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经济趋向过热的特征明显,流动性过剩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充分剖析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006-01
流动性主要针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現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現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現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現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現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現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現不足。一般来说认识流动性应该看金融机构的基础货币,即流动当中的現金,还有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存款准备金。如果这两个数额过大,就意味着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简单地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
一、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1.抬升资产价格和消费品价格。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大量的资金涌向各种金融资产、房地产和基础资源,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这些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部分流动性再追逐消费品,那么物價就会较快上涨。这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在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下进行的,过分注重资金的流动性虽然会使银行有大量的自由资金,增强其经营的安全性,但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过多的流动性如果没有较高的投资收益渠道,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如上分析,大量资金聚集于货币市场,会使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而银行又作为证券投资的主体,这将大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收益;同时,由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不完善,货币存款机构在信用好的大客户贷款减少的情况下,银行不可能向无法估计风险水平的中小企业扩大贷款,所以通过扩大贷款来缩小存贷差以此增加收益对于银行来说是不可能的。
3.其他方面的影响。第一,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而其中的信贷投放却增长缓慢,这就表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到阻滞,虽然央行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但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在信贷投放上也非常谨慎,出現吝贷的現象,这必将使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力受阻,加剧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第二,由于货币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是其他债券品种定价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在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和微观主体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很难使我国货币市场建立起一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货币市场利率曲线,这将不利于货币市场利率体系的建设。第三,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连通渠道,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又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便通过黑市来补充必须的资金,这说明货币市场上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过剩。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1.低利率政策是造成当前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根源。“911”以后,美联储为使美国经济复苏,长达两年多的时间一直保持1%的低利率,两年多的时间美元的宽松流动性,也造成了現在的亚洲美元、欧洲美元、石油美元不断地膨胀;日本10年的零利率政策及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使手中有钱的日本人在全球的投资非常活跃。欧洲长达5年的时间保持在2%的低利率,直到2005年年底才上升了25个基点。低利率政策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投资资金,转而在全球范围内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投资,由于各国货币政策的差异,造成了流动性在不同国家间的再分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局部反映
2.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创新和突飞猛进加速国际货币的流动性。由于世界各国货币发行脱离了黄金准备的约束,在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推波助澜之下,流动性空前泛滥。在这种全球经济失衡和流动性过剩并存的大背景下,全球资金出現了大规模跨境流动,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美元持续贬值。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诱发更多的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从而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剩流动性就反映在我国货币市场之中。
3.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巨额顺差,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央行为收购外汇就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2007年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并且基础货币是高能货币,使货币供应量成倍数增加,而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冲销能力无法消化过多的基础货币,从而造成流动性过剩。此外,从2002年下半年起,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内地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使境外热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外汇储备增长,因而成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4.我国居民对预期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导致储蓄倾向强化。这首先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问题给居民带来很大的压力。消费个体就必须独立面对养老和子女受教育等问题,于是更倾向于将货币储蓄而不是立即消费。消费倾向不强使大量存款停留在商业银行内,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其次,我国企业和居民投资渠道狭窄。企业可以通过交易所市场购买债券,却不能进入银行间的债券市场,这样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居民的投资渠道就更加有限,多数是投资于股票,而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这样大量闲置的资金也流入银行,也致使银行的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加上银行强化资本充足约束率,以及资金应用技术水平及风险掌控能力不高等因素同样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
三、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努力实現国际收支平衡。由于经济结构的失衡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治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从根本上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包括投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内需,缓解投资增长规模;同时调整贸易结构,大力压缩高耗能、高污染的简单加工贸易,努力扶持非加工贸易,积极推行绿色贸易,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根据“三元悖论”原理,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才具有独立性,我国短期内汇率完全浮动不現实,但是要逐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人民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被动地增发大量的基础货币,这一現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从而收缩市场货币总量,解决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同时,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限度,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 转变,由国家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转变,由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向有条件的对外投资转变。
3.完善金融资本市场。首先,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消化中国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其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鼓励合规资金进入股票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建立统一的全国债券市场、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最后,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構,疏导流动性。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和债券品种系列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4.流动性引向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信贷力度,培育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让实体经济的发展来消化一部分流动性。从交易方程式:M?V=P?T看,因为货币供应量M增加,由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流通速度v加快,因此扩大国内生产,增加国内可交易的商品数量即增加实物总产出T,这样价格P可保持稳定。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吸纳失业提高就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有研究显示,我国80%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30%的中小企业资金十分紧张,而中小企业占有全部贷款资源不超过20%。如果我们能将过剩的资金引入中小企业,加大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力度,提升中小企业生产力水平,以此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可以化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危机,二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丰富社会物质财富。还有因为缺乏资金支持,我国大量的高新技术停留在实验室,无法转化为产品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如果适时推出创业板,将国内的流动性资金吸引到风险投资市场,不仅可以解决资金因投资标的太少而集中在楼市或股市的情况,还可以为国内研究机构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支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另外,也可发行证券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在吸收市场上的流动性的同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改造。
5.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品对流动性过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期货的推出,既可增加新的投资渠道,分流风险承受能力较大、投机性较强的过剩流动性进入到金融期货市场中,吸收、缓解房地产、股市中的资金压力;又能增加经济弹性,把現实经济中存在的市场风险剥离出来,通过市场交易,将其转移给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衍生产品数量和品种都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应加大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纪录,关于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考[J].現代商贸工业,2008(7),
[2]曾骋,刘垦,浅析我国流动性过剩[J].現代商业,2008(17)
[3]裴磊,浅析“流动性过剩”現象[J].法制与社会,2008(06)
[4]杨洋,吴宪,刘金枝,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剖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3)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006-01
流动性主要针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現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現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現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現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現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現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現不足。一般来说认识流动性应该看金融机构的基础货币,即流动当中的現金,还有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存款准备金。如果这两个数额过大,就意味着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简单地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
一、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1.抬升资产价格和消费品价格。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大量的资金涌向各种金融资产、房地产和基础资源,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这些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部分流动性再追逐消费品,那么物價就会较快上涨。这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在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下进行的,过分注重资金的流动性虽然会使银行有大量的自由资金,增强其经营的安全性,但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过多的流动性如果没有较高的投资收益渠道,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如上分析,大量资金聚集于货币市场,会使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而银行又作为证券投资的主体,这将大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收益;同时,由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不完善,货币存款机构在信用好的大客户贷款减少的情况下,银行不可能向无法估计风险水平的中小企业扩大贷款,所以通过扩大贷款来缩小存贷差以此增加收益对于银行来说是不可能的。
3.其他方面的影响。第一,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而其中的信贷投放却增长缓慢,这就表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到阻滞,虽然央行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但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在信贷投放上也非常谨慎,出現吝贷的現象,这必将使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力受阻,加剧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第二,由于货币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是其他债券品种定价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在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和微观主体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很难使我国货币市场建立起一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货币市场利率曲线,这将不利于货币市场利率体系的建设。第三,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连通渠道,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又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便通过黑市来补充必须的资金,这说明货币市场上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过剩。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1.低利率政策是造成当前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根源。“911”以后,美联储为使美国经济复苏,长达两年多的时间一直保持1%的低利率,两年多的时间美元的宽松流动性,也造成了現在的亚洲美元、欧洲美元、石油美元不断地膨胀;日本10年的零利率政策及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使手中有钱的日本人在全球的投资非常活跃。欧洲长达5年的时间保持在2%的低利率,直到2005年年底才上升了25个基点。低利率政策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投资资金,转而在全球范围内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投资,由于各国货币政策的差异,造成了流动性在不同国家间的再分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局部反映
2.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创新和突飞猛进加速国际货币的流动性。由于世界各国货币发行脱离了黄金准备的约束,在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推波助澜之下,流动性空前泛滥。在这种全球经济失衡和流动性过剩并存的大背景下,全球资金出現了大规模跨境流动,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美元持续贬值。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诱发更多的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从而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剩流动性就反映在我国货币市场之中。
3.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巨额顺差,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央行为收购外汇就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2007年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并且基础货币是高能货币,使货币供应量成倍数增加,而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冲销能力无法消化过多的基础货币,从而造成流动性过剩。此外,从2002年下半年起,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内地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使境外热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外汇储备增长,因而成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4.我国居民对预期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导致储蓄倾向强化。这首先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问题给居民带来很大的压力。消费个体就必须独立面对养老和子女受教育等问题,于是更倾向于将货币储蓄而不是立即消费。消费倾向不强使大量存款停留在商业银行内,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其次,我国企业和居民投资渠道狭窄。企业可以通过交易所市场购买债券,却不能进入银行间的债券市场,这样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居民的投资渠道就更加有限,多数是投资于股票,而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这样大量闲置的资金也流入银行,也致使银行的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加上银行强化资本充足约束率,以及资金应用技术水平及风险掌控能力不高等因素同样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
三、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努力实現国际收支平衡。由于经济结构的失衡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治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从根本上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包括投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内需,缓解投资增长规模;同时调整贸易结构,大力压缩高耗能、高污染的简单加工贸易,努力扶持非加工贸易,积极推行绿色贸易,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根据“三元悖论”原理,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才具有独立性,我国短期内汇率完全浮动不現实,但是要逐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人民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被动地增发大量的基础货币,这一現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从而收缩市场货币总量,解决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同时,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限度,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 转变,由国家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转变,由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向有条件的对外投资转变。
3.完善金融资本市场。首先,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消化中国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其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鼓励合规资金进入股票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建立统一的全国债券市场、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最后,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構,疏导流动性。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和债券品种系列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4.流动性引向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信贷力度,培育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让实体经济的发展来消化一部分流动性。从交易方程式:M?V=P?T看,因为货币供应量M增加,由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流通速度v加快,因此扩大国内生产,增加国内可交易的商品数量即增加实物总产出T,这样价格P可保持稳定。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吸纳失业提高就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有研究显示,我国80%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30%的中小企业资金十分紧张,而中小企业占有全部贷款资源不超过20%。如果我们能将过剩的资金引入中小企业,加大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力度,提升中小企业生产力水平,以此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可以化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危机,二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丰富社会物质财富。还有因为缺乏资金支持,我国大量的高新技术停留在实验室,无法转化为产品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如果适时推出创业板,将国内的流动性资金吸引到风险投资市场,不仅可以解决资金因投资标的太少而集中在楼市或股市的情况,还可以为国内研究机构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支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另外,也可发行证券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在吸收市场上的流动性的同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改造。
5.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品对流动性过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期货的推出,既可增加新的投资渠道,分流风险承受能力较大、投机性较强的过剩流动性进入到金融期货市场中,吸收、缓解房地产、股市中的资金压力;又能增加经济弹性,把現实经济中存在的市场风险剥离出来,通过市场交易,将其转移给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衍生产品数量和品种都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应加大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纪录,关于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考[J].現代商贸工业,2008(7),
[2]曾骋,刘垦,浅析我国流动性过剩[J].現代商业,2008(17)
[3]裴磊,浅析“流动性过剩”現象[J].法制与社会,2008(06)
[4]杨洋,吴宪,刘金枝,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剖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