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并明确长江中游覆膜对不同施氮梯度春玉米产量、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及土壤速效氮素时空动态的影响规律,为长江中游发展覆膜春玉米及氮素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进行两因素裂区试验,主因素为覆膜(F)和不覆膜(NF),副因素为施氮量(5个施氮水平:0、135、202.5、270、337.5 kg/hm2,分别用N0、N135、N202.5、N270、N337.5表示)。于拔节期、吐丝期及成熟期测定春玉米氮素积累量(TNAA)及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ANUE)和氮素回收率(NRE)],同时取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样测定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覆膜使春玉米增产23.0%45.9%,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穗粒数(7.6%37.0%,P<0.05)和提高百粒重(0.5 2.1 g,P<0.05);增施氮肥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60.2%125.0%,P<0.01)来实现产量的提高(102.2%168.6%,P<0.01),而对穗数和百粒重无显著影响;二因素互作对春玉米产量、穗数、穗粒数及百粒重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分析春玉米对氮素的积累利用可以看出,长江中游春玉米TNAA随生育时期而显著增加,覆膜和增施氮肥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TNAA,但二因素互作仅对吐丝期TNAA影响显著。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ANUE(45.32%164.23%),但对NRE无显著影响;增施氮肥显著降低ANUE(26.21%43.71%)和NRE(26.75%47.20%);二因素互作对春玉米ANUE和NRE影响程度亦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增加土壤温度,加快了肥料的养分释放进程,同时覆膜改变春玉米生育进程,减少同期降雨量,提高中低施氮水平(N 135 270 kg/hm2)耕层(0—20 cm)土壤速效氮素的含量;覆膜显著提高N202.5和N270处理下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覆膜仅对深层土壤(40—60 cm)拔节期速效氮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结论】覆膜和施氮二者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吐丝期植株氮素积累量,进而促进籽粒灌浆过程,提高百粒重。在本研究条件下,长江中游春玉米适宜的施氮量应控制在202.5 270 kg/hm2,覆膜降低土壤氮素损失,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实现稳产和肥料的高效协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