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重在启发学生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感悟。如何让学生有效地阅读,有深度地感悟,这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没有教师的教,学生也能读有所获。本文从抒情主人公入手,教给学生一种有效的阅读抒情类古诗词的方法。
【关键词】抒情类古诗词 抒情主人公 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内容面广量大,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显示,教师如果想面面俱到,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此外,从“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念出发,“授人以渔”显然要比“授人以鱼”重要得多。因此,只有找到一种“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的办法,才可以使这两个方面得到兼顾。
以抒情类古诗词的阅读为例,笔者认为,这一“脔肉”可以选定为“抒情主人公”。
一、 探寻抒情主人公,明确抒情主体
所谓抒情主人公,就是指“能够直接代表诗人说话,在诗歌抒情中占主体位置的言说形象”,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寄托。但我们决不能就此断定抒情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因为作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抒情主人公则是文学世界中的形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是作者在更高的审美理想指导下抒发的作为艺术真实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所以,如果我们找准了抒情主人公,把握了抒情主人公的真正身份,就可以为理解全诗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确定抒情主人公并不难,大多数古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通过题目和内容即可明确。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以死明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民族英雄。
二、走进抒情主人公,品悟诗词意境
读词必须要入境。读诗也是如此。而最好的入境之法就是如演员演戏一般忘我地投入角色,设想自己即是抒情主人公,用抒情主人公的眼、耳、口、心去看、去听、去品味、去感受。例如,只有把自己想象成立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军人,才能感受出“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宏伟和“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悲壮。总之,走进抒情主人公,才能准确领会诗词中的真实情感。
其实,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过程就是读者一步步地走进抒情主人公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和联想,一首诗的意境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例如,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可以做如下想象:
八月的秋风无情地撕咬着我的茅屋,它是想在这软弱的茅屋前一显威风。可它哪里知道,这茅屋对我而言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天若有情天亦老!我只能眼睁睁地望着那一根根茅草随风而去。挂在树梢上的、飘落在水塘里的,都已拿不回。雪上加霜的是,那一群顽童把掉落在地上的仅剩的干茅草也抱了去。可怜我身未老、心已衰,哪里还追得上那健步如飞的少年郎?唉!罢了,罢了。
偏偏又是连夜的大雨接踵而至,将我屋内淋遍,将我床头打湿,令我妻儿受苦。我本穷困潦倒,好不容易得此茅屋安生,却在今日遭此劫难,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对雨长叹,这天下的读书人,究竟还有多少如我这般?
倘若能有一间宽敞、牢固的大房子可以让天下贫寒之士不再颠沛流离,那该多好啊!到那时,即使让我独受饥寒之苦又何妨呢?
漫漫长夜,此情此景,实难入眠……
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品悟这首诗的意境。
三、跳出抒情主人公,鉴赏创作艺术
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蕴含的思想情感,更在于作者高超的创作艺术。领略这种创作艺术,需要我们站在更高、更客观的角度,对作者的独到匠心做冷静的分析与思考。
对于抒情类古诗词,我们可以从抒情主人公出发,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作者塑造抒情主人公的方法有哪些。
创作手法的使用直接决定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得当的创作手法可以使人物性格鲜明,感情真挚而富有感染力。
以此方法进一步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对主人公的刻画细腻而生动,既有语言动作的刻画,也有神态心理的描摹;既有直抒胸臆的表达,也有寓情于景的含蓄。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自叹息”与“俱欢颜”的鲜明对比。一个“自”,传神地写出了主人公遭遇不幸后的孤独无助,暗示了世风的淡薄。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到的依旧是“天下寒士”的生活状况,不是同病相怜的呻吟,而是一份诚挚的祈盼。正反对比之间,人物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是抒情主人公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果说走进抒情主人公是为了感同身受,那么跳出抒情主人公就是为了“冷眼旁观”,排除掺杂着个人情感的主观因素,结合作者的人生际遇和价值追求,去揣摩抒情主人公被塑造出来的真正用意。
仍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诗中既有抒情主人公对自身颠沛流离、落魄困顿的哀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也有对自己人未老、身已衰的哀叹“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还有对社会动荡、时局不定的忧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更有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甚至是舍己为人、无怨无悔的壮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其中有愤、有怨、有悲、有忧、有祈盼、有决心,究竟哪些才是作者通过这首诗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跳出文本,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思想追求中去寻找答案。
做过一番调查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生活遭遇并非独属于他个人的遭遇,而是那个战火纷飞、灾荒不断的时代里,老百姓普遍的生活状况。然而诗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关注的并不单单是他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如他一般在社会底层饱受煎熬的读书人,甚至是劳苦大众。所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是他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根本追求。而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我们更可以看出一代诗圣的崇高与伟大。直到此时,抒情主人公被塑造出来的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
其实,不仅抒情类古诗词的阅读可以这样做,一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可以如此。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也都有其思想情感的寄托之所在。我们可以将这些寄寓了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人、事、物找出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这就好比找到了阅读的一个支点。有了这个支点,学生就可以撬动阅读的杠杆,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王确主编.文学理论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邢海珍.诗歌写作与“抒情主人公”[J].阅读与写作,2005(10).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儒林中学)
【关键词】抒情类古诗词 抒情主人公 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内容面广量大,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显示,教师如果想面面俱到,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此外,从“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念出发,“授人以渔”显然要比“授人以鱼”重要得多。因此,只有找到一种“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的办法,才可以使这两个方面得到兼顾。
以抒情类古诗词的阅读为例,笔者认为,这一“脔肉”可以选定为“抒情主人公”。
一、 探寻抒情主人公,明确抒情主体
所谓抒情主人公,就是指“能够直接代表诗人说话,在诗歌抒情中占主体位置的言说形象”,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寄托。但我们决不能就此断定抒情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因为作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抒情主人公则是文学世界中的形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是作者在更高的审美理想指导下抒发的作为艺术真实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所以,如果我们找准了抒情主人公,把握了抒情主人公的真正身份,就可以为理解全诗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确定抒情主人公并不难,大多数古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通过题目和内容即可明确。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以死明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民族英雄。
二、走进抒情主人公,品悟诗词意境
读词必须要入境。读诗也是如此。而最好的入境之法就是如演员演戏一般忘我地投入角色,设想自己即是抒情主人公,用抒情主人公的眼、耳、口、心去看、去听、去品味、去感受。例如,只有把自己想象成立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军人,才能感受出“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宏伟和“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悲壮。总之,走进抒情主人公,才能准确领会诗词中的真实情感。
其实,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过程就是读者一步步地走进抒情主人公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和联想,一首诗的意境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例如,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可以做如下想象:
八月的秋风无情地撕咬着我的茅屋,它是想在这软弱的茅屋前一显威风。可它哪里知道,这茅屋对我而言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天若有情天亦老!我只能眼睁睁地望着那一根根茅草随风而去。挂在树梢上的、飘落在水塘里的,都已拿不回。雪上加霜的是,那一群顽童把掉落在地上的仅剩的干茅草也抱了去。可怜我身未老、心已衰,哪里还追得上那健步如飞的少年郎?唉!罢了,罢了。
偏偏又是连夜的大雨接踵而至,将我屋内淋遍,将我床头打湿,令我妻儿受苦。我本穷困潦倒,好不容易得此茅屋安生,却在今日遭此劫难,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对雨长叹,这天下的读书人,究竟还有多少如我这般?
倘若能有一间宽敞、牢固的大房子可以让天下贫寒之士不再颠沛流离,那该多好啊!到那时,即使让我独受饥寒之苦又何妨呢?
漫漫长夜,此情此景,实难入眠……
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品悟这首诗的意境。
三、跳出抒情主人公,鉴赏创作艺术
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蕴含的思想情感,更在于作者高超的创作艺术。领略这种创作艺术,需要我们站在更高、更客观的角度,对作者的独到匠心做冷静的分析与思考。
对于抒情类古诗词,我们可以从抒情主人公出发,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作者塑造抒情主人公的方法有哪些。
创作手法的使用直接决定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得当的创作手法可以使人物性格鲜明,感情真挚而富有感染力。
以此方法进一步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对主人公的刻画细腻而生动,既有语言动作的刻画,也有神态心理的描摹;既有直抒胸臆的表达,也有寓情于景的含蓄。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自叹息”与“俱欢颜”的鲜明对比。一个“自”,传神地写出了主人公遭遇不幸后的孤独无助,暗示了世风的淡薄。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到的依旧是“天下寒士”的生活状况,不是同病相怜的呻吟,而是一份诚挚的祈盼。正反对比之间,人物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是抒情主人公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果说走进抒情主人公是为了感同身受,那么跳出抒情主人公就是为了“冷眼旁观”,排除掺杂着个人情感的主观因素,结合作者的人生际遇和价值追求,去揣摩抒情主人公被塑造出来的真正用意。
仍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诗中既有抒情主人公对自身颠沛流离、落魄困顿的哀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也有对自己人未老、身已衰的哀叹“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还有对社会动荡、时局不定的忧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更有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甚至是舍己为人、无怨无悔的壮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其中有愤、有怨、有悲、有忧、有祈盼、有决心,究竟哪些才是作者通过这首诗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跳出文本,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思想追求中去寻找答案。
做过一番调查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生活遭遇并非独属于他个人的遭遇,而是那个战火纷飞、灾荒不断的时代里,老百姓普遍的生活状况。然而诗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关注的并不单单是他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如他一般在社会底层饱受煎熬的读书人,甚至是劳苦大众。所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是他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根本追求。而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我们更可以看出一代诗圣的崇高与伟大。直到此时,抒情主人公被塑造出来的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
其实,不仅抒情类古诗词的阅读可以这样做,一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可以如此。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也都有其思想情感的寄托之所在。我们可以将这些寄寓了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人、事、物找出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这就好比找到了阅读的一个支点。有了这个支点,学生就可以撬动阅读的杠杆,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王确主编.文学理论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邢海珍.诗歌写作与“抒情主人公”[J].阅读与写作,2005(10).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儒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