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作用。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学科的复兴,近代中国交通社会史研究也逐步展开,成果丰硕。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近代中国交通社会史研究进行了思考,认为未来的交通社会史研究应注意扩展研究视角、扩大研究视野、扩展研究方法。
关键词:近代;交通史;社会史;研究综述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国运兴衰产生了直接影响。近代交通体系的构建,方便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将中国与世界真正从地理上连成一体;而经济交流的加强,或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区域社会的变动;近代化器物、观念的输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之发生变化,更促成了乱世下社会性思潮、意识的风起云涌,使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意义上的中国成为了可能。20世纪30年代交通史学科诞生后,学界开始了对中国近代交通史的持续研究。随着1986年社会史学科复兴,交通社会史研究逐渐兴起。纵览几十年来的交通社会史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社会变迁主题下交通方式的变革,尤以铁路为主。这为交通社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也使交通社会史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一、扩展交通社会史的研究视角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与近代交通体系的建立是分不开的。新式交通将中国真正地从地理上连成一体,重塑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形态,可以说近代交通的发展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也是学者在交通社会史研究中的主要立场。这具有细化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价值,但也使学者们忽视了近代交通体系推进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障碍,以及交通近代化带来的新型社会问题。
中国深受农业社会的羁绊,新式交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新陈代谢,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更迭,也是传统社会意识对新输入西方文明的理解与对抗。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传统风水观念、交通思想的抵抗,面对着钢铁、煤炭、汽油等资源困境,机械、配件、零件制造的技术难题,以及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技能不精,皆对交通近代化产生阻碍。而且随着近代交通路网的建设,新市交通工具的引进使用,城市交通工具多样化,交通状况也趋于复杂,产生了一系列如交通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从交通近代化过程中的困境与难题这一不同的视角出发,对近代中国交通社会史进行研究,则可以弥补以往交通史研究中视角过于单一的缺点。
二、扩大交通社会史的研究视野
交通一般包括空间交通与音信交通,所有与交通有关的人事物皆可作为交通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晚清以来,铁路网络极大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对城市间资源共享、贸易网络构建、贸易中心的位移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近代铁路与城镇发展的研究方法及思想相对较为成熟,近代铁路与产业发展研究已初步形成,对公路、航运、航空以及邮政电信等音信交通的研究则相对不足。
近代交通运输体系则是由铁路、公路、航运等不同的交通方式共同构建的。沿海沿江的航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传统交通中形成了广大的辐射区,形成经济腹地,而以近代公路、铁路为主的陆上交通,则将这一辐射区延伸到各地,并在交通节点形成交通转运枢纽,形成了由“点-线-面-腹地”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不同的交通方式在交通网络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因而铁路以外的公路、航运、航空,以及邮政,在交通社会史研究中都应得到重视。扩大交通社会史的研究视野,把以往所忽略的与交通有关的对象纳入研究,对近代交通的各种状况做一个立体的呈现,是促进交通社会史学科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扩展交通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对交通社会史的研究多以个案研究为主,这为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案例和说明,但个案研究容易把研究对象割裂,使整个研究显得碎片,难成体系。为避免这种缺点,应注意比较研究方法的使用,将不同的区域、交通方式、近代化程度以及不同的社会影响进行比较,思考不同的交通方式如何改变不同地区的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结构。
交通近代化中涉及的不同区域、不同身份、不同关系的群体,在对待新式交通的态度是不同的。侵略者不自觉地推动了交通建设,政府、交通实干家出于军事、经济的目的,积极推进近代交通建设。工人是交通建设的实际操作者,他们为了维持生存,被强迫或自愿参与了近代交通建设。行人、乘客则是新式交通的主要使用者,他们体验着新式交通带来的快捷,也直面交通安全事故的冲击。不同群体在交通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不同角色,不同区域对不同交通工具各有倚重,不同交通方式在区域发展中则创造了不同的价值。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区分国内与国外、地方与区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将这些个体表现纵横联系起来,从全国交通网络的角度考察各区域内铁路、公路、航运网络的价值,对某一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形成交通社会史研究体系。
同时,基于研究对象的差异,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特色。交通社会史作為历史的子学科,而交通建设、信息与疾病传播、社会思潮、群体心态等研究内容,与交通工程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多有交叉。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也要需要使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基础,运用交通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工具,展示出近代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交通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具有高度组织化的体系,研究交通社会史可以从中观或微观层面理解社会历史变迁的复杂性,有助于思考这种历史复杂性背后实际上生发着的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及其深刻的社会影响。[1]随着研究的发展,研究体系的丰富,交通社会史的学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但学科的建设离不开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的指导。在当下的研究成果中,理论建设的不足,新概念话语体系建设的缺失,是交通社会史学科建设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求学者们在丰富补充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继续创新,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更新的视角,更广大的视野,提出新问题,推动研究走向深入,促进交通社会史作为新兴学科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江沛.“中国近代交通史”笔谈——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史学月刊,2016(8):5-9.
作者简介:谢娣(1995—),女,汉族,四川安岳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近代;交通史;社会史;研究综述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国运兴衰产生了直接影响。近代交通体系的构建,方便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将中国与世界真正从地理上连成一体;而经济交流的加强,或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区域社会的变动;近代化器物、观念的输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之发生变化,更促成了乱世下社会性思潮、意识的风起云涌,使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意义上的中国成为了可能。20世纪30年代交通史学科诞生后,学界开始了对中国近代交通史的持续研究。随着1986年社会史学科复兴,交通社会史研究逐渐兴起。纵览几十年来的交通社会史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社会变迁主题下交通方式的变革,尤以铁路为主。这为交通社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也使交通社会史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一、扩展交通社会史的研究视角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与近代交通体系的建立是分不开的。新式交通将中国真正地从地理上连成一体,重塑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形态,可以说近代交通的发展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也是学者在交通社会史研究中的主要立场。这具有细化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价值,但也使学者们忽视了近代交通体系推进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障碍,以及交通近代化带来的新型社会问题。
中国深受农业社会的羁绊,新式交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新陈代谢,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更迭,也是传统社会意识对新输入西方文明的理解与对抗。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传统风水观念、交通思想的抵抗,面对着钢铁、煤炭、汽油等资源困境,机械、配件、零件制造的技术难题,以及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技能不精,皆对交通近代化产生阻碍。而且随着近代交通路网的建设,新市交通工具的引进使用,城市交通工具多样化,交通状况也趋于复杂,产生了一系列如交通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从交通近代化过程中的困境与难题这一不同的视角出发,对近代中国交通社会史进行研究,则可以弥补以往交通史研究中视角过于单一的缺点。
二、扩大交通社会史的研究视野
交通一般包括空间交通与音信交通,所有与交通有关的人事物皆可作为交通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晚清以来,铁路网络极大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对城市间资源共享、贸易网络构建、贸易中心的位移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近代铁路与城镇发展的研究方法及思想相对较为成熟,近代铁路与产业发展研究已初步形成,对公路、航运、航空以及邮政电信等音信交通的研究则相对不足。
近代交通运输体系则是由铁路、公路、航运等不同的交通方式共同构建的。沿海沿江的航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传统交通中形成了广大的辐射区,形成经济腹地,而以近代公路、铁路为主的陆上交通,则将这一辐射区延伸到各地,并在交通节点形成交通转运枢纽,形成了由“点-线-面-腹地”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不同的交通方式在交通网络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因而铁路以外的公路、航运、航空,以及邮政,在交通社会史研究中都应得到重视。扩大交通社会史的研究视野,把以往所忽略的与交通有关的对象纳入研究,对近代交通的各种状况做一个立体的呈现,是促进交通社会史学科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扩展交通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对交通社会史的研究多以个案研究为主,这为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案例和说明,但个案研究容易把研究对象割裂,使整个研究显得碎片,难成体系。为避免这种缺点,应注意比较研究方法的使用,将不同的区域、交通方式、近代化程度以及不同的社会影响进行比较,思考不同的交通方式如何改变不同地区的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结构。
交通近代化中涉及的不同区域、不同身份、不同关系的群体,在对待新式交通的态度是不同的。侵略者不自觉地推动了交通建设,政府、交通实干家出于军事、经济的目的,积极推进近代交通建设。工人是交通建设的实际操作者,他们为了维持生存,被强迫或自愿参与了近代交通建设。行人、乘客则是新式交通的主要使用者,他们体验着新式交通带来的快捷,也直面交通安全事故的冲击。不同群体在交通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不同角色,不同区域对不同交通工具各有倚重,不同交通方式在区域发展中则创造了不同的价值。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区分国内与国外、地方与区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将这些个体表现纵横联系起来,从全国交通网络的角度考察各区域内铁路、公路、航运网络的价值,对某一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形成交通社会史研究体系。
同时,基于研究对象的差异,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特色。交通社会史作為历史的子学科,而交通建设、信息与疾病传播、社会思潮、群体心态等研究内容,与交通工程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多有交叉。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也要需要使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基础,运用交通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工具,展示出近代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交通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具有高度组织化的体系,研究交通社会史可以从中观或微观层面理解社会历史变迁的复杂性,有助于思考这种历史复杂性背后实际上生发着的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及其深刻的社会影响。[1]随着研究的发展,研究体系的丰富,交通社会史的学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但学科的建设离不开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的指导。在当下的研究成果中,理论建设的不足,新概念话语体系建设的缺失,是交通社会史学科建设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求学者们在丰富补充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继续创新,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更新的视角,更广大的视野,提出新问题,推动研究走向深入,促进交通社会史作为新兴学科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江沛.“中国近代交通史”笔谈——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史学月刊,2016(8):5-9.
作者简介:谢娣(1995—),女,汉族,四川安岳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