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作为提升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培养现代化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学生提升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讨,仅供读者参考。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世界的交往也愈加频繁,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语言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也对当代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困难,近年来英语教学理念不断变革,使英语课堂教学逐步从传统教学模式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英语教学法上来,在高等教育的英语课堂教学实际中,存在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英语现已成为当下世界通用的语言而被广泛学习和应用,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于英语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来,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因此英语教学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然而,也同时面临着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听取,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泛地实施于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这种方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2.教学环境长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迫使学生、家长甚至于教师都把考试成绩放在学习目标的第一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式的讲解,学生则是埋头死记硬背,已经习惯于沉默死板的英语课堂。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这种多年形成的惯性严重地影响到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许多学生在刚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期结束时认为大学英语所学的“知识点”还不如在高中阶段所学到的多。这些学生所说的“知识点”,其实是中学课堂里老师灌输的语法知识。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一种交流工具,其最重要的作用却无法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严重缺乏同时也阻碍了一些课堂活动的开展,他们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只是一味地埋头做题而不愿意站起来用英语表达自己。这给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1)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方法不适应
  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方法不适应是刚进入高职高专阶段学习中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于中学阶段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分配在讲解语法和单词词汇上,而对听力和口语很少训练,导致他们无法达到活学活用的高等阶段教育目标。中学阶段的学生长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养成了学习的随从性。
  (2)懒散、懈怠毫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刚进入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常表现出:毫无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逃避学习,对自己的成绩无所谓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入学前对大学生活的错误臆想和学生本身缺乏发展规划造成的。一些学生在经过中学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但进入新环境新阶段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停滞,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此外,有的学生在该阶段为自己定下了较低的英语目标,这些目标一旦实现,便产生懈怠心理。
  (3)投机取巧,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高职高专阶段,很多大学生学习英语只为通过该课程或是考过四、六级,以便为自己找到好工作增加筹码。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这些学生往往忽略教师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策略
  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是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促使学生品质提升。在參考了前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研究,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就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口语课堂的教学。非英语专业或方向的学生的语音学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学生在高职高专阶段实际的英语水平,也会影响他们将来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关系到他们毕业后熟练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十分重要。由于当下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在口语方面的教学力度远远不够,对学生的口语练习少,使很多学生发音不准确,再加上各地区方言的影响导致的错误未及时的被纠正,造成很多学生的英语发音带有很浓的地方口音。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系统地进行安排,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确保各类水平不同的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提高。由于很多在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教学中没有开设专门的口语课,教师在教授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可穿插读音的纠正,也可安排一定课时让学生进行专门练习。
  2.英语教学考核办法的改革
  考试现在仍然是对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进行考核的主要方式,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的有效测量工具。通过考试可以使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也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情况,从而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目前,我国对英语能力方面的考核仍是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检验出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及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反映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为体现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英语方面的更高要求,必须在增加英语口语课的同时,加入对口语能力的考核。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现在很多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育注重基础英语知识的讲授和英语基本应用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人文素质培养。本文在探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策略时,综合了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根据实际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条有一定的针对性策略,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
  [2]师炜.试论高职教育目标的定位与英语教学改革[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朱华梁.高校教学有效性及其促进策略——从教师教的角度[D].湖南:湖南大学,2008.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从开发课程实训教学标准、改革实训教学的考评方式以及建设实训基地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配套改革措施,为课程顺利开展实训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了保障。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目前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趣味教学”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趣味教学”的必要性、作用及途径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就将针对这一问题从实践方
一天,黄老师叫我们“独臂”穿衣。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这有什么稀奇啊!”“这也太简单了吧!”“黄老师太小瞧我们了!”“不就是一只手穿衣服吗!”……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时黄老师示意先让一位同学上台试一试。龚宇轩第一个举了手,并快步上了讲台。瞧,他先使劲甩衣服,把衣服上的帽子甩到自己的头上,再将右臂穿到衣服的右面的袖子里,用右手把左面的衣服套在左肩上,最后,他得把拉链合上,可是不管怎么合,却
古诗文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古代诗文的学习,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等功能,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将非常有利于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诗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一提起作文,大家的眉头就皱紧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愁眉舒展变成会心的微笑?这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倦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前辈积累的经验,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一年下来,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常在竞赛中获奖。每次一说写作文,学生们就跃跃欲试,总是高兴地问:“老师,这次写什么?”因此,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下面
【摘要】在指纹识别系统中,图像增强是指纹特征提取与识别的前提。对指纹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有依据蚁群算法的聚类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指纹增强方法,提高了指纹图像增强效果的,也有根据Gabor滤波和方向滤波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指纹图像增强算法的,实验表明,此两种算法对指纹图像增强效果均明显。  【关键词】指纹图像增强 蚁群算法 指纹图像增强算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时下里,常听人说好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高效的课堂。听此说法,不敢苟同,个人认为教法应因人而异,而语文课堂的是否高效,还需看老师是否认真钻研《语文》教材。用好《语文》,才能教好语文,自然也能探寻到一条个性化教学之路。  一、品读文本字词  语文是座大观园,风景涟漪,阅读教学自然是带领学生去旅游。用心体会,会发现一篇文章就是一处景点,或人文,可自然,风景里又含着许多小景点、行程或
语文文本是一个充盈诗意的载体,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该充盈诗意、释放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应是精致的,如苏州园林,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或庭院深深深几许,或柳暗花明又一村,或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而追寻诗意的课堂,需要教者带着学生用心地解读文本。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才能让学生流连在诗意的课堂中,去感受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