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努力使各类国有资产实现最优配置、最充分使用,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使国有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通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力地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与运营效率有了极大提升。从2002年至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由8.53万亿元增加到39.2万亿元,年均增长18.5%;实现利润由3 786.3亿元增加到2.58万亿元,年均增长23.8%;上缴税金由6960.4亿元增加到3.45万亿元,年均增长19.5%。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从2002年至2011年,营业收入由3.36万亿元增加到20.5万亿元,年均增长22.2%;实现净利润由1 622.3亿元增加到9 136.1亿元,年均增长21.2%;上缴税金由2 926.8亿元增加到1.7万亿元,年均增长21.8%;资产总额由7.13万亿元增长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16.4%。一批大型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知名企业,进入2012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70家内地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制企业达64家。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以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加快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日前撰文指出:“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重要部署,继续坚持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大原则,持续推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各项任务。”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在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使各类国有资产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充分使用,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
——必须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机构和职能。王勇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国有资产责任主体,明晰产权关系,建立体制机制,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中央、省(区、市)、市(地)三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较大的县(市)可探索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进一步规范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作为政府直属特设机构的性质定位,依法保障其专门性与独立性;进一步落实“上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下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规定,深入开展国有资产监管。
——必须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法规规章。王勇强调:要加快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立法,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领导人员管理制度、重大事项管理制度、财务和资产监管制度,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和国家出资企业(或单位)的关系;健全完善国家出资企业(或单位)投资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产权登记、资产统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转让等各类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体系;健全完善上下级国资监管机构指导监督制度,确保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政策、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协调一致。
——必须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要坚持已形成并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制度的基本原则,要有明确的出资主体,要落实保值增值责任,建立考核与薪酬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监管效能。行政事业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都要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必须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及时调整监管措施和重点;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分类考核力度,探索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绩效考核模式,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切实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使用和管理责任。
王勇还特别指出,各类国有资产的存在形态、功能作用、监管方式等虽有所不同,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基本要求应是一致的,必须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运转顺畅、监管到位、保护严格。要通过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使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深化央企改革路线图
国企尤其是中央企业改革,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实践,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国资委将在总结国企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近几年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在2012年12月24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王勇对央企深化改革信心百倍。
面对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少。尤其是中央企业大部分都分布在传统产业,并且不少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却比较低,一些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王勇认为,国资委下一步将重新核定中央企业主业,梳理并调整企业主业,进一步改善央企内部大而全、小而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同时要求央企严格按照主业控制投资方向,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
——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要积极深化并不断完善股份制改革,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有条件的企业要推进整体上市。要继续充分利用好境内外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和债券市场,更多地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企业改制重组,尽最大努力盘活国资存量、用好国资增量,
——董事会试点进一步扩大。要继续深化建设规范董事会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规范董事会运作。这之中,加强董事队伍建设是关键,要进一步优化董事结构,完善外部董事的选聘、评价机制,完善董事会和外派监事会的工作机制。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要继续深化,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業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的力度,逐步建立用工准入制度,依法用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主辅分离进一步到位。要进一步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加大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力度,特别是对那些担负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重的企业,2013年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启动相关改革,并主动加强与地方沟通,创造条件推进改革。
——降本增效进一步推进。国资委将在2013年继续推进央企降本增效工作,严格推行薪酬和企业效益紧密挂钩,加强措施严格控制人工成本,特别是要规范职务消费。国资委要求各央企制订并公开职务消费量化标准,严格控制职务消费,并划定央企2013年职务消费零增长的“红线”。
王勇特别要求中央企业:“要更加节约地过紧日子,职务消费必须实行预算管理,一些不必要的接待会议、出国要取消;要简化会议、购车、出行等标准。”事实上,很多央企的利润是一点一点抠出来的,201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央企主动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大力压缩投资规模,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大力调减职务消费。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才使得第三季度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
2013年,中央企业要加快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等制造企业的改造升级,加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航空航运、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服务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邱 月)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通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力地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国有企业发展质量与运营效率有了极大提升。从2002年至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由8.53万亿元增加到39.2万亿元,年均增长18.5%;实现利润由3 786.3亿元增加到2.58万亿元,年均增长23.8%;上缴税金由6960.4亿元增加到3.45万亿元,年均增长19.5%。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从2002年至2011年,营业收入由3.36万亿元增加到20.5万亿元,年均增长22.2%;实现净利润由1 622.3亿元增加到9 136.1亿元,年均增长21.2%;上缴税金由2 926.8亿元增加到1.7万亿元,年均增长21.8%;资产总额由7.13万亿元增长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16.4%。一批大型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知名企业,进入2012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70家内地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制企业达64家。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以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加快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日前撰文指出:“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重要部署,继续坚持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大原则,持续推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各项任务。”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在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使各类国有资产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充分使用,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
——必须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机构和职能。王勇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国有资产责任主体,明晰产权关系,建立体制机制,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中央、省(区、市)、市(地)三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较大的县(市)可探索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进一步规范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作为政府直属特设机构的性质定位,依法保障其专门性与独立性;进一步落实“上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下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规定,深入开展国有资产监管。
——必须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法规规章。王勇强调:要加快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立法,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领导人员管理制度、重大事项管理制度、财务和资产监管制度,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和国家出资企业(或单位)的关系;健全完善国家出资企业(或单位)投资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产权登记、资产统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转让等各类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体系;健全完善上下级国资监管机构指导监督制度,确保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政策、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协调一致。
——必须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要坚持已形成并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制度的基本原则,要有明确的出资主体,要落实保值增值责任,建立考核与薪酬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监管效能。行政事业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都要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必须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及时调整监管措施和重点;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分类考核力度,探索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绩效考核模式,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切实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使用和管理责任。
王勇还特别指出,各类国有资产的存在形态、功能作用、监管方式等虽有所不同,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基本要求应是一致的,必须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运转顺畅、监管到位、保护严格。要通过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使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深化央企改革路线图
国企尤其是中央企业改革,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实践,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国资委将在总结国企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近几年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在2012年12月24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王勇对央企深化改革信心百倍。
面对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少。尤其是中央企业大部分都分布在传统产业,并且不少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却比较低,一些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王勇认为,国资委下一步将重新核定中央企业主业,梳理并调整企业主业,进一步改善央企内部大而全、小而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同时要求央企严格按照主业控制投资方向,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
——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要积极深化并不断完善股份制改革,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有条件的企业要推进整体上市。要继续充分利用好境内外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和债券市场,更多地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企业改制重组,尽最大努力盘活国资存量、用好国资增量,
——董事会试点进一步扩大。要继续深化建设规范董事会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规范董事会运作。这之中,加强董事队伍建设是关键,要进一步优化董事结构,完善外部董事的选聘、评价机制,完善董事会和外派监事会的工作机制。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要继续深化,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業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的力度,逐步建立用工准入制度,依法用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主辅分离进一步到位。要进一步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加大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力度,特别是对那些担负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重的企业,2013年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启动相关改革,并主动加强与地方沟通,创造条件推进改革。
——降本增效进一步推进。国资委将在2013年继续推进央企降本增效工作,严格推行薪酬和企业效益紧密挂钩,加强措施严格控制人工成本,特别是要规范职务消费。国资委要求各央企制订并公开职务消费量化标准,严格控制职务消费,并划定央企2013年职务消费零增长的“红线”。
王勇特别要求中央企业:“要更加节约地过紧日子,职务消费必须实行预算管理,一些不必要的接待会议、出国要取消;要简化会议、购车、出行等标准。”事实上,很多央企的利润是一点一点抠出来的,201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央企主动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大力压缩投资规模,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大力调减职务消费。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才使得第三季度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
2013年,中央企业要加快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等制造企业的改造升级,加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航空航运、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服务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邱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