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让世界了解中国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f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寒暑话春秋。从2004年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如今覆盖五大洲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第一个十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即孔子学堂,是我国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十年建桥成大业
  文 薛进文
  2014年是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从2004年首家挂牌,到如今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十年征途,砥砺前行,从无到有,茁壮跨越,孔子学院已成为盛名远播、举世瞩目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成为增进友谊、构建和谐、连通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美好梦想的桥梁纽带。作为见证和参与孔子学院发展历程的中国高校,我们为孔子学院的不凡业绩感到由衷自豪。
  十年勤大业,四海建长桥。孔子学院是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宏阔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把握了经济文化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局大势,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可以说,从诞生那一天起,孔子学院就承载着传承弘扬中华文明、推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
  首先是全球化浪潮的浩荡助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并非西方主导的“一体化”,而是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具有巨大包容性的交流与融合。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广泛深入,各国人民的命运前所未有地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世界越来越像一个相互依存、同舟共济的“地球村”。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正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对话、碰撞、交融的首要媒介。因此,语言推广就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共享的战略选择。这为汉语走向世界和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机构的孔子学院的诞生、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时代土壤。同时,“孔子”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符号,被创造性地作为汉语文化传播的标志,
  也充分表明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紧紧抓住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基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致力打造自己的语言文化品牌,并不断提升其认同度和凝聚力。
  其次是中国发展催生“汉语热”的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大幅提高,中国发展道路广受关注。由此带来的,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世界各国商业、就业机会的激增,是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文化交流中作用的凸显,是“中国热”“汉语热”的方兴未艾、愈益高涨。目前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5000万人,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颁布政令,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和对一国文化的了解,变成全世界大量增长的需求,本身就彰显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综合国力、世界形象和国际地位,也体现出对这个国家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和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开展汉语国际推广,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高度关注和对汉语的热切需求,孔子学院在海外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客观必然。
  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生驱动。毋庸讳言,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还不够,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漫画、韩国电视剧等相比,中国能够走向世界的文化产品还不多。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出超”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长期处于“入超”状态。面对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强势传播渗透,中国要旗帜鲜明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就必须大力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道理。而孔子学院所具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等功能,决定了它能够把中华文化以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一个更加亲和、充满希望的大国形象。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与法语联盟、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等历史悠久的国外语言推广机构相比,孔子学院成立较晚,只有10年的时间。但后起而勃发,在学习借鉴、兼收并蓄的过程中,孔子学院从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堪称中外文化教育合作的样板和典范。尤其是共建、共有、共管、共享机制,可谓世界高等教育一大创举。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办学模式,孔子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由中外合作院校及相关人士共同组成,中方负责教学事务,外方担任院长且提供办学设施,有效解决了办学场地、教学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在孔子学院总部和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汉办”)的指导下,中外院校紧密配合、戮力协同,既充分调动合作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密切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联系,有利于孔子学院因地制宜、扎根本土、办出特色,为之实现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涓流汇海,垒土成山。令中外合作院校尤感振奋的是,孔子学院在自身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也激发了双方全面对接、良性互动的活力,产生了精诚合作、互利共赢的放大效应。以南开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为例,两校2011年共建孔子学院后,友好关系日益紧密,继续开展了多方面、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一是双方互办“大学日”,把交流合作内容由语言文化拓展到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二是由两校教授合作开展中国学研究项目并取得长足进步,已使格拉斯哥大学成为苏格兰地区重要的中国学研究中心,在英国产生了积极影响。三是经过反复沟通磋商,两校深度合作的南开—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生院项目已筹备就绪。可以说,孔子学院确实为中外院校更广泛、更紧密的战略协同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契机,而两校学科学术上的交流融汇又进一步推动了孔子学院的发展。这种良性互动对于整体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无疑颇有裨益。   孔子学院走过了10年历程,开枝散叶,成果丰硕,令人钦佩,值得祝贺。抚今追昔、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在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学院属于年轻的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知认同还需经过一个逐步提高和逐渐加强的过程。尤其当前,
  孔子学院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师资队伍、教材教法等环节还存在亟需突破的瓶颈。相信参与孔子学院建设发展的各方都会高度重视,共同探索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十载兼程谱就新篇,中华文化再续辉煌。着眼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战略部署。作为孔子学院的中方承办院校,我们要以庆祝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为契机,更加奋发开拓、锐意进取,努力为孔子学院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光大做出新的贡献。
  孔子的“传”人与“传”说
  文 李莉
  2013年的孔子学院大会闭幕式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做了《我心中的孔夫子》的讲演,他提到了他所想象的孔子,是睿智又活泼幽默的。而作家杨绛心目中的孔子可能更贴近大众的感受——一位善于教导学生的传道授业的师者。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孔子在国人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符号。如今,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成并蓬勃发展起来,10年来数以万计的孔子“传”人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为世界各地传递着来自中国的友好情意。他们有着深沉的文化情怀,喜欢并热爱着这项事业,这些看不见的情思将孔子的“传”人与“传”说紧紧地串联起来,编织出孔子学院全世界纵横交错的文化之网。
  说起孔子的“传”人,范曾先生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现在全球每一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所悬挂的孔子画像,都是出自范曾先生笔下。在国家汉办总部的中国文化展示中心,也悬挂着范曾先生书写的“礼之用和为贵”。法国总统奥朗德曾在给范曾先生的亲笔信中写道:“先生的绘画是中国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习主席访问韩国期间,送给韩国总统朴槿惠的就是范曾先生所画的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赵云的画像——这是喜爱中国文学的朴槿惠最欣赏的一位中国英雄。
  2009年的夏季,南开大学首次承办国家汉办的孔子学院教师培训,范曾先生欣然接受邀请,为200多名即将奔赴世界各地的学员们做了题为“孔子思想与孔子学院”的讲座。第二年,又为500多名孔院教师做了《国学开讲》的开班讲座。六年来,南开大学一共举办了23期培训,学员近2600人,他们中有外方院长、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在培训期间听过范先生的讲演或讲座录像。2011年,南开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在揭牌之际,范曾先生作为南开大学的终身教授在格拉斯哥大学颇负盛名的艺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做了“泼墨的世界”的讲演。500人的现场中外嘉宾云集,座无虚席。现场的一些英国人站起来激动地表示,在范曾先生举手投足、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富有生机的画卷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像是古典戏曲里精彩的亮相,只这一瞬间,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形象在苏格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和欢迎。
  法比尤斯先生是法国现任外交部长,也是南开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首席教授。他出生于艺术世家,对法兰西民族的绘画艺术颇有研究,对中国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得知南开大学要在法国筹建一所孔子学院后,法比尤斯很快推荐了他的家乡——鲁昂的诺欧商学院。在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成立了南开大学的第7个孔子学院,同时也是全世界第7个商务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的揭牌仪式上,法比尤斯幽默地对国家汉办的许琳主任说:“许主任,我们昨天得知您今天要穿着一件湖蓝色的西装,就连夜把今天揭牌仪式的会场几百个座椅套都改成了一样的湖蓝色。”他用诙谐的话语表达了对孔子学院的重视和加强中法文化交流的愿望。
  在一次会面中,法比尤斯先生送给南开大学薛进文书记他的一本新著——《十二珍品阁》,薛书记提出组织出版中文版,法比尤斯欣然应允。2014年2月,由范曾先生作序并用书法亲书序文的《十二珍品阁》中文译版面世,南开大学在国家博物馆为法比尤斯和范曾先生举办了“中法文化对话暨《十二珍品阁》首发仪式”。法国现任外长与中国画家同台在聚光灯下纵论文化,这在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是第一次。
  申宜暻是一名来自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她和其他热爱中国文化的外方院长一样,喜欢并致力于孔子学院的工作。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和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的经历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回国后成功担任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她是一名典型的韩国女姓,有着美丽的外表、温柔的性格和坚毅的品质,穿着粉紫色系的套装,讲着流利的中文,忙碌在孔子学院的各种活动现场。
  在孔院院长联席会上,她颇为开心地介绍:“我们专门为学校的教职员工开办了汉语培训班。校长也是我们的学生。校长要求老师们尤其是管理人员,要利用早晨的时间坚持学汉语。现在除了校长可以听懂汉语并且用汉语表达,很多的院长、处长也会讲汉语,如果大家到我们学校来谈合作项目,我们可以直接用中文交流了。”除了在学校里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申宜暻更重视的是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孔子学院,在当地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她提出孔子学院的讲课不要局限在课堂,可以走出去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上门教学服务。几年来,老师们的足迹遍布电视台、韩亚航空、酒店、博物馆等各种机构。申宜暻在济州道创办了中国电影节,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而济州文化广播电台(JEJU MBC RADIO)的汉语节目《一分钟汉语》、济州文化电视台(JEJU MBC)的汉语节目《申宜暻之生生汉语》和济州电视台(JIBS)的汉语节目《通通汉语》,都是她现在参与录制和主持的汉语节目,很多热爱汉语的韩国人都是她的粉丝。
  如果说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外方使者,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就是连接中外文化的中方桥梁。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崔建新,看上去很清瘦,却毫无疑问地是一座坚实的桥梁。担任中方院长八年来,几多付出,几多辛苦,几多收获,谈起自己时他却十分的低调,觉得自己做了和其他成千上万名院长同样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很有感情,把它当作了事业和使命。   由南开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共建的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是美国第一家孔子学院,迄今已成立了10年,是大华府地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下设的孔子课堂和直接汉语教学点有20个。其中之一的华盛顿育英学校孔子课堂有300多名学生,每年都有几百人在等待入学,奥巴马夫人来中国前特地去这所学校向孩子们“取经”。
  谈起对孔子学院的理解,崔建新说,满足美国本土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求,同时也让我们的教师和志愿者了解美国,这就是孔子学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孔子学院在美国学生成长过程中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这对中美交流是有益的。谈到做院长期间的感受,他回忆道,初到异国他乡,对家人的思念和适应中外文化的差异,是每一个孔院人都要适应的过程;尤其是中外文化碰撞所带来的酸甜苦辣,是必然会经历的。而经历了这个过程,也就真正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了。
  “以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文 苏立昌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作为中方院长,在英国格拉斯哥的南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两年。两年中,自己作为一位学院的管理者和汉语教师,通过汉语教学、文化交流,以及与苏格兰当地民众的广泛接触,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孔子学院的发展也使得“孔子学院”这个在当地原本陌生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当地,“了解中国和学习汉语”一时成为民间的一种时尚。回想孔子学院两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高,也深深体会到: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中,不仅是中国语言与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而作为一位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在肩负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重任的同时,更是一位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从理论上说,孔子学院在所在国家和地区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汉语教学,为当地培养本土汉语教师,以及组织各类的汉语水平考试等。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体会来看,孔子学院首要的任务是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孔子学院的平台,在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中国的社会,知晓中国的发展。
  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在2011年10月成立以后,首先在孔子学院自我宣传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中包括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通过与当地中英民间友好团体的合作,组织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文化宣传和交流活动,如中国电影周、摄影展和春节联欢庆祝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当地民众了解孔子学院,接触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从起初的好奇,到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直到报名来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
  到格拉斯哥大学孔院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自格拉斯哥地区的各个领域,既有大学的师生,也有当地的官员、学者、公司职员,以及当地的汉语爱好者。他们通过孔院开设的汉语课程和举办的各种活动,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结束孔院的汉语学习后,他们返回苏格兰各地,在各自的朋友圈中不断地介绍和宣传孔子学院,口口相传,使孔院的影响在当地民众中间广泛传播开来。
  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影响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因为它是当地除业已建成的孔子课堂之外首家建立在大学层面的孔子学院,学院在成立之初便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学院成立之时,中英政要、两所高校(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校长、当地知名人士,以及来自格拉斯哥地区的数百名教师、学生和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场面盛况空前。其间,我国著名学者、画家范曾先生亲临孔院揭牌仪式,并做了题为“泼墨的世界”的学术演讲,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掀起了一股新的中国风。另一方面,学院成立之后,在开展汉语课程教学的同时举办了一系列辅助性文化活动,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推广作用。
  随着孔院影响的不断扩大,慕名前来学习汉语和了解咨询有关中国事务的人越来越多。孔子学院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每天都会接待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他们中既有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有七八十岁的长者。他们有的曾经到过中国,有的只是听说过中国,对中国还不甚了解。但是大家有一点是相通的,即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喜欢中国,喜欢汉语,希望了解更多有关中国的发展情况。
  在国家汉办开始实施新汉学计划以后,有很多当地学者和大学生来孔院咨询留学中国、学习汉语的各种事宜。两年来,借由孔子学院这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不少年轻学子得以来中国留学。与此同时,当地的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他们有的也在家长的陪同之下来到孔院咨询留学信息,甚至参加孔子学院开设的汉语课程;还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在完成了当地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以后,来到孔院报名参加国家汉办为外国中小学生准备的各级汉语水平考试中,期望早日取得汉语语言的资格
  证书,为将来有机会到中国留学做好准备。在过去的一年里,孔子学院组织了多次各类汉语水平考试,参加者络绎不绝。在2013年夏天举行的一次汉语水平考试中,一位三十几岁的父亲领着他七岁和九岁的两个女儿同时出现在考场上,颇引人注目。虽然父女三人的考试级别不同,但他们的考试热情可见一斑。
  格拉斯哥大学孔院一直秉承一种积极与开放的态度,不遗余力地尽可能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汉语的需求。由于汉语短期班的学生多来自社会,白天工作时间不能来学院上课,学院就将汉语课程安排在晚上和周末,为多数在职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
  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或身体状况不好等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学院也能竭力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84岁的老人,他的学习经历后来被写成一篇 《一位84岁老人的愿望》的专题报道。2013年,学院接受了一位身体残疾的学生,学院派出最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授课,并为其制定了特别的教学方案。经过近一年的特殊授课,这位学生的汉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孔院教师们的辛苦付出得到学生本人及其家属的高度赞许。
  孔子学院肩负着汉语国际推广和文化交流的重大使命,可以借用一位哲人所描述的,是“以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的事业。我们在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接触并了解了更多的异域文化,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我的志愿者经历
  文 张潇逸
  2012年和2013年的两年间,我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两种类型的汉语课程,一类是为本科生提供的选修课,计入学分;另一个类是继续教育课程,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学习机会。同时,孔院也开设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书法与绘画”“东西方影像与文化”等。每年安第斯孔院都会举办“中国文化周”,包括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书展影展和文化体验等各项活动,现已成为安第斯大学一年一度的盛事。此外,孔院还与安第斯大学、使领馆等单位合作,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文艺演出,举办汉语水平考试,编写教材,管理和培训志愿者,组织大学间的交流互访等活动。可以说,在波哥大,凡是提到与中国文化或汉语相关的事情,大家都会想到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
  作为志愿者,我的主要工作是语言教学、协助老师编写教材和做录音。这些经历给了我很多锻炼。由于中外文化、思想观念、宗教、生活方式等的诸多差异,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比我想象中要难得多。
  首先就是角色的转换。在国内时,我们还是学生。刚下飞机,我们就要以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作为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负责,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此外,很多在国内不是问题的事情,在国外就成了大问题。
  大四的时候,我曾带过项目班,自认为经验丰富。但是到了哥伦比亚,才发现在海外教学与在国内教留学生有很大区别。专门前往中国学习汉语言文化的留学生可以投入全部精力,有充分的时间用于学习,而且一言一行都身处汉语的大环境中。但对于海外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并不是主业,
  学生们有其他更繁重的课业压力。除了不多的汉语课,他们很少有练习口语的机会。哥伦比亚的学生从小在生动活跃甚至显得吵闹的课堂氛围中成长起来。语言课本身就稍显枯燥,加之汉语对于他们而言又有些艰涩,因此汉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来调动课堂气氛,否则学生们很容易感到乏味。在他们眼中,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对学生不能有丝毫不尊重,不能批评,不能体罚,不能罚抄罚写,否则学生不满的话可以投诉教师。曾经有位泰国的志愿者,因为一个学生汉字写得不好,给他布置了很多抄写作业,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结果挨了学校批评。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在事后批评或惩罚,而是从一开始就要确立规则并严格执行,做到公正不偏颇。我们会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计划和课件,发布通知,收发作业,与学生互动。做教学计划时,会细致到每周、每节课的课本进度、课堂练习、作业题目、考试时间和范围、期末成绩构成等等,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自主安排作业和小组讨论时间,复习备考。这些都是细小而琐碎的事情,但我们的工作本身就需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这也有助于我们形成严谨细致的教学作风。
  教师的仪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很多学校对教师着装有要求,会指定专门的制服或特定的款式及颜色。所有学校都会要求教师的装扮干净得体,这是基本的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俗和标准。曾经有志愿者因为连续一个星期穿了同一件外套,被学生议论;也有的女教师因裙子稍短而被全校的学生和老师提醒过。
  拉美人普遍时间观念不强,常常迟到,非正式场合更是如此。有一位老师请我们去她家做客,约在六点钟吃晚饭。我们六点半抵达,这时她才吩咐厨师开始做饭,直到八点多才正式就餐。去参加另一位老师的家庭聚会时,我们如约中午十二点到达,结果下午五点多聚会才开始。不过另一方面,他们在工作上却是提前安排,很多拜访和事务都要预约,不能插队。
  这些文化和观念的差异,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都是不小的挑战。我们经历了最初的陌生、不适甚至反感,开始慢慢地适应、接纳、融入并且乐在其中。这段海外教学经历对我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抗压能力、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锻炼和提升,不仅给了我们足够的自信,更让我们受用终身。
  在哥伦比亚的华人很少,汉文化的氛围不浓。每逢中国的年节,我们几家孔院和孔子课堂的志愿者就会聚在一起,包饺子吃。记得中秋节,我们六个人还分吃了一块“珍贵”的月饼。很长一段时间,安第斯孔院只有我一个志愿者。刚来的时候觉得非常寂寞,难得有个小假,便抓紧和其他志愿者小聚,完全不想回自己的公寓。后来和同事、学生慢慢熟悉,常常和他们聊天,让他们带我逛街,帮我介绍周围的环境。朋友多了,心情也放松了,就算是一个人住,依然过得很开心。
  在进行汉语教学时,我常常借着课文的话题,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尤其是当下中国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和生活状态,让哥伦比亚的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同龄人。
  孔院的生源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领域,所涉及的专业面很广,包括经济、工程、法律、艺术设计等等;很多社会人士因工作需要也前来报名学习,因为懂中文和汉语的人在公司甚至政府机构都很受欢迎。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完全是缘于兴趣,他们并不满足于课文中的、图片中的中国,他们渴望真实的、触手可及的中国,很想来中国旅游,学习汉语,亲身感受中国文化。
  他们的兴趣和愿望对于我们是一种激励与动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点滴滴的言行,来展示今日中国之一角。在众多海外人士只能从文字中、从电视上看到遥远的中国时,以我们这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个体的言行,告诉他们一个普通中国人眼中的中国,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平实而伟大的祖国。这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意义所在。
  海外教学的经历,有苦闷,有挫折,有想念,当然也有欢乐,因为交到了很多知心朋友。对我们来说,在读书期间有机会出外开阔眼界,接受磨砺,经历挫折,自寻解决之道,逐步成长,何其幸哉!
其他文献
读者初阅《最后一支歌》时,也许会误认为它是一部平淡无奇的纯爱小说,但正如作者尼古拉斯·斯帕克所言,小说囊括了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兼顾多条情感线索。它内容丰富,文笔凝练,构思精巧,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纯爱佳作。《最后一支歌》就如一篇华丽的爱的乐章,伴随着夏日海边的清新气息,在你耳边悠悠奏响,起承转合,扣人心弦。    起:爱的缺失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的一座海滨小城,围绕着一对久未相见的父女展
晚清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了古老的封建帝国,从闭关锁国被迫对外开放,从农耕文明被迫面对工业文明。面对西方的挑战,开始有先行者将眼光看向了西方那些遥远的国度,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向西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奔赴西方试图探索富国强兵之道。继岳麓書社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收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考察西方的著作之后,本刊特设立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以纪念
傅永传  (唐)李延寿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又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
任何一个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高考的人都能体会到,高考就像一块三棱镜,将我们的高三岁月折射得五光十色——热情的红、希望的绿、忧郁的蓝、乐观的黄……然后,在那个6月里,我们终于走到“彩虹的尽头”,七色光重新汇聚,闪耀出纯净的光芒。  考前的那段时间,我开始规律地过着每一天。日子绵长而干净,生活习惯照旧。就连“上战场”的那两天也是一样:准点吃饭,普普通通的菜色;中午回家小眯一觉;考试的时候埋头“嗒嗒嗒”写
2021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了来自法国的建筑师安妮·拉卡顿(1955— )和让—菲利普 · 瓦萨尔(1954— ),这对建筑师夫妇成为第49位和第50位普利兹克获奖者。  近年来,普利兹克奖不再局限于建筑作品及设计方法,而是更加强调建筑的民主精神和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关注社会保障性建筑的意义,重视“集体主义”与“公平”。“今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知到自己是整个人类的一分子。无论是出于
童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对语文高考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在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上作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现代文阅读文本探究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是高考中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新题型。这种新题型始见于2007年高考全国卷Ⅲ,赋分8分;尽管尚未在全国各省市推广,却肯定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因而非常值得同学们关注。  从理论上讲,探究题的能力等级应
展览是人类与地球脆弱性的一道界线  《太阳与海洋(码头)》的表演场所在海军码头内的威尼斯圣殇教堂,毗邻军械库展览场馆,是第58屆威尼斯双年展中表演性极强的作品。三位艺术家将展览现场变成了一个剧场式的人造沙滩,演员在沙滩上休闲度假,观众则站在高处,越过栏杆观看这场末日的寓言。  在一大片人造沙滩上,男女老少身着泳衣优哉游哉,在人造光的照耀下尽情享受着海边日光浴;沙滩上散布着五颜六色的毯子,人们随意地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他在史上留下了多项“第一”和“之最”:第一位到达印度的中国僧人;第一位连续走完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年过花甲还到外国取经的高僧;第一位对取经经过之地都留下记载的高僧;还是西行取经走得最远、到的地方最多的高僧。  法显(334—420)是中国历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东晋隆安三年(399年),
不久前,一位旅居英国的老朋友送来他新完成的一篇稿子,题目是“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与中国古陶瓷收藏”。我对陶瓷完全是外行,但在拜读这篇文章之后,却真是感到中国收藏界对珀西瓦尔·大维德(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的了解太少了。大维德是西方研究中国古陶瓷最负盛名的学者和权威,他的收藏已经成为西方乃至中国陶瓷收藏者引以为参照的重要依据。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已经
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  于是我不停地雕刻,  直至使他自由。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这段话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之口(1475-1564),在他的眼里,冰冷普通的大理石通透而又富有灵性。通过不断的敲击与雕琢,他把大理石变成骨骼、血脉和肉身,赋予大理石新的灵魂,把囚禁在其中的生命力释放出来。四座“圣殇”雕塑取材于《圣经》中圣母马利亚默悼受难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