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葱郁看广福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眼下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到处充满勃勃生机。这个世界梯田原乡也迎来了全国战胜疫情全面复工后的旅游潮。人们上龙脊梯田看人间美景,进龙脊温泉泡汤,到民族村寨体验乡村游……而就在距离县城88公里的三门大罗村,也是一派绿色葱郁的世界。那是一个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说起大罗,人们都会对那里的绿水青山、民风民俗赞不绝口。的确,那是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寨子依山而建,多是传统的木楼。放眼望去,整个大罗就好比安放在大地上的巨型金盆子。村庄错落有致,散落在山边。别有韵味。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条清流从黄沙奔腾下来,流过村前,河水清得可以看见鱼在滩中翻飞。人们常用把鱼扒开才能放得下网来比喻河里的鱼多。河水清得见底,掬一把河水,便可以直喝。河岸巨石林立,大的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小的遍布河岸。这石头也形态各异。有的似巨龟望月,有的似青龙过江,有的似人在钓鱼……一石一景致,一石一传说。这在其他地方鲜见,也是大罗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而更让人心神向往的却是高耸入云的广福顶山。
  但凡提起广福顶,十里八乡妇孺皆知。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因地处大罗境内,是临桂、永福、三江、融安、龙胜五縣(区)交汇点,最高海拔1853米,也是五县(区)的最高峰。登上顶端,五县临近村庄尽收眼底。便会由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地名的由来,与传说密切相关。那些流传千年的传说,与巍巍的广福顶山同生相伴、相传。当地人敬奉广福王,每年都要举办广福王文化节。据说,广福王为了把大罗这个地方建成一个大的城市,每天起早贪黑,背着晌午,用手中的“神鞭”赶石造城。后被路人道破天机,于是数以万计的石头赶不走了,便永远地停留在大罗村境内。后人把他钓过鱼的地方叫“广福王钓鱼”,把他登过的山叫“广福顶山”。仰望广福顶山,山峰高耸入云。不是晴天的时候,山上多是云雾缭绕,当地群众也把它称为气象山。人们出门农活时,只要眺望广福顶,便知当天的天气如何,也决定可否出门。常言说,出门看天气,进屋看脸色,阴晴雷雨,一看便知。更重要的是,当地人与广福顶山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神话。人依赖山而活,山依赖人而生。
  广福顶是一个天然的宝藏,这一点通过群众的生产生活得以印证。在春天里,春笋发芽,方圆数公里的摆竹林海,成了村里瑶族同胞向往的地方。人们背着竹篓,沿着林荫小道,钻进林海,带回的却是满背篓的收获。特别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摆竹笋养活了那一年代的人。我就出生在那个时代,对此记忆犹新。长大后,我也有幸成为摘摆竹笋的一员。如今依然记得第一次进山摘摆竹笋时的情景。我和村里的几个后生趁着天气晴好,步行两三个小时来到了广福顶的标志地———广福顶庵堂。这里距顶峰约100米,始建于清朝末期的1891年。寺庙早已经不存在了,但堆砌的石墙还在。置身空地,就似身处灯盏碗之中。仿佛又回到那香火鼎盛的年代。旁边有一两座土堆,人们说那是主持寺庙的和尚千年后安身的地方。附近不远便是目标,也有讲是防空哨,是当地人驻守防控的见证。寺庙斜坡下的小高峰,是县人民政府1951年修建的防空哨。也就是这座防空哨,于1960年为龙胜的国防安全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哨守民兵赵宽1960年首次被评为全国民兵模范,并出席了196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模范民兵代表大会。
  带着几份崇敬之情,我离开了这个有故事的地方。我们在附近的摆竹山里采摘笋子。最要命的是山里的蚂蟥多于牛毛。一边摘笋子,一边要防蚂蟥咬。一旦被咬住,奇痒异常,流血不止。难怪,到深山里要笋子的多是青壮男子。也有那些胆大的妇女去过那地方。一半是为生计,一半也是心之所往。直至今日,我再也没有到广福顶庵堂了。
  如果说,春天的广福顶山是花的海洋,而夏天的广福顶,山川披绿,峰峦叠翠。大有“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的景致,尤其是那里的野生杨梅红得让人流口水。秋天的广福顶,野果四处飘香,风光美不胜收。冬天的广福顶,银装素裹,分外娇娆。当地群众像爱护生命一样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这是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片绿水青山是美丽的家园,也是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当地群众心中。守护好广福顶山,就守住了大罗村瑶胞的希望;守护好大罗的绿水,就为珠江水系的源头,提供丰盈的水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地瑶胞靠山吃山,爱山护山,早已胜摘掉了贫困帽。村里群众从木楼搬进了砖房。村里不仅修通了水泥路,高速铁路也穿村而过……。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青虫也学周庄梦,化作南园蛱蝶飞。初夏时节,放眼祖国大地,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走过千年历史的广福山必将见证一个划时代历史的到来。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一、风起石鼓山头  2005年11月底的一天清晨,我和老同事来到石鼓山上,对石鼓书院遗址进行勘探。  那时的石鼓山,秋风萧瑟,人迹稀少,江水拍击岩岸,溅碎朵朵白浪。旋曲的回廊飘洒着零落的枯叶,独立山嘴的茶社门窗紧闭,从里面隐约传来搓洗麻将牌的声响。我们缩颈搂臂,在寒风中测试着山头的体量。湘江和蒸水汇合的高处,西风侵袭着单衫,我们感到了阵阵寒意,于是来到茶社,付钱后要员工给每人沏上一杯热茶,暖了暖胃
期刊
“猪场,听说过吗?那是我的老家,伯父的家就在那里。”  “猪场”原是“平三组”,后因大集体时,生产队曾在这办养猪场。村民图方便,就把“平三组”叫成“猪场”,并延用到了今。其实,“猪场”属于太平村,离县城八十多公里,躲在小南山脚下,是个世外桃源的小村寨。  六岁那年,我第一次跟随父母回伯父家过年。从桂林城市突然回到小村寨,一切都陌生,一切都新奇。从堂屋放望去,眼里是山,只有山。山一座挨一座,把小村寨
期刊
十五斤铁有多重?十二岁时,我对这一重量有了深切的认知,比我对这一重量认知得更深层、更彻底的是我的同学李新铁,还有李新铁的姐李铁花。  我和李新铁三十几年前同在铆金厂子弟小学,同级同班。班里我俩是长得最瘦小的,像两根木杆子,共同点使我们很快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两根木杆子凑到一起就是一双筷子,做事不比其他孩子差。  那会儿,子弟小学的学生放晚学后并不急着回家,聚在与学校一路之隔的工厂门口,男孩子们弹玻璃
期刊
每年一到秋季,在我家客廳的博物架上,总会摆满了由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送来的用于食用兼观赏的南瓜,有红宝石、白玉霜、绿玉、香芋、棒槌、晶珠、甜蜜、新蜜本、一串铃……真是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满堂生彩。凡初到我家的客人,总会被吸引过来驻足观赏,有的感叹说:“这真是个南瓜小博物馆。”更有的说:“这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的确,在我的心目中,这就是一道风景,象征着我那3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蔬菜科研一线的胞弟旷碧峰
期刊
一  大家各自拥着自天而降的缱绻情绪,再远远地打量薄薄雾霭里,朦朦胧胧漾着的山水林木、孑遗明清民居,便渐次明白了那自然风采、人文历史韵致搅在一起派生出的气场所带来的呈示、启悟和攒射,着实新异、非凡了。  我是于一个秋雨潇潇的上午,去到那个绾结着一个个重大历史传奇的华阳镇的。  尽管在这以前我知道此地碾过了太多历史隆隆的车辇辙印,叠拥了太多或匆忙或闲适的身影,经历了太杂俎、峥嵘的社会演变,见证了太多
期刊
今年腊月天格外的冷,为祭奠已逝的父亲,清晨,乘坐不到一小时车程后就到了自己曾居住过的小镇。  风吹得衣服很紧,山坡上的荒草、树木在寒冷的冬天,赤裸裸地守护着沧桑寂静的群山,河流也僵硬了,偶尔飞过零星的鸟儿轻轻地在低鸣。冬后的积雪也只有在背阴处,显得耀眼夺目。我边走着,脑海中太多的伤痛,如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我和妻是在那年的春天离乡谋生的。记忆中的父亲,总是担心我们忍饥挨饿,为我们打摞了一驴车吃
期刊
南来千里向武当  结束半年来的忙碌,趁暑假,约上一帮好友,从南岳出发,一路驱车向北。  是对南方酷暑的逃离,更是北方中原大地诗意、古雅又悠远的黄河文明的诱惑。  我们一约即同,说走就走,还那样迫不及待,像要一头扎进母亲怀里的孩子,有些焦渴。  2019年7月30日晨6:40,自南岳出发。驱车10时,行程近900公里,越过长江大桥,便是荆楚广袤的大地,许昌、新野、襄阳、十堰,这些地名,联系着历史上一
期刊
春江水暖鸭先知  花鸟画家黎政初先生麻雀画得好,众人知晓,他的鸭子画得好却鲜为人知。我问他为什么近来鸭子画得少了,他说现在政策好,什么都可以画,什么顺手就画什么,原来画鸭子打了个逗号,就慢慢来。他画鸭子打的那个逗号,与我有点关系。  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事,黎老刚重返衡南,与我同在县文化馆工作。我想一个经受过严重挫折的人一定很消沉,然而一次美术创作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时的美术创作时兴题材政治化、
期刊
风痕  我时常在一个深夜忽然醒来,看悄然的黎明和颠泊的回忆,在一池碧水中溶解成泥土,把内心的闪亮,一点一点,嵌进土黄色的老屋,清晰着我的童年之梦。  深入田野的麦浪花,叼着思念的长线,在轻拂的绿草黄花中,被远方的一句问候,裹得温柔而芬芳。  所有消瘦的时光,一一跌进玫瑰诗意的梦幻,被无声的祝福拉得鼎沸而漫长。  残存在圣洁玉枝里的鸟的羽翼,企图在某个角落,隔着空气,隔着不同情感的风采,可以随手翻来
期刊
透过抖音短视频的屏风,我看到群众自发、自创、自编、自演的节目真是别开生面,表演者虽说不是专业演员,可他们能用心真诚的表达,表演功夫细节与情感融为一体,表演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且丰富多彩!  演出不仅紧扣主题,节目内容也新颖别致,那功夫和那演技带着纯真、带着朴实,那份情感,那些细节动作远比专业的更上一层,难怪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果真如此!人们之所以喜欢民间的作品,是因为她不仅具备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