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对照考试中所考查的题型样式,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阅读练习,在具体练习中实现具体阅读策略的运用,以练习为依托,促进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无疑大有裨益。
关键词阅读策略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阅读策略无疑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与解题技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呢?本文根据几种阅读策略,参照上海高中牛津与新世纪教材与试题的考查题型,归纳了几种练习设计。
1 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
Anderson (2003)提出了三类阅读策略:认知阅读策略,元认知阅读策略和补偿阅读策略。其中认知策略有11种,他们是预测,运用语法知识帮助理解难句,理解文章大意,扩展词汇和语法知识,猜测生词,分析文章风格和主题,分析文章篇章结构,区分个人看法和事实,将大的单位分解成小的单位以便帮助理解文章,将文中概念与单词间的联系用图表或图表表示,以及写简要概括。
针对日常阅读练习中所考查的类型:对生僻单词或词组的意义进行推断,对提供的备选选项进行正误判断,对文章主旨大意进行归纳,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判断或推测等题型,本文将阐述如何在阅读练习设计中体现预测,略读,结构分析,推断这四大策略。
2 阅读策略与练习设计
2.1 预测
预测相当于阅读前的“热身”,旨在激发读者的背景知识。阅读过程中可根据标题,副标题及文中的插图或表格进行预测。预测阶段可设计的练习可以有如下几种形式。
(1)问题问答。基于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及文中的插图或表格,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Read the title, what kind of passage is this?(预测文章体裁)
Where can we most probably find this kind of passage?(预测文章出处)
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do you think the writer is going to tell us?(预测文章大致内容)
What do you know about….?(激发读者原有知识) 如牛津教材S3A Chapter One
(2)提供选择。对于预测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选项,这些选项可以涉及文章要谈到的子话题或关键词,同时设置干扰项,让学生预测文章会谈到哪些子话题或关键词。
2.2 略读
略读是指读者快速阅读文章,目的是获得阅读材料的大概轮廓或主要意义。略读时,我们通常只看题目和段落标题以及重要的句子(一般是每个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结构组织和写作意图。略读只需一二分钟,它帮助我们获得阅读材料的大概轮廓(见上海新世纪教材61页所作注释)。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形式的练习:
(1)阅读文章标题,篇首段,结尾段及每段的首尾句,选择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篇首段一般会揭示主题,引出文章的核心问题。在结尾段,作者通常概括全文的内容,再次阐述中心思想并与篇首段相呼应,教师在设计此类阅读练习时可以通过问答或提供选项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大意。例如:The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___________?再提供选项供学生选择。
(2)针对文体特色,找出段落主题句和关键词。学生阅读文章,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和关键词。这一阅读策略要求学生区分文章的主要main idea和supporting details。(注:这一练习设计在说明文或议论文更突显其运用)
(3)对下文内容作出推断。针对某些结构不完整的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最末段,推测作者接下来会谈及什么内容。教师可设置备选选项,也可让学生直接作答。
如:What would most probably happen next?
What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the passage is going to talk about next?
(4)让学生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某个段落中指示代词或某个短语所指代内容的意思。如新世纪高一Unit 2第22 页有关Michelangelo文章旁所标注的The phrase ever since indicates “Since a certain point of time.” What is this point in the text?
2.3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怎样将话题,主旨及支持细节串联成一篇连贯的文章的。结构分析包括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及语篇标记词。
2.3.1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语篇是一个具有逻辑的整体,段落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等特点。一致性是指各段落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连贯性是指各段落之间自然衔接,协调一致。段落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或顺接,或转没,或例证,或对比,有时段落之间还会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以下列举的三类阅读练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文章各段落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篇章结构分析能力。
(1)有意打乱各段落顺序,各段落用序号标注,然后让学生重新编排,使其构成逻辑顺畅的文章。此练习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给学生一篇已隐去的一段或几段的文章,然后再将该段落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将隐去的段落还原。
(2)将段落与段落大意配对。教师可将各段落概括大意,但打乱顺序,然后让学生将其与各段配对。如新世纪高一Unit 2第20页A 3部分所呈现的Skimming 练习。
(3)完成图表或提纲。针对某种文体的特色,将文章主要内容以另外一种粗线条形式呈现,使其意思比较清新明朗。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某篇文章不完整的提纲,要求学生补全; 或用树型图表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新世纪第63 页有关课文的理解,就围绕中国的春节,在有关Status of SF,Celebration of SF, SF as a Public Holiday, Special Food for SF的内容让学生补充相关内容。再如新世纪高一上册有关A Quick Look At Some Metropolises 所设计的Summary 图表形式。又如牛津教材S3A Chapter One 中Part B 中Scanning 部分的练习。
2.3.2 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阐述或说明文章的主题,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好的段落应该条理清楚,意义连贯。以下阅读练习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理解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关系的技能。
(1)找出主题句和扩展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篇典型文章,让他们找出主题句和扩展句。如牛津教材S3A 80页中设计的有关Merits and Demerits of Packaging 中的练习。
(2)在较长的某一段落中,省去某几句,让学生根据前后的逻辑关系,把省去的这几句还原到原文中。
2.3.3 语篇标志词
语篇标记词是用于连接不同句子,表达各种逻辑关系的信号词。他们或表顺序,表转折,表因果,表总结,表条件,表重述。这里就重要的表顺序,表整补,表原因,表转折关系的标记词作以下举例说明。
表示顺序:first, next, then, to begin with
表示整补:and, moreover, furthermore, similarly
表示转折:but,yet, though, however, nevertheless
表示原因:for,because, for the reason, on account of this
语篇标记词是连接语篇的重要手段。训练此策略,教师可设计如下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篇文章,将所有的语篇标记词挖空,并提供三四个选项供选择;也可以加大练习的难度,要求学生根据语义逻辑关系自己直接填空。
2.4 推断
阅读理解训练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字面理解层,推断性理解层和评价性理解层。字面理解是指读者仅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这是理解最基础的层次。推理性理解是指从字里行间推断话语隐含的意思。评价性理解是理解的最高层次,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根据理解的不同层次,练习设计的问题也可分为相应的层次。
(1)推断生词或相关短语意义。这是阅读理解中常出现的题,要求根据上下文,对某些词,短语抑或某些代词所指代的意思进行推断。如:The “secular life” in the passage probably refers to_______?
The underlined word in Paragraph four means________?
推测词义可根据三方面的线索:句法结构,构词法和语境。
(2)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文章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会包涵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作者持何态度和观点有时需要读者通读全文才能推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训练学生的饿这一推断技能: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The tone of this article is …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选项,如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author is _______ about the future of energy.
A. anxious B. hopefulC. concerned D. negative
(3)推断文中言外之意。有时作者不需说明,读者依据常识就能理解其想表达的意思;有时作者不直接表露,读者需从字里行间推断文章的隐含意义。
(4)对文中主要信息作正误判断。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What’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can be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3 结束语
本文有针对性地讲了以上六种重要的阅读策略。策略不是万能的,它虽然促进阅读理解,但不能代替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根据阅读文体性质,设计可与之匹配的阅读练习将阅读策略训练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阅读策略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阅读策略无疑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与解题技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呢?本文根据几种阅读策略,参照上海高中牛津与新世纪教材与试题的考查题型,归纳了几种练习设计。
1 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
Anderson (2003)提出了三类阅读策略:认知阅读策略,元认知阅读策略和补偿阅读策略。其中认知策略有11种,他们是预测,运用语法知识帮助理解难句,理解文章大意,扩展词汇和语法知识,猜测生词,分析文章风格和主题,分析文章篇章结构,区分个人看法和事实,将大的单位分解成小的单位以便帮助理解文章,将文中概念与单词间的联系用图表或图表表示,以及写简要概括。
针对日常阅读练习中所考查的类型:对生僻单词或词组的意义进行推断,对提供的备选选项进行正误判断,对文章主旨大意进行归纳,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判断或推测等题型,本文将阐述如何在阅读练习设计中体现预测,略读,结构分析,推断这四大策略。
2 阅读策略与练习设计
2.1 预测
预测相当于阅读前的“热身”,旨在激发读者的背景知识。阅读过程中可根据标题,副标题及文中的插图或表格进行预测。预测阶段可设计的练习可以有如下几种形式。
(1)问题问答。基于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及文中的插图或表格,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Read the title, what kind of passage is this?(预测文章体裁)
Where can we most probably find this kind of passage?(预测文章出处)
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do you think the writer is going to tell us?(预测文章大致内容)
What do you know about….?(激发读者原有知识) 如牛津教材S3A Chapter One
(2)提供选择。对于预测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选项,这些选项可以涉及文章要谈到的子话题或关键词,同时设置干扰项,让学生预测文章会谈到哪些子话题或关键词。
2.2 略读
略读是指读者快速阅读文章,目的是获得阅读材料的大概轮廓或主要意义。略读时,我们通常只看题目和段落标题以及重要的句子(一般是每个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结构组织和写作意图。略读只需一二分钟,它帮助我们获得阅读材料的大概轮廓(见上海新世纪教材61页所作注释)。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形式的练习:
(1)阅读文章标题,篇首段,结尾段及每段的首尾句,选择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篇首段一般会揭示主题,引出文章的核心问题。在结尾段,作者通常概括全文的内容,再次阐述中心思想并与篇首段相呼应,教师在设计此类阅读练习时可以通过问答或提供选项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大意。例如:The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___________?再提供选项供学生选择。
(2)针对文体特色,找出段落主题句和关键词。学生阅读文章,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和关键词。这一阅读策略要求学生区分文章的主要main idea和supporting details。(注:这一练习设计在说明文或议论文更突显其运用)
(3)对下文内容作出推断。针对某些结构不完整的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最末段,推测作者接下来会谈及什么内容。教师可设置备选选项,也可让学生直接作答。
如:What would most probably happen next?
What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the passage is going to talk about next?
(4)让学生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某个段落中指示代词或某个短语所指代内容的意思。如新世纪高一Unit 2第22 页有关Michelangelo文章旁所标注的The phrase ever since indicates “Since a certain point of time.” What is this point in the text?
2.3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怎样将话题,主旨及支持细节串联成一篇连贯的文章的。结构分析包括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及语篇标记词。
2.3.1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语篇是一个具有逻辑的整体,段落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等特点。一致性是指各段落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连贯性是指各段落之间自然衔接,协调一致。段落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或顺接,或转没,或例证,或对比,有时段落之间还会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以下列举的三类阅读练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文章各段落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篇章结构分析能力。
(1)有意打乱各段落顺序,各段落用序号标注,然后让学生重新编排,使其构成逻辑顺畅的文章。此练习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给学生一篇已隐去的一段或几段的文章,然后再将该段落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将隐去的段落还原。
(2)将段落与段落大意配对。教师可将各段落概括大意,但打乱顺序,然后让学生将其与各段配对。如新世纪高一Unit 2第20页A 3部分所呈现的Skimming 练习。
(3)完成图表或提纲。针对某种文体的特色,将文章主要内容以另外一种粗线条形式呈现,使其意思比较清新明朗。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某篇文章不完整的提纲,要求学生补全; 或用树型图表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新世纪第63 页有关课文的理解,就围绕中国的春节,在有关Status of SF,Celebration of SF, SF as a Public Holiday, Special Food for SF的内容让学生补充相关内容。再如新世纪高一上册有关A Quick Look At Some Metropolises 所设计的Summary 图表形式。又如牛津教材S3A Chapter One 中Part B 中Scanning 部分的练习。
2.3.2 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阐述或说明文章的主题,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好的段落应该条理清楚,意义连贯。以下阅读练习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理解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关系的技能。
(1)找出主题句和扩展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篇典型文章,让他们找出主题句和扩展句。如牛津教材S3A 80页中设计的有关Merits and Demerits of Packaging 中的练习。
(2)在较长的某一段落中,省去某几句,让学生根据前后的逻辑关系,把省去的这几句还原到原文中。
2.3.3 语篇标志词
语篇标记词是用于连接不同句子,表达各种逻辑关系的信号词。他们或表顺序,表转折,表因果,表总结,表条件,表重述。这里就重要的表顺序,表整补,表原因,表转折关系的标记词作以下举例说明。
表示顺序:first, next, then, to begin with
表示整补:and, moreover, furthermore, similarly
表示转折:but,yet, though, however, nevertheless
表示原因:for,because, for the reason, on account of this
语篇标记词是连接语篇的重要手段。训练此策略,教师可设计如下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篇文章,将所有的语篇标记词挖空,并提供三四个选项供选择;也可以加大练习的难度,要求学生根据语义逻辑关系自己直接填空。
2.4 推断
阅读理解训练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字面理解层,推断性理解层和评价性理解层。字面理解是指读者仅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这是理解最基础的层次。推理性理解是指从字里行间推断话语隐含的意思。评价性理解是理解的最高层次,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根据理解的不同层次,练习设计的问题也可分为相应的层次。
(1)推断生词或相关短语意义。这是阅读理解中常出现的题,要求根据上下文,对某些词,短语抑或某些代词所指代的意思进行推断。如:The “secular life” in the passage probably refers to_______?
The underlined word in Paragraph four means________?
推测词义可根据三方面的线索:句法结构,构词法和语境。
(2)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文章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会包涵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作者持何态度和观点有时需要读者通读全文才能推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训练学生的饿这一推断技能: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The tone of this article is …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选项,如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author is _______ about the future of energy.
A. anxious B. hopefulC. concerned D. negative
(3)推断文中言外之意。有时作者不需说明,读者依据常识就能理解其想表达的意思;有时作者不直接表露,读者需从字里行间推断文章的隐含意义。
(4)对文中主要信息作正误判断。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What’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can be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3 结束语
本文有针对性地讲了以上六种重要的阅读策略。策略不是万能的,它虽然促进阅读理解,但不能代替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根据阅读文体性质,设计可与之匹配的阅读练习将阅读策略训练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