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娄底市工会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娄底市先进
期刊
陈发生是一个有着30多年掘井采矿经历的一线工人。2009年他走上了领奖台,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衡南人。  “自从踏入矿区的那天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青山绿水和亮晶晶的萤石,感到我这一生会与之相伴。”获奖之余,陈发生发出感慨之言。  几十年根扎井下,陈发生用实际行动书写人生,为矿区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与社会效益,彰显出即使是采矿工这样平凡的岗位,
期刊
刘旭辉,现任湖南华菱涟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汽车用钢研究所首席工程师、公司二级研究员。从2006年开始,刘旭辉主要负责热轧与冷轧薄规格新产品、热轧差异化产品、热冷轧汽车用钢等产品开发研究项目。他所主持的双高产品项目,新增经济效益共计3.5亿元以上,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创造了国内冷轧同类型轧机批量生产极薄规格产品产量最多、质量最优;国内半无头轧制技术研究应用第一的记录,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期刊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其起点是:以开放促改革。开放的命题如何破解的呢?故事的开始:1978年5月,谷牧副总理率领中国政府经济代表团对西欧五国进行考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高规格的出访团。他们带回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与中国位置的发现,事实描述:我们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大体上落后20年;体制变革:地方财政包干制;突破口:特区。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初出发时刻。由无数研究、讨论、决策、执行、调整…
期刊
梁栋,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乐坪派出所查处中队民警。从警15年来,他一直奋战在刑侦第一线,不图名利、不慕虚荣,舍生忘死、无私奉献,彰显了一名人民警察的优秀品质。2009年,他荣获“娄底市五一标兵”称号。    恪尽职守勇破大案    梁栋坚持把远大理想融入脚踏实地的实干之中,视勇于打硬仗、擅于破大案和严格公正执法为自己的工作追求,在侦查破案、缉拿案犯、追逃追赃的战场上,都闪现着他娇健的身影。当人民的
期刊
身材高挑,步履轻盈,面容和蔼,话语轻柔,柔弱中不乏坚定,谦恭中充满自信,这是彭海珍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但她那肩担道义、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让人折服。  彭海珍,现任双峰县精神病医院院长,该院创始人之一,双峰县精神病学科带头人。从事精神病临床工作十余年来,她一直用自己赤诚之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和职工的心田,把双峰县精神病医院打造成了全省唯一一家县级精神病医院。她先后被授予省“芙蓉杯百岗明星”、“巾帼建功标
期刊
二十三年前,李红杰招工进了湖南汉寿棉纺织厂。工作不到半年,在全厂公开招考团委书记的考试中,轻松拿得第一名,两年后,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被工厂推荐上了湖南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两年环保专业培训回厂后却面临精简行管人员,被通知在家待岗。下岗后她一度低迷,但最终走了出来,将四岁的儿子留给家人,远赴广东潮阳打工。  第一次离开家乡,她来到广东省潮阳市,走进一个名叫中侨大酒楼的人事部经理的办公室,掏出自己
期刊
1月11日下午,北京天安门广场。   参加完上午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许杏桃特意返回来,他要在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留个影儿。   “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许杏桃说,“数年创新之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幸运、辛苦、心酸、幸福。现在,当然是我享受幸福的时刻。”  用5%的钱,解决95%的问题,立足生产一线技术创新,成果覆盖国内大半个电网,年节电15.4亿千瓦时——江苏省电力公司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