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直接反映出综合素质的强弱。教育理论认为在资源和时间充分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学生均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教育理念改革以及互联网技术普遍应用,为自主学习的开展在思想观念和物质技术层面提供了保障。自主学习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深入发掘自己的潜力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31-01
阅读文献可以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对教育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对教育目的定位的把握也有类似的历程。一开始,教育理论把我们学生的作用局限在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层面,而现在教育目标强调全方面提高我们学生的素质,增强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双方努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老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学生发挥能动作用。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1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理论相较而言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开始引起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将自主学习理论与具体的学科体系相结合的探索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理论最大的特征在于对学习过程的重新定义,学习是一个充满兴趣并且可以发挥自身作用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主人的角色。
1.1自主学习理论的源起
自主学习理论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只不过在以前的时代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而已。早在古希腊文明中,我们就可看到自主学习理论的身影。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认为学习中老师不应该扮演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局限于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学生的层面,教育更深一层的寓意在于强调我们学生的反思和领悟。这可以说是对自主学习理论最早的认识和阐释。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本主义的兴起和知识信息加工技术的成熟,自主学习理论才开始迈向成熟而系统的发展时期。
1.2 自主学习的过程分析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的,首先,我们在分析和了解自身特长和不足的前提之下,对学习任务进行深入解读。其次,我们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细化为几个可操作的子目标。再次,我们需要了解完成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支持、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完成此目标所拥有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将执行结果与既定目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存在的偏差以及应对偏差的解决办法,在自我评估和检测中成长进步。
2 物理实验分析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就物理实验而言,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表现为工具价值,即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表现为独立价值,即实验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主开展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2.1 老师指导原则
实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通过开展实验,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物理实验的一大特征在于其复杂性。我们只有对某个知识点有了充分地了解和认识之后,开展实验才是安全的、高效的和有价值的。因此对于实验课程的学习,我们一方面离不开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就实验本身而言,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具体地,就开展高中物理课程中自由落体这一知识点的实验而言,前期,我们需要老师讲述自由落体的相关课程,掌握什么是自由落体、什么是加速度、自由落体有何规律、自由落体的知识有何应用等基础知识。中期,我们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老师提醒需注意的事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类似的问题。后期,老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深入解析。
2.2 学生主体原则
在提高物理实验学习效率的诸多原则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便是主体性原则。自主学习是我们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与环境发生联系,并实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具体体现即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我们并非自发地接受来自外部的信息,相反我们自觉地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对于外部信息秉持一种独立创造的态度,而非简单意义上的不加区别而全部予以接受。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不同,自主学习为我们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提供了平台。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天然地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教学大纲中的难点未必是我们实际遇到的难点,更不一定是我们每个学生的困难之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数量上是极不平衡的,我们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就自身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开展讨论,获得针对性的意见。
我们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我们提供服务和指导的。例如,我们可以决定实验时间、实验内容以及与实验相关的其他内容,而非一味地顺从老师标准化的安排。
3 具体案例分析
就摩擦力实验而言,我们在实验之前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摩擦力在生活中有何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来逐步改变实验的条件,在对比和分析结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而解答上述问题。
具体的实验过程:首先,把书放在粗燥的地面上,給书一个水平方向的力,观察是否存在摩擦力;其次,将书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给书一个同样的水平方向的力,再次观察摩擦力是否发生作用。最后,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初步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
类似地,我们可以在粗糙的平面上,先给物体一个80牛顿的力,观察并计算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再次对物体施加180牛顿的力,观察并计算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通过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将自主学习理论运用于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优化学习效果十分有益。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正确的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思索相关的问题,预想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4 结语
自主学习理论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对于物理这一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言,实验既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在生活中观察生活现象、在实验室里开展实验活动的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最终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能为我们持续地进步提供保障,所以我们要转变被动的学习观念,积极学习、主动进步。
参考文献
[1] 余俊文.高中物理实验的自主学习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3):18-20.
[2] 王若玉.高中物理实验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3):20-21.
[3] 陈丽玲.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水平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14):76.
[4] 吴建平.高中物理实验感同身受的未来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9):41,43.DOI:10.3969/j.issn.1674-697X.2014.09.034.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31-01
阅读文献可以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对教育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对教育目的定位的把握也有类似的历程。一开始,教育理论把我们学生的作用局限在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层面,而现在教育目标强调全方面提高我们学生的素质,增强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双方努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老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学生发挥能动作用。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1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理论相较而言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开始引起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将自主学习理论与具体的学科体系相结合的探索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理论最大的特征在于对学习过程的重新定义,学习是一个充满兴趣并且可以发挥自身作用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主人的角色。
1.1自主学习理论的源起
自主学习理论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只不过在以前的时代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而已。早在古希腊文明中,我们就可看到自主学习理论的身影。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认为学习中老师不应该扮演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局限于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学生的层面,教育更深一层的寓意在于强调我们学生的反思和领悟。这可以说是对自主学习理论最早的认识和阐释。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本主义的兴起和知识信息加工技术的成熟,自主学习理论才开始迈向成熟而系统的发展时期。
1.2 自主学习的过程分析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的,首先,我们在分析和了解自身特长和不足的前提之下,对学习任务进行深入解读。其次,我们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细化为几个可操作的子目标。再次,我们需要了解完成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支持、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完成此目标所拥有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将执行结果与既定目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存在的偏差以及应对偏差的解决办法,在自我评估和检测中成长进步。
2 物理实验分析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就物理实验而言,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表现为工具价值,即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表现为独立价值,即实验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主开展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2.1 老师指导原则
实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通过开展实验,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物理实验的一大特征在于其复杂性。我们只有对某个知识点有了充分地了解和认识之后,开展实验才是安全的、高效的和有价值的。因此对于实验课程的学习,我们一方面离不开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就实验本身而言,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具体地,就开展高中物理课程中自由落体这一知识点的实验而言,前期,我们需要老师讲述自由落体的相关课程,掌握什么是自由落体、什么是加速度、自由落体有何规律、自由落体的知识有何应用等基础知识。中期,我们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老师提醒需注意的事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类似的问题。后期,老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深入解析。
2.2 学生主体原则
在提高物理实验学习效率的诸多原则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便是主体性原则。自主学习是我们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与环境发生联系,并实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具体体现即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我们并非自发地接受来自外部的信息,相反我们自觉地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对于外部信息秉持一种独立创造的态度,而非简单意义上的不加区别而全部予以接受。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不同,自主学习为我们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提供了平台。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天然地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教学大纲中的难点未必是我们实际遇到的难点,更不一定是我们每个学生的困难之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数量上是极不平衡的,我们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就自身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开展讨论,获得针对性的意见。
我们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我们提供服务和指导的。例如,我们可以决定实验时间、实验内容以及与实验相关的其他内容,而非一味地顺从老师标准化的安排。
3 具体案例分析
就摩擦力实验而言,我们在实验之前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摩擦力在生活中有何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来逐步改变实验的条件,在对比和分析结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而解答上述问题。
具体的实验过程:首先,把书放在粗燥的地面上,給书一个水平方向的力,观察是否存在摩擦力;其次,将书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给书一个同样的水平方向的力,再次观察摩擦力是否发生作用。最后,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初步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
类似地,我们可以在粗糙的平面上,先给物体一个80牛顿的力,观察并计算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再次对物体施加180牛顿的力,观察并计算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通过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将自主学习理论运用于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优化学习效果十分有益。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正确的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思索相关的问题,预想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4 结语
自主学习理论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对于物理这一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言,实验既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在生活中观察生活现象、在实验室里开展实验活动的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最终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能为我们持续地进步提供保障,所以我们要转变被动的学习观念,积极学习、主动进步。
参考文献
[1] 余俊文.高中物理实验的自主学习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3):18-20.
[2] 王若玉.高中物理实验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3):20-21.
[3] 陈丽玲.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水平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14):76.
[4] 吴建平.高中物理实验感同身受的未来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9):41,43.DOI:10.3969/j.issn.1674-697X.2014.0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