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顺利过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i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之间的顺利过渡,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两者之间的显著区别有深刻的了解。初高中物理学习在教材深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与生活负反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完善提高,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
  一、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别
  1.教材内容从“直观”到“抽象”。虽然学生从初二年级才开始学习物理,但是初中物理教材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具有直观的联系,学生从生活实践感知中能够找到与教材内容的联系点,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但是进入高中阶段物理学习之后,其教学内容与表达方式都比较抽象,概念定理也都非常具有概括性,通常以公式法、图像法等方式表现出来,模型更加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大大提高,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难。
  2.学习方法从“接受”到“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应试效果,以单向教学模式为主,要求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也多是强化记忆和机械记忆,较少花大力气去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在一些题型的教学中,强调例题示范,遇到类似题型的时候替代公式定理,使学生习惯于模仿,自身探究能力不足。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之后,无论是定义、规律还是现象,内容都要复杂得多,学生还是采取机械记忆的方式,不作深入探究,是很难深入透彻地掌握物理教学内容的。
  3.学习能力从“普通”到“复杂”。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所要具备的学科综合能力并不复杂,除了物理本身的规律定理之外,主要涉及到数学四则运算。而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到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就要复杂得多。例如力的分解与合成内容教学涉及到三角知识内容,万有引力内容教学中涉及到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等,这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所无法比拟的,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综合能力学习中无法完全达到要求。
  4.学习反馈从“正向”到“负向”。物理是一门建立在观察与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所感受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规律是相吻合的,如杠杆原理和浮力问题等,因此学生容易接受这些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知识较为抽象,加之部分物理知识在表象上与实际规律上存在出入,与学生的主观认识不一致,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不利于物理学习的深入,如力的分解,许多学生认为拉电灯的绳子拉力大小和绳子与电线的长度有关,难以从二力合成的角度来分析认识问题。因此,从初中物理学习的正向反馈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负向反馈,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二、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顺利过渡的主要措施
  1.强化直观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对抽象内容进行形象化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生动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多采取直观演示的手段,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定理。例如在教学弹力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向学生证明弹力,并阐述弹力产生的条件,就是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在运用弹簧或是竹片进行演示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简易实验证明“物体表面压力也是弹力”的道理,如可以用激光束照射不锈钢器皿,将反射光点照在墙上,安排学生压不锈钢器皿,在用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会发现墙上亮点位置发生了变化。教师通过这样的实验现象可让学生理解微小形变的存在,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运用形象化手段展示出来,利于学生深刻掌握。
  2.强化探究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配合教师深入研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按照“自主探究六步法”进行物理教学:一是学习质疑。教师利用现有物理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提出问题。二是想象假设。教师指导学生针对问题,依据现有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答案的预想假设。三是制订计划。教师指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制订详细的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具。四是数据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并搜集相关资料,整理综合。五是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活动,进一步完善、提高自主学习成效。六是归纳整理。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汇报,组织全体学生进行点评,提高学习成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3.强化技巧传授,提高教学思路的拓展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双边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解题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技能,缓解学习难度。例如在教学力学内容的时候,在有关连接体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取“隔离法”对学生进行传授,而对于那些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整体法”进行解题。刚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学生,经常是课本看得懂,上课听得懂,但是在做习题的时候却经常出错,出现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解题技巧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强化解题技巧的传授显得至关重要。
  4.强化思维引导,提高教学引导的深刻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与方向的引导,不再是直接将问题的答案交给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向的点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一组探究题,交给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以此为线索进行学习。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开展巡视活动,帮助学生解答一些疑难问题,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予以画龙点睛式的点拨,通过点拨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依靠自身努力完成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物理学习遇到的各种困难,潜心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原因与补救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成效。
其他文献
物理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学起来兴致高,课堂气氛好,知识也能听得懂,可是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有畏惧心理。因为有些物理实际问题,若仅按照常规思路,问题有时会变得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其实,如果思考角度不同,有些物理问题可有多种解决方法,有时采用一些特殊的分析方法,往往既简捷直观,易被学生接受,又能开发学生思路。下面就一些特殊解题方法举例说明。  一、极端法  所谓极端法就是对试题中给定的已知条件进
现阶段,互联网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体现为变动性,另一方面体现为不确定性,相比较传统产业,互联网公司并不具备固定的组织形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互联网公司会按照战略规划
司法部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信息化运行机制.监狱民警智能化教育培训管理平台的建设积极响应了上述号召,充分利用既有信息化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