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对中学英语课堂话语的形次比进行个案对比研究发现课堂话语中的形次比并未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新教师的课堂话语形次比并没有低于经验丰富的教师。原因很可能是课堂话语的互动性增强,使得形符增多而类符却局限于有限的高频词汇。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课堂话语 形符 类符 形次比
1.引言
教师课堂话语为学生提供了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有利于学生构建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1991:189)。因此,外语教师课堂话语近些年来成为外语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已经有不少研究者从师生互动模式、课堂提问语、双语使用比例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周星、周韵:2002;何安平:2011),但是鲜有研究关注中学英语课堂话语中的词汇密度。鉴于此,本研究拟从词汇层面对课堂话语进行对比分析。
在语料库语言学中,形符(token)是一个语言单位,类似于“单词”。类符(type)指不重复计算的形符数量。换言之,在一个文本中,重复出现的形符只能记为一个类符。以美国作家Gertrude Stein的作品Sacred Emily中的诗句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为例,这句中共有10个形符,而类符只有3个(即rose,is,a)。据此,这个句子的类符/形符比(type-token ration,TTR,又称为形次比)。(梁茂成等,2010:9)形次比是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比率越小表明词汇密度越低,而词汇密度低则不利于学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研究课堂话语中的词汇密度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所使用的语言,促进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可以丰富外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并加深对教师教育的思考。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基于已有研究发现小学实习教师的课堂话语的词汇密度偏低(范晓敏:2011),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中学新教师与老教师的课堂话语,旨在分析初中和高中教师的课堂话语中的词汇密度并反思中学英语教学。本研究基于这样两个假设:初中教师的课堂话语词汇密度低于高中教师的课堂话语;新教师的课堂话语词汇密度低于老教师的课堂话语词汇密度。
2.2研究对象
广州某重点中学的两名教师:初中教师(T1),教龄一年;高中教师(T2),教龄十二年。两名教师分别任教初二和高二。两名教师都具有很高英语专业水平。两名教师都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指引下自行设计并讲授一堂英语阅读课。
2.3数据收集
本研究旨在调查了解真实环境下二语课堂的交流实况。为此,研究者分别录制了上述两名教师的上课实况。初中教师的上课时长40分钟。高中教师的上课时长50分钟。然后,将教学视频中的课堂话语转写成文本资料并借助软件AntConc3.2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讨论
文本整理和数据分析显示初中课堂话语的形符为3114词次,其中教师话语输入2119词次;而高中课堂话语的形符为6216词次,其中教师的话语输入为4278词次。具体结果参见表一。
表一 课堂话语形次比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初中教师课堂话语的类符数是454,而高中教师的类符是578。相比较而言,高中教师的类符数量增加了27.3%,也就是说教师的话语输入中增加了27.3%的新单词输入量。从形次比来看,高中教师课堂话语词汇密度低于初中教师。由于文本中有大量的功能词反复出现,文本每增加一格词,形符就会增加一格,但类符却未必随之增加。这样,文本越长,功能词重复的次数就越多,类符/形符比也就越低。由于研究对象的授课时长不同,采用标准化形次比计算词汇密度。T1的文本别切分成三段分别计算形次比,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做均值处理。T2的文本被切分成六段分别计算行次比,然后将得到的数据作均值处理。结果表明,T1的标准形次比为0.324而T2的为0.290,两者的形次比差别不大,T1甚至略高于T2,这说明本研究前面的假设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初中英语课堂话语的词汇密度不一定低于高中英语课堂的词汇密度;新教室的课堂话语的词汇密度不一定低于经验丰富的教师。
表二 标准化形次比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大型语料库发现英语中各类文本的70%是由最常用的700个单词构成,而76%是由最常用的1500个单词构成,80%是由最常用的2500个单词构成。研究者发现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本族语者在日常会话中最常用使用的也就是2000个单词并由此提出语言教学要关注高频词汇(Nation,1990;Nation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课堂话语 形符 类符 形次比
1.引言
教师课堂话语为学生提供了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有利于学生构建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1991:189)。因此,外语教师课堂话语近些年来成为外语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已经有不少研究者从师生互动模式、课堂提问语、双语使用比例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周星、周韵:2002;何安平:2011),但是鲜有研究关注中学英语课堂话语中的词汇密度。鉴于此,本研究拟从词汇层面对课堂话语进行对比分析。
在语料库语言学中,形符(token)是一个语言单位,类似于“单词”。类符(type)指不重复计算的形符数量。换言之,在一个文本中,重复出现的形符只能记为一个类符。以美国作家Gertrude Stein的作品Sacred Emily中的诗句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为例,这句中共有10个形符,而类符只有3个(即rose,is,a)。据此,这个句子的类符/形符比(type-token ration,TTR,又称为形次比)。(梁茂成等,2010:9)形次比是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比率越小表明词汇密度越低,而词汇密度低则不利于学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研究课堂话语中的词汇密度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所使用的语言,促进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可以丰富外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并加深对教师教育的思考。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基于已有研究发现小学实习教师的课堂话语的词汇密度偏低(范晓敏:2011),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中学新教师与老教师的课堂话语,旨在分析初中和高中教师的课堂话语中的词汇密度并反思中学英语教学。本研究基于这样两个假设:初中教师的课堂话语词汇密度低于高中教师的课堂话语;新教师的课堂话语词汇密度低于老教师的课堂话语词汇密度。
2.2研究对象
广州某重点中学的两名教师:初中教师(T1),教龄一年;高中教师(T2),教龄十二年。两名教师分别任教初二和高二。两名教师都具有很高英语专业水平。两名教师都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指引下自行设计并讲授一堂英语阅读课。
2.3数据收集
本研究旨在调查了解真实环境下二语课堂的交流实况。为此,研究者分别录制了上述两名教师的上课实况。初中教师的上课时长40分钟。高中教师的上课时长50分钟。然后,将教学视频中的课堂话语转写成文本资料并借助软件AntConc3.2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讨论
文本整理和数据分析显示初中课堂话语的形符为3114词次,其中教师话语输入2119词次;而高中课堂话语的形符为6216词次,其中教师的话语输入为4278词次。具体结果参见表一。
表一 课堂话语形次比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初中教师课堂话语的类符数是454,而高中教师的类符是578。相比较而言,高中教师的类符数量增加了27.3%,也就是说教师的话语输入中增加了27.3%的新单词输入量。从形次比来看,高中教师课堂话语词汇密度低于初中教师。由于文本中有大量的功能词反复出现,文本每增加一格词,形符就会增加一格,但类符却未必随之增加。这样,文本越长,功能词重复的次数就越多,类符/形符比也就越低。由于研究对象的授课时长不同,采用标准化形次比计算词汇密度。T1的文本别切分成三段分别计算形次比,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做均值处理。T2的文本被切分成六段分别计算行次比,然后将得到的数据作均值处理。结果表明,T1的标准形次比为0.324而T2的为0.290,两者的形次比差别不大,T1甚至略高于T2,这说明本研究前面的假设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初中英语课堂话语的词汇密度不一定低于高中英语课堂的词汇密度;新教室的课堂话语的词汇密度不一定低于经验丰富的教师。
表二 标准化形次比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大型语料库发现英语中各类文本的70%是由最常用的700个单词构成,而76%是由最常用的1500个单词构成,80%是由最常用的2500个单词构成。研究者发现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本族语者在日常会话中最常用使用的也就是2000个单词并由此提出语言教学要关注高频词汇(Nation,1990;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