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的贺岁片《让子弹飞》令人瞩目,这部融合了历史与虚构,荒诞与英雄的电影,发生在虚拟的“鹅城”中。那里水临城下、土匪横行、碉楼林立。电影的取景地在广东开平。开平是我的家乡,著名的侨乡,开平碉楼最初的建造目的确实是为了防洪、防匪。
1922年12月的一个晚上,100多名土匪突袭广东开平中学,劫持了校长和20多名家境富裕的师生,准备押回匪巢,路过赤坎镇鹰村时,被宏裔楼更夫发现。他们拉响报警器,用探照灯照得土匪无处遁逃。乡民团和村民一起击退土匪,救回校长和师生。海外华侨闻讯,觉得修建碉楼可以保护家人安全,纷纷节衣缩食,回乡修建,促成了碉楼的繁盛,最多时达到3000多座。目前,开平市登记在册的碉楼有1833座,我家的纪庐便是其中之一。
谁想要老家的碉楼
2003年,我爸爸想寄钱回乡维修碉楼,全家人反对,家人没一个住在开平,为啥还要修那老旧的楼呢?爸爸说:“我不能让祖先留下的产业在我手里烂掉。”作为开平人,长大成人的标志是回乡、盖楼、娶亲,爷爷作为第二代华侨,是坚持回乡娶亲的。他在开平住了几年,生了一个女儿,又生了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儿子,就离开了,留下妻子、儿女和一座碉楼。
爷爷第二次回乡时,爸爸已经20来岁了。作为土改队队长,一位“革命小将”,爸爸极力动员爷爷回国,结果爷爷终老于故乡。碉楼见证了一切:从海外运回的水泥坚固无比,日本人来时,没能攻进碉楼,现在外墙上还有几个弹孔遗迹;大炼钢铁时,沉重的大铁门和几层楼的铁窗都被拆掉,奶奶哭天抢地,才算保留了三楼古旧的铁窗。青年时代的爸爸似乎打算违背一切祖训,既没有出国,也没有娶本地女人,但他年轻时固执离开家乡,现在却怂恿妈妈随他回碉楼居住。
爸爸把几个孩子都送回开平住过一小段时间,我们害怕腐朽的木楼梯,烦恼没有洗手间。随着爷爷奶奶过世,碉楼日渐破旧。爸爸问我们:“谁想要家里的碉楼?”谁也不吭声。
家族情结代代传承
十九世纪中期起,开平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目前,开平市总人口68万人,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和港澳同胞则有75万人,分布在67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100多万人散落到全球,而时至今日,开平人仍然具有强烈的家乡认同感,仍然呼吸相通、一呼百应。
在我家,父亲是三代华侨,母亲是三代贫农,对孩子有迥然不同的教育风格。我们在母亲的家乡,一个海边城市出生,由外公外婆照料长大,喜欢吃海鲜,不会说开平话,很少见开平人,在开平住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
我记得每年清明或春节,爸爸总会从他那放着全家人成绩表、奖状、证书的“百宝柜”里拿出关家的族谱复印件,指点我们的名字,说将来我们的配偶和男丁的子女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族谱上,还跟我们说将来孩子要按哪个字命名,我们总是一扭身一溜烟跑掉。有时他拿起桌面那本看上去很简陋的《光裕月报》,告诉我们,谁家娶了媳,谁家生了娃,谁家孩子上大学,谁全家移民到了哪,我们也总是心不在焉地应付两句。
几十年来,爸爸每天都给他房间里那只西洋钟上弦,它平常滴答答地响,每到准点就当当地敲,成为我们成长的背景音。小时候我最羡慕同学家柔软的沙发和床,因为我们家用木制的坤甸凉床和木榫床,每隔几个月就得拿个榔头把榫头敲实,否则会吱吱响。爸爸习惯用老东西,一双皮拖鞋能穿个二三十年,吃得朴素,孩子们都曾因为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被取笑过。这就是华侨的生活记忆吧。
而爸爸同时也有着华侨的冒险精神,鼓励孩子们自行探索。小时候弟弟把所有家电都拆开了,他不责骂,还让弟弟去买电烙铁和零件再尝试把东西装起来;十几岁时我迷上旅行,他就让我把压岁钱、零花钱存下来,还给我接了粘火柴盒缝线装书等零活儿,我存得了多少他就再给我多少。我十九岁就自己去新疆
旅行,大部分春节也在外面过。爸妈有时担心得睡不着,半夜在客厅里呆坐着,但并不打算阻止。
很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本族谱,不是所有姓氏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不是所有家族都有自己的月刊……无论我们在哪,我们都是开平人。将来我也会年复一年地,像爸爸一样,把那些话说与我的后代听。
建造碉楼,防洪防匪
《圣经》上说,世纪之初,人心不善,上帝决定以洪水扫荡大地。他挑选了笃信上帝的诺亚一家,事先告知消息。诺亚造起了方舟,并成为人类社会的祖先和动物世界的恩人。这个故事在开平可算有具体的诠释。开平地处低洼,水灾肆虐,村民们建起高大的碉楼防洪。开平现存最古老的迎龙楼碉楼(古称迓龙楼),就曾经起到过诺亚方舟的作用。
开平境内河道林立,潭江水面宽阔,通达广州、香港,但到大水之年,常如脱缰野马,完全不受控制,历年来夺走无数村民性命。迎龙楼两次挽救了众村民的性命。清光绪九年(1884年),开平大水灾,许多村舍水淹过顶,三门里村因有迎龙楼庇护而“村人登楼全活”。1908年大洪水时,村民再次因碉楼而得救。
迎龙楼在赤坎镇三门里村,建于明嘉靖年间,楼高3层,最初修建的两层均用明朝大型红泥砖砌筑,上世纪20年代加建了第三层青砖结构。碉楼四角突出,每层四角均有枪眼,底层正面开有一圆顶门,门的两边各开一个四方形的小窗,二、三层正面各开三个四方形小窗。每层均分中厅和东西耳房,楼顶为中国传统建筑硬山顶式。
建碉楼的另一个原因是防匪。开平的碉楼根据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更楼,用于打更放哨和观察村外的动向,并作为抵御土匪的堡垒;众楼,是村民共同集资建成的居所,也是避难所,有多个房间由村民认购;居楼,是村民独资兴建用于家族居住的处所,内有粮仓和舒适的生活空间。这三种楼都有抵御土匪的作用。开平碉楼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碉楼顶层多设有瞭望台,配备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及石块、铜锣等防卫装置。
历史上,开平多有贫瘠之地,交通不便,由于位居新会、台山、恩平和新兴交界地带,当局鞭长莫及。一些贫困的乡人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要么背井离乡远赴海外做苦工,要么做劫匪。十九世纪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相继开发金矿,修建铁路,开平成千上万贫苦农民远渡重洋做苦力谋生。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华人在海外立足,将在海外的积蓄寄回开平置地、建房、娶老婆。这些带着“金山箱”衣锦还乡的华侨便被劫匪当作抢劫目标,一时劫风颇盛。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还要经常变换住宿地点。从1912年到1930年间,开平发生了71宗大案,杀人百余,三次攻陷县城,连当时的县长也曾经被俘虏过。所以碉楼自然成为家人生命的堡垒。
“金山伯”的洋为中用
在开平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开平最早出现欧式碉楼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们的主人是一些早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的打工仔,开平人称他们为“金山伯”或是“花旗客”。鸦片战争后,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出现淘金热,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平许多地区的社会底层民众或被“卖猪仔”,或作为契约华工,或以家庭移民的方式离开家乡,踏上一条未知的天涯路,很多人从此一去杳无音信。
中国人的“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让那些幸存的“金山伯”们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和娶亲。“金山伯”靠对外国建筑的零碎印象和明信片(乡民叫“公仔纸”)上的风光与建筑,指导工匠建造理想家园。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开平兵贼如毛,“金山伯”不得不考虑建楼兼有居住和防御功能。因此,开平碉楼把中国传统乡土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金山伯”记忆和土生工匠想象的结合物。从事乡土建筑和侨乡文化研究的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说:“从这些建筑风格,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民间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从容、自信、大胆接纳的心态,并洋为中用,兼容并蓄。”
华侨与侨眷的纪念
1949年,旅美华侨关崇健在开平赤坎镇新塘村兴建了最后一座碉楼——健庐,这是碉楼百年建筑史的句号。近两千座碉楼,成为华人华侨发展史的一个凝固符号,默矗在开平乡间。
据考证,开平出现碉楼最早于十六世纪中叶,大规模兴建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之后逐渐减少,最后一座碉楼建于1949年。开平碉楼由兴起到衰落,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由动荡走向安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开平籍华侨华人的主要侨居国美国、加拿大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
十九世纪中期,人多地少造成的生活贫困和长达12年的地方械斗让开平人不堪其苦,再加上美国、加拿大的淘金热潮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平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十九世纪70年代起,基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美国的对华移民政策开始发生变化,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其中禁止华工入境,拒绝外籍华人取得美国国籍。兴起于美国的排华运动还跨出国界影响到加拿大乃至澳洲、欧洲等地多国政府的对华移民政策。
192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新移民法案,禁止所有亚裔妇女入境美国,造成了华侨和侨眷的分离。
在排华政策下,华侨要办好买地、建房、娶老婆这三件事,只能寄钱回家或者亲自回乡办理,于是侨汇源源不断地流向开平侨乡,开平碉楼由此大为兴盛。资料显示,1900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造碉楼1648座,占总数的89.9%;其中1921年至1931年共建造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同盟。美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于1943年废除了《排华法案》。1943至1949年,由于中国国内战乱,而美、加两国又放松了对华移民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侨眷移民美、加与家人团聚,碉楼的兴建逐渐减少,直至停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匪患消除,社会安定,碉楼所适合的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居守兼备的双重功能转变为单一的居住功能。之后,随着侨眷的陆续移民,以及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碉楼的居住功能也不复存在,于是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的建筑。
瑞石楼:
在蚬冈镇锦江里,坐落在村后东侧,被大片竹林包围,建于1923年,历时三年建成。楼主人黄碧秀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为了保护家乡亲人的安全,不惜重金建造了这座非常坚固的碉楼。
瑞石楼是开平现存的碉楼中最高的,高9层25米。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代替了其它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形成向上的自然过渡。六层是具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7层为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建有巴洛克风格的山花。8层中立有一座西式塔亭。9层小凉亭穹窿顶的罗马风格更多一些。在整体的西方建筑风格中,注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7层匾额上的“瑞石楼”三个遒劲的大字是当时广东书法名家铁禅大师的墨迹。中式结构在楼的内部结构和陈设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内部布置、用具和摆设是岭南传统的样式。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内容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
瑞石楼:
在蚬冈镇锦江里,坐落在村后东侧,被大片竹林包围,建于1923年,历时三年建成。楼主人黄碧秀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为了保护家乡亲人的安全,不惜重金建造了这座非常坚固的碉楼。
瑞石楼是开平现存的碉楼中最高的,高9层25米。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代替了其它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形成向上的自然过渡。六层是具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7层为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建有巴洛克风格的山花。8层中立有一座西式塔亭。9层小凉亭穹窿顶的罗马风格更多一些。在整体的西方建筑风格中,注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7层匾额上的“瑞石楼”三个遒劲的大字是当时广东书法名家铁禅大师的墨迹。中式结构在楼的内部结构和陈设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内部布置、用具和摆设是岭南传统的样式。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内容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
边筹筑楼(斜楼):
位于蚬岗镇南兴村,建于1903年,楼高7层,外观简单,属当地人称之为“煤油桶”式的碉楼。当年资金缺乏,该楼拖了两年才建成,因此名为“边筹筑楼”。在兴建至第3层时,该楼已向东南倾斜10公分,现在楼的中心线已向东南方偏移了2米,比著名的比萨斜塔还要斜。但迄今为止,100多年来它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和强台风,仍然屹立不倒,令人称奇,为开平著名的斜楼。
日升楼、翼云楼:
赤水镇大同村日升楼与翼云楼始建于1926年,两座楼并排而立,数十载风雨侵蚀使之留下斑斑痕迹。顶部西欧式古建筑构造,远远望去,像一座古堡,给人一种神秘、庄严之感。
加拿大村:
位于325国道赤坎镇路段旁,是虾村属下的一个村,“加拿大村”具有浓厚欧陆风情色彩。楼房底层正面饰以罗马柱,2楼、3楼正面都为3个圆拱,下为圆柱,楼房内的神台也建成圆拱形并饰有罗马柱。在门楣、窗台、阳台多处都刻有精美的欧陆式雕花,但许多地方仍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可谓中西合璧。13幢楼房在民国十二年至十五年间兴建,原名为耀华坊。因为全村楼房均为旅加侨胞所建,故被誉称为“加拿大村”,浓郁南洋风格的“春如”庐门前的两棵槟榔树已有80年树龄。
自力村碉楼群:
在塘口自力村,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地矗立着15座造型独特的碉楼。这些碉楼楼身高大,具有明显的外国建筑特色。每座碉楼形态各异,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也有混合式。建筑精美,保存完好,与四周荷塘瓜地、菜园果树、村间小道构成一道独特、恬静的风景线。
自力村碉楼群是开平地区最为集中的碉楼群落。其中的铭石楼(建成于1925年)内,仍保留了原户主的陈设,是自力村代表性的碉楼。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村落群隶属开平市百合镇,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村后茂密的竹丛中,掩映着13座碉楼和庐,这些碉楼和庐造型别致,保存完好,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该楼高7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1至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男丁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瞭望亭。登楼环顾,百足山之雄伟秀美、潭江之晶莹碧透尽收眼底。
1922年12月的一个晚上,100多名土匪突袭广东开平中学,劫持了校长和20多名家境富裕的师生,准备押回匪巢,路过赤坎镇鹰村时,被宏裔楼更夫发现。他们拉响报警器,用探照灯照得土匪无处遁逃。乡民团和村民一起击退土匪,救回校长和师生。海外华侨闻讯,觉得修建碉楼可以保护家人安全,纷纷节衣缩食,回乡修建,促成了碉楼的繁盛,最多时达到3000多座。目前,开平市登记在册的碉楼有1833座,我家的纪庐便是其中之一。
谁想要老家的碉楼
2003年,我爸爸想寄钱回乡维修碉楼,全家人反对,家人没一个住在开平,为啥还要修那老旧的楼呢?爸爸说:“我不能让祖先留下的产业在我手里烂掉。”作为开平人,长大成人的标志是回乡、盖楼、娶亲,爷爷作为第二代华侨,是坚持回乡娶亲的。他在开平住了几年,生了一个女儿,又生了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儿子,就离开了,留下妻子、儿女和一座碉楼。
爷爷第二次回乡时,爸爸已经20来岁了。作为土改队队长,一位“革命小将”,爸爸极力动员爷爷回国,结果爷爷终老于故乡。碉楼见证了一切:从海外运回的水泥坚固无比,日本人来时,没能攻进碉楼,现在外墙上还有几个弹孔遗迹;大炼钢铁时,沉重的大铁门和几层楼的铁窗都被拆掉,奶奶哭天抢地,才算保留了三楼古旧的铁窗。青年时代的爸爸似乎打算违背一切祖训,既没有出国,也没有娶本地女人,但他年轻时固执离开家乡,现在却怂恿妈妈随他回碉楼居住。
爸爸把几个孩子都送回开平住过一小段时间,我们害怕腐朽的木楼梯,烦恼没有洗手间。随着爷爷奶奶过世,碉楼日渐破旧。爸爸问我们:“谁想要家里的碉楼?”谁也不吭声。
家族情结代代传承
十九世纪中期起,开平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目前,开平市总人口68万人,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和港澳同胞则有75万人,分布在67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100多万人散落到全球,而时至今日,开平人仍然具有强烈的家乡认同感,仍然呼吸相通、一呼百应。
在我家,父亲是三代华侨,母亲是三代贫农,对孩子有迥然不同的教育风格。我们在母亲的家乡,一个海边城市出生,由外公外婆照料长大,喜欢吃海鲜,不会说开平话,很少见开平人,在开平住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
我记得每年清明或春节,爸爸总会从他那放着全家人成绩表、奖状、证书的“百宝柜”里拿出关家的族谱复印件,指点我们的名字,说将来我们的配偶和男丁的子女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族谱上,还跟我们说将来孩子要按哪个字命名,我们总是一扭身一溜烟跑掉。有时他拿起桌面那本看上去很简陋的《光裕月报》,告诉我们,谁家娶了媳,谁家生了娃,谁家孩子上大学,谁全家移民到了哪,我们也总是心不在焉地应付两句。
几十年来,爸爸每天都给他房间里那只西洋钟上弦,它平常滴答答地响,每到准点就当当地敲,成为我们成长的背景音。小时候我最羡慕同学家柔软的沙发和床,因为我们家用木制的坤甸凉床和木榫床,每隔几个月就得拿个榔头把榫头敲实,否则会吱吱响。爸爸习惯用老东西,一双皮拖鞋能穿个二三十年,吃得朴素,孩子们都曾因为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被取笑过。这就是华侨的生活记忆吧。
而爸爸同时也有着华侨的冒险精神,鼓励孩子们自行探索。小时候弟弟把所有家电都拆开了,他不责骂,还让弟弟去买电烙铁和零件再尝试把东西装起来;十几岁时我迷上旅行,他就让我把压岁钱、零花钱存下来,还给我接了粘火柴盒缝线装书等零活儿,我存得了多少他就再给我多少。我十九岁就自己去新疆
旅行,大部分春节也在外面过。爸妈有时担心得睡不着,半夜在客厅里呆坐着,但并不打算阻止。
很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本族谱,不是所有姓氏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不是所有家族都有自己的月刊……无论我们在哪,我们都是开平人。将来我也会年复一年地,像爸爸一样,把那些话说与我的后代听。
建造碉楼,防洪防匪
《圣经》上说,世纪之初,人心不善,上帝决定以洪水扫荡大地。他挑选了笃信上帝的诺亚一家,事先告知消息。诺亚造起了方舟,并成为人类社会的祖先和动物世界的恩人。这个故事在开平可算有具体的诠释。开平地处低洼,水灾肆虐,村民们建起高大的碉楼防洪。开平现存最古老的迎龙楼碉楼(古称迓龙楼),就曾经起到过诺亚方舟的作用。
开平境内河道林立,潭江水面宽阔,通达广州、香港,但到大水之年,常如脱缰野马,完全不受控制,历年来夺走无数村民性命。迎龙楼两次挽救了众村民的性命。清光绪九年(1884年),开平大水灾,许多村舍水淹过顶,三门里村因有迎龙楼庇护而“村人登楼全活”。1908年大洪水时,村民再次因碉楼而得救。
迎龙楼在赤坎镇三门里村,建于明嘉靖年间,楼高3层,最初修建的两层均用明朝大型红泥砖砌筑,上世纪20年代加建了第三层青砖结构。碉楼四角突出,每层四角均有枪眼,底层正面开有一圆顶门,门的两边各开一个四方形的小窗,二、三层正面各开三个四方形小窗。每层均分中厅和东西耳房,楼顶为中国传统建筑硬山顶式。
建碉楼的另一个原因是防匪。开平的碉楼根据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更楼,用于打更放哨和观察村外的动向,并作为抵御土匪的堡垒;众楼,是村民共同集资建成的居所,也是避难所,有多个房间由村民认购;居楼,是村民独资兴建用于家族居住的处所,内有粮仓和舒适的生活空间。这三种楼都有抵御土匪的作用。开平碉楼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碉楼顶层多设有瞭望台,配备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及石块、铜锣等防卫装置。
历史上,开平多有贫瘠之地,交通不便,由于位居新会、台山、恩平和新兴交界地带,当局鞭长莫及。一些贫困的乡人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要么背井离乡远赴海外做苦工,要么做劫匪。十九世纪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相继开发金矿,修建铁路,开平成千上万贫苦农民远渡重洋做苦力谋生。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华人在海外立足,将在海外的积蓄寄回开平置地、建房、娶老婆。这些带着“金山箱”衣锦还乡的华侨便被劫匪当作抢劫目标,一时劫风颇盛。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还要经常变换住宿地点。从1912年到1930年间,开平发生了71宗大案,杀人百余,三次攻陷县城,连当时的县长也曾经被俘虏过。所以碉楼自然成为家人生命的堡垒。
“金山伯”的洋为中用
在开平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开平最早出现欧式碉楼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们的主人是一些早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的打工仔,开平人称他们为“金山伯”或是“花旗客”。鸦片战争后,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出现淘金热,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平许多地区的社会底层民众或被“卖猪仔”,或作为契约华工,或以家庭移民的方式离开家乡,踏上一条未知的天涯路,很多人从此一去杳无音信。
中国人的“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让那些幸存的“金山伯”们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和娶亲。“金山伯”靠对外国建筑的零碎印象和明信片(乡民叫“公仔纸”)上的风光与建筑,指导工匠建造理想家园。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开平兵贼如毛,“金山伯”不得不考虑建楼兼有居住和防御功能。因此,开平碉楼把中国传统乡土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金山伯”记忆和土生工匠想象的结合物。从事乡土建筑和侨乡文化研究的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说:“从这些建筑风格,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民间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从容、自信、大胆接纳的心态,并洋为中用,兼容并蓄。”
华侨与侨眷的纪念
1949年,旅美华侨关崇健在开平赤坎镇新塘村兴建了最后一座碉楼——健庐,这是碉楼百年建筑史的句号。近两千座碉楼,成为华人华侨发展史的一个凝固符号,默矗在开平乡间。
据考证,开平出现碉楼最早于十六世纪中叶,大规模兴建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之后逐渐减少,最后一座碉楼建于1949年。开平碉楼由兴起到衰落,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由动荡走向安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开平籍华侨华人的主要侨居国美国、加拿大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
十九世纪中期,人多地少造成的生活贫困和长达12年的地方械斗让开平人不堪其苦,再加上美国、加拿大的淘金热潮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平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十九世纪70年代起,基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美国的对华移民政策开始发生变化,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其中禁止华工入境,拒绝外籍华人取得美国国籍。兴起于美国的排华运动还跨出国界影响到加拿大乃至澳洲、欧洲等地多国政府的对华移民政策。
192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新移民法案,禁止所有亚裔妇女入境美国,造成了华侨和侨眷的分离。
在排华政策下,华侨要办好买地、建房、娶老婆这三件事,只能寄钱回家或者亲自回乡办理,于是侨汇源源不断地流向开平侨乡,开平碉楼由此大为兴盛。资料显示,1900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造碉楼1648座,占总数的89.9%;其中1921年至1931年共建造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同盟。美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于1943年废除了《排华法案》。1943至1949年,由于中国国内战乱,而美、加两国又放松了对华移民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侨眷移民美、加与家人团聚,碉楼的兴建逐渐减少,直至停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匪患消除,社会安定,碉楼所适合的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居守兼备的双重功能转变为单一的居住功能。之后,随着侨眷的陆续移民,以及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碉楼的居住功能也不复存在,于是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的建筑。
瑞石楼:
在蚬冈镇锦江里,坐落在村后东侧,被大片竹林包围,建于1923年,历时三年建成。楼主人黄碧秀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为了保护家乡亲人的安全,不惜重金建造了这座非常坚固的碉楼。
瑞石楼是开平现存的碉楼中最高的,高9层25米。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代替了其它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形成向上的自然过渡。六层是具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7层为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建有巴洛克风格的山花。8层中立有一座西式塔亭。9层小凉亭穹窿顶的罗马风格更多一些。在整体的西方建筑风格中,注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7层匾额上的“瑞石楼”三个遒劲的大字是当时广东书法名家铁禅大师的墨迹。中式结构在楼的内部结构和陈设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内部布置、用具和摆设是岭南传统的样式。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内容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
瑞石楼:
在蚬冈镇锦江里,坐落在村后东侧,被大片竹林包围,建于1923年,历时三年建成。楼主人黄碧秀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为了保护家乡亲人的安全,不惜重金建造了这座非常坚固的碉楼。
瑞石楼是开平现存的碉楼中最高的,高9层25米。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代替了其它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形成向上的自然过渡。六层是具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7层为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建有巴洛克风格的山花。8层中立有一座西式塔亭。9层小凉亭穹窿顶的罗马风格更多一些。在整体的西方建筑风格中,注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7层匾额上的“瑞石楼”三个遒劲的大字是当时广东书法名家铁禅大师的墨迹。中式结构在楼的内部结构和陈设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内部布置、用具和摆设是岭南传统的样式。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内容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
边筹筑楼(斜楼):
位于蚬岗镇南兴村,建于1903年,楼高7层,外观简单,属当地人称之为“煤油桶”式的碉楼。当年资金缺乏,该楼拖了两年才建成,因此名为“边筹筑楼”。在兴建至第3层时,该楼已向东南倾斜10公分,现在楼的中心线已向东南方偏移了2米,比著名的比萨斜塔还要斜。但迄今为止,100多年来它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和强台风,仍然屹立不倒,令人称奇,为开平著名的斜楼。
日升楼、翼云楼:
赤水镇大同村日升楼与翼云楼始建于1926年,两座楼并排而立,数十载风雨侵蚀使之留下斑斑痕迹。顶部西欧式古建筑构造,远远望去,像一座古堡,给人一种神秘、庄严之感。
加拿大村:
位于325国道赤坎镇路段旁,是虾村属下的一个村,“加拿大村”具有浓厚欧陆风情色彩。楼房底层正面饰以罗马柱,2楼、3楼正面都为3个圆拱,下为圆柱,楼房内的神台也建成圆拱形并饰有罗马柱。在门楣、窗台、阳台多处都刻有精美的欧陆式雕花,但许多地方仍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可谓中西合璧。13幢楼房在民国十二年至十五年间兴建,原名为耀华坊。因为全村楼房均为旅加侨胞所建,故被誉称为“加拿大村”,浓郁南洋风格的“春如”庐门前的两棵槟榔树已有80年树龄。
自力村碉楼群:
在塘口自力村,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地矗立着15座造型独特的碉楼。这些碉楼楼身高大,具有明显的外国建筑特色。每座碉楼形态各异,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也有混合式。建筑精美,保存完好,与四周荷塘瓜地、菜园果树、村间小道构成一道独特、恬静的风景线。
自力村碉楼群是开平地区最为集中的碉楼群落。其中的铭石楼(建成于1925年)内,仍保留了原户主的陈设,是自力村代表性的碉楼。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村落群隶属开平市百合镇,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村后茂密的竹丛中,掩映着13座碉楼和庐,这些碉楼和庐造型别致,保存完好,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该楼高7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1至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男丁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瞭望亭。登楼环顾,百足山之雄伟秀美、潭江之晶莹碧透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