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肿瘤免疫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mi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免疫在膀胱癌的发生、进展、治疗和治疗抵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膀胱癌免疫微环境、免疫学诊断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将从这3个方面对膀胱癌肿瘤免疫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连翘苷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对环状RNA_0054537(circ_0054537)/微小RNA(miRNA,miR)-409-3p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3B,使用不同剂量(5、10、20 μmol/L)的连翘苷处理Hep3B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mHLA-DR)等指标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RIRS)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监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407例RIRS患者,依据临床SIRS诊断标准分为非SIRS组374例和SIRS组33例,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2 h、6 h、1 d、3 d、6 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同源蛋白2(EZH2)对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采用吉西他滨(GCB)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非小细胞肺癌A549耐药细胞株A549/GCB。采用转染试剂将EZH2短发夹RNA(shRNA)和对照shRNA转染至A549/GCB,分别作为对照组和EZH2 KD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GCB处理对A549和A549/GCB
目的观察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肿瘤组织及膀胱癌细胞株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IT的表达,探讨lncRNA-HIT对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影响。方法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54例BT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配对毗邻正常黏膜组织中lncRNA-HIT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
目的观察胸腰筋膜平面(TLIP)阻滞对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TESSYS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20~67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n=25):局部浸润组(C组)和TLIP阻滞组(T组)。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前即刻(T0)、手术开始30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开始3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是目前中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手术仍然是目前肝癌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但实际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对于此类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医疗领域科技进步,肝癌TACE治疗也有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肝癌TACE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多功能器官,具有独特的再生能力,肝脏受损后的再生过程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间的相互协调和复杂的信号通路。本文综述了肝实质细胞、肝窦状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肝星状细胞以及肝干细胞在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肝切除术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基础依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目的观察脓毒症对大鼠膈肌乙酰胆碱受体不同亚基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周龄8周,体重220~250 g,实验动物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Con组)、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后9 h组(CLP9组)、盲肠结扎穿孔后18 h组(CLP18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取带有膈神经的10 mm
目的观察JIB-04对肝癌细胞Huh7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4、8、16 μmol/L)的JIB-04分别处理正常肝细胞L02及肝癌细胞Huh7均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中心肝胆实验室提供,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uh7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Huh7凋亡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两样
自噬是细胞用于维持自我内稳态的重要过程,自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早期被激活,并在SAH后的早期脑损伤(EBI)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SAH后早期适度的自噬激活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可通过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减轻EBI。然而,过度的自噬激活可导致神经元发生自噬性细胞死亡。有研究显示在动物SAH模型中适当增强自噬或调控异常自噬流可减轻SAH后的E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