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康乃馨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嘉柯专栏
  沈嘉柯,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湖北作协全委会委员,已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人生摆渡人》等50多本作品。
  我曾问一位冲在抗疫一线的护士:“害怕吗?”
  她回答:“害怕啊,上有老下有小的。”
  “害怕为什么还往前冲呢?”我追问。
  “我其实不想当英雄……”她说,“但也绝对不想当狗熊,当逃兵。”
  所以,她义无反顾,冲上去。
  她就是武汉中南医院感染科护士长胡慧,她和她的小团队,在雷神山医院,为重症患者拼命。
  胡慧因此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是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
  和她面对面交流时,她聊的是经历过的生死、悲伤,但在心底,“总还有美好和希望”。
  胡慧讲了2020年3月经历的真实小故事。
  她在街头遇到一个卖花的女孩,女孩知道她参与抗疫,赠给她一枝康乃馨。
  走在路上,看着花,嗅着香气,温暖的情愫在心底酝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说着说着,她哭了。
  在雷神山医院的工作收尾了,她要求自己带的护士在离开时,整理好所有患者的病历,打扫干净病房,做到尽善尽美。
  还有,她的护士团队没一个人感染。
  说到这些体现专业水平的细节,她又特别得意,咧开嘴大笑,很“嚣张”的样子。
  我只是听着,眼泪就流个没完,但又被她得意的样子逗乐了。
  我和胡慧是同龄人,我觉得,这样的英雄,太可爱了。
  谁都知道,可爱的英雄们,曾直面生死。
  恐惧、惊慌、焦虑,疫情像黑云一般,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医者何为?应命请战,克服恐惧,挑战未知,和病毒搏杀。
  护目镜上的雾气,防护服里的汗滴,忙碌的“大白”们,好像有着用不完的能量。
  媒体上,铿锵有力的誓言,早就昭示那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战争。
  在宏大的叙事之外,英雄们不经意间细微的情感,每每让人泪湿衣襟。
  渡尽劫波,胡慧以及许许多多像胡慧一样的英雄们重新迎来缭绕的烟火气,一度暂停的城市满血复活。
  我们都不想遇到那样的危难。我们亲眼看到了,当危难真的发生,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汇聚起来的磅礴的、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
  “家国一体”这个词,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时候,觉得遥远、高大、宏伟。其实,落到人世间的真实生活中,这道理很朴素——不就是保住了大家(国家),才有平安喜乐的小家庭吗?
  我喜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诚诚恳恳,大家一起扛过寒冬,走到新的春天。
  在这生生不息的人世間,葱葱郁郁,有繁花,有笑脸。因热爱而拼命,有深情才眷念。
  (编辑 张建  [email protected],采采绘图)
其他文献
莫小米专栏  莫小米,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到《杭州日报》工作至今。在国内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小小说2000余篇,160余万字。  朋友蔡琴在杭州上的大学,文博专业,毕業后回家乡苏州工作几年,很快又调到杭州。在杭州定居时,妈妈给她寄来一个小包袱,都是她儿时的物件。她一一细数,如今我只记得有红领巾,以及上小学穿的第一件白衬衣。她是个细腻敏感的人,叙述时有无限感动。  后来她成了浙江省博物
期刊
嗡嗡,嗡嗡  一只甲虫飞过窗口  极速飞行中误撞到衣衫上  它停下来,没有丝毫的恐慌  不一会,便开始试探爬行  似乎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我盯着它,竟无驱赶的沖动  在同一盏白炽灯下  两个生灵,避免涂炭  内心彼此安静
期刊
1  老武出差之前,心急火燎地给胡晓青打了个电话:“你去我家看看,也不知道我那闺女又在闹啥?”  胡晓青赶到他家,原来是小武来了初潮,本来没有妈的孩子就委屈,又不好意思跟她爸明说,就闹起了别扭。胡晓青帮她买了卫生巾,告诉她别喝冷饮,别碰凉水,还顺便讲了自己上学时卫生巾从书包里掉出来的糗事。  原本眼泪汪汪的小武,听了破涕为笑。小武傲娇地跟她表白:“也就是你吧,换另外一个人,休想当我后妈!”  小武
期刊
深绿的流水上  七彩的颜色倒卷  眸光流转 莺声呖呖  谁家的后花园  太湖石四周 无边的春色  而街角  灯光转暗  曲弦三两声  软鞋碎步的韵律  蓝衫人袍袖抖动的节拍  荼蘼如雪  前世的故事  是青苔点点的三生石  谁的誓言 微茫  来的来,去的去  老桥无语  一座永不落幕的舞台  拍案的驚奇  流传游人或野老的唇舌  路过之人  皆是风景
期刊
轩窗下,案几边,簪花小楷,彩色信笺,悄悄地写一封情书,给自己,给时光,给想念的人。我承认,那是手写时代最美丽的事情。  去书城闲逛,看到一本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随手拿起来翻了翻,这一翻不打紧,竟然在书架边站着读了小半晌。难怪人们都说朱生豪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人”,果然不假,这般美丽的情话能打动任何人,任他是谁。朱先生内心层次丰富,情感真挚,品位優雅,活脱脱一个幽默暖男,有才华,有傻气,有痴心
期刊
雨不停地敲击着窗玻璃  一声接着一声  像母亲的哮喘病又犯了  我似乎感觉  那些艰难的岁月  堵在母親心窝里  那么多的安慰,无法说出  那么多的雨声,敲打在心里
期刊
安静地伫立窗前  看月亮越升越高  窗外,越来越暗  此时,并不想抒情  在暮色中,孤独越来越大  我卻越来越冷  黑夜,关闭了所有的光芒  也将我的影子带走  月亮正在“含着泪奔跑”  忽然,月光苍凉了许多
期刊
在中国,有四句话,自诞生以来几乎为所有时代的读书人所崇尚,并被当作立身做事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它被称为“中国人的精神绝句”,成为一种人格坐标。但自古以来,武能安邦、文能定国的才干,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若安不了国,平不了天下呢?  王国维曾以宋词解说人生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
期刊
韩浩月专栏  韩浩月,男,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居北京。评论人,为多家媒体撰写文化、娱乐评论。专栏作家,出版有多部个人作品集。  蓝黑色的半袖棉T恤,穿了有一两年的时间,洗了几十次水,已经没法正式穿出门去了。但是在家里,洗完澡之后,当家居服穿,還是很舒服的。  在装着一堆贴身穿的衣服箱子里,我总是能一把抓出那几件旧T恤中的一件——它们带来的手感不一样,经过洗衣机数次的摔打,比新衣服要绵软许多,经过
期刊
秋雨淅沥,凉意溅到了草叶上,满田的蟋蟀忽然被唤醒了。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们在先秦时代贫瘠的农田里振翅高歌,在盛唐诗人的笔墨中警醒世人惜时。一直跳跃到如今,仍在轻诉华夏文明五千年的耕读往事。  西风起时,遥遥就能听到悠长的蟋蟀鸣声四起。秋日第一声蟋蟀鸣唱给孩童的惊喜,大概和一颗成熟的板栗落到火堆里一样恰到好处。促织声起之时,裹挟着乱蝉嘶鸣的暑气就日渐式微了。孩童们喜欢秋日,大地上金黄的玉米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