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理念的进步及新技术的发展,外科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也有大幅度降低.早在70年前,Cuthbertson教授就提出了外科患者创伤应激反应与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1],后续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很大程度与围手术期应激有关,有效地控制手术相关的应激有助于改善预后。
【机 构】
:
20041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理念的进步及新技术的发展,外科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也有大幅度降低.早在70年前,Cuthbertson教授就提出了外科患者创伤应激反应与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1],后续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很大程度与围手术期应激有关,有效地控制手术相关的应激有助于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肠内输入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HEGS)对犬35%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Beagle犬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高渗液组(H组)和等渗液组(Ⅰ组),每组6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作35%TBSA Ⅲ°烧伤模型.高渗液组于伤后0.5 h通过肠道给予HEGS(1.8%NaCl的5%葡萄糖液),24 h补液总量按2 ml/(kg·1%TBSA)计算;等渗液组烧伤后
目的 探讨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伴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Castleman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9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13例腹膜后Castleman病伴PN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7例单纯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
近年来,各种双束重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中.而术中如何精确进行双束骨道的定位被认为是重建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1].既往关于PCL双束止点的研究多局限于解剖学的观测,而对于其在放射学上的定位缺乏相关X线分析数据,给临床手术带来不便。
“乐府”本是古代的音乐官署,汉武帝设“乐府令”负责采集民间创作的歌诗,进行音乐创作及演奏,以此来“观风俗、知厚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构里搜集整理的诗歌也称为“乐府”。随着乐府的影响日益深远,后人多模仿乐府的风格,仿照乐府格式,用乐府旧题进行创作,故“乐府”又被专指一种诗歌题材。齐末沈约在《宋书》中才开始用“乐府”称谓乐府诗。刘勰十分重视乐府,他在《文心雕龙》里的《文体论》中对“乐府”进行专门
目的 探讨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接受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115例患者的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观察指标包括:皮瓣全部坏死、皮瓣部分坏死、脂肪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脂肪液化、感染.并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7.4%(20/115),未出现皮瓣全部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等严重并发
谈及鲁迅,很多人都明确地知道,他是一位文学家和作家,他笔下的作品在其所生活的年代,犹如一道射入黑暗的光一般。他行文风格独特,所著作品往往有很深刻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年代,他的思维、精神以及作品,都明确地展示了其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多数文学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其主体部分所凸显的内容,往往基于成年人的生活境遇,儿童层面的问题所显示的内容则相对较少。鲁迅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2003年4月18日因"胸背部持续性疼痛1个月"入院.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亚急性期),高血压病"。
目的 探讨慢性下肢缺血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早期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40例行单侧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66±9)岁.于术前、术后2周行血脂、纤维蛋门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术后6个月根据吻合口再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分析三组间伴随疾病、高危因素,比较3组血脂、纤维蛋门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
对于累及主动脉根部的病变如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瘤和马方综合征等,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是Bentall手术.尽管Bentall手术的近远期效果尚好,但仍有与人工瓣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1].部分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患者,其主动脉瓣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对于这类患者保存其自身主动脉瓣可提高术后远期疗效.现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术的手术方式及其演变、手术指征、术后疗效比较和评价等综述如下。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这个名字无人不知,他是一位田园诗人,主要通过对原生态田园风光进行描绘,来凸显诗歌的艺术境界以及和谐、真淳、自然的审美情怀,本文主要围绕着陶渊明田园思想的审美意义展开探究。 一、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审美思想 (一)心境与自然的融合之美 熟悉陶渊明的人经常会将其称为“自然之子”,他打破了世俗眼中的小天地界限,仿佛世间的纷纷扰扰都与他无关,在他的世界中只有一团和气,人、物、我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