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听到不少学生说物理难学,究其原因,其一是在于未能准确地把握概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运动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学生能否把握好物理规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规律教学呢?
  一、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物理规律本身反映了物理现象中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和有关物理量间的严格数量关系,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必须将原来分散学习的有关概念综合起来。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研究新课题,提出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与新的兴趣。另一方面,物理规律本身,总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实为依据的。因此,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也必须在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关的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更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二、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着重于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有些规律还用公式加以表达。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要认真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结论。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想象,由有摩擦的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最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表述出来。在理解时,要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它就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许多物理规律的内容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公式。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当使学生理解,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中的I、U、R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把公式进行变换,得到电阻的定义式R=U\I。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错误的结论。
  三、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某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的,而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因此,每一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是一定的。学生只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四、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物理规律总是与许多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某些物理规律也是互相关联,应当使学生把物理规律与同它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如:牛顿第一定律与物体的惯性虽有联系,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把惯性与运动状态等同起来,把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成是“保持物體的惯性”。我们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是否受力,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而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反映这些客观事实的物理规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五、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并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重要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在新的教学要求中,不要求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但是,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概念和规律解决日常生活用电的简单实际问题,家用电器的选择与使用,用电多少的计算,保险丝的选择等。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我们还必须认清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前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感性知识不足;二是相关知识的准备不足;三是规律学习受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
  总之,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们除了遵循教学规律,按照规律教学的有关要求,克服规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抓住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外,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寻找一些细节,根据教学经验使我们的物理规律教学日臻完善。
其他文献
【概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6岁使幼儿的发育黄金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期,倾听和表达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教师创设沙箱游戏活动,旨在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在玩沙箱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沙箱 游戏 语言 发展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6岁使幼儿的发育黄金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期,倾听和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同时推动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并且教育体系也进一步完善,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以及生活阅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项知识点,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如何选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摘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并不是仅是让学生能够完成试卷上的选择题,阅读题等,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学模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 英语素养 文化素养 语言素养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重要教学科目。所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让他们观察课文的插图,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带领他们到农村春游,而返校作文依然“一无所获”。小學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图片和事物,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因此,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自然决定的,而是后天  在学习和生活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分组、评价、指导等方面研究初中生物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创新策略   在全面實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立足课堂,我们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研究”的课题实验。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教学效果,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人想从分组管理、评价策略、指导策略、时间分配方面研究初中生物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我希望通过本人的尝试与研究,
期刊
摘要:现代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校园啦啦操和健美操备受青睐,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项目,由于缺乏对啦啦操和健美操的正确区分,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混淆,影响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为了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不断优化教育模式和方式,培养学生在兴趣中全面发展,由此,探究校园啦啦操与健美操的差异性非常必要,为学生带来正确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啦啦操;健美操;差异性研究   引言  
期刊
摘要:语文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学生人文素养、性格发展的提升与奠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务必要担负起教好语文与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重担。但在现实情况下,教师却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学工作难以顺利,深入的开展。那么,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展迅速。尤其是新时代的教育到来,教育领域对于微课越来越重视,相关教师对于微课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如今,提升中小学生教师微课制作的技能是当今教育行业的一大重要问题。随着微课的进入,相关教师在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鉴于此,本文对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现状以及提升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当前的国际发展中,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受关注度还是相对较高的。为了进一步融入世界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与世界影响力,中国的英语教学受关注度逐步提高,而以此为契机的英语学习分化、细化、专业化的形势逐步发展,较为典型的就是按照行业需求细分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以及商务礼仪等等。本文就以当前的“国才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作用为主要研究
期刊
自古以来,有孔子正式“不耻下问”名垂千古,可见课堂提问及回答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进步。那么教师怎样在数学课上以学生为主体提问才能收到更好教学效果呢?以下就小学数学课堂浅谈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一管之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通常可分为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