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小学数学新编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主题图”,主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我们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备课时,我们要认真分析教材,挖掘“主题图”教学资源,发挥主题图功能,为课堂教学服务。下面谈谈,我利用主题图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体会。
一、“主题图”让课堂生活化更容易实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为此,在分析教材主题图时,要了解主题图提供的情景与学生原有的那一些生活经验有关,并借助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连加”这节内容中,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是一幅“喂鸡图”。“喂鸡吃米”这一场景对于大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一则能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二来“喂鸡图”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学习素材,可以设计成连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地上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停一下,又跑来了1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动画过程,理解“5+2+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这也正是“喂鸡图”作为“连加”这节课内容的主题图的价值所在。我们应在理解了"主题图"意义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主题图是现在的课堂资源
在新教材的主题图中,编者有意地设计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渗透在每一幅图的各个角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等待着学生去发现,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主题图,可呈现各种的教学资源,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如教学“相交与平行”时,教材的主题图是呈现一幅课间活动的情景图,它蕴含丰富的“垂直和平行”的因素。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观察同学们课间玩的项目,再提出数学问题,并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试着解决,学生提的问题多而有价值,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为新课的引入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并提出主题图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解决,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题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课改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能给学生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发言,有什么就说什么。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精彩纷呈的景象,很轻松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主题图让课堂问题意识更强
分析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发现主题情景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新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教材的主题图是文具商店的场景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组内同学听,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即“买13个文具盒应找回多少元钱?”并围绕这一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这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再引导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顿时学生提出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呈现出问题化的情境,然后教师选择合适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主题图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功能性
新教材中大量的情景图首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有了情景图的启发,结合教师的精心编排和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情景图的处理,我们采取了“观察欣赏——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谈体验”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在欣赏主题图、享受美的同时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处理过程,学生不仅学会新知,而且也培养多种能力,还渗透一些德育教育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發展。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教材提供的是以“爱护环境,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鹅等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体会11~20各数的基数的含义,了解11~20各数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20以内各数的大小,知道11~20各数的序数的含义,也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结合11~20各数的学习,向学生有机渗透环境教育,以及爱护花、草、树和动物等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深动活泼、异彩纷呈、充满活力!
小学数学新编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主题图”,主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我们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备课时,我们要认真分析教材,挖掘“主题图”教学资源,发挥主题图功能,为课堂教学服务。下面谈谈,我利用主题图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体会。
一、“主题图”让课堂生活化更容易实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为此,在分析教材主题图时,要了解主题图提供的情景与学生原有的那一些生活经验有关,并借助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连加”这节内容中,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是一幅“喂鸡图”。“喂鸡吃米”这一场景对于大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一则能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二来“喂鸡图”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学习素材,可以设计成连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地上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停一下,又跑来了1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动画过程,理解“5+2+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这也正是“喂鸡图”作为“连加”这节课内容的主题图的价值所在。我们应在理解了"主题图"意义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主题图是现在的课堂资源
在新教材的主题图中,编者有意地设计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渗透在每一幅图的各个角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等待着学生去发现,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主题图,可呈现各种的教学资源,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如教学“相交与平行”时,教材的主题图是呈现一幅课间活动的情景图,它蕴含丰富的“垂直和平行”的因素。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观察同学们课间玩的项目,再提出数学问题,并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试着解决,学生提的问题多而有价值,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为新课的引入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并提出主题图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解决,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题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课改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能给学生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发言,有什么就说什么。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精彩纷呈的景象,很轻松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主题图让课堂问题意识更强
分析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发现主题情景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新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教材的主题图是文具商店的场景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组内同学听,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即“买13个文具盒应找回多少元钱?”并围绕这一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这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再引导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顿时学生提出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呈现出问题化的情境,然后教师选择合适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主题图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功能性
新教材中大量的情景图首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有了情景图的启发,结合教师的精心编排和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情景图的处理,我们采取了“观察欣赏——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谈体验”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在欣赏主题图、享受美的同时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处理过程,学生不仅学会新知,而且也培养多种能力,还渗透一些德育教育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發展。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教材提供的是以“爱护环境,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鹅等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体会11~20各数的基数的含义,了解11~20各数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20以内各数的大小,知道11~20各数的序数的含义,也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结合11~20各数的学习,向学生有机渗透环境教育,以及爱护花、草、树和动物等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深动活泼、异彩纷呈、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