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纺织产业带动就业四年以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得以延伸。2018年,在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引领下,新疆纺织产业将如何抓住新机遇、呈现新趋势、承担新使命?
3月19~2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副秘书长李进才,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总工程师郭宏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徐建华、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组成的新疆调研组从伊宁、霍尔果斯、霍城,到精河、奎屯、乌鲁木齐,实地走访了多个产业园、会展中心和二十余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六场,对新疆纺织产业如何在新阶段实现大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新疆调研组
组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夏令敏
伊宁:产城融合践行者
作为产城融合的践行者,伊宁县的“以产兴城、以城兴业”战略颇见成效。
伊宁县轻纺产业区位于伊宁县城南,规划总占地面积5700亩,呈“一区两园”格局,其中家纺服装产业园位于县城西南,规划面积1500亩,主要以服装、家纺生产加工为主;织造产业园位于南新区南侧,规划面积4200亩,以坯布生产为主。
在园区内,调研组走访了四家企业。主要生产手套的伊犁卓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北,年产各类手套250万双,目前企业员工500余人,其中维吾尔族员工占到45%;新疆本地企业时速科教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学生校服,目前企业在南北疆共有29个业务员,采用接单生产模式;总部在江苏南通的新伊三润服装公司,主要向日本出口沙滩裤,目前有130多名工人,全部投產后员工人数计划在1000人左右。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伊宁县委副书记、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张华介绍,轻纺产业区在建设初期就规划了相关配套的建设,目前入驻企业员工稳定率达到95%以上。张华表示,南通的痛点都是伊宁的优点,两地互补性非常大。
夏令敏表示,产业区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可以看到棉纺企业在新疆的投资有了实质性的转化,实现就业成效明显。他同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棉纺产能不宜再扩大,否则容易失去资源优势;二是不管政策怎么制定,原有政策不能随意变化,要让企业、员工对政府有信心;三是企业要清楚地认识到,最初依靠政策扶持,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才能走得更远。
霍尔果斯:边境贸易推动者
在到达霍尔果斯口岸之前,调研组首先走访了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作为内地知名企业,红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于2015年在霍尔果斯中哈边境合作中心配套区开工建设,于2016年投产。厂长周伟新介绍,新疆红豆冬天生产柔软的红豆绒产品,夏天生产滑爽的红豆棉产品,目前员工已基本稳定。
在正在建设中的霍尔果斯国际会展中心,调研组了解到,总建筑面积超过11.5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后,中国纺织产品都能在这里展出,哈萨克斯坦商户可持护照免签进入,有效节约了物流成本,促进了双边贸易。
在中哈霍尔果斯义乌国际商贸城,调研组遇到了一大早乘班车来采购货品的哈萨克斯坦商户。据介绍,目前商贸城主要以交易家纺产品为主,买卖均可免税,平均每天客流量3000人,哈方每人每天可带出免税货物50公斤,每天可交易货物150吨,淡季每天交易额两三百万元,旺季可达七八百万元,其中70%都是家纺床品。
围绕商贸城,中哈边境开通了专线班车,同时很多内地企业到周边建厂,前店后厂模式正在慢慢形成。
随后,调研组参观了霍城县服装服饰产业园。
精河:差异化发展先行者
在博州精河县,调研组走访了6家企业和精河工业园区,并召开了座谈会。通过借势、借力、借位,精河县率先引进地毯企业、土工布企业、食品布袋企业和球类/内胆企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2015年建成投产的维朗工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工作服,员工基本稳定,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平均工资2600~2700元,最多可达六七千元,调研组了解到,企业员工生活习惯都在变化,已逐渐转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就业。三坤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箱包企业,目前正在培训南疆员工,企业采取订单生产,产品全部出口。
裕林土工材料有限公司2017年7月投入生产,主要生产土工布、复合土工膜、土工格栅、土工格网等,目前企业已经在政府的采购名录中。夏令敏特别表示,土工材料之前在疆内是空白,企业要抢占先机,未来大有前景,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产品质量必须过关,要形成政府赢、企业赢、员工赢多赢格局。
海鹰地毯有限公司是天津武清企业投资建设,目前疆内同类企业仅此一家,产品主要为喷墨印花地毯和草坪地毯,全部出口欧美市场,企业负责人表示,与天津武清相比,从新疆出口时间成本缩短了一半。
在之后的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流动大和培训难、政策补贴落实慢两方面。夏令敏建议新疆企业要与内地企业一致,走高质量发展路线,追求高附加值,着眼市场需求,不能只盯住政策优势和各项补贴,要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着眼于长远发展;管理水平要提升,并且要抓住政策支持的机遇加快提升。
奎屯:构建纺织产业新生态
经过四年的发展,在政府和纺织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北疆纺织产业已进入发展新时期,其中,优势企业的进驻为当地财政、就业脱贫做出了很大贡献。以在奎屯建厂的新疆天虹为例,从2016年5月投产至2017年底,已累计缴纳税收6690万元;2018年1~2月已缴纳税收820万元,预计全年完成33台涡流纺纱项目后,年缴纳税收将再上新高。天虹三家分厂带动当地及周边就业25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1200余人,一分厂员工就囊括了17个民族。
夏令敏表示,天虹等企业已自成体系,即便没有政策支持也能健康运转。其他有些企业还有差距,要在管理上提升、在产品开发上提升、在市场拓展上提升;对于落后产能,可以考虑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适当退出一部分。
除了走访棉纺企业,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更重点关注了服装企业、土工材料企业、地毯企业以及家纺布料产业园等下游环节的发展现状。棉纺企业的进驻无疑为产业链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在调研组走访的多个北疆地区,纺织产业链下游都有了不错的发展。
乌鲁木齐:交易流通新模式
从在建的霍尔果斯国际会展中心、稳步运营并带动周边发展的中哈霍尔果斯义乌国际商贸城,到已投入使用的乌鲁木齐德汇广场、已完成规划的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步入发展新阶段的新疆纺织产业也在不断带动交易流通模式的创新,并与之互为依托。
作为“三城七园一中心”中“一中心核心区”的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选址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高铁片区、中欧班列集散中心等众多交通线。
调研组表示,随着新疆纺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上下延伸,创新流通模式和大型商业体的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要与转型升级和就地改造相结合,同时打造智能化信息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市场体系要转变,不再依赖政府、依赖政策、依赖内地,而是主动向西拓展、向疆内拓展、向内地拓展;此外还要尝试用金融模式缓解风险,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流通产业新规划。
3月19~2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副秘书长李进才,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总工程师郭宏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徐建华、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组成的新疆调研组从伊宁、霍尔果斯、霍城,到精河、奎屯、乌鲁木齐,实地走访了多个产业园、会展中心和二十余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六场,对新疆纺织产业如何在新阶段实现大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新疆调研组
组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夏令敏
伊宁:产城融合践行者
作为产城融合的践行者,伊宁县的“以产兴城、以城兴业”战略颇见成效。
伊宁县轻纺产业区位于伊宁县城南,规划总占地面积5700亩,呈“一区两园”格局,其中家纺服装产业园位于县城西南,规划面积1500亩,主要以服装、家纺生产加工为主;织造产业园位于南新区南侧,规划面积4200亩,以坯布生产为主。
在园区内,调研组走访了四家企业。主要生产手套的伊犁卓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北,年产各类手套250万双,目前企业员工500余人,其中维吾尔族员工占到45%;新疆本地企业时速科教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学生校服,目前企业在南北疆共有29个业务员,采用接单生产模式;总部在江苏南通的新伊三润服装公司,主要向日本出口沙滩裤,目前有130多名工人,全部投產后员工人数计划在1000人左右。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伊宁县委副书记、南通援疆工作组组长张华介绍,轻纺产业区在建设初期就规划了相关配套的建设,目前入驻企业员工稳定率达到95%以上。张华表示,南通的痛点都是伊宁的优点,两地互补性非常大。
夏令敏表示,产业区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可以看到棉纺企业在新疆的投资有了实质性的转化,实现就业成效明显。他同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棉纺产能不宜再扩大,否则容易失去资源优势;二是不管政策怎么制定,原有政策不能随意变化,要让企业、员工对政府有信心;三是企业要清楚地认识到,最初依靠政策扶持,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才能走得更远。
霍尔果斯:边境贸易推动者
在到达霍尔果斯口岸之前,调研组首先走访了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作为内地知名企业,红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于2015年在霍尔果斯中哈边境合作中心配套区开工建设,于2016年投产。厂长周伟新介绍,新疆红豆冬天生产柔软的红豆绒产品,夏天生产滑爽的红豆棉产品,目前员工已基本稳定。
在正在建设中的霍尔果斯国际会展中心,调研组了解到,总建筑面积超过11.5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后,中国纺织产品都能在这里展出,哈萨克斯坦商户可持护照免签进入,有效节约了物流成本,促进了双边贸易。
在中哈霍尔果斯义乌国际商贸城,调研组遇到了一大早乘班车来采购货品的哈萨克斯坦商户。据介绍,目前商贸城主要以交易家纺产品为主,买卖均可免税,平均每天客流量3000人,哈方每人每天可带出免税货物50公斤,每天可交易货物150吨,淡季每天交易额两三百万元,旺季可达七八百万元,其中70%都是家纺床品。
围绕商贸城,中哈边境开通了专线班车,同时很多内地企业到周边建厂,前店后厂模式正在慢慢形成。
随后,调研组参观了霍城县服装服饰产业园。
精河:差异化发展先行者
在博州精河县,调研组走访了6家企业和精河工业园区,并召开了座谈会。通过借势、借力、借位,精河县率先引进地毯企业、土工布企业、食品布袋企业和球类/内胆企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2015年建成投产的维朗工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工作服,员工基本稳定,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平均工资2600~2700元,最多可达六七千元,调研组了解到,企业员工生活习惯都在变化,已逐渐转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就业。三坤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箱包企业,目前正在培训南疆员工,企业采取订单生产,产品全部出口。
裕林土工材料有限公司2017年7月投入生产,主要生产土工布、复合土工膜、土工格栅、土工格网等,目前企业已经在政府的采购名录中。夏令敏特别表示,土工材料之前在疆内是空白,企业要抢占先机,未来大有前景,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产品质量必须过关,要形成政府赢、企业赢、员工赢多赢格局。
海鹰地毯有限公司是天津武清企业投资建设,目前疆内同类企业仅此一家,产品主要为喷墨印花地毯和草坪地毯,全部出口欧美市场,企业负责人表示,与天津武清相比,从新疆出口时间成本缩短了一半。
在之后的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流动大和培训难、政策补贴落实慢两方面。夏令敏建议新疆企业要与内地企业一致,走高质量发展路线,追求高附加值,着眼市场需求,不能只盯住政策优势和各项补贴,要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着眼于长远发展;管理水平要提升,并且要抓住政策支持的机遇加快提升。
奎屯:构建纺织产业新生态
经过四年的发展,在政府和纺织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北疆纺织产业已进入发展新时期,其中,优势企业的进驻为当地财政、就业脱贫做出了很大贡献。以在奎屯建厂的新疆天虹为例,从2016年5月投产至2017年底,已累计缴纳税收6690万元;2018年1~2月已缴纳税收820万元,预计全年完成33台涡流纺纱项目后,年缴纳税收将再上新高。天虹三家分厂带动当地及周边就业25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1200余人,一分厂员工就囊括了17个民族。
夏令敏表示,天虹等企业已自成体系,即便没有政策支持也能健康运转。其他有些企业还有差距,要在管理上提升、在产品开发上提升、在市场拓展上提升;对于落后产能,可以考虑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适当退出一部分。
除了走访棉纺企业,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更重点关注了服装企业、土工材料企业、地毯企业以及家纺布料产业园等下游环节的发展现状。棉纺企业的进驻无疑为产业链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在调研组走访的多个北疆地区,纺织产业链下游都有了不错的发展。
乌鲁木齐:交易流通新模式
从在建的霍尔果斯国际会展中心、稳步运营并带动周边发展的中哈霍尔果斯义乌国际商贸城,到已投入使用的乌鲁木齐德汇广场、已完成规划的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步入发展新阶段的新疆纺织产业也在不断带动交易流通模式的创新,并与之互为依托。
作为“三城七园一中心”中“一中心核心区”的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选址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高铁片区、中欧班列集散中心等众多交通线。
调研组表示,随着新疆纺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上下延伸,创新流通模式和大型商业体的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要与转型升级和就地改造相结合,同时打造智能化信息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市场体系要转变,不再依赖政府、依赖政策、依赖内地,而是主动向西拓展、向疆内拓展、向内地拓展;此外还要尝试用金融模式缓解风险,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流通产业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