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在儿童文学实践中呈现的儿童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鲁迅,很多人都明确地知道,他是一位文学家和作家,他笔下的作品在其所生活的年代,犹如一道射入黑暗的光一般。他行文风格独特,所著作品往往有很深刻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年代,他的思维、精神以及作品,都明确地展示了其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多数文学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其主体部分所凸显的内容,往往基于成年人的生活境遇,儿童层面的问题所显示的内容则相对较少。鲁迅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不少与儿童相关,通过其儿童文学实践内容,可以分析出鲁迅的儿童观。在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之下,鲁迅的儿童观主张儿童解放天性,注重幼儿未来的发展,而其所反映出的内容在当下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中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充分分析鲁迅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儿童观能够为当下儿童文学创作提供思路。
  一、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然属性
  在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之下,儿童的自身地位是无法与成年人相比的,其实长者为尊的思维并没有本质的错误,但在以长者为尊的基础上,完全忽视儿童的自然属性,迫使其改变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看法,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尊重儿童的自然属性,这是鲁迅儿童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比较重要的儿童观。鲁迅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充分表明了其儿童本位的观点。想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然属性,自然要先了解儿童的自然属性,我们可以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看出鲁迅自身对于儿童自然属性是有深刻认识的。从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一作品上就可以发现鲁迅明确地表达了针对儿童应该以儿童的思想进行引导,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自然思维,才能够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鲁迅在文中提到,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而在这样的不同之下,鲁迅又指明了一切设施都应以孩子为本位。鲁迅认为,只有这样,这些使用群体为儿童的设备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而且鲁迅在文中也不认同儿童即微缩成人的观点。鲁迅非常清楚地表明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巨大差异。鲁迅提出,家长对子女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儿童解放天性,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在不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其成长。
  鲁迅的很多作品在内容中都凸显了鲁迅倡导尊重儿童自然属性的儿童观。《看图识字》是鲁迅发表的一篇有关儿童文学实践作品。在这一文中,鲁迅充分表明了当时中国仍缺乏一些比较具有实际使用意义,能够切实起到帮助儿童心灵成长的文学刊物。也在文中指出当时很多儿童图书,从其内容和思维引导方式上来看,都具有浓浓的成人操控意味,这些图书的编著者完全不顾及儿童的自然屬性,以自身思维内容为指引,将自己觉得儿童应该掌握或应该喜欢的内容编著成册,而在鲁迅眼中,这种行为无异于扼杀儿童的天性,且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鲁迅在文中指出,很多图书会写月亮跟着人走或者将星星描绘为镶嵌在天空中发亮的物体,在成年人的眼中这种描绘手法可能是很美的,但对于儿童来讲,基于其自然属性儿童在阅读到这些文字时往往头脑中会出现一系列疑问,月亮缘何跟着人走,而星星又为何会镶嵌在空中,但书中并没有针对儿童可能想到的问题做以解答。所以说,在鲁迅眼中,这些面向儿童的图书是不合格的。从儿童图书编著的角度来看,鲁迅认为应该更加重视儿童思维,以儿童思维来进行图书内容的编写,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在读到相应内容或看到相应图画后,能够根据其自然属性而有所感悟。抛开图书,鲁迅在看图识字中所表达出的儿童观是非常明确的,在充分尊重儿童自然属性的基础上,以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及思考曲线来辅助儿童成长,让儿童思想得到解放,从而快乐地成长。
  二、明确儿童的社会属性
  自然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在社会环境变化下,所反映出的自然形态被称为社会属性,而儿童的社会属性与其儿童思维和儿童需求密切相关。儿童之于社会,犹如幼苗之于苗圃,幼苗的生存生长趋势决定了苗圃的未来,而儿童的成长趋势也决定了社会的未来。鲁迅在儿童社会属性方面有诸多研究,并表明儿童是社会未来,应重视儿童未来的发展,这也是鲁迅在其儿童文学实践中体现出的重要的儿童观。仍旧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为例,鲁迅在这篇杂文中分析了很多与培养儿童有关的内容,其中也切实地表达了鲁迅儿童观中对儿童社会属性的重视程度。鲁迅在本文中认为作为父亲,就应肩负起培育子女,使其成为社会未来发展有用之才的责任,也充分明确了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将其作为温室中的花朵加以过度保护,儿童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在其成长过程中接受相应的历练。鲁迅在本文中提到了儿童在时代变迁过程中要面临新时代的各种变化,而在时代潮流中成为弄潮儿则需要儿童具备不被时代潮流淹没的能力,从这一点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鲁迅对于儿童社会属性的研究是比较深刻的,鲁迅充分表达了儿童在社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怎样的能力。
  在鲁迅的儿童观中,儿童既然要成为日后承担社会变革、发展责任的新生力量,那么,在儿童阶段不仅要重视其天性,也要培养其日后能够肩负如此责任的意识。因此鲁迅在明确儿童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享受阅读和注重游戏的儿童观。鲁迅对儿童在成长阶段能够接触到的读物非常重视,因为在其理念当中各种读物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深刻的,相较于在学校教授学生的知识,儿童自行进行阅读所掌握的东西,更加锻炼其自我思考能力,这也是儿童在未来担负相应社会责任所必要的素质。因此鲁迅在一生中翻译了不少其认为较为优秀的国外儿童读物,力求通过阅读来使我国儿童提升自我思考能力,提升社会认识。另外游戏是儿童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比较重要的儿童观,鲁迅认为游戏之于儿童犹如水之于人类一样,是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保证儿童有正常的游戏权利和游戏空间,是促进儿童正常成长的关键基础。
  三、善于分析儿童问题的复杂性
  关于儿童发展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论题,如果将儿童发展简单地分为以成人指引为主和儿童自我发展为主两派的话,相信两派的纷争将是无穷尽的。其实,鲁迅在对儿童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自身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鲁迅既明确了要充分重视儿童的地位,将儿童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重视儿童思维的引导,同时也明确了儿童本身缺乏独立正确发展能力的观点。其实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正确的定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既不能完全依托于儿童自身思维,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基于成人的思维模式。鲁迅的儿童观中是以明确儿童自然属性为基础,了解儿童的心理,解放儿童的天性,让儿童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丰富物质文化生活。鲁迅的很多作品往往都会将社会进步和儿童在社会进步中能够以及应该发挥的价值作为分析的重点。在鲁迅的儿童观中,儿童应该快乐地成长,就如少年的闰土一般对生活充满热情,心里装着无穷无尽有趣的事,还应该像《社戏》中双喜与阿发一样,在放牛、捉虾中感受快乐的童年,更应该生活在《百草园》中,感受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以及蟋蟀的“弹琴”等等,更好地释放儿童的天性。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的注入,而新鲜血液往往就是健康成长、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年轻人。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坚定地认为,为了让儿童拥有健康的思维,就需要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鲁迅明确地表示,改变社会现状、拯救孩子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去改变,才能够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从整体上来看,鲁迅在涉及儿童相关内容的文学作品中,很明显地表达了儿童中心主义思想,但是与很多国内外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学者的想法不同,鲁迅在这一思维基础之下,对以未来为核心的儿童观进行阐述,同时提倡将儿童作为中心的思想,要求对儿童的心理进行充分了解,尊重儿童的人格,积极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重视发展儿童的个性,从而更好地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鲁迅的这一观点充分展现了儿童具有的独特心理世界,有一定的精神需求,这对儿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化学发光(CL)是生物体的一种自然现象[1],肿瘤细胞和其他生物体一样具有发光能力,通过测定发光强弱可反映其活力,目前只有少数相关报道[2].为此,我们对放疗前后直肠癌细胞进行化学发光检测,研究其与直肠癌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期刊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革命之一,其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审美思想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欧洲文艺复兴中,英国是成绩斐然的国家之一,这里不仅诞生了莎士比亚这样的世界文学巨匠,也诞生了锡德尼这样一个在英美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性的人物。锡德尼作为英国早期文艺复兴代表性作家,其所创作的《为诗辩护》是“英国文艺复兴文学批评的核心文本之一”。深入研读《为诗辩护》会发现其立足于诗歌的愉悦功能进行文
期刊
髂动脉瘤常与腹主动脉瘤合并出现,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的孤立性髂动脉瘤临床上少见,患病率为0.03%[1],在动脉瘤疾病中所占比例<2%,破裂率为14%~70%[2]。
期刊
手指皮肤缺损常伴有肌腱、神经、血管和指骨外露,修复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报道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1-2],2003年7月至2008年5月,我们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系列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87例94指,取得了满意疗效。
期刊
苏轼《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名作。此文不仅从体裁上表现出有别于汉魏赋体的“变”体,还从佛家视角关注生命变化与永恒的哲学命题。此外,苏轼在文中善用释典的写作技巧,体现出“新奇”的特点,更显现出苏轼文学创作方面的创新精神。  苏轼的《前赤壁赋》不仅仅因为文中动与静结合的写景之妙,更因为苏轼文笔对天地万物沧桑骤变与永恒哲理的议论,使得这篇文章名垂千古。历代文人墨客对此文皆有过特别的评赏,细细
期刊
目的 探讨肠内输入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HEGS)对犬35%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Beagle犬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高渗液组(H组)和等渗液组(Ⅰ组),每组6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作35%TBSA Ⅲ°烧伤模型.高渗液组于伤后0.5 h通过肠道给予HEGS(1.8%NaCl的5%葡萄糖液),24 h补液总量按2 ml/(kg·1%TBSA)计算;等渗液组烧伤后
目的 探讨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伴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Castleman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9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13例腹膜后Castleman病伴PN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7例单纯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
近年来,各种双束重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中.而术中如何精确进行双束骨道的定位被认为是重建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1].既往关于PCL双束止点的研究多局限于解剖学的观测,而对于其在放射学上的定位缺乏相关X线分析数据,给临床手术带来不便。
期刊
“乐府”本是古代的音乐官署,汉武帝设“乐府令”负责采集民间创作的歌诗,进行音乐创作及演奏,以此来“观风俗、知厚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构里搜集整理的诗歌也称为“乐府”。随着乐府的影响日益深远,后人多模仿乐府的风格,仿照乐府格式,用乐府旧题进行创作,故“乐府”又被专指一种诗歌题材。齐末沈约在《宋书》中才开始用“乐府”称谓乐府诗。刘勰十分重视乐府,他在《文心雕龙》里的《文体论》中对“乐府”进行专门
期刊
目的 探讨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接受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115例患者的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观察指标包括:皮瓣全部坏死、皮瓣部分坏死、脂肪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脂肪液化、感染.并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7.4%(20/115),未出现皮瓣全部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等严重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