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以色列独立之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卫·格罗斯曼显然有别于年长其十五岁的阿摩司·奥兹。较之后者擅长从家庭角度描绘以色列建国前后的世态人心,格罗斯曼更热衷于刻画家庭之外的更多主题:大屠杀、移民、巴以冲突,特别是当代以色列社会复杂多元的世俗风貌。两人的创作风格也彼此迥异,奥兹多师法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笔触细腻、优美、典雅、深沉;而格罗斯曼则从欧美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浓墨重彩且风格诡谲,犹如一幅超现实主义绘画。
有了上述对格罗斯曼的大致认识,那么,这本格罗斯曼自称“致青春”的小说《一同奔跑的人》,就不显得那么简单纯粹了。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如出版社腰封宣传所言)一对十六岁男孩、女孩在一只可爱狗狗的牵引下,“为亲人孤独历险,收获不期而至的初恋”的小清新故事,你就难免小觑了格罗斯曼一贯的创作用心。事实上,在成长主题之外,格罗斯曼还描摹了耶路撒冷这座老城的今生,探讨了一些关于生活、家庭、感情,乃至人的存在等更为宏大深刻的哲学命题。可以说,在《一同奔跑的人》轻盈快捷的叙述节奏中,伴随着是一种很有分量的笃实舞步。
小说分两条线索,男孩阿萨夫为寻找狗狗丁卡的主人塔玛尔走遍老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女孩塔玛尔拯救深陷毒窟的哥哥的双重冒险经历。这两条线索的套路近乎法国作家圣·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和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阿萨夫跟随丁卡的足迹,见识了不耐烦的披萨店老板、自我禁锢五十年的希腊修女、狂妄自大的警察、男人气十足的餐馆女掌柜、凶神恶煞的流氓和歹徒……塔玛尔则身陷耶路撒冷的街头社会和地下世界,在犯罪、暴力、欺诈和边缘艺术的亚文化之间彳亍徘徊。
这两条线索的平行推进使整本小说呈现一种“黑童话”或者“反童话”的诡异风格,“现实”通过不善交际、宅在家中沉迷网游的阿萨夫和常年过着不正常家庭生活的塔玛尔或另类或扭曲的视角展现出来。不过,格罗斯曼并没有对这一对少年的“另类”或者“扭曲”作出道德评骘,因为有几个人在青春期没有过这番“另类”和“扭曲”呢?他倒是更汲汲于通过他们这种经过变形的魔幻眼光,来刻画一座在以往的纸上从来没有被如此这般呈现过的老城的另一番风貌、另一种维度,我们发现,这中间蕴涵了多少神秘,多少玄机,多少诱人为之一观的魅力啊。如果说经此描摹,耶路撒冷像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魔都”色彩,那么,正因这种宏大的“魔都”气象,耶路撒冷才代表了一种海纳百川、混沌多元的生活和审美旨趣。写到这里,笔者不免暗忖,艺术家若是担心“魔都”的光怪陆离让一些道德家十分不开心,以致要用“光明”的方式粉饰其单色调的“正面”形象,那得多无聊啊!
如果说,循着上述两条线索我们领略了耶路撒冷老城平面上的“印象”,那么,格罗斯曼又通过叠加往复、极富立体感的叙述方式,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深度”。比如,格罗斯曼描写阿萨夫被迫关在修道院中听希腊修女讲故事,就颇具一种彼此映射、画中有画的奥妙感:修女讲述与塔玛尔的第一次相遇;在这次相遇中,塔玛尔向修女讲述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该童话引起修女对围墙自闭的反思,并且回顾起自己的往昔生涯。阿萨夫对塔玛尔、《巨人的花园》和修女的回忆大发感慨,并在之后的冒险经历中时时咀嚼这些故事……就这样,格罗斯曼通过直接或间接引语,拼贴出不同个体支离破碎而又色彩斑斓的经历,搭建起记忆与当下、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并经由这样的群像式描写,反映了整座城市的面貌:家庭、族群、传统、宗教等等。
既有这样的“印象”和“深度”,老城中的青葱岁月想必也不会似《在路上》、《发条橙》或《猜火车》跑得那么远。没错,格罗斯曼是写了嗑药、性乱、“父母皆祸害”,他的故事固然围绕亲情、友情和“不期而至”的爱情展开,但他最终追问的,是摔门而出之后“怎么办”,一言以蔽之,他的笔尖始终萦绕着一种责任意识。阿萨夫和塔玛尔的成长,既是对自己责任的定位,他们踏上对过去的自己的告别之旅,也是对新的自我的努力寻找,尽管不无磕绊和挫折。格罗斯曼精确把握青春期少年“恐惧来自未知”的心理,他从不让他们借故逃避,更不鼓励破罐破摔的意气用事,而是着眼于在过往的废墟上,如何重建生活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黑童话”色彩使小说不时散发出寓言的气息。比如上文提到的把自己禁锢半个世纪的修女,当年她奉家乡之命常驻耶路撒冷接待前来朝圣的乡亲,孰料几十年中从未有过访客,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过去,原以为她会遗憾不已,但她在得知家乡于很久以前的一场地震中沉陷大海时,依然足不出户、矢志不渝。我们不禁要问,当促成某种信仰形成的因素消失时,这种信仰为何仍然存在呢?是人的愚昧、自我慰藉,还是惯性使然?还有一些话题则探讨具体而细微的生存问题,比如,塔玛尔涉险厕身的演艺团,是一个打着提携新人旗号、实际偷鸡摸狗乃至销赃贩毒的黑社会团伙。那么,为何团伙中从事正当营生的其他年轻人,年复一年地对其置若罔闻呢?格罗斯曼一针见血地写道:“如果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并且直截了当地告诉自己正在与什么人同流合污的话,他们会因为羞愧难当而死去。”
由地下非法组织,引开并提升至对压迫、独裁,乃至大屠杀制度悖谬性的思考,为这本走治愈暖色路线的小说,平添了一抹沉重、黑暗的底色。看来,格罗斯曼笔下的耶路撒冷老城的青葱岁月,从未明媚到可以没心没肺、浪掷豪情般逍遥自在。
有了上述对格罗斯曼的大致认识,那么,这本格罗斯曼自称“致青春”的小说《一同奔跑的人》,就不显得那么简单纯粹了。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如出版社腰封宣传所言)一对十六岁男孩、女孩在一只可爱狗狗的牵引下,“为亲人孤独历险,收获不期而至的初恋”的小清新故事,你就难免小觑了格罗斯曼一贯的创作用心。事实上,在成长主题之外,格罗斯曼还描摹了耶路撒冷这座老城的今生,探讨了一些关于生活、家庭、感情,乃至人的存在等更为宏大深刻的哲学命题。可以说,在《一同奔跑的人》轻盈快捷的叙述节奏中,伴随着是一种很有分量的笃实舞步。
小说分两条线索,男孩阿萨夫为寻找狗狗丁卡的主人塔玛尔走遍老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女孩塔玛尔拯救深陷毒窟的哥哥的双重冒险经历。这两条线索的套路近乎法国作家圣·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和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阿萨夫跟随丁卡的足迹,见识了不耐烦的披萨店老板、自我禁锢五十年的希腊修女、狂妄自大的警察、男人气十足的餐馆女掌柜、凶神恶煞的流氓和歹徒……塔玛尔则身陷耶路撒冷的街头社会和地下世界,在犯罪、暴力、欺诈和边缘艺术的亚文化之间彳亍徘徊。
这两条线索的平行推进使整本小说呈现一种“黑童话”或者“反童话”的诡异风格,“现实”通过不善交际、宅在家中沉迷网游的阿萨夫和常年过着不正常家庭生活的塔玛尔或另类或扭曲的视角展现出来。不过,格罗斯曼并没有对这一对少年的“另类”或者“扭曲”作出道德评骘,因为有几个人在青春期没有过这番“另类”和“扭曲”呢?他倒是更汲汲于通过他们这种经过变形的魔幻眼光,来刻画一座在以往的纸上从来没有被如此这般呈现过的老城的另一番风貌、另一种维度,我们发现,这中间蕴涵了多少神秘,多少玄机,多少诱人为之一观的魅力啊。如果说经此描摹,耶路撒冷像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魔都”色彩,那么,正因这种宏大的“魔都”气象,耶路撒冷才代表了一种海纳百川、混沌多元的生活和审美旨趣。写到这里,笔者不免暗忖,艺术家若是担心“魔都”的光怪陆离让一些道德家十分不开心,以致要用“光明”的方式粉饰其单色调的“正面”形象,那得多无聊啊!
如果说,循着上述两条线索我们领略了耶路撒冷老城平面上的“印象”,那么,格罗斯曼又通过叠加往复、极富立体感的叙述方式,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深度”。比如,格罗斯曼描写阿萨夫被迫关在修道院中听希腊修女讲故事,就颇具一种彼此映射、画中有画的奥妙感:修女讲述与塔玛尔的第一次相遇;在这次相遇中,塔玛尔向修女讲述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该童话引起修女对围墙自闭的反思,并且回顾起自己的往昔生涯。阿萨夫对塔玛尔、《巨人的花园》和修女的回忆大发感慨,并在之后的冒险经历中时时咀嚼这些故事……就这样,格罗斯曼通过直接或间接引语,拼贴出不同个体支离破碎而又色彩斑斓的经历,搭建起记忆与当下、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并经由这样的群像式描写,反映了整座城市的面貌:家庭、族群、传统、宗教等等。
既有这样的“印象”和“深度”,老城中的青葱岁月想必也不会似《在路上》、《发条橙》或《猜火车》跑得那么远。没错,格罗斯曼是写了嗑药、性乱、“父母皆祸害”,他的故事固然围绕亲情、友情和“不期而至”的爱情展开,但他最终追问的,是摔门而出之后“怎么办”,一言以蔽之,他的笔尖始终萦绕着一种责任意识。阿萨夫和塔玛尔的成长,既是对自己责任的定位,他们踏上对过去的自己的告别之旅,也是对新的自我的努力寻找,尽管不无磕绊和挫折。格罗斯曼精确把握青春期少年“恐惧来自未知”的心理,他从不让他们借故逃避,更不鼓励破罐破摔的意气用事,而是着眼于在过往的废墟上,如何重建生活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黑童话”色彩使小说不时散发出寓言的气息。比如上文提到的把自己禁锢半个世纪的修女,当年她奉家乡之命常驻耶路撒冷接待前来朝圣的乡亲,孰料几十年中从未有过访客,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过去,原以为她会遗憾不已,但她在得知家乡于很久以前的一场地震中沉陷大海时,依然足不出户、矢志不渝。我们不禁要问,当促成某种信仰形成的因素消失时,这种信仰为何仍然存在呢?是人的愚昧、自我慰藉,还是惯性使然?还有一些话题则探讨具体而细微的生存问题,比如,塔玛尔涉险厕身的演艺团,是一个打着提携新人旗号、实际偷鸡摸狗乃至销赃贩毒的黑社会团伙。那么,为何团伙中从事正当营生的其他年轻人,年复一年地对其置若罔闻呢?格罗斯曼一针见血地写道:“如果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并且直截了当地告诉自己正在与什么人同流合污的话,他们会因为羞愧难当而死去。”
由地下非法组织,引开并提升至对压迫、独裁,乃至大屠杀制度悖谬性的思考,为这本走治愈暖色路线的小说,平添了一抹沉重、黑暗的底色。看来,格罗斯曼笔下的耶路撒冷老城的青葱岁月,从未明媚到可以没心没肺、浪掷豪情般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