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腺病毒rAD—mTERT—m4—1BBL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1-6的免疫杀伤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在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条件下,腺病毒rAD-mTERT-m4-1BBL(简称rAD-mTERT)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l-6的免疫杀伤作用。方法 分别以rAD、rAD-CMV-m4-1BBL(简称rAD-CMV)和rAD-mTERT转染Hepal-6和L929细胞,检测其生长和凋亡变化。将转基因细胞与小鼠脾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观察T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及转基因细胞的生长和凋亡变化。细胞生长的检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AnnexinV-碘化丙啶(P1)双染色法。结果 rAD、rAD-CMV和rAD-mTERT病毒对Hepal-6和L929细胞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轻度的促凋亡作用。与活化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各组转基因Hepal-6和1929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以rAD-CMV+T淋巴细胞组最为明显;rAD-CMV对Hepal-6和L929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均十分明显,rAD-mTERT仅对Hepal-6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混合培养后,CD4^+和CD8^+T淋巴细胞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殖,但CD8^+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强于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从混合培养前的1.27下降为混合培养后的1.08。结论 单纯腺病毒可以抑制靶细胞的生长,但不促进其凋亡。在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下,重组腺病毒载体rAD-mTERT可靶向抑制Hepal-6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其促凋亡作用是通过T淋巴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实现的。

其他文献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以上。NSCLC不容易早期发现,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其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患者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失败后,再次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5~7个月。NSCLC一线治疗失败后,可以给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 of e
2009年10月22-23日,由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在重庆圆满闭幕。论坛邀请到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微创和超声无创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目的 提高对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F)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60例恶性肿瘤合并VIE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分布在呼吸系统(36.7%)、消化系统(26.7%)、泌尿生殖系统(10.0%)、血液系统(8.3%)和神经系统(5.0%)等,以肺(30.0%)、胃(8.3%)、胰腺(6.7%)、肝脏(5.0%)等脏器多见。18例肺癌中,1
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乳腺癌激素受体状态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75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5758例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3692例,阳性率为64.1%;孕激素受体(PR)阳性4044例,阳性率为7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乳腺癌的ER状态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T分期、N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R状态与患者的T分期、N分期、腋窝淋巴结转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检测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唑来膦酸作用后肺癌95D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唑来膦酸对肺癌95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ERK1/ERK2、bcl-2、bax和survivin表达水平的影响
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抗肿瘤药物,可用于缓解癌性疼痛、癌性胸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骨髓抑制,该药应用于临床已达17年,2005年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为了总结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各种肿瘤的临床经验,进一步评估临床疗效和应用范围,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与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振东杯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有奖征文活动。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不同肿瘤细胞系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以及其对VEGF所诱导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LMWH和肝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肝癌HepG2细胞、结肠腺癌HCT116和HCT8细胞分泌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LMWH和
目的 探讨^18 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区域淋巴结(N)分期方面的价值,以及CT密度和双时相扫描在淋巴结性质判定方面的作用。方法 4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均于术前行 ^18 F-FDGPET-CT扫描,对常规扫描图像采用PET法(单纯根据^18 F-FDG摄取水平判断淋巴结性质)和PET+CT密度法(结合CT密度和摄取水平判断淋巴结性质)分析。摄取水平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4例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不同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胸片、CT、冠状动脉CT、三维CT、MRI、心包穿刺和组织病理检查。10例患者行肿瘤根治切除,6例行肿瘤局部切除,8例行开胸探查和局部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24例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行肿瘤根治切除
目的 研究JAK2V617F突变在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表现和并发症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MPN中JAK2V617F的发生情况。结果 412例MPN患者中,JAK2V617F突变277例。JAK2V617F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和不能分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U)中发生率分别为55.9%、66.7%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