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实施探究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既是化学课堂改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也是有效落实化学课程新理念的途径和方法。但在具体实施中,许多教师未能把握探究教学的精神实质,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认识和做法。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几个误区
  
  1.否认传统的讲授教学,认为探究教学一定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泛化探究教学。在新课堂的教学实施中,许多教师往往对每类化学知识的教学都采用探究的方法,犹如当年多媒体兴起时一样,不适合多媒体上的内容也“多媒体”一下。凡课“言必称探究”。如“探究分子、原子”“对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探究”等,许多教学设计的题目都要冠名“探究”二字。有一次笔者在上公开课讲到一道习题时,课后评课时就有老师提出“你应该将××道计算题设计成探究题”。探究教学似乎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代名词,好像没有探究教学方法的化学课堂,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传统的讲授教学,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探究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教学,两种教学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新课程倡导的是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但并不是提倡将探究教学作为唯一的教学方法。
  2.追求表面现象,将探究教学形式化。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将探究过程程序化,事先制定好探究方案,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到提出假设和方案,最后验证假设直到得出结论,每一环节都不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执行教师制定的方案,得出教师想要得出的结论,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很小。这种探究教学,形式上虽然是完整的,但教师不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中来,而是指定问题让学生来回答;不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或选择探究方案,而是要求学生执行教师提出的方案,这种做法,与新课程理念提倡的“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相去甚远。这种“包办”式探究,实际上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讲授教学。
  3.只强调学生的探究,忽视或弱化化学知识的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探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但在有些教师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探究,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忽略了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在教学“盐类的水解”时,有的教师首先引入Na2CO3,俗称纯碱,明明是盐为何叫“碱”呢?本节课我们来探究Na2CO3及其他一些盐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学生开始做实验,学生测了很多溶液的酸碱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在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设计方案再自己做实验、讨论,教师未能适时归纳总结,而是静静地观看学生的活动,结果课上完后,当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时,学生们说他们学会了探究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至于不同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以及盐类分解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他们中很多人都不清楚,整堂课下来,学生只掌握了很有限的化学知识。这种只探究而忽视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之所以要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改革决不是要否定传授知识本身。如果经过改革,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不再是传授知识了,那么化学课堂教学还有何存在的价值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化学基础知识恰恰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教育和培养的载体。
  
  二、关于实施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
  
  1.要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并将其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和掌握。在实施探究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间的关系,应避免极端化,不能只探究不归纳,既要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又要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自然也就能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要使传授教学与探究教学有机整合。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启发式讲授教学在某些方面仍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越性,比如对一些前人已经得出的原理的分析,启发式讲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认识上更简捷,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效率更高。但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不但要重视化学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对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在这方面探究教学就突显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我们“不能盲目排斥‘接受学习’,而应实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应当反对、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讲授统治课堂教学’的局面……要做到科学探究与其他有效教学模式的协调配合”(注:化学教育家刘知新语)。也许,“启发—探究”应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为我们教师所采用。
  3.要避免探究教学形式化。对于适用设计成探究教学的内容,在探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自主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判断、质疑和表达,不应将探究程序化。探究的环节不同,需要采取的科学方法也不同。要将探究过程充分而合理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从直接参与探究的经历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并最终得到探究方法的训练。◆(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所谓“双因素”,就是指动机的需要和诱因两个因素。“需要”(Need)是动机的内因,包含了人内在的一切推力因素,如自然本能、社会认知、思想信仰等;“诱因”(Incentive)是动机的外因,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rn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rn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凝炼的笔墨描写了在漫天白雪的寒江之上,一个老翁独自垂钓的冷峻场景.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污染问题表现得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环保教育内容加以充分的重视,因此来从基
在数学问题研究过程中经常碰到三角形的“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的问题,有些学生遇到这类问题时,对这“四心”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楚,也不能运用它们的性质来进行解题。本文将对在圆锥曲线复习过程中所遇见的“三角形内心问题”的常见类型进行分类解析。  1.利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和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例1如图1,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两
为探索低桩机割再生稻高产途径,研究了水稻品种佳辐占再生分蘖节根的萌发特性 .结果表明:头季低桩机割后再生季成穗分蘖为倒4、倒5节分蘖及其子蘖;倒4、倒5节分蘖有4个发根节
传说战国时期齐闵王患忧郁症,请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用激怒的方法可治好齐王的病,只是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说:“只要能治好父王的
职业锚理论是个人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职业锚理论,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分类引导学生的成长发展,对于提升学生就业力,促进就业指导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从古至今都重视对学生的分类引导,“分类引导”的教育思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被重视,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类引导。当今“以人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