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五品三探”教学中达成课程之美——“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品”为明线,以“探”为暗线,包括导入、课中三个活动、课后延展在内的“五品三探”环节贯穿教学,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之美。导入以“品”引“趣”,调动学生情绪,营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视觉美;课中以“品”导“思”,引发学生探究,铸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成美;课后以“品”促“动”,催发学生践行,实现课程育人的行为美。
其他文献
地方教育水平往往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加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协调,乡村教育水平与城市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家庭往往拥有比农村家庭更多的教育资源,城乡壁垒愈发严重,从而影响了社会公平。这就要通过对城乡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可行的破解路径,以有效缓解城乡教育差距问题。
在生本理念下,教学活动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展开已成为教师的共识。在教学的准备和实施阶段,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能力并对其发展的“势”头做出预判,在此基础上因“势”而动,力求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融、乘“势”而导、顺“势”而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助力课堂走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