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前,家里有一台黑胶唱机,落地一体式的,放在楼梯转弯处的小客房内。记忆里,这台唱机从来没有唱响过。开始记事的年纪,刚好是磁带盛行的年代,父亲最常使用的是一台“时髦”的双卡录音机,虽然这台机器如今也成为了古董。
后来经过几次搬家,老唱机自然不知所终。第一次亲耳感受到黑胶唱片的美妙,竟是在20多年之后。
做唱机的台湾老头
郭灯松,来自台湾新竹,现居杭州,黑胶骨灰级玩家,全手工打造黑胶唱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竹堑”。制作黑胶唱机这个行当,他已经干了40多年,并且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郭灯松从小就听黑胶,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用手机听音乐一样自然。十二三岁就自己买黑胶唱片,当时一张才五块十块。
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邓丽君、凤飞飞的音乐飘荡在大街小巷。黑胶唱片随手可及,是主流的音乐载体。享受音乐的同时,年轻的郭灯松一直心存好奇,一个针头,一张黑胶片,怎么能放出声音?
于是,大學里他读了电子工程应用学专业。18岁那年,他动手做了第一台唱片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他对黑胶音乐的感情,也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恋爱。
大学毕业后,郭灯松决定继续把时间“浪费”在黑胶上。做了一辈子木匠的父亲告诉他: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把它玩精,未必能赚钱,但能得到快乐。郭灯松很清楚自己的感受,黑胶唱片发出的音乐能带来快乐。
因为妻子是杭州人,2012年夏天,郭灯松与妻子一起返杭定居,自然也没有将这门手艺放下。他现在的工作室,就是家里的一间小房间,靠着窗户旁边的桌子上摆放了各种仪器,再加上塞满几个架子的工具和材料,唯一空余的地面刚好能放进一张椅子。
这里是郭灯松的私人空间,屋内看似杂乱,却决不允许别人动。“东西很多,但是哪件东西放哪里,我记得很清楚。一旦被移动了,可就真的很难找到了。”
黄金做的唱盘
郭灯松做唱机,喜欢全手工制作。电路、机械、外壳、面板……全部自己设计自己做。所有电路焊接、五金车工、木工、丝网印刷,甚至是石材加工工艺他都拿得起来。“每位客人提出来的要求,我都会想尽办法完成,加上自己喜欢捣鼓,40年下来,不知不觉学了一堆手艺。”
从构造上来看,黑胶唱机包括唱盘(放置唱片并转动的部分)、防滑装置(防止唱臂在播放中滑出)、导入装置(抬起和放下唱臂、唱针的装置)、唱臂、唱头(载有唱针的设备,将唱针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唱盘座(唱机转盘的底座,有避震效果)等部分。
好的唱机,在制作过程中,要求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否则就会影响声音的还原。当然,还必须有好的材料。在这一点上,郭灯松可谓不计成本。
“这台唱机我自己做的,里面真的丢了金块!”阳光落在窗边的一台唱机上,金黄色的唱盘发出柔和的光泽,我暗自吞了一口口水,听郭灯松讲金唱盘的故事。
当年,面对200克金块和一锅铜水的冶金师傅,也同样吞了一口口水,“确定要丢进去吗?丢进去可就拿不回来了。”面对犹豫再三的师傅,郭灯松斩钉截铁地说“丢”,顺手就夺过金块扔进去。耗费如此昂贵的金属,当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加强唱盘的性能。
他不做批量生产,也不急,每年只出产一两款产品,每款同时开工做3台。每个零件都专门开模定制,唱针也不惜成本去找。辛苦做了几个月的唱机被送走,郭灯松从来不纠结,价格也不会定得很高。“没那么大野心想着要挣多少钱,做自己快乐的事情就好。若是卖得贵,年轻人怎么买得起,怎么欣赏黑胶呀!”
客厅里的年轻人
1990年,唱片产业已经完全成了CD的天下,黑胶则成了小孩们飞来飞去的玩具。这段时期是郭灯松最难熬的时候。黑胶唱片没人听了,唱机还会有人用吗?那个时期有很多同行转业,他想过放弃,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他眼里,这种模拟声才更有品质,也更有温度。别人丢掉的唱片,被他捡回去成了珍贵的收藏。台湾的家里有五六千张黑胶唱片,带来杭州的就有六七百张。
来到杭州以后,郭灯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处走走,会会杭州玩黑胶的人。一来二去,杭州的唱片行被他跑遍,“知音”也自然认识了不少。渐渐的,郭灯松家里那个不大的客厅成了听黑胶的好去处,大家慕名而来,职业不同、年岁各异。
好在小区的门禁也不十分严,朋友不用打招呼就能来玩,还常常自带食材,吃了饭就坐在客厅里喝茶聊天、听黑胶,自在得和在自己家里一样。
5年时间下来,客厅里的年轻人越聚越多,于是郭灯松索性成立了黑胶客俱乐部。大家信任他的手艺,更喜欢和他一起聊聊音乐,听听黑胶唱片。现在,这个俱乐部已经有五六百人,只要有黑胶音乐的活动,郭灯松总是爽快答应。
因为做唱机的手艺一流,再加上最近几年的“文艺复兴”,有人起了拜师学艺的念头。不过,鲜有人真的成功。不是郭灯松要求太高,而是手艺人的工作实在没有面上那么光鲜。他和几个朋友专门做过调研,全国手工行业里做黑胶的也没几人,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郭灯松见过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兴趣十足,但用不了多久就坚持不下去。“要有天赋,有电器基础,会一点设计,还要耐得住寂寞,很难。”
不过至少,现在喜欢听黑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听的人多了,黑胶就不会消亡,就有希望。
后来经过几次搬家,老唱机自然不知所终。第一次亲耳感受到黑胶唱片的美妙,竟是在20多年之后。
做唱机的台湾老头
郭灯松,来自台湾新竹,现居杭州,黑胶骨灰级玩家,全手工打造黑胶唱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竹堑”。制作黑胶唱机这个行当,他已经干了40多年,并且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郭灯松从小就听黑胶,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用手机听音乐一样自然。十二三岁就自己买黑胶唱片,当时一张才五块十块。
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邓丽君、凤飞飞的音乐飘荡在大街小巷。黑胶唱片随手可及,是主流的音乐载体。享受音乐的同时,年轻的郭灯松一直心存好奇,一个针头,一张黑胶片,怎么能放出声音?
于是,大學里他读了电子工程应用学专业。18岁那年,他动手做了第一台唱片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他对黑胶音乐的感情,也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恋爱。
大学毕业后,郭灯松决定继续把时间“浪费”在黑胶上。做了一辈子木匠的父亲告诉他: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把它玩精,未必能赚钱,但能得到快乐。郭灯松很清楚自己的感受,黑胶唱片发出的音乐能带来快乐。
因为妻子是杭州人,2012年夏天,郭灯松与妻子一起返杭定居,自然也没有将这门手艺放下。他现在的工作室,就是家里的一间小房间,靠着窗户旁边的桌子上摆放了各种仪器,再加上塞满几个架子的工具和材料,唯一空余的地面刚好能放进一张椅子。
这里是郭灯松的私人空间,屋内看似杂乱,却决不允许别人动。“东西很多,但是哪件东西放哪里,我记得很清楚。一旦被移动了,可就真的很难找到了。”
黄金做的唱盘
郭灯松做唱机,喜欢全手工制作。电路、机械、外壳、面板……全部自己设计自己做。所有电路焊接、五金车工、木工、丝网印刷,甚至是石材加工工艺他都拿得起来。“每位客人提出来的要求,我都会想尽办法完成,加上自己喜欢捣鼓,40年下来,不知不觉学了一堆手艺。”
从构造上来看,黑胶唱机包括唱盘(放置唱片并转动的部分)、防滑装置(防止唱臂在播放中滑出)、导入装置(抬起和放下唱臂、唱针的装置)、唱臂、唱头(载有唱针的设备,将唱针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唱盘座(唱机转盘的底座,有避震效果)等部分。
好的唱机,在制作过程中,要求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否则就会影响声音的还原。当然,还必须有好的材料。在这一点上,郭灯松可谓不计成本。
“这台唱机我自己做的,里面真的丢了金块!”阳光落在窗边的一台唱机上,金黄色的唱盘发出柔和的光泽,我暗自吞了一口口水,听郭灯松讲金唱盘的故事。
当年,面对200克金块和一锅铜水的冶金师傅,也同样吞了一口口水,“确定要丢进去吗?丢进去可就拿不回来了。”面对犹豫再三的师傅,郭灯松斩钉截铁地说“丢”,顺手就夺过金块扔进去。耗费如此昂贵的金属,当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加强唱盘的性能。
他不做批量生产,也不急,每年只出产一两款产品,每款同时开工做3台。每个零件都专门开模定制,唱针也不惜成本去找。辛苦做了几个月的唱机被送走,郭灯松从来不纠结,价格也不会定得很高。“没那么大野心想着要挣多少钱,做自己快乐的事情就好。若是卖得贵,年轻人怎么买得起,怎么欣赏黑胶呀!”
客厅里的年轻人
1990年,唱片产业已经完全成了CD的天下,黑胶则成了小孩们飞来飞去的玩具。这段时期是郭灯松最难熬的时候。黑胶唱片没人听了,唱机还会有人用吗?那个时期有很多同行转业,他想过放弃,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他眼里,这种模拟声才更有品质,也更有温度。别人丢掉的唱片,被他捡回去成了珍贵的收藏。台湾的家里有五六千张黑胶唱片,带来杭州的就有六七百张。
来到杭州以后,郭灯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处走走,会会杭州玩黑胶的人。一来二去,杭州的唱片行被他跑遍,“知音”也自然认识了不少。渐渐的,郭灯松家里那个不大的客厅成了听黑胶的好去处,大家慕名而来,职业不同、年岁各异。
好在小区的门禁也不十分严,朋友不用打招呼就能来玩,还常常自带食材,吃了饭就坐在客厅里喝茶聊天、听黑胶,自在得和在自己家里一样。
5年时间下来,客厅里的年轻人越聚越多,于是郭灯松索性成立了黑胶客俱乐部。大家信任他的手艺,更喜欢和他一起聊聊音乐,听听黑胶唱片。现在,这个俱乐部已经有五六百人,只要有黑胶音乐的活动,郭灯松总是爽快答应。
因为做唱机的手艺一流,再加上最近几年的“文艺复兴”,有人起了拜师学艺的念头。不过,鲜有人真的成功。不是郭灯松要求太高,而是手艺人的工作实在没有面上那么光鲜。他和几个朋友专门做过调研,全国手工行业里做黑胶的也没几人,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郭灯松见过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兴趣十足,但用不了多久就坚持不下去。“要有天赋,有电器基础,会一点设计,还要耐得住寂寞,很难。”
不过至少,现在喜欢听黑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听的人多了,黑胶就不会消亡,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