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的高技术条件下,外军高度重视雷达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高技术条件下的雷达装备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目前我军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讨论了新形势下的雷达装备教学的特点,引荐了外军现阶段关于雷达装备教学的长处,指出了我军在今后雷达装备教学过程中的着力点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 雷达装备 保障 教学
引言
为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维护国家的安全战略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高度重视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才队伍建设,在规划军队发展时,始终把提高军队的适应信息战、提高装备人才素质保障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恰当地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思路。这不能不促使我们深入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新型雷达装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加快提高我们的雷达装备教学水平。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高技术条件下雷达装备保障教学的不足
高技术武器装备若想发挥战斗力,科技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树立了“存钱不如置物,置物不如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国家和军队都十分重视对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之相比,我军院校教育虽通过20多年的调整改革,创建了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并举,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共存,院校培养与部队培养互补,国内培养与留学培养结合的军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军院校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外军院校教育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先进装备教学领域和教学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定位不准、教材内容老化、人才培养水平不高、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装备教学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有计划地、连续地培养雷达装备技术人才的体制。发达国家看重基础教育,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国防科技知识的学习,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装备技术人才苗子,并从中选拔出品学兼优者从事尖端武器装备技术领域,大大提高了未来转人这个领域的工作人员的起点。比如,美国国防部为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制定了“工程与科学教育计划”,计划包括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各阶段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安排。因此,外军装备技术人才队伍具备了先天基础较好、整体素质较高的特点,保证了装备技术人才的不间断[1]。
二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装备技术人才管理体系。美国在国防部一级和军种一级分别设有两级装备技术人员管理机构;英国国防采购局和法国武器装备总署分别设有人才资源哲理小组和人才资源局,负责装备技术人员管理与培训教育的统一领导。此外,发达国家还十分重视建立健全法规制度。美、俄、英、法等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对装备技术人才管理和教育进行规范,使其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
三是缺乏健全的装备课程教育体系。1971年,美国国防部就成立了国防系统管理学院,专门培训装备技术管理人员,重点培训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同时,各军种和国防后勤局所属院校也分别开设采办专业或课程。1992年8月,美国国防部止式成立国防采办大学,每年培训4万多名装备技术管理人员。法国国防部也建立了自己的装备技术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设有各类院校33所,每年大约培养40名工程师、300名技术人员和700名高技能工人。
二、高技术条件下雷达装备教学的特点
高技术条件下雷达装备保障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科学、有效的保障方式和手段,组织实施雷达装备的维护、技术检查、技术准备、抢修、修理和改装,保持雷達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在保障任务的指引下,保障的主要内容有:1.全面掌握雷达部队的武器装备、装备技术保障力量的状况和作战等其他任务需求的情况,及时报告装备的良好情况。2.为遂行作战指挥员的作战意图、要求和决心,展开专业技术保障任务。3.正确使用、维护、修理和管理雷达装备器材,快速恢复和保持雷达装备的技术性能和工作能力,经常操作雷达装备,熟悉手中的装备操作和使用。4.实施机动和作战行动的伴随保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做好保障准备和出击作战预备。5.开展雷达新装备的维修、维护、改革、技术攻关和保障经验总结等活动,不断推进雷达装备技术和保障方法的进步。
针对雷达装备保障的特点,势必有相应的教学特色,体现在:
一是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进入20世纪后半部分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军事变革浪潮,武器系统装备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雷达装备。从地基到空基到天基,雷达装备的架设与布控范围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陆军到海军到空军以及特种作战部队,雷达的装备器材也逐步多样化、系列化和电子化。教学的内容也就随之而涉及和全面的包括这些雷达装备,所以,教学的内容也是逐步增多,教学内容的范围也是逐渐的增大。
二是高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精尖雷达装备部队,从根本上说,这些高技术雷达装备有别于传统的雷达装备,这些装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变得愈加的困难,技术保障工作也变得愈加的复杂,同时高技术的雷达装备更容易在受到打击时破坏,这也加大了装备保障的技术难度。围绕着如何检测故障、如何修理、如何保障等问题,在装备的教学过程中都必须加以涉及并有充分的讲解和教授。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原有不变的教学计划条件下圆满完成教学工作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是雷达装备的多样化,导致了雷达保障技术内容的多样化。在这个高技术条件下,传统雷达装备依然占据一定的位置,并且存在大量雷达装备改造升级、新型雷达装备加快装备部队的情况。这种复杂的保障形势下,就决定了保证内容的多样化和保障人员的多样化以及保障知识层次的多样化。所以,装备的教学过程必须涉及多样化的雷达装备,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和培养对象选定不同的教授内容不同教学方法。
三、外军雷达装备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雷达装备的保障及其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建立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其军队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骨干力量,究其成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外军在培养装备人才的过程中,坚持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分开进行。根据培养对象的学历文化水平、培养对象的作战意图、未来工作的性质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低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历教育方面,针对培养对象实施基础教育和特选的专业课程教育,培养结束后获得学历证书并成为普通的技术军官;在这些专业技术军官的工作过程中,遇到装备的更新或是升级,有必要进行深入学习相关的专业装备知识时,再由所在单位选送至中级培训院校,开展中级层次的装备理论学习。学习的内容和初级阶段绝然不同,不再强调基础教育,而是针对某个确定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课程教育。在通过培训考核后,发给中级培训的证书而不再是学历证书并获得晋升的机会。在高级层次的培养上,立足于培养高级指挥人才,具有一定雷达装备保障经验、具备战役或战术指挥参谋和决策的指挥能力,为战略指挥和战术协同复合型岗位培养指挥人才。
二是采取了军地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基于部队初级阶段的选送培养在数量和专业方向上的限制,致使雷达部队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为此,外军建立健全了依托地方大学的培养模式,吸收地方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入伍。据美国的相关部分统计数据显示,30%以上的部队科技人才依托地方大学培养,85%以上的初级装备军官依托地方培养。西方的实践表明:采取的军地联合培养模式获得了成功,解放了部队的教育力量,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拓宽的办学的思路,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大幅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装备保障水平,为部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做了充分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三是采取了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外军部队院校的教育理念在上个世纪中期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倡导“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走出去”就是要组织雷达装备部队的教员、干部到雷达部队去考察、代职,去一线部队实习,参加演习和演练,让他们充分地了解部队,了解部队的新装备、新技术,了解最新的雷达装备保障理念和保障方案;“引进来”就是邀请大量的学科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科研技术人员走入部队、走入院校,介绍新装备的发展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雷达装备的维修献计献策,为雷达装备的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采取针对性的雷达装备培训。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培训,培训的时间都是短暂的。要适应雷达装备的更新换代和不断升级,必须建立长效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即在岗的针对性培训。培训的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可以实现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能够针对雷达装备范畴内的个别装备、不同型号装备在系统性、有效性等方面提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束语
当今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各国的雷达装备水平日新月异,在“世界整体和平,局部存在冲突”的大背景下,如果加快我军的雷达装备保障水平、快速提高我军的战斗力成为我们长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值得借鉴的外军装备技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训方式.孟凡一等.外军士官,2008(4):61~62。
[2]邱蜀林.军队院校体制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3]王保存.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教育培养体制探析[J].外国军事学术,2007(8) :1~11.
[4]王建辉,张海荣.军队综合大学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研究[A].第五次综合大学建设与改革研讨活动论文集(空军工程大学部分)[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269~282.
[5]任海泉.外军院校教育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6]李春立,肖敏.加速转型的外军院校教育[N]解放军报,2003一11一19(6).
[7]外军培训国际军事人才方式管窥,俞存华等,军事训练研究,2008(1):61~63.
关键词 雷达装备 保障 教学
引言
为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维护国家的安全战略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高度重视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才队伍建设,在规划军队发展时,始终把提高军队的适应信息战、提高装备人才素质保障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恰当地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思路。这不能不促使我们深入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新型雷达装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加快提高我们的雷达装备教学水平。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高技术条件下雷达装备保障教学的不足
高技术武器装备若想发挥战斗力,科技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树立了“存钱不如置物,置物不如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国家和军队都十分重视对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之相比,我军院校教育虽通过20多年的调整改革,创建了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并举,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共存,院校培养与部队培养互补,国内培养与留学培养结合的军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军院校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外军院校教育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先进装备教学领域和教学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定位不准、教材内容老化、人才培养水平不高、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装备教学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有计划地、连续地培养雷达装备技术人才的体制。发达国家看重基础教育,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国防科技知识的学习,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装备技术人才苗子,并从中选拔出品学兼优者从事尖端武器装备技术领域,大大提高了未来转人这个领域的工作人员的起点。比如,美国国防部为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制定了“工程与科学教育计划”,计划包括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各阶段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安排。因此,外军装备技术人才队伍具备了先天基础较好、整体素质较高的特点,保证了装备技术人才的不间断[1]。
二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装备技术人才管理体系。美国在国防部一级和军种一级分别设有两级装备技术人员管理机构;英国国防采购局和法国武器装备总署分别设有人才资源哲理小组和人才资源局,负责装备技术人员管理与培训教育的统一领导。此外,发达国家还十分重视建立健全法规制度。美、俄、英、法等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对装备技术人才管理和教育进行规范,使其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
三是缺乏健全的装备课程教育体系。1971年,美国国防部就成立了国防系统管理学院,专门培训装备技术管理人员,重点培训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同时,各军种和国防后勤局所属院校也分别开设采办专业或课程。1992年8月,美国国防部止式成立国防采办大学,每年培训4万多名装备技术管理人员。法国国防部也建立了自己的装备技术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设有各类院校33所,每年大约培养40名工程师、300名技术人员和700名高技能工人。
二、高技术条件下雷达装备教学的特点
高技术条件下雷达装备保障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科学、有效的保障方式和手段,组织实施雷达装备的维护、技术检查、技术准备、抢修、修理和改装,保持雷達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在保障任务的指引下,保障的主要内容有:1.全面掌握雷达部队的武器装备、装备技术保障力量的状况和作战等其他任务需求的情况,及时报告装备的良好情况。2.为遂行作战指挥员的作战意图、要求和决心,展开专业技术保障任务。3.正确使用、维护、修理和管理雷达装备器材,快速恢复和保持雷达装备的技术性能和工作能力,经常操作雷达装备,熟悉手中的装备操作和使用。4.实施机动和作战行动的伴随保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做好保障准备和出击作战预备。5.开展雷达新装备的维修、维护、改革、技术攻关和保障经验总结等活动,不断推进雷达装备技术和保障方法的进步。
针对雷达装备保障的特点,势必有相应的教学特色,体现在:
一是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进入20世纪后半部分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军事变革浪潮,武器系统装备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雷达装备。从地基到空基到天基,雷达装备的架设与布控范围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陆军到海军到空军以及特种作战部队,雷达的装备器材也逐步多样化、系列化和电子化。教学的内容也就随之而涉及和全面的包括这些雷达装备,所以,教学的内容也是逐步增多,教学内容的范围也是逐渐的增大。
二是高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精尖雷达装备部队,从根本上说,这些高技术雷达装备有别于传统的雷达装备,这些装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变得愈加的困难,技术保障工作也变得愈加的复杂,同时高技术的雷达装备更容易在受到打击时破坏,这也加大了装备保障的技术难度。围绕着如何检测故障、如何修理、如何保障等问题,在装备的教学过程中都必须加以涉及并有充分的讲解和教授。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原有不变的教学计划条件下圆满完成教学工作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是雷达装备的多样化,导致了雷达保障技术内容的多样化。在这个高技术条件下,传统雷达装备依然占据一定的位置,并且存在大量雷达装备改造升级、新型雷达装备加快装备部队的情况。这种复杂的保障形势下,就决定了保证内容的多样化和保障人员的多样化以及保障知识层次的多样化。所以,装备的教学过程必须涉及多样化的雷达装备,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和培养对象选定不同的教授内容不同教学方法。
三、外军雷达装备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雷达装备的保障及其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建立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其军队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骨干力量,究其成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外军在培养装备人才的过程中,坚持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分开进行。根据培养对象的学历文化水平、培养对象的作战意图、未来工作的性质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低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历教育方面,针对培养对象实施基础教育和特选的专业课程教育,培养结束后获得学历证书并成为普通的技术军官;在这些专业技术军官的工作过程中,遇到装备的更新或是升级,有必要进行深入学习相关的专业装备知识时,再由所在单位选送至中级培训院校,开展中级层次的装备理论学习。学习的内容和初级阶段绝然不同,不再强调基础教育,而是针对某个确定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课程教育。在通过培训考核后,发给中级培训的证书而不再是学历证书并获得晋升的机会。在高级层次的培养上,立足于培养高级指挥人才,具有一定雷达装备保障经验、具备战役或战术指挥参谋和决策的指挥能力,为战略指挥和战术协同复合型岗位培养指挥人才。
二是采取了军地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基于部队初级阶段的选送培养在数量和专业方向上的限制,致使雷达部队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为此,外军建立健全了依托地方大学的培养模式,吸收地方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入伍。据美国的相关部分统计数据显示,30%以上的部队科技人才依托地方大学培养,85%以上的初级装备军官依托地方培养。西方的实践表明:采取的军地联合培养模式获得了成功,解放了部队的教育力量,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拓宽的办学的思路,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大幅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装备保障水平,为部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做了充分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三是采取了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外军部队院校的教育理念在上个世纪中期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倡导“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走出去”就是要组织雷达装备部队的教员、干部到雷达部队去考察、代职,去一线部队实习,参加演习和演练,让他们充分地了解部队,了解部队的新装备、新技术,了解最新的雷达装备保障理念和保障方案;“引进来”就是邀请大量的学科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科研技术人员走入部队、走入院校,介绍新装备的发展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雷达装备的维修献计献策,为雷达装备的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采取针对性的雷达装备培训。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培训,培训的时间都是短暂的。要适应雷达装备的更新换代和不断升级,必须建立长效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即在岗的针对性培训。培训的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可以实现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能够针对雷达装备范畴内的个别装备、不同型号装备在系统性、有效性等方面提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束语
当今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各国的雷达装备水平日新月异,在“世界整体和平,局部存在冲突”的大背景下,如果加快我军的雷达装备保障水平、快速提高我军的战斗力成为我们长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值得借鉴的外军装备技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训方式.孟凡一等.外军士官,2008(4):61~62。
[2]邱蜀林.军队院校体制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3]王保存.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教育培养体制探析[J].外国军事学术,2007(8) :1~11.
[4]王建辉,张海荣.军队综合大学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研究[A].第五次综合大学建设与改革研讨活动论文集(空军工程大学部分)[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269~282.
[5]任海泉.外军院校教育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6]李春立,肖敏.加速转型的外军院校教育[N]解放军报,2003一11一19(6).
[7]外军培训国际军事人才方式管窥,俞存华等,军事训练研究,2008(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