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韧的藤蔓
牙牙剧社是深圳第一个非职业戏剧团体。2008年夏天,何马在豆瓣网上发帖召集组建深圳本土话剧社,一下子聚集了百来号人。其实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冲着“不要求什么表演基础,我们只需表达我们自己的心声”这个口号来的。
没经验,不专业,我们连社名都起得相当低调,牙牙剧社取“牙牙学语”之意。从最开始整些大杂烩似的剧本瞎折腾,到复排经典名剧,自娱自乐的同时,我们还颇具冒险精神地安排了一场公演。2008年秋天,聚橙网接了话剧《哈姆雷特》来深圳演出的活动。网站想为演出做宣传,负责人问我们能不能在专业话剧团队来之前,先预演一次,培养观众的兴趣。由牙牙剧社改编后的《哈姆雷特与鬼魂》,在深圳创意文化产业园正式上演。一部20分钟的短剧,吸引了一百多位观众。演过之后,我们觉得不是特别成熟,但有这么多观众来看演出,还是让我们激动不已。
一年多后,牙牙剧社俨然成长为一条坚韧的藤蔓,蜿蜒到深圳文化休闲圈的众多角落。说起深圳民间话剧社,绝对非“牙牙”莫属;专业团队来演出,也少不了我们接洽。有些成员因“瓜熟蒂落”离去,有些成员因工作调动被“强行摘走”,留下来的,都把这里当成除工作地点和家之外的第三个去处。
一个个活宝
何马是发起人,被我们公推为社长,其实她更像个勤杂工。她的本职工作是猎头,招收新社员的任务自然交给她。她还要身兼裁缝一职。排练和演出需要戏服,租服装太贵,我们就动手设计。大家凑在一起七嘴八舌讨论一番,勾勾画画,一件衣服的样式就跃然纸上。我们是“脑力劳动者”,何马是“体力劳动者”。我们设计好后,她带着图纸去布店扯布做衣服。她在缝纫机前埋头苦干两天,几件像模像样的长衫、旗袍就出炉了。
笨笨是超级幕后,是我们剧社唯一没有上过舞台的人。不是每个女孩都有一个舞台梦,笨笨就在此列。笨笨也没闲着,除了担任剧社制作组组长,负责策划、统筹活动,还要认真“找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排练时有什么差错,笨笨作为观众,总能第一时间把它揪出来。
给剧社带来最多欢乐的要数Lulu。她性格开朗,演的也都是特别爱闹的角色。加入剧社后,她隔三差五介绍朋友加入。她把朋友们拉进来,她的朋友又拉别的朋友来。一天,Lulu不无感慨地说:“我怎么感觉我们这个圈子像是传销组织。真是传销组织,我肯定做到了很高的级别。”
每次排练和演出,大家都少不了请亲友们助阵,我的朋友最后变成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变成了她的朋友。
让圈子狂飙
以前,我们都小打小闹,自从刚子加入剧社,我们开始有专业表演的范儿。刚子大学时参加了专业话剧团队,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参与话剧演出,后来来深圳工作。2009年6月,刚子正式加入牙牙剧社,为我们带来清新的话剧风。他一边帮我们排练,一边寻找好的剧本。
排练时,我们常即兴表演。比如我和山海经搭档,观众喊什么,我们就要即兴表演出来。观众说要看有缘无分的情人50年后的偶遇,山海经就佝偻着背,变老了嗓音,我则颤颤巍巍地抬起右手,指着山海经,意外邂逅的高兴和当年的辛酸尽在不言中;观众要看庸医治病,山海经成了瞎忽悠的医生,皱着眉头乱把脉,把当归、金银花等药名瞎扯一通……这样的场景化和想象力排练,就像过家家一样,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轮番当主角。末了,我们再根据表现来评奖,颁发“花鸡奖”(百花金鸡缩写版)。
刚子发现一个好剧本,讲述田汉一生经历的《狂飙》,一下子吊起大家的胃口。要求的演员比较多,原来的场地不够用,我们跑到深圳市图书馆内的一块空地排练。每次排练,都吸引好多人围观。有些人在楼下的阅览室看书看累了,就上来看我们表演;有时候看得着迷,就干脆现场报名加入。
排练《狂飙》,让我们的表演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在深圳创意文化产业园演出时,有近两百人观看。想起演《哈姆雷特与鬼魂》时的盛况,何马长出一口气说:“咱胡汉三们终于回来了。”
如今,高房价成为横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大家正在准备排练一部“80后”与高房价的话剧。还没有正式排练,聚橙网已经向我们预约,邀请我们参演他们策划的春节晚会。“牙牙”俨然已经成为“大牌”。
不管是即兴的排练和表演,还是正式演出,话剧给了我们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我们朝九晚五待在格子间里,委屈和苦恼根本没有途径表达。在这个小圈子里,我们抛开束缚,让话剧帮我们解开心结。好多人第一次排练,就说想演流氓,其实潜意识里想彻底放肆一回。
平时也有吵闹,闹翻时甚至会以退社相要挟,可没多久大家又回来了。这里成了牵挂之地,这里有真正的欢声笑语。
(摘自《生活志》2010年第4期)
牙牙剧社是深圳第一个非职业戏剧团体。2008年夏天,何马在豆瓣网上发帖召集组建深圳本土话剧社,一下子聚集了百来号人。其实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冲着“不要求什么表演基础,我们只需表达我们自己的心声”这个口号来的。
没经验,不专业,我们连社名都起得相当低调,牙牙剧社取“牙牙学语”之意。从最开始整些大杂烩似的剧本瞎折腾,到复排经典名剧,自娱自乐的同时,我们还颇具冒险精神地安排了一场公演。2008年秋天,聚橙网接了话剧《哈姆雷特》来深圳演出的活动。网站想为演出做宣传,负责人问我们能不能在专业话剧团队来之前,先预演一次,培养观众的兴趣。由牙牙剧社改编后的《哈姆雷特与鬼魂》,在深圳创意文化产业园正式上演。一部20分钟的短剧,吸引了一百多位观众。演过之后,我们觉得不是特别成熟,但有这么多观众来看演出,还是让我们激动不已。
一年多后,牙牙剧社俨然成长为一条坚韧的藤蔓,蜿蜒到深圳文化休闲圈的众多角落。说起深圳民间话剧社,绝对非“牙牙”莫属;专业团队来演出,也少不了我们接洽。有些成员因“瓜熟蒂落”离去,有些成员因工作调动被“强行摘走”,留下来的,都把这里当成除工作地点和家之外的第三个去处。
一个个活宝
何马是发起人,被我们公推为社长,其实她更像个勤杂工。她的本职工作是猎头,招收新社员的任务自然交给她。她还要身兼裁缝一职。排练和演出需要戏服,租服装太贵,我们就动手设计。大家凑在一起七嘴八舌讨论一番,勾勾画画,一件衣服的样式就跃然纸上。我们是“脑力劳动者”,何马是“体力劳动者”。我们设计好后,她带着图纸去布店扯布做衣服。她在缝纫机前埋头苦干两天,几件像模像样的长衫、旗袍就出炉了。
笨笨是超级幕后,是我们剧社唯一没有上过舞台的人。不是每个女孩都有一个舞台梦,笨笨就在此列。笨笨也没闲着,除了担任剧社制作组组长,负责策划、统筹活动,还要认真“找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排练时有什么差错,笨笨作为观众,总能第一时间把它揪出来。
给剧社带来最多欢乐的要数Lulu。她性格开朗,演的也都是特别爱闹的角色。加入剧社后,她隔三差五介绍朋友加入。她把朋友们拉进来,她的朋友又拉别的朋友来。一天,Lulu不无感慨地说:“我怎么感觉我们这个圈子像是传销组织。真是传销组织,我肯定做到了很高的级别。”
每次排练和演出,大家都少不了请亲友们助阵,我的朋友最后变成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变成了她的朋友。
让圈子狂飙
以前,我们都小打小闹,自从刚子加入剧社,我们开始有专业表演的范儿。刚子大学时参加了专业话剧团队,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参与话剧演出,后来来深圳工作。2009年6月,刚子正式加入牙牙剧社,为我们带来清新的话剧风。他一边帮我们排练,一边寻找好的剧本。
排练时,我们常即兴表演。比如我和山海经搭档,观众喊什么,我们就要即兴表演出来。观众说要看有缘无分的情人50年后的偶遇,山海经就佝偻着背,变老了嗓音,我则颤颤巍巍地抬起右手,指着山海经,意外邂逅的高兴和当年的辛酸尽在不言中;观众要看庸医治病,山海经成了瞎忽悠的医生,皱着眉头乱把脉,把当归、金银花等药名瞎扯一通……这样的场景化和想象力排练,就像过家家一样,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轮番当主角。末了,我们再根据表现来评奖,颁发“花鸡奖”(百花金鸡缩写版)。
刚子发现一个好剧本,讲述田汉一生经历的《狂飙》,一下子吊起大家的胃口。要求的演员比较多,原来的场地不够用,我们跑到深圳市图书馆内的一块空地排练。每次排练,都吸引好多人围观。有些人在楼下的阅览室看书看累了,就上来看我们表演;有时候看得着迷,就干脆现场报名加入。
排练《狂飙》,让我们的表演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在深圳创意文化产业园演出时,有近两百人观看。想起演《哈姆雷特与鬼魂》时的盛况,何马长出一口气说:“咱胡汉三们终于回来了。”
如今,高房价成为横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大家正在准备排练一部“80后”与高房价的话剧。还没有正式排练,聚橙网已经向我们预约,邀请我们参演他们策划的春节晚会。“牙牙”俨然已经成为“大牌”。
不管是即兴的排练和表演,还是正式演出,话剧给了我们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我们朝九晚五待在格子间里,委屈和苦恼根本没有途径表达。在这个小圈子里,我们抛开束缚,让话剧帮我们解开心结。好多人第一次排练,就说想演流氓,其实潜意识里想彻底放肆一回。
平时也有吵闹,闹翻时甚至会以退社相要挟,可没多久大家又回来了。这里成了牵挂之地,这里有真正的欢声笑语。
(摘自《生活志》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