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老城的青葱岁月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以色列独立之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卫·格罗斯曼显然有别于年长其十五岁的阿摩司·奥兹。较之后者擅长从家庭角度描绘以色列建国前后的世态人心,格罗斯曼更热衷于刻画家庭之外的更多主题:大屠杀、移民、巴以冲突,特别是当代以色列社会复杂多元的世俗风貌。两人的创作风格也彼此迥异,奥兹多师法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笔触细腻、优美、典雅、深沉;而格罗斯曼则从欧美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浓墨重彩且风格诡谲,犹如一幅超现实主义绘画。
  有了上述对格罗斯曼的大致认识,那么,这本格罗斯曼自称“致青春”的小说《一同奔跑的人》,就不显得那么简单纯粹了。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如出版社腰封宣传所言)一对十六岁男孩、女孩在一只可爱狗狗的牵引下,“为亲人孤独历险,收获不期而至的初恋”的小清新故事,你就难免小觑了格罗斯曼一贯的创作用心。事实上,在成长主题之外,格罗斯曼还描摹了耶路撒冷这座老城的今生,探讨了一些关于生活、家庭、感情,乃至人的存在等更为宏大深刻的哲学命题。可以说,在《一同奔跑的人》轻盈快捷的叙述节奏中,伴随着是一种很有分量的笃实舞步。
  小说分两条线索,男孩阿萨夫为寻找狗狗丁卡的主人塔玛尔走遍老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女孩塔玛尔拯救深陷毒窟的哥哥的双重冒险经历。这两条线索的套路近乎法国作家圣·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和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阿萨夫跟随丁卡的足迹,见识了不耐烦的披萨店老板、自我禁锢五十年的希腊修女、狂妄自大的警察、男人气十足的餐馆女掌柜、凶神恶煞的流氓和歹徒……塔玛尔则身陷耶路撒冷的街头社会和地下世界,在犯罪、暴力、欺诈和边缘艺术的亚文化之间彳亍徘徊。
  这两条线索的平行推进使整本小说呈现一种“黑童话”或者“反童话”的诡异风格,“现实”通过不善交际、宅在家中沉迷网游的阿萨夫和常年过着不正常家庭生活的塔玛尔或另类或扭曲的视角展现出来。不过,格罗斯曼并没有对这一对少年的“另类”或者“扭曲”作出道德评骘,因为有几个人在青春期没有过这番“另类”和“扭曲”呢?他倒是更汲汲于通过他们这种经过变形的魔幻眼光,来刻画一座在以往的纸上从来没有被如此这般呈现过的老城的另一番风貌、另一种维度,我们发现,这中间蕴涵了多少神秘,多少玄机,多少诱人为之一观的魅力啊。如果说经此描摹,耶路撒冷像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魔都”色彩,那么,正因这种宏大的“魔都”气象,耶路撒冷才代表了一种海纳百川、混沌多元的生活和审美旨趣。写到这里,笔者不免暗忖,艺术家若是担心“魔都”的光怪陆离让一些道德家十分不开心,以致要用“光明”的方式粉饰其单色调的“正面”形象,那得多无聊啊!
  如果说,循着上述两条线索我们领略了耶路撒冷老城平面上的“印象”,那么,格罗斯曼又通过叠加往复、极富立体感的叙述方式,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深度”。比如,格罗斯曼描写阿萨夫被迫关在修道院中听希腊修女讲故事,就颇具一种彼此映射、画中有画的奥妙感:修女讲述与塔玛尔的第一次相遇;在这次相遇中,塔玛尔向修女讲述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该童话引起修女对围墙自闭的反思,并且回顾起自己的往昔生涯。阿萨夫对塔玛尔、《巨人的花园》和修女的回忆大发感慨,并在之后的冒险经历中时时咀嚼这些故事……就这样,格罗斯曼通过直接或间接引语,拼贴出不同个体支离破碎而又色彩斑斓的经历,搭建起记忆与当下、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并经由这样的群像式描写,反映了整座城市的面貌:家庭、族群、传统、宗教等等。
  既有这样的“印象”和“深度”,老城中的青葱岁月想必也不会似《在路上》、《发条橙》或《猜火车》跑得那么远。没错,格罗斯曼是写了嗑药、性乱、“父母皆祸害”,他的故事固然围绕亲情、友情和“不期而至”的爱情展开,但他最终追问的,是摔门而出之后“怎么办”,一言以蔽之,他的笔尖始终萦绕着一种责任意识。阿萨夫和塔玛尔的成长,既是对自己责任的定位,他们踏上对过去的自己的告别之旅,也是对新的自我的努力寻找,尽管不无磕绊和挫折。格罗斯曼精确把握青春期少年“恐惧来自未知”的心理,他从不让他们借故逃避,更不鼓励破罐破摔的意气用事,而是着眼于在过往的废墟上,如何重建生活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黑童话”色彩使小说不时散发出寓言的气息。比如上文提到的把自己禁锢半个世纪的修女,当年她奉家乡之命常驻耶路撒冷接待前来朝圣的乡亲,孰料几十年中从未有过访客,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过去,原以为她会遗憾不已,但她在得知家乡于很久以前的一场地震中沉陷大海时,依然足不出户、矢志不渝。我们不禁要问,当促成某种信仰形成的因素消失时,这种信仰为何仍然存在呢?是人的愚昧、自我慰藉,还是惯性使然?还有一些话题则探讨具体而细微的生存问题,比如,塔玛尔涉险厕身的演艺团,是一个打着提携新人旗号、实际偷鸡摸狗乃至销赃贩毒的黑社会团伙。那么,为何团伙中从事正当营生的其他年轻人,年复一年地对其置若罔闻呢?格罗斯曼一针见血地写道:“如果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并且直截了当地告诉自己正在与什么人同流合污的话,他们会因为羞愧难当而死去。”
  由地下非法组织,引开并提升至对压迫、独裁,乃至大屠杀制度悖谬性的思考,为这本走治愈暖色路线的小说,平添了一抹沉重、黑暗的底色。看来,格罗斯曼笔下的耶路撒冷老城的青葱岁月,从未明媚到可以没心没肺、浪掷豪情般逍遥自在。
其他文献
二0一四年奥斯卡五项提名的电影《她》看完,海报上那一片撩拨人心的桃红和男主角那楚楚可怜的迷离眼神就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这个科幻加爱情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并不太遥远的未来。主人公西奥多是一个老实羞涩的以代人写情书为生的文字工作者。他和分居的妻子关系濒于破裂,却一直舍不得真在离婚书上签字。他买了一套新的电脑运行系统,同步到自己的手机上。那人工智能系统有一副真实而性感的女人噪音,起个名字叫萨曼莎。她风趣
期刊
顾氏过云楼大名在外,藏书藏画藏古籍,一部书拍卖过两亿元(宋版《锦绣万花谷》),纷纷争争一阵,热闹非凡,但更多的还只是热闹。对于过云楼自身的文化,或许不少人着眼点还在于那些天价的书画、古籍。因为整理《过云楼旧影录》一书,我发现,那些藏身于过眼云烟之幕后的主人命运,同样值得我们作一些必要的了解和认知,相比较那些扬名在外的藏品,他们是隐秘的,是被屏蔽的,近读文徵明和其师沈周的《落花诗》,思维一下子跳跃到
期刊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1976),福柯称为“我的第一本书”,以法国监狱制度史为例,提出了“权力一身体”概念,研究现代“权力”控制人类的方法,认为现代“权力”得了知识的武装,规训、监视、惩罚、检查……无所不在,“用刀锯于周庭”,牢牢宰制人类,尤其是他们的“身体”。熟悉法家思想的,对这类阐述当不陌生,甚至觉得熟悉。  该书的思想谱系,出自韦伯与尼采。韦伯的“理性化”理论和“纪律”研究,是《规训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去洛杉矶加大读书,上了李欧梵老师开的一门现代文学的课,记得交的第一篇读书报告,是阅读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的体会(本文据刘绍铭等译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主要是谈夏先生对于女作家的批评,凌叔华、丁玲和张爱玲等,具体怎么说记不清楚了。其实那堂课的主题是讨论中国现代文学与女性问题,参考书包括刚出版的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一书。由于这本书周
期刊
十五、我们很吓人吗?  单眼皮、塌鼻子、颧骨外翻、下颚突出:中国佬不外乎就是长成这副德性。  关于人类的各种感觉,若要分析起来,审美眼光是最主观也最因人而异的。习惯与生活圈的影响,毫无疑问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住在非洲国家两年下来,就算本来不是黑人,也可以分辨出谁是黑美人,谁又是丑黑妞。  在中国,人们实在很难想象头发除了黑色以外还有别的颜色,尽管我们喜欢把女子的头发比拟作青丝。不过总的来说,在欧洲
期刊
莫言最好的小说是从他的乡土中生长出来的。他年轻时曾极力要逃离乡土,后来又回到这乡土,发现这块故土才是他真正的文学资源的宝库,也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是,没有开初的逃离恐怕也是不行,他离开了故土,来到了京城,在那里开阔了眼界,并写作成名。当世界也见过了,生计也早已无忧了,他回来可以安静地写作了。目睹旧时熟悉的景物,感怀早年认识的人物和世事的变迁,又在想象的磨坊中不断磨碾、分化和重组,于是他的创作有了
期刊
两个聋哑人,一前一后走向海边:走在前面的男生抱着冲浪板投向大海的怀抱,后面的女生安静地坐在海滩上无声注视。然后,还是他们两人,一前一后沿着无人的街道回家。  这是北野武的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整部影片都是反反复复这样的画面,就连一些声音也是反复而有规律地出现,比如脚步声和海浪声。它仿佛只是在讲述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是一段又一段关于“冲浪一回家”的流水账。  像海一样“宁静”、像生活本身一样“
期刊
尽管尼采出生于普鲁士治下的小村庄洛肯(Rockcn),又在瑙姆堡(Naumburg)度过少年时光,然而在他的自述中,无论洛肯还是瑙姆堡均非心灵之故乡。一八八三年六月,他从西尔斯一玛丽亚(sils-Maria)写信给友人格斯朵夫(Carlvon Gersdorff):  我再次感到,唯有此地才是我真  正的故乡和发源地(《考订平装版尼采  书信全集》[KSB,以下简称《书信全  集》(第6卷,第38
期刊
这本小书保留了我走进学术殿堂的最初心路,彼时还年轻,却自以为很成熟,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计利害地写下一些文字。除了编书的时候,我一般是不看旧作的,因为忙乱和新知识与新课题的逼迫,所以从来就没有别人悔其少作,或者少作不悔的思量。因为没有一定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抱负,所以也没有太多的紧张。对于自我的兴趣,永远无法战胜对世界的好奇,读书是从小养成的生活方式,写作是职业的习惯。上学的时候,毕竟
期刊
九、“磨以玉粉缘金黄”  古代歌诗中的及“物”之作,每有虚与实之别。实,自然是物的写实;虚,却是用了颇有渊源的古称以为雅名,以助诗意,以蔚诗情。如此之“名”,与当日之“实”,则未必相符。这里所谓及物之作,所指不限于别为一类的咏物诗,更包括了大量的诗中有“物”者。对于这一类诗作,笺注的极要紧处,必是辨明虚实,以见真身。那么援以考古发现以及传世的相关实物,并解得此器此物的发展演变史,如此之“看图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