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于物欲横流的奢华之地,迄于钟磬梵呗的清净之地”。东起外滩,西迄静安寺的上海南京路,自诞生之初,就是一条纠缠着光荣与屈辱、交融与博弈的不平之路。
直到现在,南京路依然是所有外来游客的必游之地,对他们来说,南京路是感受上海独特历史与人文的最直观、最便捷的途径。诸多近现代的往事与回忆在南京路以“物化”的形式存在着,是几代人心中不老的传说。
现代之始
南京路代表了中国的现代之始:中国之有煤气灯、电灯,从这里始;中国之有铁藜木路、有轨电车、自动扶梯,从这里始;中国之有霓虹灯、摩天楼、大型游乐场,均从这里开始。
对于草根百姓来说,这些现代化的成果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不仅能近距离地接触,而且能够免费享受其中的一部分。1918年诞生的“永安百货”是全国首个启用“日光灯”的场所,锃锃亮的摩登玩意儿一时引来很多人看新鲜。1926年的“新新百货”是全国首家装冷气的商场,夏天总有大批人来享受免费空调。
南京路倒映着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之路,是被动的、闯入式的。它本身就是租界里的英国人为了丰富自己在异国的生活而建的,他们不仅将跑马场、面包房、洋布店等西方现代生活方式植入这个因不平等条约而开放的口岸,也带来了现代商业社会的文明法则。这对于自古以来“抑商”的中国传统思想,是一个破题之作。人们爱逛南京路,实质是在享受“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商业文明。可以说,南京路奠定了中西文明融合的基础,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自相”南京路
沪上女作家程乃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白相”南京路是上海人的指定节目,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派休闲。“白相”在上海方言里就是“玩”的意思,上海人常说去南京路“白相、白相”,意思就是去南京路逛逛、玩玩。毕竟,南京路的繁华是一种富人和平民都可以负担的消费。富人可以在那里获得最国际化的消费体验,平民百姓也可以去轧轧马路,感受一下大都会的声光魅影。
“十里洋场”时代的南京路是“摩登”和“浮华”的代名词。20世纪30年代,南京路几乎集中了所有全国最知名的老字号,吴良材、沈大成、五芳斋、老介福……同时西风日盛,“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直接从伦敦、巴黎、纽约进货,据说从伦敦或巴黎来的贵妇都能在南京路上找到自己钟爱的品牌,从牙膏、发夹到香水、内衣,一样不落。那时候,国际上对南京路的评价是: “地球上最世界主义的马路”,其风光程度可见一斑。
“文革”时期,即便南京路沿街的橱窗都被大字报遮盖得分不清店铺类型,上海人仍时不时去南京路“白相、白相”,那时称“数电线木杆”,大概是因为南京路上除了木电线杆以外已无风景可看了吧。所以程乃珊说,南京路之于上海人,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归望。
与南京东路相比,南京西路弥散着一种浓郁的欧陆贵族风情。旧时南京西路上不少店铺大门紧闭,顾客推开门,叮当一声,柜台后探照灯一样的目光“唰”地一下射过来,附带一句“Can I help you?”(有什么可以帮您的?)这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服务,吓得老百姓“白相”不起。因此,旧时上海人“白相”南京路,一般从外滩到今天的步行街为止。
“大马路”的尴尬
上海人是从弄堂里走出来的,对南京路这条最早的商业街,上海人稀罕地称为“大马路”。一个“大”字,就将南京路的地位区别了开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都以“大马路”为荣,外地人也都知道“北有天安门,南有南京路”。
但现代商业文明是以高度作为评价指数的,黄浦江畔的上海也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高度。南京路再宽,没有高度;上海,需要用高度来证明自己。对高度的渴望,注定让南京路离“上海人的骄傲”越来越远。不是南京路退步了,而是上海走得太快了。南京路一昔日的“时尚制高点”,各界名流的逐利场,现在多少有些尴尬。它没有维持老上海的风情,亦没有赶上时代的潮流,无法取悦旧人,也难以吸引新人。
游人如织的南京路,还能维持多久表面的“繁荣”?回归“休闲”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南京路的变化不是很大,但它依然是那时全国顶级商业街的象征。当时上海的轻工业产品,像服装、布料、钟表等,都是全国最好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不管是外地人来上海出差,还是上海人去外地访友,都会买些这类商品,而这些东西最齐全的地方就是南京路了。
改革开放以前,南京路可以算是上海零售业的中心。那时候,人们常带着炫耀的口气说:“你看我这东西是在南京路买的。”仿佛“南京路”三个字就代表着一种品质上的保证和高档次的消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情况有所改变,上海本地人不再去南京路买东西,“只有外地人才去南京路,上海人买东西去淮海路。”家住浦东的林大叔说。渐渐地,南京路给人的感觉是牌子很响,但东西不够实惠,不适合天天生活在上海的老百姓们。
进入90年代,南京路作为上海商业中心的地位逐渐弱化。现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商圈有十几个,上海人逛街有了太多的选择。要论国际品牌,淮海路、徐家汇早把南京路甩在了后头,卖外国货也不再是南京路的专利。这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步伐也相一致,原来市中心在南京路、豫园、外滩一带,90年代开始建设徐家汇商圈,10年左右它就成为了上海的“副中心”,2000年之后又开始开发五角场,到现在也已经初具规模。
2000年,在南京路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一段,建成了一条步行街,南京路逐渐由“商业价值”回归其“休闲”意味。按上海陈女士的话说,“南京路时时去都挤满了外地、外国来的游人,上海本地人根本懒得去凑那个热闹了”。现在的南京路,属于外地人。外地人来上海,南京路、外滩、东方明珠,是首选的三大节目;南京路,岿然不动还是排在第一位,稳坐“中华第一商业街”的宝座。
直到现在,南京路依然是所有外来游客的必游之地,对他们来说,南京路是感受上海独特历史与人文的最直观、最便捷的途径。诸多近现代的往事与回忆在南京路以“物化”的形式存在着,是几代人心中不老的传说。
现代之始
南京路代表了中国的现代之始:中国之有煤气灯、电灯,从这里始;中国之有铁藜木路、有轨电车、自动扶梯,从这里始;中国之有霓虹灯、摩天楼、大型游乐场,均从这里开始。
对于草根百姓来说,这些现代化的成果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不仅能近距离地接触,而且能够免费享受其中的一部分。1918年诞生的“永安百货”是全国首个启用“日光灯”的场所,锃锃亮的摩登玩意儿一时引来很多人看新鲜。1926年的“新新百货”是全国首家装冷气的商场,夏天总有大批人来享受免费空调。
南京路倒映着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之路,是被动的、闯入式的。它本身就是租界里的英国人为了丰富自己在异国的生活而建的,他们不仅将跑马场、面包房、洋布店等西方现代生活方式植入这个因不平等条约而开放的口岸,也带来了现代商业社会的文明法则。这对于自古以来“抑商”的中国传统思想,是一个破题之作。人们爱逛南京路,实质是在享受“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商业文明。可以说,南京路奠定了中西文明融合的基础,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自相”南京路
沪上女作家程乃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白相”南京路是上海人的指定节目,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派休闲。“白相”在上海方言里就是“玩”的意思,上海人常说去南京路“白相、白相”,意思就是去南京路逛逛、玩玩。毕竟,南京路的繁华是一种富人和平民都可以负担的消费。富人可以在那里获得最国际化的消费体验,平民百姓也可以去轧轧马路,感受一下大都会的声光魅影。
“十里洋场”时代的南京路是“摩登”和“浮华”的代名词。20世纪30年代,南京路几乎集中了所有全国最知名的老字号,吴良材、沈大成、五芳斋、老介福……同时西风日盛,“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直接从伦敦、巴黎、纽约进货,据说从伦敦或巴黎来的贵妇都能在南京路上找到自己钟爱的品牌,从牙膏、发夹到香水、内衣,一样不落。那时候,国际上对南京路的评价是: “地球上最世界主义的马路”,其风光程度可见一斑。
“文革”时期,即便南京路沿街的橱窗都被大字报遮盖得分不清店铺类型,上海人仍时不时去南京路“白相、白相”,那时称“数电线木杆”,大概是因为南京路上除了木电线杆以外已无风景可看了吧。所以程乃珊说,南京路之于上海人,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归望。
与南京东路相比,南京西路弥散着一种浓郁的欧陆贵族风情。旧时南京西路上不少店铺大门紧闭,顾客推开门,叮当一声,柜台后探照灯一样的目光“唰”地一下射过来,附带一句“Can I help you?”(有什么可以帮您的?)这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服务,吓得老百姓“白相”不起。因此,旧时上海人“白相”南京路,一般从外滩到今天的步行街为止。
“大马路”的尴尬
上海人是从弄堂里走出来的,对南京路这条最早的商业街,上海人稀罕地称为“大马路”。一个“大”字,就将南京路的地位区别了开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都以“大马路”为荣,外地人也都知道“北有天安门,南有南京路”。
但现代商业文明是以高度作为评价指数的,黄浦江畔的上海也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高度。南京路再宽,没有高度;上海,需要用高度来证明自己。对高度的渴望,注定让南京路离“上海人的骄傲”越来越远。不是南京路退步了,而是上海走得太快了。南京路一昔日的“时尚制高点”,各界名流的逐利场,现在多少有些尴尬。它没有维持老上海的风情,亦没有赶上时代的潮流,无法取悦旧人,也难以吸引新人。
游人如织的南京路,还能维持多久表面的“繁荣”?回归“休闲”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南京路的变化不是很大,但它依然是那时全国顶级商业街的象征。当时上海的轻工业产品,像服装、布料、钟表等,都是全国最好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不管是外地人来上海出差,还是上海人去外地访友,都会买些这类商品,而这些东西最齐全的地方就是南京路了。
改革开放以前,南京路可以算是上海零售业的中心。那时候,人们常带着炫耀的口气说:“你看我这东西是在南京路买的。”仿佛“南京路”三个字就代表着一种品质上的保证和高档次的消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情况有所改变,上海本地人不再去南京路买东西,“只有外地人才去南京路,上海人买东西去淮海路。”家住浦东的林大叔说。渐渐地,南京路给人的感觉是牌子很响,但东西不够实惠,不适合天天生活在上海的老百姓们。
进入90年代,南京路作为上海商业中心的地位逐渐弱化。现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商圈有十几个,上海人逛街有了太多的选择。要论国际品牌,淮海路、徐家汇早把南京路甩在了后头,卖外国货也不再是南京路的专利。这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步伐也相一致,原来市中心在南京路、豫园、外滩一带,90年代开始建设徐家汇商圈,10年左右它就成为了上海的“副中心”,2000年之后又开始开发五角场,到现在也已经初具规模。
2000年,在南京路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一段,建成了一条步行街,南京路逐渐由“商业价值”回归其“休闲”意味。按上海陈女士的话说,“南京路时时去都挤满了外地、外国来的游人,上海本地人根本懒得去凑那个热闹了”。现在的南京路,属于外地人。外地人来上海,南京路、外滩、东方明珠,是首选的三大节目;南京路,岿然不动还是排在第一位,稳坐“中华第一商业街”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