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其外求各种各样的办法穷研德育之"理",不如教育者从自己的心灵出发,注入育人者"心"之激素,让心灵与心灵产生对话。"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爱心、细心与诚心。
【关键词】学生;心灵;育德;教育管理
围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开方子,荐做法。然而审视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依然令人心忧,有人形容她是一个贫血的病人,苍白得永远游离在学校的中心工作之外;有人形容它像一壶永远只能烧到50°C的开水……"德"的本字书写为"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释为"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它很清楚地表达出要达到德育的效果,少不了心灵的作用,少了"心"也就构不成一个"德"字。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也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实际上是从教师的心灵到学生的心灵教育。可见,要使德育产生实效,在穷研德育之"理"、学庖丁解牛的同时,还必须注入育人者"心"之激素,与学生心心相印,德育工作方彰生机与活力。 爱心是成就德育的前提,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就是"仁者爱人",而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爱生"。当儿童带着一颗纯真的心灵来到学校,就要接受园丁的裁剪,加之课程的约束、追分的劳役、集体的利益,让他们的个体的心灵日益囚闭。那些怪诞的校园小调,那些痛心的校园暴力,无不是这些心灵事件的厚积薄发、歇斯底里。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以教义的形式去处理这些心灵事件,而是应以爱心为桥梁试着与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真正的联系。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而是由浅入深、向爱的更深处漫溯的爱,教师爱的境界可以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归纳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形象地表达出来,理解为对学生一般的关心、爱护、帮助、尊重与善待。态度决定一切,对刚走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与一切学生都能"相看两不厌",以积极的心态用功从教,就是一个很好的逻辑起点,教师的视界已与学生的视界完全融合,学生的幸福成长始终沐浴在教师的精神视野里,师生共同唱着那首"心会跟爱一起走,说好不分手"去奔赴那场教育的理想主义盛宴。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这些教育的集大成者,无不是凭一颗爱心去诲人不倦,在他们那撼人荡魂的教育思想光照里,有多少颗心灵被唤醒,又有多少个游魂被招归?从管理角度出发,教师实行了"看、听、说、思、行"的教育爱心培养行动。"看"就是看书,让教师博览能震撼心灵的书籍,尤其读一些古今中外名家之书,通过书的浸染,避开营营役役,氤氲出一缕缕书香心事;"听"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对自己的建议与看法;"说"就是以集体备课或演讲的形式将自己对某一教学"模板"的见解说出来,共分享;"思"就是反思,从曾子的"三省吾身",要求老师每日至少做到三个"省",一省吾身:教学态度是否端正;二省吾身:教学业务是否扎实;三省吾身:自己是否也在成长,尤其是心灵是否壮实。"行"就是对所思、所获继续在亲历每个教学行为中发扬光大。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一点点外力,逐步点亮教师心中之灯,再逐步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焦点,将心中之灯演变成心中荧火,用自己的生命体能燃着荧火去照亮身后的教育行程。
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靠的是平时点滴优良习惯的养成。德育工作好象只停留在"面子"工程上,将大而空的公式化德育套话变成一帖膏药随时贴在学生无关痛痒的肌肤上;将枯而燥的简单化的德育方法一相情愿地强加给学生。在学生看来,道德是空泛的、虚伪的,是可以表态、承诺而可以不去做的。
围绕"近、亲、实、小",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亲和学生,实在有效,从小事入手,将德育融于生活,融于对孩子点滴习惯的培养。三、四年级是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五、六年级是手拉手,让孩子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进步。对学习不太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学会一门特长。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了阶段性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和自己比一比,再和他人比一比,同时根据课的特点,可以进行学桌围放,小组学习,让同学之间形成合作意向、互帮局面。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办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是要为儿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使每一个儿童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时,都能带上真的知识、善的行为、美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首先就要让自己的心灵就去芜存菁,以一颗诚心善待工作、礼待学生,努力在学校营造出一个育人的和谐背景,使德育工作在一步步优化中走向真实与长远。诚心主要表现在,真正将德育工作做在首位。也许德育不考试,德育是软指标,德育可以用"花活"来掩饰等诸多特性,许多学校就出现了不诚实的现象,突出表现为装装样子搞德育,实实在在抓智育。遇上检查,突击搞卫生,紧急抓礼仪,再在校园里添点迎合德育的时髦标语等等,只要升学率搞上去,这些还不是"小菜一碟"?轻而易举就可以拿到"先进校"的牌子,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教育工作者的虚伪,学生多重人格的形成也与此密切相关。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将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小桥流水态势,即把德育的要求、内容、原则和方法贯穿在学校的一切工作和活动之中,主阵地课堂上,要求教师不要充当教科书的运载工具,而是加入人格的阳光,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有机整体,衡量一堂好课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得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主渠道活动上,不再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而是在小而实中使学生建构起对主题的认识。
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用整个心来育人,而不是做一个命分式的教师,即说的是教育的话,做的却是谋菽之事。其次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家校、校社形成合力,使"5+2=0"转化为"5+2=7"。学校在与外界能量交换过程中,放下架子,更多地将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家长动起来。同时我们能够积极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食粮"。如处普法办经常为孩子进行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处团委、宣传科经常进行的下现场考察活动,经常为孩子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等,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
学校的德育工作,心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演绎出很多种,无论那一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一个"心"字,与其我们以各种各样的努力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不如努力发现并启动自己的纯美心灵,让心灵与心灵在对话,发现了心,也就是发现了最大的真理!
【关键词】学生;心灵;育德;教育管理
围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开方子,荐做法。然而审视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依然令人心忧,有人形容她是一个贫血的病人,苍白得永远游离在学校的中心工作之外;有人形容它像一壶永远只能烧到50°C的开水……"德"的本字书写为"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释为"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它很清楚地表达出要达到德育的效果,少不了心灵的作用,少了"心"也就构不成一个"德"字。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也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实际上是从教师的心灵到学生的心灵教育。可见,要使德育产生实效,在穷研德育之"理"、学庖丁解牛的同时,还必须注入育人者"心"之激素,与学生心心相印,德育工作方彰生机与活力。 爱心是成就德育的前提,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就是"仁者爱人",而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爱生"。当儿童带着一颗纯真的心灵来到学校,就要接受园丁的裁剪,加之课程的约束、追分的劳役、集体的利益,让他们的个体的心灵日益囚闭。那些怪诞的校园小调,那些痛心的校园暴力,无不是这些心灵事件的厚积薄发、歇斯底里。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以教义的形式去处理这些心灵事件,而是应以爱心为桥梁试着与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真正的联系。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而是由浅入深、向爱的更深处漫溯的爱,教师爱的境界可以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归纳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形象地表达出来,理解为对学生一般的关心、爱护、帮助、尊重与善待。态度决定一切,对刚走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与一切学生都能"相看两不厌",以积极的心态用功从教,就是一个很好的逻辑起点,教师的视界已与学生的视界完全融合,学生的幸福成长始终沐浴在教师的精神视野里,师生共同唱着那首"心会跟爱一起走,说好不分手"去奔赴那场教育的理想主义盛宴。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这些教育的集大成者,无不是凭一颗爱心去诲人不倦,在他们那撼人荡魂的教育思想光照里,有多少颗心灵被唤醒,又有多少个游魂被招归?从管理角度出发,教师实行了"看、听、说、思、行"的教育爱心培养行动。"看"就是看书,让教师博览能震撼心灵的书籍,尤其读一些古今中外名家之书,通过书的浸染,避开营营役役,氤氲出一缕缕书香心事;"听"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对自己的建议与看法;"说"就是以集体备课或演讲的形式将自己对某一教学"模板"的见解说出来,共分享;"思"就是反思,从曾子的"三省吾身",要求老师每日至少做到三个"省",一省吾身:教学态度是否端正;二省吾身:教学业务是否扎实;三省吾身:自己是否也在成长,尤其是心灵是否壮实。"行"就是对所思、所获继续在亲历每个教学行为中发扬光大。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一点点外力,逐步点亮教师心中之灯,再逐步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焦点,将心中之灯演变成心中荧火,用自己的生命体能燃着荧火去照亮身后的教育行程。
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靠的是平时点滴优良习惯的养成。德育工作好象只停留在"面子"工程上,将大而空的公式化德育套话变成一帖膏药随时贴在学生无关痛痒的肌肤上;将枯而燥的简单化的德育方法一相情愿地强加给学生。在学生看来,道德是空泛的、虚伪的,是可以表态、承诺而可以不去做的。
围绕"近、亲、实、小",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亲和学生,实在有效,从小事入手,将德育融于生活,融于对孩子点滴习惯的培养。三、四年级是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五、六年级是手拉手,让孩子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进步。对学习不太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学会一门特长。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了阶段性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和自己比一比,再和他人比一比,同时根据课的特点,可以进行学桌围放,小组学习,让同学之间形成合作意向、互帮局面。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办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是要为儿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使每一个儿童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时,都能带上真的知识、善的行为、美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首先就要让自己的心灵就去芜存菁,以一颗诚心善待工作、礼待学生,努力在学校营造出一个育人的和谐背景,使德育工作在一步步优化中走向真实与长远。诚心主要表现在,真正将德育工作做在首位。也许德育不考试,德育是软指标,德育可以用"花活"来掩饰等诸多特性,许多学校就出现了不诚实的现象,突出表现为装装样子搞德育,实实在在抓智育。遇上检查,突击搞卫生,紧急抓礼仪,再在校园里添点迎合德育的时髦标语等等,只要升学率搞上去,这些还不是"小菜一碟"?轻而易举就可以拿到"先进校"的牌子,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教育工作者的虚伪,学生多重人格的形成也与此密切相关。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将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小桥流水态势,即把德育的要求、内容、原则和方法贯穿在学校的一切工作和活动之中,主阵地课堂上,要求教师不要充当教科书的运载工具,而是加入人格的阳光,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有机整体,衡量一堂好课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得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主渠道活动上,不再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而是在小而实中使学生建构起对主题的认识。
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用整个心来育人,而不是做一个命分式的教师,即说的是教育的话,做的却是谋菽之事。其次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家校、校社形成合力,使"5+2=0"转化为"5+2=7"。学校在与外界能量交换过程中,放下架子,更多地将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家长动起来。同时我们能够积极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食粮"。如处普法办经常为孩子进行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处团委、宣传科经常进行的下现场考察活动,经常为孩子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等,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
学校的德育工作,心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演绎出很多种,无论那一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一个"心"字,与其我们以各种各样的努力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不如努力发现并启动自己的纯美心灵,让心灵与心灵在对话,发现了心,也就是发现了最大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