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高考语文的苑地可谓群芳斗艳,“艳”的是试题的推陈出新,“香”的是命题者的睿智和匠心。一任“桃花朵朵开”,现撷四朵入文:
一、“试验田”星光灿烂
语言运用题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取材最热、题型最新、创意最奇、变数最大的一大板块,今年的这块“试验田”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如下五大看点尤为星光灿烂:
1. 关注语文课本 四川卷关注的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康桥、边城、雨巷、蜀道等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湖北卷关注的是“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考查的是蔺相如和刘和珍)。
2. 关注口语表达 重庆卷要求为接受器官捐赠的病人写一句感激的话;安徽卷要求写电话约请;山东卷要求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重新表述一个事件。
3. 关注传统文化 广东卷聚焦的是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它要求以主题班会主持人的身份,将两位同学介绍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串联起来;湖南卷聚焦的是诸子百家,它要求比较儒家、墨家的思想异同。
4. 关注文化动态 湖南卷要求对手机短信的得体性作出考量,天津卷则要求把“给力、雷人、粉丝”等网络热词串联成一段话。
5. 关注人文修养湖北卷点击的是“禁烟提示牌”,要求写一句温馨的提示语;浙江卷点击的是全球的象牙贸易,要求写一则禁捕的公益广告。
2011年高考试卷“试验田”的五大看点启迪我们:要把语文“生活化”、“常态化”,尤其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积淀和铸炼:
①智商+情商。有智商,语言表达才能走向“规范”;有“情商”,语言表达才能走向“得体”。智商何来?先对《考试说明》中语言表达板块的各个考点进行细化分解,然后按照“真题展示——知识梳理——规律总结——方法探究——能力演练——检测反馈”的“六步法”,逐一过关;情商何来?可从小演讲(如课前三分钟演讲、主题班会五分钟演讲等)、小角色(如充当小记者、小主持等)、小社会(如在家庭、宿舍、班级等场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等)的“三小”历练中来。
②传统+时尚。有“传统”的积淀,语言表达才会有底蕴;有“时尚”的纵目,语言表达才会有活力。“传统”的积淀路径有四:一是精读“两本”,即语文课本、读本;二是涵咏“两题”,即试卷上的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题,其文本的传统内蕴都很丰厚;三是涉猎经典名著,时间太紧,亦可通览梗概或简介;四是留意媒体栏目,特别是一些“名嘴”的讲授和评论。“时尚”的关注路径亦有四:一是浏览最新报纸杂志,二是收看“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三是周末上一次网,四是课间与同学聊一次天。
二、新考点、新题型夺人眼球
1. 文学常识悄然登场 “文学常识”考点早已淡出了语文科的《考试大纲》,但今年天津卷、江西卷和江苏卷都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命题者将“文学常识”考点从后台推向前台,旨在引领广大考生蕴蓄文化素养,濡养书卷气息。
【应对策略】将其列入《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省份,考生应在对文学常识梳理归类的基础上,采取化整为零、“长流水,不断线”的策略强化记忆,文学常识的归类,考生宜以朝代为“线”,以作家为“珠”,以“作家——作品——人物——事件”为序列,构建起一张识记的网络图。然后将这张网络图切割成一个个小块,按照复习时序的推进,一一予以落实,以收化整为零之效。
2. 文言文阅读华丽转身 近10多年来,对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文意理解”)考点的考查,采用的题型都是选择题。今年湖南卷推出了一道简答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从对理解正误的判断“华丽转身”为对内容要点的表述,体现了命题者对广大考生能读懂、读透文化典籍的期待。
【应对策略】题型的这一变化,向我们传递出三点信息:考点未变,能级要求未变,但解答难度在加大。为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时,要从“读懂文意”走向“理清文意”。一个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在通读文言文文本之后,作答试题之前,问一下自己“文本讲了哪几层意思”,并且最好能够将各层意思大致写在草稿纸上,一目了然。
3. 小作文“再现江湖” “小作文”已退出高考多年,今年“再现”江西卷,分外炫目。“小作文”是对考生单项写作能力的考查,它考查的是“点”;大作文是对考生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它考查的是“面”。其实,到底是“点”“面”结合,还是以“面”盖“点”,命题者一直在心中博弈。
【应对策略】可走“以‘大’(作文)带‘小’(作文),以‘小’强‘大’”之路,具体做法是:把小作文的单项写作能力考查点设定为每次大作文的训练重点。单项写作能力主要有片段描写、片段说明、片段议论,应以片段描写为重,因为它还可以细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等。小作文其实就是大作文某个单项的写作,只是会根据考查内容和阅卷评分的需要,增加一些写作上的细节要求。
三、诗歌鉴赏突破唐宋诗词
2011年17道古代诗歌鉴赏题在鉴赏文本的遴選上,虽仍以唐宋诗词为主,但在朝代和体裁上已有新的突破:从朝代来看,上海卷选择了东汉,湖南卷、重庆卷选择了明代,福建卷、浙江卷选择了清代;从体裁来看,上海卷考查了古体诗,辽宁卷考查了六言绝句。命题者对鉴赏文本的新突破,既是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历史的充分尊重,也是对考生大阅读观和大文化观的积极引领。
这一突破启迪我们: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着力点不应放在对题材、思想、情感的归类上,而应放在对诗歌文本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解读路径的探究上。
四、文言文阅读“史”“文”并重
长期以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多选自“二十四史”。今年出现了强势转向,17套卷中有11套已由考查“正史”转向考查作家的文章。“正史”最大的特点是历史事实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作家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表现手法的文学性和灵活性。
这一强势转向启迪我们:在作答“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试题时,解题思维也要从“据史实录”的“纪实”思维转向“记事写人”的“文学”思维,要透过作家“表现手法”的玄机,看穿作家的“真意”所在。“纪实”思维,就是“有一得一,有二得二”,直接把需要筛选的信息提取出来;而“文学”思维,则首先要把作者用文学手段绕着弯子说的意思领会透彻,然后再进行信息的筛选、提取。在设题上,作者记事写人时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将成为命题人对“作家的文章”设置干扰项的重点。看到“史书”文本,解题时你只需带着眼睛“找”就够了;对“作家的文章”,解题时你还要带着一颗“防人之心”——你看到的字面意思很多时候绝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了这一思想准备,你就可以避开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2011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我们期待着语文试卷“明年花胜今年红”,我们期待着广大考生能“长缨在手,笑傲高考”。
一、“试验田”星光灿烂
语言运用题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取材最热、题型最新、创意最奇、变数最大的一大板块,今年的这块“试验田”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如下五大看点尤为星光灿烂:
1. 关注语文课本 四川卷关注的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康桥、边城、雨巷、蜀道等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湖北卷关注的是“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考查的是蔺相如和刘和珍)。
2. 关注口语表达 重庆卷要求为接受器官捐赠的病人写一句感激的话;安徽卷要求写电话约请;山东卷要求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重新表述一个事件。
3. 关注传统文化 广东卷聚焦的是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它要求以主题班会主持人的身份,将两位同学介绍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串联起来;湖南卷聚焦的是诸子百家,它要求比较儒家、墨家的思想异同。
4. 关注文化动态 湖南卷要求对手机短信的得体性作出考量,天津卷则要求把“给力、雷人、粉丝”等网络热词串联成一段话。
5. 关注人文修养湖北卷点击的是“禁烟提示牌”,要求写一句温馨的提示语;浙江卷点击的是全球的象牙贸易,要求写一则禁捕的公益广告。
2011年高考试卷“试验田”的五大看点启迪我们:要把语文“生活化”、“常态化”,尤其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积淀和铸炼:
①智商+情商。有智商,语言表达才能走向“规范”;有“情商”,语言表达才能走向“得体”。智商何来?先对《考试说明》中语言表达板块的各个考点进行细化分解,然后按照“真题展示——知识梳理——规律总结——方法探究——能力演练——检测反馈”的“六步法”,逐一过关;情商何来?可从小演讲(如课前三分钟演讲、主题班会五分钟演讲等)、小角色(如充当小记者、小主持等)、小社会(如在家庭、宿舍、班级等场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等)的“三小”历练中来。
②传统+时尚。有“传统”的积淀,语言表达才会有底蕴;有“时尚”的纵目,语言表达才会有活力。“传统”的积淀路径有四:一是精读“两本”,即语文课本、读本;二是涵咏“两题”,即试卷上的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题,其文本的传统内蕴都很丰厚;三是涉猎经典名著,时间太紧,亦可通览梗概或简介;四是留意媒体栏目,特别是一些“名嘴”的讲授和评论。“时尚”的关注路径亦有四:一是浏览最新报纸杂志,二是收看“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三是周末上一次网,四是课间与同学聊一次天。
二、新考点、新题型夺人眼球
1. 文学常识悄然登场 “文学常识”考点早已淡出了语文科的《考试大纲》,但今年天津卷、江西卷和江苏卷都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命题者将“文学常识”考点从后台推向前台,旨在引领广大考生蕴蓄文化素养,濡养书卷气息。
【应对策略】将其列入《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省份,考生应在对文学常识梳理归类的基础上,采取化整为零、“长流水,不断线”的策略强化记忆,文学常识的归类,考生宜以朝代为“线”,以作家为“珠”,以“作家——作品——人物——事件”为序列,构建起一张识记的网络图。然后将这张网络图切割成一个个小块,按照复习时序的推进,一一予以落实,以收化整为零之效。
2. 文言文阅读华丽转身 近10多年来,对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文意理解”)考点的考查,采用的题型都是选择题。今年湖南卷推出了一道简答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从对理解正误的判断“华丽转身”为对内容要点的表述,体现了命题者对广大考生能读懂、读透文化典籍的期待。
【应对策略】题型的这一变化,向我们传递出三点信息:考点未变,能级要求未变,但解答难度在加大。为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时,要从“读懂文意”走向“理清文意”。一个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在通读文言文文本之后,作答试题之前,问一下自己“文本讲了哪几层意思”,并且最好能够将各层意思大致写在草稿纸上,一目了然。
3. 小作文“再现江湖” “小作文”已退出高考多年,今年“再现”江西卷,分外炫目。“小作文”是对考生单项写作能力的考查,它考查的是“点”;大作文是对考生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查,它考查的是“面”。其实,到底是“点”“面”结合,还是以“面”盖“点”,命题者一直在心中博弈。
【应对策略】可走“以‘大’(作文)带‘小’(作文),以‘小’强‘大’”之路,具体做法是:把小作文的单项写作能力考查点设定为每次大作文的训练重点。单项写作能力主要有片段描写、片段说明、片段议论,应以片段描写为重,因为它还可以细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等。小作文其实就是大作文某个单项的写作,只是会根据考查内容和阅卷评分的需要,增加一些写作上的细节要求。
三、诗歌鉴赏突破唐宋诗词
2011年17道古代诗歌鉴赏题在鉴赏文本的遴選上,虽仍以唐宋诗词为主,但在朝代和体裁上已有新的突破:从朝代来看,上海卷选择了东汉,湖南卷、重庆卷选择了明代,福建卷、浙江卷选择了清代;从体裁来看,上海卷考查了古体诗,辽宁卷考查了六言绝句。命题者对鉴赏文本的新突破,既是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历史的充分尊重,也是对考生大阅读观和大文化观的积极引领。
这一突破启迪我们: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着力点不应放在对题材、思想、情感的归类上,而应放在对诗歌文本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解读路径的探究上。
四、文言文阅读“史”“文”并重
长期以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多选自“二十四史”。今年出现了强势转向,17套卷中有11套已由考查“正史”转向考查作家的文章。“正史”最大的特点是历史事实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作家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表现手法的文学性和灵活性。
这一强势转向启迪我们:在作答“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试题时,解题思维也要从“据史实录”的“纪实”思维转向“记事写人”的“文学”思维,要透过作家“表现手法”的玄机,看穿作家的“真意”所在。“纪实”思维,就是“有一得一,有二得二”,直接把需要筛选的信息提取出来;而“文学”思维,则首先要把作者用文学手段绕着弯子说的意思领会透彻,然后再进行信息的筛选、提取。在设题上,作者记事写人时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将成为命题人对“作家的文章”设置干扰项的重点。看到“史书”文本,解题时你只需带着眼睛“找”就够了;对“作家的文章”,解题时你还要带着一颗“防人之心”——你看到的字面意思很多时候绝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了这一思想准备,你就可以避开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2011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我们期待着语文试卷“明年花胜今年红”,我们期待着广大考生能“长缨在手,笑傲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