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这部低成本电影获得各方青睐是一件有些意外的事情,或许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单纯,无论故事还是拍摄,都不复杂,但节奏却很能令人“惊心动魄”,对观众情绪的引导和把握,真的是很成功的。
只说摄影吧,这部片子的场景很少,教室、舞台、街道、酒吧,差不多就够了。而人物也就那么几个,道具也就那点乐器,一个标准的小成本电影,但影片阐释的故事和细腻入微的情绪刻画,却是一个标准的大师之作,用这么拮据的成本来搭建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国产所谓各种N代的“大牌、大片”导演们擦擦汗好好看看吧。
影片简介 19岁少年安德鲁(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 饰)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J·K·西蒙斯 J.K. Simmons 饰)相中,进入正规乐队,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连带自身的性格亦发生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地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
长镜头的开场
长镜头一般电视剧喜欢使用,又臭又长是电视剧增加剧集的通用法宝之一。而电影就那么点时间,使用长镜头,要掂量着节省着来。无疑,根据情节需要大胆取舍才是最根本的,而完全不是长镜头要不要的问题,是好不好的要求。
本片开始就是一个由静而动、缓慢推进的长镜头,画面只有中心的光照和主体人物,这么简洁的画面构成,可以看出,导演的意图肯定在画外:那就是,鼓手敲打的音乐节奏。这个节奏,其实就是贯串全片的线索,开始就被强调,已经为本片定下了中心元素。
推进拍摄基本技术要求是:曝光保持恒定,开始就要以主体人物为准,整个镜头曝光一气呵成;构图也一样,中心位置的画面比例关系,要在整个镜头的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从而保证观众的视点不被转移;运动使用斯坦尼康拍摄,可以避免使用轨道导致地面构图的紧张,现在有很多种移动拍摄设备可供选择,相对麻烦的轨道已经不是唯一可选的设备了。
这个长镜头之后,鼓声戛然而止,情节立刻过渡到双人对话,马上从简单的开始切入了故事正题,没有多少铺垫,却让观众又能立刻进入情节,这是很巧妙的开场。长镜头的舒缓轻松与突然出现的另一个主体人物的严厉苛刻形成了很好的反差对比。
长镜头跟拍
长镜头的另一个常用之处,就是跟踪拍摄一连串的动作而不需要多镜头切换,这样的画面比较流畅自然,但要把握好动作速度,既不要太快而看不清环境细节,也不要太慢而拖沓,这时候,表演者的功力是很重要的,要运用情绪和肢体语言,把整个长镜头丰富饱满起来,让观众也跟着边走边想,不溜号。
这一组画面的表演就很到位,从站立到转身再到坐下,自然过渡到乐谱上,有一种情绪和压力跟着他,也牵引着观众,此时的对焦与构图务必要精准无误。
动态明暗
经常有人问我,霓虹闪烁的舞台怎么曝光拍摄?其实,下面这一组镜头正好用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光线的亮度变化较大、色温不稳定的拍摄环境,比如舞台或这一组电影院里的场景。那么,基本原则是:保持固定的曝光率和色温值,整个过程都不要改变,而改变的只是画面里光的强度和色彩,忽明忽暗的效果,也是真实的效果,是导演所需要的。
最基本的前提设置,是以恒定光源下主体的曝光和色温为基准进行预先调整,并考虑最亮和最暗情况下都能够有画面,不至于高光严重溢出,也不要暗到一团死黑,这样的基准设定就可以了。
这一组画面就是模拟人物在忽明忽暗环境下的状态,我们拍摄类似场景的时候,注意暗部曝光的感光度控制,避免出现过多噪声干扰,画面越干净越好。而人物的眼镜之类的反射光的服装道具要和真实环境相匹配,避免穿帮不必要的反射物。
动静结合
这一组酒吧的对话,从静态的中景开始,对话双方都和画面一样,平和而淡定,光线也是自然轻松的状态,对话中有个小小的冲突,转而情节就变化了。男主人公的情绪从开始的故作镇静到尴尬,继而马上转为轻松愉悦,这些小细节,只用很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晰了,而愉悦之后的人物,马上切换到另一个正面跟拍的画面,稍显晃动的画面配合人物的喜悦情绪,即使分拍的镜头也显得恰到好处的流畅。
预设焦点
预设好焦点和构图,在景深之外开始,在景深之内结束,这种拍摄手法很常用,但注意的是,景深之外的虚化时间有多长?太长则观众不耐烦,太短则观众没有感觉。实拍处理中,如果时间长,可以加些虚化中的人物动作;如果太短,则避免人物表情或姿态太复杂而来不及理解;这一切,都要随机而变。
焦点联动
焦点随着镜头运动而变化,可以很好地引导视觉中心的转移,让画面充满活力。比如这一组镜头,焦点随着镜头的旋转运动也在跟着改变,从手上转移到人物,而镜头的旋转则负责同步改变了构图主体,手与人物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在这一连串的运动转换之后,接整个场景的全景静态构图,而画面中,人物的姿态依然保持运动着。
前后景的陪体
陪体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观众没有注意陪体的存在,但不存在,却会影响观众的欣赏重心。比如,双人对话,其中一人的背后,用其他陪体做不干扰的陪衬,可以表达环境气氛,而另一个人则很干净的背景,会更强调她的作用。在单一主体时,人物身前身后的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车流,在动荡中突出了静止人物的状态,显示犹豫、思考、彷徨等各种情绪。
特写丰富
陪体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观众没有注意陪体的存在,但不存在,却会影响观众的欣赏重心。比如,双人对话,其中一人的背后,用其他陪体做不干扰的陪衬,可以表达环境气氛,而另一个人则很干净的背景,会更强调她的作用。在单一主体时,人物身前身后的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车流,在动荡中突出了静止人物的状态,显示犹豫、思考、彷徨等各种情绪。
角度多样
还是由于本片的环境所限,这是一个单纯的演奏环节,为了饱满地配合乐曲的节奏,导演已经挖空心思改变各种各样的角度,通过不同的俯、仰、平视的变化,对各个人物、乐器、进行了彻底的歇斯底里的挖掘拍摄,前后左右、上上下下没有遗漏,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我们也感受到了,哪怕最简单的环境,也可以有多样化的角度供我们选择。
多样化的视角也配合了多样化的景别,大全景、中近景、特写都要夹杂在一起,这个时候,考验的其实是后期剪辑的功力怎样。配合音乐的节奏,导演甚至使用了频繁的甩镜头这样情绪化非常明显的镜头,我认为,这个影片的导演和摄影师,已经和剧中人一样,进入了疯狂的状态,淋漓尽致了。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这部低成本电影获得各方青睐是一件有些意外的事情,或许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单纯,无论故事还是拍摄,都不复杂,但节奏却很能令人“惊心动魄”,对观众情绪的引导和把握,真的是很成功的。
只说摄影吧,这部片子的场景很少,教室、舞台、街道、酒吧,差不多就够了。而人物也就那么几个,道具也就那点乐器,一个标准的小成本电影,但影片阐释的故事和细腻入微的情绪刻画,却是一个标准的大师之作,用这么拮据的成本来搭建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国产所谓各种N代的“大牌、大片”导演们擦擦汗好好看看吧。
影片简介 19岁少年安德鲁(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 饰)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J·K·西蒙斯 J.K. Simmons 饰)相中,进入正规乐队,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连带自身的性格亦发生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地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
长镜头的开场
长镜头一般电视剧喜欢使用,又臭又长是电视剧增加剧集的通用法宝之一。而电影就那么点时间,使用长镜头,要掂量着节省着来。无疑,根据情节需要大胆取舍才是最根本的,而完全不是长镜头要不要的问题,是好不好的要求。
本片开始就是一个由静而动、缓慢推进的长镜头,画面只有中心的光照和主体人物,这么简洁的画面构成,可以看出,导演的意图肯定在画外:那就是,鼓手敲打的音乐节奏。这个节奏,其实就是贯串全片的线索,开始就被强调,已经为本片定下了中心元素。
推进拍摄基本技术要求是:曝光保持恒定,开始就要以主体人物为准,整个镜头曝光一气呵成;构图也一样,中心位置的画面比例关系,要在整个镜头的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从而保证观众的视点不被转移;运动使用斯坦尼康拍摄,可以避免使用轨道导致地面构图的紧张,现在有很多种移动拍摄设备可供选择,相对麻烦的轨道已经不是唯一可选的设备了。
这个长镜头之后,鼓声戛然而止,情节立刻过渡到双人对话,马上从简单的开始切入了故事正题,没有多少铺垫,却让观众又能立刻进入情节,这是很巧妙的开场。长镜头的舒缓轻松与突然出现的另一个主体人物的严厉苛刻形成了很好的反差对比。
长镜头跟拍
长镜头的另一个常用之处,就是跟踪拍摄一连串的动作而不需要多镜头切换,这样的画面比较流畅自然,但要把握好动作速度,既不要太快而看不清环境细节,也不要太慢而拖沓,这时候,表演者的功力是很重要的,要运用情绪和肢体语言,把整个长镜头丰富饱满起来,让观众也跟着边走边想,不溜号。
这一组画面的表演就很到位,从站立到转身再到坐下,自然过渡到乐谱上,有一种情绪和压力跟着他,也牵引着观众,此时的对焦与构图务必要精准无误。
动态明暗
经常有人问我,霓虹闪烁的舞台怎么曝光拍摄?其实,下面这一组镜头正好用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光线的亮度变化较大、色温不稳定的拍摄环境,比如舞台或这一组电影院里的场景。那么,基本原则是:保持固定的曝光率和色温值,整个过程都不要改变,而改变的只是画面里光的强度和色彩,忽明忽暗的效果,也是真实的效果,是导演所需要的。
最基本的前提设置,是以恒定光源下主体的曝光和色温为基准进行预先调整,并考虑最亮和最暗情况下都能够有画面,不至于高光严重溢出,也不要暗到一团死黑,这样的基准设定就可以了。
这一组画面就是模拟人物在忽明忽暗环境下的状态,我们拍摄类似场景的时候,注意暗部曝光的感光度控制,避免出现过多噪声干扰,画面越干净越好。而人物的眼镜之类的反射光的服装道具要和真实环境相匹配,避免穿帮不必要的反射物。
动静结合
这一组酒吧的对话,从静态的中景开始,对话双方都和画面一样,平和而淡定,光线也是自然轻松的状态,对话中有个小小的冲突,转而情节就变化了。男主人公的情绪从开始的故作镇静到尴尬,继而马上转为轻松愉悦,这些小细节,只用很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晰了,而愉悦之后的人物,马上切换到另一个正面跟拍的画面,稍显晃动的画面配合人物的喜悦情绪,即使分拍的镜头也显得恰到好处的流畅。
预设焦点
预设好焦点和构图,在景深之外开始,在景深之内结束,这种拍摄手法很常用,但注意的是,景深之外的虚化时间有多长?太长则观众不耐烦,太短则观众没有感觉。实拍处理中,如果时间长,可以加些虚化中的人物动作;如果太短,则避免人物表情或姿态太复杂而来不及理解;这一切,都要随机而变。
焦点联动
焦点随着镜头运动而变化,可以很好地引导视觉中心的转移,让画面充满活力。比如这一组镜头,焦点随着镜头的旋转运动也在跟着改变,从手上转移到人物,而镜头的旋转则负责同步改变了构图主体,手与人物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在这一连串的运动转换之后,接整个场景的全景静态构图,而画面中,人物的姿态依然保持运动着。
前后景的陪体
陪体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观众没有注意陪体的存在,但不存在,却会影响观众的欣赏重心。比如,双人对话,其中一人的背后,用其他陪体做不干扰的陪衬,可以表达环境气氛,而另一个人则很干净的背景,会更强调她的作用。在单一主体时,人物身前身后的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车流,在动荡中突出了静止人物的状态,显示犹豫、思考、彷徨等各种情绪。
特写丰富
陪体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观众没有注意陪体的存在,但不存在,却会影响观众的欣赏重心。比如,双人对话,其中一人的背后,用其他陪体做不干扰的陪衬,可以表达环境气氛,而另一个人则很干净的背景,会更强调她的作用。在单一主体时,人物身前身后的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车流,在动荡中突出了静止人物的状态,显示犹豫、思考、彷徨等各种情绪。
角度多样
还是由于本片的环境所限,这是一个单纯的演奏环节,为了饱满地配合乐曲的节奏,导演已经挖空心思改变各种各样的角度,通过不同的俯、仰、平视的变化,对各个人物、乐器、进行了彻底的歇斯底里的挖掘拍摄,前后左右、上上下下没有遗漏,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我们也感受到了,哪怕最简单的环境,也可以有多样化的角度供我们选择。
多样化的视角也配合了多样化的景别,大全景、中近景、特写都要夹杂在一起,这个时候,考验的其实是后期剪辑的功力怎样。配合音乐的节奏,导演甚至使用了频繁的甩镜头这样情绪化非常明显的镜头,我认为,这个影片的导演和摄影师,已经和剧中人一样,进入了疯狂的状态,淋漓尽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