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68例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门诊136例确诊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外用硝酸咪康唑栓剂连用一周,同时口服氟康唑150毫克,连服5天,次月来月经后再重复上述用药一次。观察组外用硝酸咪康唑栓剂,连用2周,同时每日口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氟康唑每日150毫克,治疗第4天和第7天氟康唑增到300毫克,以后每周服用一次氟康唑150毫克,持续6个月。伊曲康唑每次100毫克,1日2次,连服5天。于治疗后2周、2月、6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2月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率为为64.7%。两个观察时相比较,两组有效率与治愈率均有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5%,对照组复发率13.6%,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外用硝酸咪康唑栓剂,同时口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治愈率高,复发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硝酸咪康唑栓 复康唑 伊曲康唑 联合用药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 治愈率 复发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10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5-01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是临床上常见又缠绵难愈的阴道炎,临床上以典型的豆腐渣样白带及剧烈的外阴瘙痒为特征,部分患者常转为慢性复发性阴道炎,我们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1年1月~2012年12来我院门诊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8例。二组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33.4岁;病程12个月—4年,平均14.3个月。二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程度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无糖尿病及其它全身器质性疾病,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
  1.2 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主诉有外阴不适、瘙痒、性交不适或疼痛、尿痛、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凝乳或豆腐渣样,并且经治疗后再次复发,复发次数大于一年内3次,经阴道细菌学检查检出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硝酸咪康唑栓剂200毫克,每晚清洁外阴后塞于阴道深部,连续应用一周为一个疗程,同时每日一次口服氟康唑150毫克,连服5天,次月来月经后再重复上述用药一次。观察组使用硝酸咪康唑栓剂200毫克,每晚清洁外阴后塞于阴道深部,连续应用2周;每日一次口服氟康唑150毫克,治疗第4天氟康唑增到300毫克,第5、6天仍服150毫克,第7天服300毫克,以后每周服用一次氟康唑150毫克,持续6个月。增加伊曲康唑每次100毫克,1日2次,连服5天。
  1.4 观察方法及疗效判定:于治疗2周、2月、6个月进行疗效观察及随访。痊愈:患者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镜检涂片全部转阴;显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镜检涂片全部转阴或仍阳性;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镜检涂片仍为阳性。
  1.5 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2周后。观察组:痊愈51例,显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痊愈42例,显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治疗2月后疗效。观察组:痊愈65例,显效3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为95.6%。对照组:痊愈44例,显效22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为64.7%。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3 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5%。对照组: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3.6%
  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
  2.4 不良反应:观察组3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均未影响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假丝酵母菌为酵母型真菌,也称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常规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时才会发病 [1],当各种原因导致阴道的弱酸性环境遭到破坏时pH值为5.5时,阴道的自洁功能丧失,假丝酵母菌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生长繁殖成为致病菌,引发阴道炎症状。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危害比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导致不孕,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患者,其阴道的酸碱度发生了改变,能抑制精子的活动力,并且炎性细胞还可吞噬精子,并使精子活动力减弱,再加上假丝酵母菌本身对阴道壁的破坏使女性产生性交痛和性欲减退等造成不孕。二是影响胎儿发育,若妊娠期患此病,致病菌经宫颈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而胎儿经母亲阴道分娩时,也可能被感染,引起新生儿多引鹅口疮。三是影响生活质量,因外阴瘙痒及性交痛等症状,也会影响到夫妻生活。四是长期不治疗的话,易造成炎症上行,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糜烂,如果病原体进入宫腔,则会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等,最后影响怀孕。
  3.2 假丝酵母菌行外阴阴道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复发率高,这临床治疗难点之一 [3,4]。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法均是采取联合用药,从多方面多环节控制杀灭真菌,达到治疗目的。硝酸咪康唑栓剂为人工合成的I-苯乙基咪唑衍生物,具有广谱抗真菌药作用,在抗真菌同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也有很强的抑制能力。一般情况患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时也常常伴发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的感染,选硝酸咪康唑栓剂作为局部用药可起双杀作用,同时杀灭真菌和细菌。但硝酸咪康唑栓剂在应用中有许多注意事项,特别是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因此使用本品前加以注意 [5]。
  3.3 氟康唑属咪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也为唑类抗真菌药,是三唑衍生物。两药均是通过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来抑制抗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抑制真菌细胞生长的作用。氟康唑产生药效快,伊曲康唑的三唑环结构对人细胞色素的亲和力降低,而对真菌细胞色素仍保持强亲和力 [6],因而对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更持久。两药合用,在抗假丝酵母菌时间上起协同作用,从而加强了治疗效果。从本次观察结果来看,联合用药观察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3.4 假丝酵母菌在阴道内即存在于表面又可深入深层,这是使用外用药治疗短期有效而不久复发的原因。现采用外治与口服联合用药的方法,药物在机体内发生作用,对存在于阴道深层的假丝酵母菌有直接作用,达到了标本兼治,因此临床上收到了很高的治愈率。
  4 结论
  外用硝酸咪康唑栓剂,同时口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治愈率高,复发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魏敏霞.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因及诊治[J].基层医学论坛,2010,2:50
  [2] 李筱芳,刘维达.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30:205-208
  [3] 吴少平,杜莲芳,陈婉,等.阴道乳酸杆菌预防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的临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3):305
  [4] 汪剑萍,唐立.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及其微生态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4):317
  [5] 徐晓兰,高素珍,陈兰.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4:66
  [6] 华红,孙晓平,徐岩英.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40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6):335-3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于胆囊急性炎症期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根据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LC手术方法 [3]。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疗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再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再给予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4周肺功能指标,评判2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25/32
期刊
摘要: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共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术755例,出现胸膜反应者18例,发生率为2.38%,其中严重胸膜反应2例,发生率为0.26%,现通过回顾分析,将发生胸膜反应的原因及本人总结的预防对策总结如下。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引流术 胸膜反应 原因分析 防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99  【中图分类号】R4 【
期刊
摘要:麻醉恢复室是保证术后病人安全恢复的重要场所。手术结束后,并不意味着全麻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恢复,全麻后的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及镇静镇痛药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术后1小时内。在这期间,如果通过加强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并立即处理,多可转危为安。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 工作 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不愿意接受营养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面而系统的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新生儿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消化性溃疡的有效内科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问题上的高原地区临床效果,以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7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抽取,依次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其中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胺碘酮药物治疗,其余35例归为实验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药物口服治疗。统计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和治疗研究,实验组39例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蒙脱石散的单一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2.0%,且因志贺菌导致腹泻的发生率最高,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肌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48例治愈,治愈率为96.0%,2例无效,无效率为4.0%;对照组34例治愈,治愈率为68.0%,16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的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胺碘酮)和观察组(普罗帕酮),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2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