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合理优化和为学生高效学习和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新水平。因此,本文我们就从微课导入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熟记数学公式,强化函数基础知识;实习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现实应用三个方面,探究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策略探究。
◆關键词:高中;数学;高效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数学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以往陈旧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因此,我们教师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探索出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突破学生学习瓶颈、促进学生一切进步的教学形式。鉴于此,下文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微课导入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如今的多种教学策略中,课堂导入表现得尤为突出,也被更多、更广泛地运用到了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之一,能够在教学之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微课教学模式又具有形象和具体展示的优点,可以大大提升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和学生积极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我们就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内容时,笔者就将微课引入课堂导入环节。首先,笔者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几个真实的空间几何体,并阐述引导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三维图形的构成,从而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热情,给予这一章的简单理解。其次,笔者在微课视频中生动地展示了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如有效掌握柱、圆锥、台面的表面积的具体计算、熟悉平台体、柱体、椎体之间的转化关系,本节知识可应用于解决空间几何表面积、体积的一些例子等,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最后,笔者在微课视频中树立了“小兔子”的卡通形象,说:“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兔子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吗?我们一起寻找本节的答案!”这样,通过非常渲染的微课视频展示、有效的问题设置以及充满童趣的卡通设计,就给学生们一种强烈的新鲜感,从而增加课堂导入的效率。
二、熟记数学公式,强化函数基础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公式,看起来很复杂,但它们都是前人凝练的。在今天的学习中,只有记忆公式,掌握知识,才能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不仅要了解公式的概念、形式,还要知道他的推导过程,明确各种公式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同时,我们在记忆公式时,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懂得运用技巧,把握公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记忆形式,转化为自己的基础,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问题解决和实践中,这样就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内容时,笔者对三角函数的公式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其概念、形式、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学生初步掌握时,笔者采用练习的形式,加深巩固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如,以“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且A<B<C(C),那么,三个角的函数关系是怎样的?”这种类型的练习题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运用公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公式记忆和运用。同时,在进行题目分析时,笔者就会引导学生根据题干中A<C的信息,考虑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因为c>a,所以得到的应该是sinC>sinA。如此,只有让学生熟记数学公式,才能强化基础知识。
三、实习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现实应用
实习作业法是以学生学习为基础,为学生设置锻炼任务,让学生在实习期间掌握课堂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吸收和转化知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教学“幂函数”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幂函数的概念,简单幂函数的图像可以画出,根据图像可以得到这些函数的性质,了解幂函数随幂指数的变化。笔者就为学生设计了课堂作业,让学生在探索幂函数活动中发展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想。
1.在函数中,幂函数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2.幂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
A.(1,1) B.(0,1) C.(0,0) D.(1,0)
3.幂函数的定义域为()
A.(0,+ ) B.[0,+ ) C.R D.(- ,0)U (0,+ )
4.若幂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
A.>0 B.<0 C.=0 D.不能确定
如此,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对幂函数的内容进行了两次复习,能发现学习中忽略的问题,及时弥补了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高考的变革,数学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也就成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作为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就应该从高考内容和重点出发,调整和创新自身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地学习与进步,使自身的数学教学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杜春香.谈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1(10):95-96.
[2]徐天意.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0(46):185.
◆關键词:高中;数学;高效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数学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以往陈旧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因此,我们教师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探索出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突破学生学习瓶颈、促进学生一切进步的教学形式。鉴于此,下文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微课导入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如今的多种教学策略中,课堂导入表现得尤为突出,也被更多、更广泛地运用到了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之一,能够在教学之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微课教学模式又具有形象和具体展示的优点,可以大大提升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和学生积极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我们就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内容时,笔者就将微课引入课堂导入环节。首先,笔者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几个真实的空间几何体,并阐述引导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三维图形的构成,从而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热情,给予这一章的简单理解。其次,笔者在微课视频中生动地展示了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如有效掌握柱、圆锥、台面的表面积的具体计算、熟悉平台体、柱体、椎体之间的转化关系,本节知识可应用于解决空间几何表面积、体积的一些例子等,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最后,笔者在微课视频中树立了“小兔子”的卡通形象,说:“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兔子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吗?我们一起寻找本节的答案!”这样,通过非常渲染的微课视频展示、有效的问题设置以及充满童趣的卡通设计,就给学生们一种强烈的新鲜感,从而增加课堂导入的效率。
二、熟记数学公式,强化函数基础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公式,看起来很复杂,但它们都是前人凝练的。在今天的学习中,只有记忆公式,掌握知识,才能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不仅要了解公式的概念、形式,还要知道他的推导过程,明确各种公式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同时,我们在记忆公式时,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懂得运用技巧,把握公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记忆形式,转化为自己的基础,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问题解决和实践中,这样就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内容时,笔者对三角函数的公式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其概念、形式、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学生初步掌握时,笔者采用练习的形式,加深巩固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如,以“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且A<B<C(C),那么,三个角的函数关系是怎样的?”这种类型的练习题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运用公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公式记忆和运用。同时,在进行题目分析时,笔者就会引导学生根据题干中A<C的信息,考虑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因为c>a,所以得到的应该是sinC>sinA。如此,只有让学生熟记数学公式,才能强化基础知识。
三、实习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现实应用
实习作业法是以学生学习为基础,为学生设置锻炼任务,让学生在实习期间掌握课堂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吸收和转化知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教学“幂函数”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幂函数的概念,简单幂函数的图像可以画出,根据图像可以得到这些函数的性质,了解幂函数随幂指数的变化。笔者就为学生设计了课堂作业,让学生在探索幂函数活动中发展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想。
1.在函数中,幂函数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2.幂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
A.(1,1) B.(0,1) C.(0,0) D.(1,0)
3.幂函数的定义域为()
A.(0,+ ) B.[0,+ ) C.R D.(- ,0)U (0,+ )
4.若幂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
A.>0 B.<0 C.=0 D.不能确定
如此,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对幂函数的内容进行了两次复习,能发现学习中忽略的问题,及时弥补了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高考的变革,数学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也就成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作为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就应该从高考内容和重点出发,调整和创新自身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地学习与进步,使自身的数学教学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杜春香.谈高中数学的高效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1(10):95-96.
[2]徐天意.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0(4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