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春风吹拂的融融暖意中,今天,南海之滨美丽的博鳌小镇张开膀臂,盛装迎来四海宾朋,拉开了博整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的帷幕。域内12国中外领导人聚集于此,海内外政商精英、1700多位代表应邀出席。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向亚洲和世界展示中国信心。
今年年会的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12个字里连用3个“新”,足见主办者对未来的乐观展望,也透露出中国对垒面深化改革与寻找新增长点的决心。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曾经作为垒球经济高速增长引擎的贸易,其增速跌至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受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影响,一度风生水起的朝阳产业也前景黯淡。世界经济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全球经济治理也需要新的气象鼓舞人心,激励士气。此次年会主题以“新未来”“新活力”“新愿景”为三大关键词,希望通过亚洲政商学界领袖的思维冲浪,为亚洲的新未来凝聚共识,探索方向,寻找秘方。
此时,亚洲乃至世界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倾注于作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主力——中国的身上,对中国信心寄托希望。
其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15日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G20领导人第10次峰会上,已将中国信心阐述得淋漓尽致。他在《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讲话中表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他指出,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
李克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也将中国信心注入《政府工作报告》,“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在记者会上,面对记者们连珠炮式直戳中国经济“痛处”的提问,李克强总理神情自若,沉着应答,伴随着颇有特色的肢体语言,强力发声,陈述中国经济的成长性如数家珍,彰显出中国信心。
中国经济的现状也在生动地诠释中国信心。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对力源,中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底盘大,基础稳,韧性好,潜力足,有回旋余地,应对经济下行趋势还备有好多政策“弹药”,中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可对冲人民币流失的风险,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释放出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势必破茧而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经济前景看好。
然而,在博鳌亚洲论坛前的3月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政府债券评级展望从“稳定”调降为“负面”,向全球传递做空中国的信号,给出的原因是政府负债加重和外汇储备下降,以及改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对此,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回应说,“我们不是特别care(介意)它的评级。”这是对国际评级机构不公正性的蔑视。也是对中国经济义无反顾的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虽说穆迪下调了中国政府债券等级,但市场并没有跟风响应,并没有因此使得与中国主权债有关的指标发生变化,离岸人民币汇率不跌反升,国际上也没有资金在做空中国。这正是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穆迪对中国改革能力的质疑是杞人忧天。在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今后五年将进一步推行结构性改革。中国人民有信心,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完成各项改革目标。当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尚有充分的施展空间,改革动力依旧强劲。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来了,即便是“乍暖还寒时候”,我们也会从容应对。诚如3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称,今年博鳌看什么?除了眼前的些许迷茫,还应该看到中国乃至亚洲的远方,似乎还值得期待。志存高远,信心会倍增,中国信心必将激励亚洲乃至世界。
今年年会的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12个字里连用3个“新”,足见主办者对未来的乐观展望,也透露出中国对垒面深化改革与寻找新增长点的决心。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曾经作为垒球经济高速增长引擎的贸易,其增速跌至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受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影响,一度风生水起的朝阳产业也前景黯淡。世界经济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全球经济治理也需要新的气象鼓舞人心,激励士气。此次年会主题以“新未来”“新活力”“新愿景”为三大关键词,希望通过亚洲政商学界领袖的思维冲浪,为亚洲的新未来凝聚共识,探索方向,寻找秘方。
此时,亚洲乃至世界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倾注于作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主力——中国的身上,对中国信心寄托希望。
其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15日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G20领导人第10次峰会上,已将中国信心阐述得淋漓尽致。他在《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讲话中表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他指出,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
李克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也将中国信心注入《政府工作报告》,“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在记者会上,面对记者们连珠炮式直戳中国经济“痛处”的提问,李克强总理神情自若,沉着应答,伴随着颇有特色的肢体语言,强力发声,陈述中国经济的成长性如数家珍,彰显出中国信心。
中国经济的现状也在生动地诠释中国信心。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对力源,中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底盘大,基础稳,韧性好,潜力足,有回旋余地,应对经济下行趋势还备有好多政策“弹药”,中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可对冲人民币流失的风险,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释放出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势必破茧而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经济前景看好。
然而,在博鳌亚洲论坛前的3月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政府债券评级展望从“稳定”调降为“负面”,向全球传递做空中国的信号,给出的原因是政府负债加重和外汇储备下降,以及改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对此,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回应说,“我们不是特别care(介意)它的评级。”这是对国际评级机构不公正性的蔑视。也是对中国经济义无反顾的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虽说穆迪下调了中国政府债券等级,但市场并没有跟风响应,并没有因此使得与中国主权债有关的指标发生变化,离岸人民币汇率不跌反升,国际上也没有资金在做空中国。这正是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穆迪对中国改革能力的质疑是杞人忧天。在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今后五年将进一步推行结构性改革。中国人民有信心,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完成各项改革目标。当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尚有充分的施展空间,改革动力依旧强劲。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来了,即便是“乍暖还寒时候”,我们也会从容应对。诚如3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称,今年博鳌看什么?除了眼前的些许迷茫,还应该看到中国乃至亚洲的远方,似乎还值得期待。志存高远,信心会倍增,中国信心必将激励亚洲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