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对留守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缺少深入研究及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全椒县江海小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建立了关爱留守未成年人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1名教师结对帮扶2名留守未成年人的“1+2”和爱心伙伴“多帮一”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妇联、共青团、关工委和社区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关爱网络。以学生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实现德育最本初的功能,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施加影响。
一、星星乐园,温馨之家促和谐
学校“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有个特别的名字——“星星河”。“星星河”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师和全体留守未成年人合影的“全家福”巨幅彩照。室内除了按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必须设置的“亲情电话”、电视、书柜外,还有学校创新工作思路,开辟的“棋逢对手”“手工天堂”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区域。“星星”们在这里和爸妈打电话,和同伴看书、下棋、弹琴、游戏,和教师畅谈理想,享受着“家”的温暖。
学校还建立了留守未成年人网上之家。开设留守未成年人网上家园专栏——“星星空间”,搭建了留守未成年人与家长、与教师、与同伴间的沟通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的网上主阵地。建立“留守未成年人QQ群”,安排“星星”教师在线值班,在线交流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师生、家长上传班级活动、亲子活动中的精彩照片和视频到群中,大家竞相浏览,分享快乐。教师制作、编辑、上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微课”,进一步开展微德育、微管理、微课程、微沟通,全面构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阵地,着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星星心语,“阳光小屋”伴成长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阳光小屋”,为“星星”们倾诉、沟通提供了平台。
“阳光小屋”全天开放,对有心理障碍的留守未成年人优先辅导。针对不愿直面咨询教师的学生,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心理咨询”网上专栏,设立“阳光小屋”信箱,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解答,引导留守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有一名留守未成年人在信箱留言道:“我很喜欢她,老师,我要不要告诉她?”辅导教师回复他:“不要告诉她,就做好同学、好朋友。”
三、星语心愿,“四特儿童”享平等
为了进一步倾听“星”声,学校对留守未成年人中家庭特贫、学习特困、个性特殊、才艺特长的“四特儿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教师到留守未成年人家中家访,从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细微处入手,去爱、去温暖他们。教师们坚持撰写教育案例,不断总结和反思教育经验。
如:特殊生小馨好争斗,外公缺乏耐心,动辄打骂。结对教师一次次家访,帮助外公纠正错误教育方法,班主任、心理教师对小馨耐心疏导,鼓励她参加各种活动,营造爱的氛围。现在,小馨和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进步了,年终还被评为“滁州市优秀留守儿童”。
四、星空灿烂,自由成长耀星河
为了让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灵敞开,让他们的留守生活多姿多彩,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活动诞生了:励志主题教育、音乐主题教育、主题队会、心理健康课等。在活动中,留守未成年人们切身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和成长的欢乐。
留守未成年人渴望关爱,想念父母。学校每月举行集体生日会,让他们和教师们一起过生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六一儿童节为他们免费体检,举办留守未成年人趣味运动会,开展“鸿雁传书寄真情,我为爸妈来颁奖”活动,进行感恩教育。草长莺飞,一起植树、放风筝;端午节前,一起包粽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留守未成年人把学校当成家,把志愿者教师当成亲人。
五、创新成效
“星星”脱颖而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江海小学多名留守未成年人被评为“滁州市优秀留守儿童”,他们参與组建的机器人代表队连续四届荣获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锦标赛5项一等奖。舞蹈《采桃乐》荣获安徽省第二届新农村少儿舞蹈大赛三等奖等。在德育提升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在校园内落地生根,为“中国梦”建设积聚力量。
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关爱留守未成年人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推进了文明校园建设。
六、总结
全椒县江海小学坚持运用信息技术对留守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创设了平等参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从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解决留守未成年人精神世界匮乏等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瓜熟蒂落提供了诸多启示与思考。
全椒县江海小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建立了关爱留守未成年人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1名教师结对帮扶2名留守未成年人的“1+2”和爱心伙伴“多帮一”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妇联、共青团、关工委和社区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关爱网络。以学生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实现德育最本初的功能,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施加影响。
一、星星乐园,温馨之家促和谐
学校“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有个特别的名字——“星星河”。“星星河”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师和全体留守未成年人合影的“全家福”巨幅彩照。室内除了按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必须设置的“亲情电话”、电视、书柜外,还有学校创新工作思路,开辟的“棋逢对手”“手工天堂”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区域。“星星”们在这里和爸妈打电话,和同伴看书、下棋、弹琴、游戏,和教师畅谈理想,享受着“家”的温暖。
学校还建立了留守未成年人网上之家。开设留守未成年人网上家园专栏——“星星空间”,搭建了留守未成年人与家长、与教师、与同伴间的沟通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的网上主阵地。建立“留守未成年人QQ群”,安排“星星”教师在线值班,在线交流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师生、家长上传班级活动、亲子活动中的精彩照片和视频到群中,大家竞相浏览,分享快乐。教师制作、编辑、上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微课”,进一步开展微德育、微管理、微课程、微沟通,全面构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阵地,着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星星心语,“阳光小屋”伴成长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阳光小屋”,为“星星”们倾诉、沟通提供了平台。
“阳光小屋”全天开放,对有心理障碍的留守未成年人优先辅导。针对不愿直面咨询教师的学生,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心理咨询”网上专栏,设立“阳光小屋”信箱,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解答,引导留守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有一名留守未成年人在信箱留言道:“我很喜欢她,老师,我要不要告诉她?”辅导教师回复他:“不要告诉她,就做好同学、好朋友。”
三、星语心愿,“四特儿童”享平等
为了进一步倾听“星”声,学校对留守未成年人中家庭特贫、学习特困、个性特殊、才艺特长的“四特儿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教师到留守未成年人家中家访,从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细微处入手,去爱、去温暖他们。教师们坚持撰写教育案例,不断总结和反思教育经验。
如:特殊生小馨好争斗,外公缺乏耐心,动辄打骂。结对教师一次次家访,帮助外公纠正错误教育方法,班主任、心理教师对小馨耐心疏导,鼓励她参加各种活动,营造爱的氛围。现在,小馨和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进步了,年终还被评为“滁州市优秀留守儿童”。
四、星空灿烂,自由成长耀星河
为了让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灵敞开,让他们的留守生活多姿多彩,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活动诞生了:励志主题教育、音乐主题教育、主题队会、心理健康课等。在活动中,留守未成年人们切身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和成长的欢乐。
留守未成年人渴望关爱,想念父母。学校每月举行集体生日会,让他们和教师们一起过生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六一儿童节为他们免费体检,举办留守未成年人趣味运动会,开展“鸿雁传书寄真情,我为爸妈来颁奖”活动,进行感恩教育。草长莺飞,一起植树、放风筝;端午节前,一起包粽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留守未成年人把学校当成家,把志愿者教师当成亲人。
五、创新成效
“星星”脱颖而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江海小学多名留守未成年人被评为“滁州市优秀留守儿童”,他们参與组建的机器人代表队连续四届荣获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锦标赛5项一等奖。舞蹈《采桃乐》荣获安徽省第二届新农村少儿舞蹈大赛三等奖等。在德育提升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在校园内落地生根,为“中国梦”建设积聚力量。
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关爱留守未成年人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推进了文明校园建设。
六、总结
全椒县江海小学坚持运用信息技术对留守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创设了平等参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从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解决留守未成年人精神世界匮乏等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瓜熟蒂落提供了诸多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