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氏献文鱼最后的家园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在五千万年前,伍氏献文鱼的原始种生活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广阔的水域中。它们的命运因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而改变。在这次轰轰烈烈的“地质革命”中,青藏高原不断隆升。随后不断隆起的万丈高山阻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致使青藏高原北部的气候持续变干。
  随着栖息地被迅速抬升,伍氏献文鱼原始种逐渐进化成了伍氏献文鱼,以适应不断变小继而盐化、钙化的水域,直到灭亡。近些年来,来自很多国家的古生物专家,先后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一些鱼化石,其中就有伍氏献文鱼化石。
  2005年至2006年,来自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王晓鸣博士,与中国科学院的几位古生物学专家,在柴达木盆地一处古盐湖沉积地层中,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古鱼类化石,当时大家都不认识它们是哪种鱼类的化石。于是,他们便将含有化石的大石块带到了我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弥曼院士面前。
  3月22日,81岁高龄的张弥曼院士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柴达木盆地发现珍稀鱼化石
  看到含有化石的大石块后,张弥曼院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同事王钊对大石块作了修复还原,隐藏在大石块中的古鱼类化石的原貌才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化石整体呈土黄色,上面是一根根粗壮的鱼骨,几乎没有空间可供肌肉生长。这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十分惊讶,因为这样的情况,在现在还存在的鱼类中是闻所未闻的。最惊讶的是王钊,他说,这满身都是粗骨头的鱼,肉往哪里长?这种鱼化石张弥曼和王钊等专家还是第一次见到。
  张弥曼院士介绍,根据这种鱼的形态学特征,这种鱼被鉴定为鲤科裂腹鱼亚科的一个新属新种,被命名为伍氏献文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的鱼类学专家伍献文先生,他是中国鱼类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和水生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种伍氏献文鱼有一些很特殊的性状,比如,它的眼眶很小,表明它们的视力较弱。它们的下颌前端呈铲形,加上多数咽齿顶部的磨蚀面很平整,说明它们的食物多为河、湖底部的藻类,需要用铲状的下颌去将藻类铲起来,并用咽齿研磨后食用。
  张弥曼说,包括伍氏献文鱼在内的裂腹鱼亚科鱼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类群,它们只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世界其他地区都没有这种鱼类。但是,从现有的信息推测,早在三千万年前,原始的裂腹鱼亚科鱼类的分布范围应该十分广阔,它们很可能遍及中亚各地。
  之所以发展到后来,只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因为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将青藏高原转变为与其周边较低地域相隔离的“生态岛”。原始的裂腹鱼亚科鱼类不得不进化成新的鱼类,以适应环境。柴达木伍氏献文鱼化石的发现,不仅见证了柴达木地区的干旱,还为专家们推测青藏高原古高度提供了依据。
  伍氏献文鱼骨骼增粗的秘密
  伍氏献文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全身粗壮的骨骼。起初,张弥曼院士和其他专家们希望可以在现代世界淡水水域中找到这样的鱼类,以作对比研究。遗憾的是,在专家们查阅了大量现生淡水鱼类文献,咨询了许多研究现生鱼类的学者后,并没有得到全身骨骼变得这样粗壮的现生淡水鱼的信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水鱼中,可以看到骨骼增粗的情况,但也仅限于鱼骨局部变粗,这种变化与伍氏献文鱼全身骨骼增粗有着很大的区别。
  随后,张弥曼等人只好在已发现的鱼化石中寻找,希望能找到与伍氏献文鱼的生理结构相似的鱼化石。终于,在地中海北岸发现的化石中找到了一种全身骨骼增粗的小鱼——厚尾秘鳉。数千万年前,厚尾秘鳉生活在环地中海地区,能适应各种不同盐度水域。目前,世界上能够找到全身骨骼增粗的鱼类,只有厚尾秘鳉和伍氏献文鱼两个化石种。
  张弥曼介绍,伍氏献文鱼和厚尾秘鳉的骨骼并不是生来就很粗壮,这与它们所处的水体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水域的钙含量越高,伍氏献文鱼的骨骼就越粗壮。大伍氏献文鱼的骨骼要比小伍氏献文鱼的骨骼粗壮。这种极度粗壮的骨骼也不妨碍伍氏献文鱼的生活。
  在柴达木盆地采集到的伍氏献文鱼化石中,最大的伍氏献文鱼有半米长,它们的年龄通常在13岁到15岁之间。在发现伍氏献文鱼化石的地方,专家们只发现了少量的几种鱼类化石。张弥曼说,这说明伍氏献文鱼生活的特殊环境并不利于其他鱼类生存,所以同一水域没有其他肉食者追杀,所以伍氏献文鱼粗壮的骨骼所造成的行动迟缓并不影响它们的繁殖生长。
  高钙水域中生命的强者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通过分析发现,当时伍氏献文鱼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它们几乎生活在“石灰水”中,水里面富含碳酸钙和硫酸钙。
  张弥曼介绍,裸鲤(湟鱼)生活在盐度较高的青海湖中,但是裸鲤的骨骼都是正常的,这可能是因为虽然青海湖的盐度很高,但是里面钙的含量并不高。这说明,水中盐度还不足以让生活在内的鱼类的骨骼增粗,只有钙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骨骼变粗的现象。
  张弥曼说,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这里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燥,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上最高的盆地,它由原本的水草丰茂慢慢变成了荒漠,并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盐湖。不同于四足脊椎动物可以迁徙,植物可以通过孢子或花粉随风飘到遥远的地方,鱼类只能选择改变自己的习性,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水越来越咸,很多魚类因为适应不了高盐、高钙的水域渐渐消亡。到了300万年前,只有伍氏献文鱼还顽强地生活在饱含石灰的苦咸湖水中。在如此高钙的环境中,随着年岁的增长,它们的骨骼不断增生,甚至连能长肌肉的地方都很少了。
  张弥曼说,他们后来又在发现伍氏献文鱼化石不远的地方找到了更老的地层,发现其中的鱼化石并没有骨骼变粗的迹象,说明当时的水域中钙的含量还不是很高。而在含伍氏献文鱼化石之上的更年轻的地层中,只有厚厚的碳酸钙、硫酸钙沉积,再没有鱼化石了。所以,专家推测,在伍氏献文鱼灭亡后,原本的水泽可能就变成了荒漠。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域主体。盆地面积25.8万平方千米,各种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达17.2万亿元。七大矿产储量居全国之首,尤以油气、盐湖、有色金属、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被誉为“聚宝盆”。  一、改革开放前的柴达木开发建设  “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这首悲伤而凄凉的民谣说的就是柴达木盆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除了盆地东部地区散居着2万
唐人在对自然审美的活动中创作了大量景观组诗,其"总分"标题形态、独特的组景方式、多样化的题名格式及"诗画相生"的创作方式,开辟了景观审美的新境界,为后代八景诗创作奠定了基
《没有指针的钟》的以往研究,并没有涉及作品的身体政治和历史书写问题。基于身体意象和文化历史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填补以上空白:首先,小说秉承麦卡勒斯对“怪诞性”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人大代表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生命力所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巩固,日益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但也应看到,这一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并不算长,一些方面还不够完善,不太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和完善思
由人的本质所决定,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公共性的有无问题,存在的只是公共性的多少和实现方式问题。考察公共性的原始发生有两个基本的路径:系统论的奠基;生成论的奠基。
20世纪60年代初,我是青藏高原的一名汽车兵,部队常年执行繁重的运输任务:越冰河,跨昆仑,戈壁大漠驰飞轮,拂晓5点马达响,夜半三更才宿营。茫茫青藏线上人烟稀少,陪伴我们的就是那些设在路旁的兵站。兵站一般100多公里一个,每晚我们都自带行李在兵站住宿、进餐、给汽车加油。兵站成为我们汽车兵的多半个家,一年中,我们住兵站的日子比住连队的日子多。时间一长,每个兵站的人员、甚至饭菜特点,我们都熟烂于心。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