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寒门女孩张薇:“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7日,一段長6.38分钟的视频,和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女孩,一起刷爆了网络,感动了14亿中国人。她就是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唯一一位本科生代表发言的95后女孩张薇。站在台上的她个子小小的、声音轻轻的,但在她温柔的语气中,字字句句都带着坚持:“我始终记得曾经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后,我决定延迟1年入学,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这个寒门女孩来自甘肃镇原,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地域偏僻,交通闭塞,教育落后。从小到大,她很少有机会走出县城。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进入实验环节时,她甚至没有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当她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实验时间已经到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异如此巨大,遭遇孤陋寡闻的尴尬,短暂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变家乡教育现状的种子。”张薇说。
  2015年高考,张薇以全省第14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录取。但在一堆天资聪慧、爱好广泛的学霸天才中间,基础薄弱的她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不成功,报名实践支队长也失败了,就连最基本的运动能力也差得一塌糊涂,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了20分……”在处处不如人的失落和事事不如意的自卑中,她看见了更大的世界,也看清了自我的匮乏。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是就此认命沉沦,还是站起奋勇猛追?张薇选择了后者。“无论如何,不许退缩,不许不努力,决不许放弃。”她在日记中写下这句话。后来,她参加了辩论赛,和小伙伴一起获得了“辩论好声音”的冠军。她的仰卧起坐及格了,当上了班长,也开始指导实践支队,还顺利拿到了学业优秀奖学金。这几年她获得了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她相信,只要咬牙坚持,生活就会给你惊喜。
  除了学业之外,张薇把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志愿公益这件事。四年时间,她曾前往甘肃、云南、陕西、内蒙等多个省份开展了八次公益实践。2017年寒假,张薇带队调研了家乡甘肃“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实施情况。“在甘肃特困镇殷家城的一间土窑洞里,我遇到了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母亲不识字,父亲意外离世,家里只有一张桌子,没有台灯,但姐弟三人却学习得无比认真。她至今忘不了那个母亲的手足无措,忘不了孩子衣服上的破洞和眼睛里的光。我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张薇说。在这之后,张薇和同学们为这个家庭争取到了北京一个公益组织的长期支持,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回报社会的信念。
  张薇说:“四年的大学生活告诉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是:能坚持、有担当。担当,就是要铭记清华人的家国情怀,不忘初心,坚守理想。”张薇毕业发言的视频进入公共媒体之后,激起了很多讨论,许多人赞叹“这才是青年该有的样子”,“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也会有点燃星星之火的力量”。
  ■热议锐评:张薇的发言之所以让公众深深为之动容,是因为她用自己身为“寒门学子”的经历,和她想要投入精力去做好的支教事业,具体而令人信服地阐释了理想与担当的丰富内涵,体现出了她身上最宝贵,也是社会最需要的优秀品质。她的选择让我们看到:哪怕是出身最贫困的学生,她们心中美妙的理想火花,也绝不是那么容易被物质和现实的诱惑所熄灭的。只要张薇这样的学生依然能够代表我国最高学府发言,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理想与担当的光芒依然足以感染今天的年轻人,我们的大学也绝不会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占领。
  事实上,只要到乡村支教、脱贫攻坚的一线去看一看,我们就会发现:张薇并不孤单。许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这些对社会、对弱势群体有益的事业当中。相比于那些腰缠万贯的成功创富者,这些充满热情的奉献者,或许更值得成为年轻人的榜样。(杨鑫宇,微信公号“海运仓内参”)
  ■素材运用:超越自卑;青春自信;追求卓越;不忘初心;理想与担当;家国情怀;不一样的人生选择;努力改变世界……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公众号“闲时花开”“米粒妈频道”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其他文献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千年前的诗人王昌龄就曾提出过天下相连的观点。当时代的重任肩负在我们青年的身上,我们更要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勇敢担当责任,促进各国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人类的发展正途。乙亥庚子之交,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看到巴基斯坦举全国之外汇储备捐款中国,意大利派出顶尖呼吸科专家支援武汉,中国则主动向世界公开经验,医疗物资发往全球各地……在这场战役中,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
本期赛题  材料一 :在一些游客特别青睐的大学,每到旅游旺季,校园就成了“动物园”“人民公园”,学生成了“被参观”的对象。众多游客进入,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校方出台限制一切外来人员进入的规定,引发网民热议。  材料二:故宫博物院前院长说,为最大限度地开放文化资源,故宫除了采用分散参观人流,开放更多区域等措施,用新技术让国宝《清明上河图》动起来,观众走进模拟空间,就可以穿梭于北宋市井。  上面的材料
江苏常州一名5岁女孩落水,6岁的小伙伴看见后沉着冷静,不自乱阵脚,先是让表弟赶紧去喊大人,而后自己去岸边奋力地伸手拉小女孩,最终小女孩得救。记者从常州洛阳派出所获悉,民警已去现场核实过情况,警方正在为他申报见义勇为奖。  对他人的遭遇有着敏感的反应能力,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这位小男孩的所作所为,契合见义勇为的价值追求。看似稚嫩的孩子,却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没有被小伙伴的意外落水“驚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的方法,透过自然、社会现象感悟情理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由表及里、探究因果的方法,透过社会、生活现象探究关系、联系的能力。  3.训练学生运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透过事物关系、联系探究个人、社会灵魂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事说理,说理就要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议事说理只有达到一定的
2019年10月,据报道,在浙江湖州荻港有一件牵扯着老百姓们的事,那就是喝早茶,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种生活习惯,是街头文化的一种缩影。茶馆老板叫潘平福,今年77岁。从老板口中得知,他在五十多年前接手了这家老茶馆。一直以来,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风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多年如一日的忙碌早起,烧水煮茶,即使物价飞涨,依然执着坚守为老茶客们提供一元一杯的茶……不忍茶馆一直亏损,茶客们顺理成章地把自
这个世界上最可笑的一句话是“你变了”。  动物应季会换毛。河流结冰又融化。日子来来回回,途经喜怒哀乐,哪有任何事情发生得无缘无故。  时间不是唯一的权威。在我看来,人的本質是不会变化的,我们所谓的“变化”,不过是因为你没有参与到对方成长的曲线当中。环境在变,眼睛在变。可你永远都是那个过去的自己汇总出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因囿于自身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促使我们形成不同的形式风格和人格面貌——哪怕是
理,本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有时是指逻辑之理,有时指的是理性,有时也是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理,正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着的冥冥中的支配力量。我们迫切地寻找着理,并使用着理。  理是客观存在着的。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追寻到了渠水清澈的原因,在程朱理学家眼里,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物理學家牛顿在苹果树下被熟透的苹果砸中,受启发而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然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我很信服这句话,许多事物经过粉饰,就显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倒不如简简单单,方能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著名作家余华在采访中说:“我认识的汉字不多,这大概就是别人评价我的小说简明平淡的原因。”诚然,这是余华先生自谦的说法。但“简明平淡”确实是他小说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他的文字才如此扣人心弦。  余华在小说
本期赛题  从冬天到春天,时光走了两季;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78天,经历了凶险之极的彭博,因为人间大爱,战胜了死神。出院时,彭博对救命恩人再三鞠躬致謝。他说:“治病救人,在你们看来,是尽职尽责;但在我看来,是给了我生命。”  彭博感恩的话语中含有多元视角:“治病救人”在医者的自我视角中也许微不足道,在患者的他人视角中却无比伟大。自我视角中很普通的人,如果做了该做的事,也能获得他人视角的点赞;自我视角
陆婉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她创建了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分析中心,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分析方法,为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陆婉珍对科研工作严谨踏实,精益求精,在日常生活中,却非常简朴。她虽出身名门,但自幼受祖母淡然生活态度的熏陶,一直恪守俭朴的习惯,对于物质生活要求极低。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人不要被物降住。”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陆婉珍每年冬天的打扮都一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