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材;生活;
差异;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7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的习作重在个性化的表达,这是时代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个性飞扬的作文。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一、依托文本解读,拓展习作训练
教材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教学对话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点,使学生在练笔中发散思维,在表达中培养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1.补白练习。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留有艺术空白,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揣摩,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例如,笔者教学《出塞》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进行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都有谁来到边疆,望着明月思念家乡?他的父母妻子又是如何在家中期盼他的归来?经过这样一番想象,几乎每个学生都能为年轻战士编出一段不同的思乡故事。
2.续编课文。有些课文的结尾留有悬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按个人设定的结局把故事续编下去。如,在教完《凡卡》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表露真情,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结局,并将结局以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作文中情感倾向十分鲜明,并且各具特色,结局更是出人意料。
3.改写古诗和俗语。一篇文章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对它的感受往往各不相同。如,在教学完《悯农》一诗后,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现在国家不收土地承包费,还发给农民种粮补贴,如果把时代背景放到现在,应将《悯农》改写为《羡农》,诗的内容也应改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百姓真幸福。”
二、围绕生活实践,寻找特色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件事、一个景点、一段话,都是写作中的绝好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歌颂家乡的美景、描绘人情的纯真、反映生活的变化,抓住生活中的琐事,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
1.富有童趣的素材。爱玩是所有学生的天性,玩法的形式多样,也展露出学生的个性不同。只要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心捕捉并挖掘童趣,童趣就会成为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材料。
2.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特点,写出观察后的感受和发现。如,一位教师抓住农村山坡沙棘生长的地方特色,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沙棘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养个性化立意
磨灭了个性,也就扼杀了创造力,没有个性的东西,就谈不上新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立意,围绕同一个题材的不同角度、方向、层面,去构思立意,写出内容差异、富有个性化的作文。如,在学习了《桃花心木》的借物喻人的手法之后,笔者以《蜡烛》为题,指导学生多侧面立意。有的学生从它的用途立意,写出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品质,而这种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品质令人敬仰;有的学生从使用时间和范围去思考,写出了蜡烛平时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可是电灯一灭,它就挺身而出,给人以光明,那种默默无闻、甘当配角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有的学生从内心感受写它不够坚强,一开始工作就流泪,一遇到热源就弯腰变形,说它性格懦弱,不像青松那样坚强不屈等。这些别出心裁的立意,都是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结晶。
四、发现习作亮点,赏识个性写真
写作是一种师生间的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修炼过程。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多一份鼓励和欣赏,少一份硬性和统一,要以学生的心态、眼光和思维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精准的词语,一个生动的句子,一个具体的段落的运用,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写作,并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写作中释放个性,创作出有新意、有个性的作文。
编辑:马德佳
差异;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7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的习作重在个性化的表达,这是时代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个性飞扬的作文。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一、依托文本解读,拓展习作训练
教材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教学对话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点,使学生在练笔中发散思维,在表达中培养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1.补白练习。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留有艺术空白,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揣摩,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例如,笔者教学《出塞》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进行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都有谁来到边疆,望着明月思念家乡?他的父母妻子又是如何在家中期盼他的归来?经过这样一番想象,几乎每个学生都能为年轻战士编出一段不同的思乡故事。
2.续编课文。有些课文的结尾留有悬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按个人设定的结局把故事续编下去。如,在教完《凡卡》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表露真情,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结局,并将结局以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作文中情感倾向十分鲜明,并且各具特色,结局更是出人意料。
3.改写古诗和俗语。一篇文章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对它的感受往往各不相同。如,在教学完《悯农》一诗后,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现在国家不收土地承包费,还发给农民种粮补贴,如果把时代背景放到现在,应将《悯农》改写为《羡农》,诗的内容也应改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百姓真幸福。”
二、围绕生活实践,寻找特色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件事、一个景点、一段话,都是写作中的绝好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歌颂家乡的美景、描绘人情的纯真、反映生活的变化,抓住生活中的琐事,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
1.富有童趣的素材。爱玩是所有学生的天性,玩法的形式多样,也展露出学生的个性不同。只要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心捕捉并挖掘童趣,童趣就会成为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材料。
2.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特点,写出观察后的感受和发现。如,一位教师抓住农村山坡沙棘生长的地方特色,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沙棘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养个性化立意
磨灭了个性,也就扼杀了创造力,没有个性的东西,就谈不上新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立意,围绕同一个题材的不同角度、方向、层面,去构思立意,写出内容差异、富有个性化的作文。如,在学习了《桃花心木》的借物喻人的手法之后,笔者以《蜡烛》为题,指导学生多侧面立意。有的学生从它的用途立意,写出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品质,而这种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品质令人敬仰;有的学生从使用时间和范围去思考,写出了蜡烛平时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可是电灯一灭,它就挺身而出,给人以光明,那种默默无闻、甘当配角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有的学生从内心感受写它不够坚强,一开始工作就流泪,一遇到热源就弯腰变形,说它性格懦弱,不像青松那样坚强不屈等。这些别出心裁的立意,都是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结晶。
四、发现习作亮点,赏识个性写真
写作是一种师生间的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修炼过程。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多一份鼓励和欣赏,少一份硬性和统一,要以学生的心态、眼光和思维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精准的词语,一个生动的句子,一个具体的段落的运用,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写作,并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写作中释放个性,创作出有新意、有个性的作文。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