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2014年中国书画春拍精彩纷呈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苏富比2014年中国书画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7日举行,4月3-6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预展。此季将呈献近400幅近现代名家作品,包括来自欧美收藏之张大干、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谢稚柳等的书画,不少更是首次在市场推出,风格多样,精彩纷呈。其中亮点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的张大干《水殿风来》,用笔纵放无拘,气度宽宏,而墨韵淋漓,写来神完气足,为画家60年代泼墨荷花代表作。
  齐白石:果品四屏
  白石四屏多写于二三十年代,从画风、书体分析,《佳果四屏》当为30年代末、40年代初之作。而年代相仿者有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藏《水果鱼蟹》,尺寸相若,可互为参考。再晚者如1951年为梁劲予写《虾蟹蛙鸡》四屏、1953年写《没骨有余》四屏,画幅均不足二尺,都以老辣之笔写出,丝毫不逊于早期巨制。
  白石写意花卉得法吴昌硕颇多,但缶老喜满纸龙飞凤舞,白石则长于布局推敲,安排布置巧妙自然。本套四屏,各绘荔枝、葡萄、樱桃与枇杷一种,每幅构图平实,皆以一篮鲜果或上或下置于画面中央,各添缀折枝果叶,无一雷同,打破单调,互为呼应,细审之下,实见匠心:《荔枝》枝叶以润笔写出,浓而稍干的洋红点画果实,准确传递出果皮干涩质感,令人遐想剥开后现轻红酽白互衬之致;盛篮采粗篾编成,饱蘸浓墨,两笔画就提梁,篮前折枝叶多果少,突出果篮的主体地位。《葡萄》承上幅酽红而来,折枝摆布于画面相若位置,篾篮用偏干之飞白写出,既区别于上幅,亦衬托果实圆润结实,芳鲜玉寒;《樱桃》另开新面貌,只见朱樱满盈,堆迭繁密,绿叶铺篮底,折枝系于提梁,樱桃浓色勾圈,复以淡色染之,重墨提写小枝,映衬出“轻质触必碎,中藏半泓水”的质感;细密编就的柔韧提篮,在四幅的盛器中最见工致。《枇杷》提篮既不同于篾蓝之粗犷,复异于《樱桃》草篮之绵密,由几根藤条串结而成,简笔重墨,愈发映衬出枇杷澄黄灿烂,是幅折枝则从画面上方串垂而下,墨色蜻蜓翩然飞来,生机顿现,可谓点睛之笔。画中多处依稀可见打稿痕迹,《枇杷》的提篮方向,成画与底稿完全相反,令人得窥画家运思之苦。
  画家注重色彩搭配,荔枝、樱桃配以娇艳妖娆的洋红,间以枇杷的灿烂金黄、葡萄的紫润嫩翠,众色相衬下见鲜活清新,似闻果香四溢。同时强化色墨对比,每幅随着用笔提顿轻重及行笔速度快慢而令墨色浓淡起伏有致,与所配搭之鲜艳设色,遂生变化微妙多端之关系。除《荔枝》长题一行外,其余只署名款,虽为白石四屏落款常态,但各画之构图搭配已臻完美,文字唠叨反成蛇足,区区细节,已见画家经营之细意!
  徐悲鸿:回立向苍苍
  徐悲鸿《回立向苍苍》一作上款中“普实克先生”即雅罗斯拉夫·普实克(Jaroslava Prfuiska,1906-1980年),捷克著名汉学家。生于布拉格,20年代于查理斯大学人文科学及艺术学院修读希腊、罗马及拜占庭历史。后转入瑞典哥特堡大学攻读汉学及日本学,复到德国深造,师从多位著名汉学家。1932至1934年间赴华留学,期间在北平与文坛人士颇有过从。1937年,在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短期课程。同年底返回捷克,开始其后半生从事教育及汉学研究的生涯。普实克在捷克汉学界地位崇高,受他指导及影响的学者扩及欧洲学术界。他长期领导的东方研究所更是五六十年代欧洲最有成就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心。
  张大千:秋山夕照
  大干先生在1968年初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谢家孝表示:“我最近已能把石青当作水墨那样运用自如,而且得心应手,这是我近来唯一自觉的进步,很高兴,也很得意。”他所谓将石青运用自如,即指其对泼彩技法的掌握。自受目疾所困,他的画风已渐有改变,身处西方社会受现代艺术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兼且性格机巧灵活具丰富创造力,在主客观因素结合下,遂开拓了晚期独特的泼墨泼彩技法。其实,自1965年以降,他对这种半自动性技巧已操控自如。如《幽谷图》《瑞士雪山》《山雨欲来》《四天下》等名作相继面世。他在是年讲出以上一番话,说明自己也认为1968年是泼墨泼彩创作的成熟期。这年的同类代表作包括《滟灏云帆》、《谪仙诗意》等,本幅即为其中之一。
  本幅创作特点见于色彩运用上。他以极浓厚的石青石绿,反复泼洒于山体上,结成大块面的色层。石青石绿矿物颜料的厚实质感,营造了如宝石般的色泽,直如平面画作上镶嵌了立体透凸的宝石而色泽璀璨耀目。左上方一角,轻抹殷红,顿见朝阳初现泼洒之晓色。下方红花绿叶掩映,小桥穿插,轻舟荡漾,高士出游于晨光熹微中。全画以半抽象为主,辅以笔墨点景,传统创新,共冶一炉,足见画家心思灵巧,运用自如!
  此作来源于美国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学者韩南(Dr.Patrick Hanan)。韩南1927年生于新西兰。早岁修读英国文学,负笈英伦进修,因受中国小说之异国情调影响,转研中国古代文学,并以《金瓶梅》为专题,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课程。50年代后期赴北京进修一年,期间向郑振铎、吴晓铃等专家学者请益。
  张大干:水殿风来
  大干先生艺术生涯逾六十载,笔砚甚勤,且展览遍及海内外,蜚声国际,作品散布各地,在私人收藏外,不少代表作亦入藏博物馆,如美国波士顿艺术馆、巴黎塞努奇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本幅《水殿风来》由郭子杰捐赠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郭子杰,即郭有守(1901-1978年),四川资中人,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民政府要职,与文化艺术界关系密切,长期参与推动有关工作。他与大干先生同籍,亦具亲谊,抗战期间,出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时大千避兵入蜀,两人常有过从。政权转易后,大千去国,驿马频繁于各地展览中,欧洲之活动即由是时驻节当地担任外交职务之郭氏联络筹划。自50年代中期至往后十年间,大干多次访欧,足迹遍及瑞奥德法诸国,郭子杰皆相伴在侧,一应事务,由其悉心安排,俨如画家在欧洲之代理人,感情亲逾手足。
  大干为郭子杰精心绘制之画极多,大部分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馆。本幅题跋谓写于横滨偕乐园,即画家居停东瀛时作画之所,署款则于巴黎,应寄寓郭氏家中,从行箧中捡出,补题以赠郭氏,日后复有转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举。
  60年代初,正画家技法自大写意臻至泼墨泼彩之过渡期,遂屡以大幅荷花为试验,如八屏通景巨荷即出于此时。本幅构图简洁,用笔纵放无拘,气度宽宏,而墨韵淋漓,浓淡相宜,得天然真趣,足见写来神完气足,挥洒即就。
  1963年,大干在纽约赫希尔·艾德勒画廊举行展览,亦是他在美国最早的重要个展。除了逾40幅近作外,并向美国三大博物馆商借藏品参与,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波士顿艺术馆,本幅即借展品之一。1972年,三藩市亚洲艺术及文化中心举办“张大干四十年回顾展”,除画家珍藏外,展品由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提供,本幅亦属其一。由此可见,大干当视此画为泼墨荷花之代表作,每有重要展览,皆商借参与。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秋季拍卖会落下帷幕,在各式各样的盘点中静待下一个春暖花开的轮回开始。“回暖”似乎是去年市场表现的常见形容词,但这其实仅仅是着眼于暖流微澜的书画市场,在陶瓷器物的领域,普遍阴霾深重,却又极光乍现,“土豪行情”“古玩消费”“艺术地产”等新词蔓延网上和圈里,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说明了新的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  两极分化,高端瓷器争夺激烈  自2012年走入拐点,并直接进入深度调整期的
期刊
《营造法式》是一部北宋官订的建筑专业书,是中国古籍中最为全面介绍古代建筑营造的著作。它通过总结北宋前建筑营造之技法、博采建筑匠人之经验编写而成。该书制定出宋代建筑的设计规范,细化了各工种的制度与内容、用工与用料,严密监督生产与管理,是宋代建筑技术向标准化、制度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水平里程碑式的著作。  《营造法式》始编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元祐六年(1091)成书。
期刊
北京自辽金时期以来,就已成为北方玉器的重要产地。经元、明、清三朝,北京玉器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清代乾隆时期更是达到极盛,作坊林立,并成立了专门的玉器行会。以北京为中心的玉器生产,一方面依托于宫廷玉器的精湛技艺,另一方面又因各地能工巧匠汇聚北京,各派交汇取所长,作品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区别于南方玉器雅致、婉约的气息,在体量上极具皇家风范,风格雄浑大气。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北京玉器
期刊
初见熊广琴和她的画作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她来中国美院深造。在美院陈列馆,她把她的画打开在几位老师的面前。也许是从教中国画多年,言必称“骨法用笔”“形神兼备”“笔精墨妙”的缘故,粗粗浏览熊广琴以色墨兼糅、没骨技法为主的作品,竟觉得风格特异、新风盈面,且带着某种有意而为的执著意韵。对于她在美院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我曾给予两点建议:一是加强写生;二是注重造型的同时加强线的表现力和以线造形的因素。在后
期刊
2013年12月29日,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在北京大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从数千件作品中评选得出的170件优秀作品参展。  通观整个展览,我感受到中国油画近年来的长足进步,这进步就在于中国油画界薪火相传,人才辈出。不仅有许多优秀的青年画家崭露头角,也有许多老画家老当益壮,积极参与,如谌北新、沈行工、文国璋、黄冠余、欧洋、张重庆、张京生、陈坚、杨尧、曹新林、燕杰等著名
期刊
香港苏富比2014年春拍中,定于4月8日举槌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将呈献一件珍罕明永乐“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  本瓶式样,属永乐经典,尽展景德镇艺匠之细琢精工。自青花品名始烧于此,卓绝百年。此瓶形制,比例得体,饰样繁多。丰莹瑞果图案,明初青花盛行,亦见于同期别类器形,其设计至臻,所树典范,长久莫及。  此器制作精妙,釉面柔雅。钴青锡斑艳丽动人,为明初御制青花瓷特征,后世多存仿效。这类风格
期刊
“皇帝新装的游戏将会不断上演,无处不在,只要存在腐败荒谬的投机市场。”  2013年《读库》末期,周翠以德国假画高手沃尔夫冈·贝特拉奇伪造假画的传奇为案例,介绍了德国艺术市场上的种种艺术品造假案例,这篇《伪造的天分》写得生动引人,文末这句话对于理解中国当下的艺术市场也有参照价值。  “一位年轻的晋商,某日在朋友引荐下在唐园雅聚,酒过三巡突然对墙上我的那些‘情人’们大感艳羡,一番酒肉来往竞变身为一位
期刊
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影响力不断在扩大,艺术品交易领域,也许拜媒体、网络发达所赐,让人感觉忽然间地球村各个角落都会不时传来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信息,不排除很多真实可信且相当有参考价值。然而,海量的信息已经让人难以确证其可信度,特别是涉及古代艺术品的交易,专业人士也许能够鉴别其艺术水平的高下,但对诸如艺术品真伪,交易双方的可信成分,价格是否包含水分等因素,若非亲历现场,对旁观者而言,确证可是一件相当耗时费力
期刊
喝红酒的爱好者都知道法国的拉斐、拉图,知道顶级五大酒庄,但是否真正了解红酒的历史呢?有多少人知道在1855年红酒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那年,世界万国博览会(相当于世博)在巴黎举行,法国的波尔多红酒商会赶在万国博览会前,快速为波尔多的酒庄订下了分级的评等,也列出了酒庄的分级,在酒庄、酒商、商会的纷争中,订下了第一个酒庄分级保护的规范。  生产履历:来源和分级保护  1936年,法国为酒庄葡萄园的行政
期刊
唐宋以降的“筠带”与  异彩纷呈的銙板  自唐代开始,束系装饰有金、银、玉、犀角等质地带筠的革带,成为官服的固定组成部分。这种革带也称“銙带”,其的形制一般由带鞓、带畲銙、带头及带尾组成。鞓就是皮带,带尾是钉在革呈头用以保护革带的一种装置,后来发展成一种装饰。带銙是从蹀躞带上的牌饰演变而来,其造型有方形、圆形、椭圆形、鸡心形、半圆形等,也有以半圆雕手法制成的动物、禽鸟形象。  有筠革带的“源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