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媒体课件;使用;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075—01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云教育、微课程、翻转课堂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由于许多优秀教师运用巧妙,涌现出了非常精彩的优质课,令人拍案叫绝。于是,多媒体课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运用,它也成了许多教师上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确实存在认识和使用误区,这样做,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甚至还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误区一:每堂课都需要使用课件
在听取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有位教师将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面等常见的物体的表面制作成ppt投射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哪个物体的面大?因课件投射到大屏幕上有些失真,学生看着大屏幕,懒洋洋地作答……授课老师还自以为直观,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效果不错。其实,这个教学环节不使用课件,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面实物就在学生身边,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是平平的,而且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非常直观、可感。
工作中,常听到年青教师说:“新课改的课就是每堂课都要使用课件。”笔者认为,此论言辞过激。课堂上,哪个教学环节的确需要使用课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在备课时就得认真思考,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依靠什么方法或手段来突破?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呢?还是动手操作摆小棒、画线段图呢?还是小组合作交流?还是教师直观演示等等?都应一一斟酌准确。到底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应因课而定,因材施教。不能一味依赖课件,每节课都使用课件。
误区二:有了课件就一定能上好课
在观摩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授课时,有位教师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了几枚硬币,两袋食盐,袋装的锅巴、洗衣粉等,甚至有的学生还带来了苹果、梨、菠萝等大量的水果。教师准备了天平、台秤和精美的课件。听课老师暗暗称赞课前准备充分,一定会是一堂优质课。在整堂课上,教师钻进课件中走不出来,带着学生紧紧张张、忙忙碌碌、按部就班地完成课件的每个环节。一会儿是填合适的质量单位,一会儿是克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看起来习题训练扎实到位。仔细一想,本节课没有留给学生“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等自主活动、体验感知的机会和时间,使得本课的重难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教学目标几乎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们煞费心思高高兴兴带来的“学具”形同虚设,挫伤了学生准备学具的积极性。
误区三:用课件出示习题快捷高效
有一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的新课设计很不错,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看着计数器读数、读出直尺上的数、按不同的顺序数数、说数的组成等活动,使学生不但会读写20以内的数,而且掌握了数的组成,理解了计数单位“一”和“十”。在巩固练习时,教师用课件先出示了一些填空题,依次读题并指名同学站起来回答,一个同学回答对了,再叫一个人来回答,这样“一题一问一人一答”,其余大部分学生因没有接到学习任务而在玩弄小棒或干自己喜欢干的事。第二道判断题也如法炮制,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
此案例中“一题一问一人一答”做法屡见不鲜。表面上学生回答得顺利流畅,看起来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课堂教学效率很不错。实际上,只是少数学生在唱“独角戏”,放弃了大多数学生思考学习的机会,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产生“一人答对,全班都会”的假象。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课内欠账课外补,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因此,当把问题出示以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全体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然后集体反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误区四:直接下载互联网上的习题进行训练就行
有的老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习题,修改打印后直接下发给学生或者发到班级的qq群里。他们心里还暗自高兴,现代信息技术多好啊!省心、省时、省力还高效,而且比学生抄写的量多,真是“多、快、好、省”!可是,期末检测考试成绩一公布,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在期末检测分析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才意识到:由于不同的班级,任课教师不同、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差异较大、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但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相同的习题做练习巩固,这样,只能导致学生学得稀里糊涂,退步较大。因此,我们应以教材为主,扎实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有针对性地筛选适量的有思维含量的习题,分层次供学生精练。在习题的设计上,应注意分重点难点,分层次,因人而异,因学定教。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075—01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云教育、微课程、翻转课堂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由于许多优秀教师运用巧妙,涌现出了非常精彩的优质课,令人拍案叫绝。于是,多媒体课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运用,它也成了许多教师上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确实存在认识和使用误区,这样做,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甚至还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误区一:每堂课都需要使用课件
在听取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有位教师将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面等常见的物体的表面制作成ppt投射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哪个物体的面大?因课件投射到大屏幕上有些失真,学生看着大屏幕,懒洋洋地作答……授课老师还自以为直观,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效果不错。其实,这个教学环节不使用课件,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面实物就在学生身边,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是平平的,而且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非常直观、可感。
工作中,常听到年青教师说:“新课改的课就是每堂课都要使用课件。”笔者认为,此论言辞过激。课堂上,哪个教学环节的确需要使用课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在备课时就得认真思考,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依靠什么方法或手段来突破?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呢?还是动手操作摆小棒、画线段图呢?还是小组合作交流?还是教师直观演示等等?都应一一斟酌准确。到底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应因课而定,因材施教。不能一味依赖课件,每节课都使用课件。
误区二:有了课件就一定能上好课
在观摩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授课时,有位教师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了几枚硬币,两袋食盐,袋装的锅巴、洗衣粉等,甚至有的学生还带来了苹果、梨、菠萝等大量的水果。教师准备了天平、台秤和精美的课件。听课老师暗暗称赞课前准备充分,一定会是一堂优质课。在整堂课上,教师钻进课件中走不出来,带着学生紧紧张张、忙忙碌碌、按部就班地完成课件的每个环节。一会儿是填合适的质量单位,一会儿是克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看起来习题训练扎实到位。仔细一想,本节课没有留给学生“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等自主活动、体验感知的机会和时间,使得本课的重难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教学目标几乎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们煞费心思高高兴兴带来的“学具”形同虚设,挫伤了学生准备学具的积极性。
误区三:用课件出示习题快捷高效
有一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的新课设计很不错,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看着计数器读数、读出直尺上的数、按不同的顺序数数、说数的组成等活动,使学生不但会读写20以内的数,而且掌握了数的组成,理解了计数单位“一”和“十”。在巩固练习时,教师用课件先出示了一些填空题,依次读题并指名同学站起来回答,一个同学回答对了,再叫一个人来回答,这样“一题一问一人一答”,其余大部分学生因没有接到学习任务而在玩弄小棒或干自己喜欢干的事。第二道判断题也如法炮制,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
此案例中“一题一问一人一答”做法屡见不鲜。表面上学生回答得顺利流畅,看起来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课堂教学效率很不错。实际上,只是少数学生在唱“独角戏”,放弃了大多数学生思考学习的机会,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产生“一人答对,全班都会”的假象。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课内欠账课外补,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因此,当把问题出示以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全体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然后集体反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误区四:直接下载互联网上的习题进行训练就行
有的老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习题,修改打印后直接下发给学生或者发到班级的qq群里。他们心里还暗自高兴,现代信息技术多好啊!省心、省时、省力还高效,而且比学生抄写的量多,真是“多、快、好、省”!可是,期末检测考试成绩一公布,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在期末检测分析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才意识到:由于不同的班级,任课教师不同、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差异较大、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但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相同的习题做练习巩固,这样,只能导致学生学得稀里糊涂,退步较大。因此,我们应以教材为主,扎实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有针对性地筛选适量的有思维含量的习题,分层次供学生精练。在习题的设计上,应注意分重点难点,分层次,因人而异,因学定教。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