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初中科学合作学习的误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提倡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作些分析探讨。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小组目标不明确,分工不落实
  合作学习是有着明确目标和任务分工的学习活动。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目标认识不足,较少关注或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更是较少过问。于是,我们就经常在课堂中看到这样的状态:忙的,瞎忙(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闲的,很闲(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闹的,很闹(与其闲着,倒不如乘机取乐)。其次,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教师往往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少与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探究,只对合作学习的结果做评价,这样,教师就很难在合作学习的目标定位、任务分工上科学把握。如,在九年级科学(上)第二章探究“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的活动中,我就发现一些学生在合作实验中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既没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也没参与实验,只是自始至终看着同伴做实验,最后,抄下小组的实验结果便是完成了探究。另有一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只是帮同伴拿拿烧杯、取取化学药品,却从不关心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更有一些学生与其闲着不如做点有“创意”的事,于是就把各种物质倒在一起,然后看看有什么颜色出现,闻闻有什么气味产生。如此合作,效果何在?
  2.合作小组求同思维的多,求异思维的少
  很多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忽视学习的真知灼见,生硬地统一认识——趋大同而成唯一,使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被压制,用集体的求同扼杀了个性化认识。表面上大家都在合作学习,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屈从于部分优等生的想法和教师的意愿,即使有敢于发表自己不同想法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也会因为呼声太低和教师的“统一认识”而被埋没。如,在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五节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合作学习中,组内讨论时,学生们发言踊跃,做了很多猜想:有的认为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有的认为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的认为可能跟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有关等等。可交流汇报时,却发现一些很有意义的猜想没有出现,原来在小组讨论时,一些很有意义的想法早已被个别优等生认为是“胡说”而删掉。
  3.合作学习生搬硬套,模式化
  观察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四人一小组,教师一宣布开始讨论,前排同学唰的回头,马上传来唧唧喳喳的讨论声和讲话声,教师穿梭在中间一方面指导,一方面维持纪律,往往顾此失彼。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就像被声控的机器。很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缺乏实质性参与,把合作学习变成机械、刻板的操作,合作学习的价值无法真正体现。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
  在合作学习的组织上,还经常会出现两种不理想的局面,一是由于合作学习的内容或相关情景的创设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不起来,讨论合作出现冷场。相反,当学习内容富有吸引力时,大家过于兴奋,人人争着发言,甚至唇枪舌剑,吵成一团,于是讨论内容离题万里,此时教师只好板起面孔,把有点失控的气氛控制住,如此潮起潮落,教师筋疲力尽。
  二、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科学合理地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可评估性,同时积极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发现并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
  2.关注“弱势群体”的合作学习
  教师要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的理念,关爱弱势群体,使他们能真正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合作学习才有成效。为此,实施合作学习时,任务分工必须细化,每个小组成员要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组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作用,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要让他们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3.将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
  合作学习强调合作,但不排斥个性化学习,每一个人都应独立思考,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同样的事情。自主和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并不是孤立的,两者应该是互相融合的,既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自主。
  4.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尺度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把“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以团队成绩作为奖励和认可的依据。使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科学把握新课程,立足实际,勇于创新,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才能科学运用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袁运开,赵铮,余自强主编.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以V(氯仿):V(无水乙醇):V(三乙胺):V(水)=10:11.3:11.7:2.7为展开剂,分别采用4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配制0.3%的溴百里香酚蓝水溶液(pH=7.0)作为显色剂,对牛脑组织中磷脂成分进行薄层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不少农村学生一提到作文,脑子就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因此,对农村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课题。  一、探究农村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1.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文成绩的需要  当前,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情况堪忧。通过调查访问,很多学生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
采用生化方法从苦瓜种子中提取得到苦瓜籽油、凝集素备提物、苦瓜籽粗蛋白和苦瓜凝集素4种活性组分,其中凝集素备提物、苦瓜籽粗蛋白和苦瓜凝集素得率分别为:2.16%、3.06%、0.37%。旨
设计了一种利用臭氧氧化法检测土壤有机质的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Tmega16单片机作为嵌入式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核心芯片,光电转换模块则利用日本滨松光电倍增管来完成。系统通过RS-232串口与PC机通信,PC机软件实时接收嵌入式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采样数据。实验证明,系统运行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来看,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制度德育和活动德育上,带有明显的说教成分和形式主义,学生投入不积极,教育效果不明显,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德育方式。而高层次的德育则
当前,我国教辅图书行业空前繁荣,却显得相当无序,教学辅助资料满天飞,多数教师面对这种现状,一时难以适从,最终实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苦不堪言。然而,一到考试结束,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有这样的叹息,考前要求学生做了大量的习题,结果没有一题中的;也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有这样的抱怨,做过讲过的题目,结果学生还是做错了。究其原因,实际上是习题的选编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题海战术中的习题繁多而零乱,使教师
针对油井下温度、压力测试要求,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光纤式温度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和Fabry-Perot(F-P)腔传感原理,能同时检测压力和温度。F-P腔的压力系数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