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倪洪进《壮乡组曲》的创作风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物资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钢琴组曲——《壮乡组曲》是一首带有壮族民歌音乐元素全新创作的作品,是作者——倪洪进先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来广西采风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钢琴组曲。这部作品虽然有很强的民族风格,但是并不是简单的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它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新的作品。
  【关键词】:《壮乡组曲》;壮族民歌;壮族民歌
  《壮乡组曲》由《船从远方来》,《歌圩》,《摇篮曲》,《酒歌》四首标题乐曲组成。这四首乐曲既独立又有联系,它们把广西壮族人民参加三月三歌圩盛世把广西壮族人民从各地乘船赶歌圩,在歌圩中快乐地对歌,一天盛世过后休息的安静,最后畅快喝酒场景这一系列活动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一)第一首《船从远方来》。这一乐曲的蓝本是来源于广西武鸣侗族民歌。其曲名也和这首民歌曲名相同。作者采用了其民族音调将其发展而来的。根据歌词,《船从远方来》实际上是一首情景如画的江上随水漂流,而心上的妹妹则在花香鸟语、绿树成林的河岸上行走,他们以物拟人,以人拟物相互对歌传情。按传统习惯, “世上只有藤缠树”,所以,“只有船靠岸,不见岸靠船”。也体现了壮乡人们爱唱歌的特点,无论何时何地都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又因为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润湿气候,降水量是全国降水量较高的一个地区。再加上地形地貌的原因,广西的河流众多,而且流量丰沛,所以常常以船作为交通工具。在《刘三姐》电影里刘三姐与阿牛哥对歌中就有这么一句问答式的歌词——“什么无脚走天下?”其答案就是船。这个也证明了船是壮乡人们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倪洪进先生就把这首情歌演变成各乡各地喜爱唱歌的壮乡人民从方圆几十里外乘船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盛大的三月三歌墟的情景。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听众仿佛就置身于画面当中,坐着船,感受着河水欢快地流淌,还可以隐约听到优美的山歌从远处飘来的感觉。让人感到无限的惬意。
  例一:
  《船从远方来》让听众清晰地看到一幅秀美的山水图。一开始十六分音符的下行音阶一下子就抓住了聆听者的耳朵,顿时把聆听者推入了这幅山水图中。主旋律用左手表现,灵活的右手表现水的流动性。右手所演奏表现的这些波涛滚滚的江水都是由左手的旋律做引导的。作者运用清脆连贯,圆润流畅的音阶和琶音交替出现象征江水,用大量的三连音和十六分音符来表现正在欢快流淌的江水。作者也把流淌的江水分为两个部分:起先是一串三连音进行,接着为大量十六分音符的运用,将江水由“涟漪”扩展到“波涛汹涌”,一步步将乐曲推向高潮。从而把聆听者带进了奇山秀水之中。
  (二)第二首《歌墟》。這首《歌墟》的音乐元素取材于广西德宝壮族二声部山歌《林中来了白裙子》。原山歌歌词描绘了林中迷人的景色,把爱穿白裙子的壮族姑娘比喻成盛开的茉莉花。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美丽形象,倾注了对姑娘的一片爱慕之情。作者倪红进先生运用这首曲子的音调表现的是壮乡人民在歌墟中欢快对歌的场景。
  例二:
  歌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风俗活动,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每逢三月三,各乡各屯的男女青年三五成群相约和其他乡屯的青年男女到野外山坡去集体对歌,互相表达爱慕之情,有时通宵达旦,黎明方回。而之所以大部分壮族民歌能如此完整地保留下来也要归功于歌墟。经过在歌墟中不断的传唱,口耳相传才得以完好的保存。这一曲就是描写壮乡青年男女在歌墟上互传情歌,互诉真情的情景。表现了壮乡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
  在“歌墟”中,作者就把这一句民歌(例三所示)作为此曲的音乐动机。在第一段中反复重复这个音乐动机。不过明显作者在节奏的运用上变化创新。但仍然保留相同的拍号,作者将动机在不同的音高上重复体现一种在山中演唱出现回声的感觉。同样在TEMPOⅠ作者运用了复调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青年男女在歌墟中一唱一和相互对歌的场景。
  (三) 第三首《摇篮曲》。《摇篮曲》为Andante sostenuto稍慢的行板。听过第二曲“歌墟” 欢快,愉悦而且具有舞蹈性的旋律后,第三曲“摇篮曲”让听众看到了壮乡宁静安详的一面。
  此乐章的蓝本来自广西隆安县民歌——摇篮曲《宝宝睡得甜》。这是流行与广西隆安的壮族儿歌。我们从歌词“妈妈去种田,给你找果果”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爸爸给小孩唱得一首摇篮曲。音乐民族习俗得原因,妇女是主要得劳动力,男人是在家煮饭带小孩的。不过,随着时代变迁,现在得摇篮曲大多都是由妈妈来唱给小孩听,哄他们睡觉。整首歌曲柔和温柔,因为音域不宽,所以感觉父亲一直在喃喃细语温柔地哄小孩睡觉。让人感觉到亲切,也体现了父亲对小孩得关怀和喜爱的真挚情感。
  例三:
  在曲子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的交替。起先只在伴奏中出现,到后来旋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交替。在左手的伴奏中,出现了三连音的节奏型,这样的节奏型在曲子中占了主要的作用,始终贯穿曲子。这样得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摇篮摇晃感。让人感觉到很贴切和温馨。
  (四)第四首《酒歌》。 《酒歌》Vivace 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活泼的。“酒歌”这一乐段是的音乐素材是来源于广西邕宁县的壮族民歌《酒歌》。按照壮族民歌题材分类属于风俗歌类。其中风俗歌又包括酒歌,“调莫贝”(哭嫁歌),“伦地洛”(拦路歌),春牛调,摇篮曲,儿歌和摇儿歌等等。在壮族聚居的村庄部落中,每当有喜庆的大日子或者亲戚朋友们聚会的时候,壮族人民都喜欢用酒歌来助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有酒必有歌的传统。所以说酒歌是壮族人民在庆祝喜庆大日子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因为酒歌都是在欢快酣畅的情况下演唱的,所以其感情豪壮,诙谐有趣,节奏沉穩,旋律奔放。节奏中还常常带有舞蹈性。第四曲“酒歌”取材于邕宁壮族民歌《酒歌唱起迎太阳》。
  乐曲中保留了原民歌中的节奏特点。
  例四:
  这是一个欢快具有舞蹈性的乐章。作者之所以把这一首旋律如此奔放的乐曲放在最后。主要是想把整一组乐曲再一次推向高潮。这样的结尾可以让听众一直沉浸在乐曲中的快乐。
  倪红进先生在《壮乡组曲》中很好地保存了四首广西壮族的民歌。同时也很好地将其推广。因为从古流传至今的民歌,大多不被现代的年轻人所接受,传统的民歌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点。倪红进先生将其民歌音乐元素加入钢琴曲中,势必扩大了听众群。这对民歌的推广是很好的帮助,再者倪红进先生是将壮族民歌音乐元素和西方古老的作曲体裁的结合。这是让壮族民歌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也是之后的作曲家可以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杨凌云.壮乡组曲的创作特点简析[J].艺术探索,2000(1).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邵红缨.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J].福建艺术,2003(3).
其他文献
(广西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摘要】:不同于其他历史较短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长远历史丰富文化的古国,而在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便是中国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民间歌谣,简称民歌。民歌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所创造,最后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并在流传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升华以及精炼,最终成为完整且优美动听的音乐。本文将浅谈我国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及演唱技巧,从而使读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本文以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丁托列托绘画作品的表现性为论点,分析并论述丁托列托绘画作品中所具有的表现性,从画家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分析并论述形成他绘画作品中表现性的原因。  【关键词】:丁托列托;威尼斯画派;油画;表现欲望  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具有表现欲望,艺术家也不例外,艺术家的表现欲望是指在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性,这种宣泄内
期刊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摘要】:社会背景的状况影响着人们对艺术品的评价,社会背景发生变化以后,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就不仅仅是人与人艺术趣味不同的问题,而是显示人与人整个价值标准的分歧。所以我们在谈艺术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谈作品背后的一个文化问题。  【关键词】:摄影文化;心理暗示;潜意识  正文  摄影术发明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摄影师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推进了摄影术的发展,
期刊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  【摘要】:当代流行音乐歌词与中国诗歌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却没有得到文学界应有的重视。文章摘取当代流行音乐歌词中的“中国风”元素歌词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歌词在意象、情感、韵律等方面与诗歌相通的文学特质,并将音乐歌词与《诗经》、唐宋词进行对比,论证其中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得出当代流行音乐歌词是诗歌体裁在当代的特殊表现形式。  【关键词】:流行音乐歌词;中国风
期刊
(湖南工藝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满足在物质各方面的需求,人们就不得不对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和使用,时间一长,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很多的资源都面临的枯竭的状态。鉴于此,我们国家为了挽救这种现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这种理念随着不断的实践与发展也有了较大的突破,而且在当代设计中
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57)  【摘要】: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歷史文化底蕴,民间艺术是非官方的艺术,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和生活生产的需要。烙画葫芦作为传统工艺美术品,极大的表现了民间艺术中劳动人民追求吉祥寓意的热情。  【关键词】:葫芦寓意;烙画工艺;烙画形式;继承发扬  烙画葫芦作为国家级非物
期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本文展开对新时期平面艺术设计特征与思考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新时期平面艺术设计的特征,以及对其特征的思考。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艺术逐渐成为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根据对平面艺术设计的分析,能够发现平面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平面艺术设计的存在,能够从艺术的角度上实现对社会发展程度的表达,明确现阶段人
期刊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費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标志设计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发展。尤其是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产品大量涌入市场,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标志的更新就在所难免。标志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视觉语言,它的形象直观,不受文字约束,逐渐成为交流与沟通重要视觉渠道。  【关键词】:标志;图设计;趋势;影响  一
期刊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文化创意产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中产生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组合。从产品最终形态来看,文化创意产品包含两个互相依存的部分:文化创意内容与硬件载体。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大多数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内容,这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但文化创意产品内容无法独立存在,必须要依靠具体的硬件载体而存在。因此,文化创意产品的价格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的价值组成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马列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政治经济相适应,有了中国特色。伴随这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带有强势的气息来到我们身边,这时候从事艺术职业者变了,开始浮躁,寻求成功捷径。参观者也变了,听信所谓的好,让真正的艺术家无可立足之地。没有解决方法。这是社会现象,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疾病,但是却不能阻碍经济的发展。  一.如何光韵  “光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