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扩大办学规模向提高内涵质量转变,如何进一步筹措发展经费,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总结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强化学校财务管理的措施,以期实现提升财务管理部门决策咨询功能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决策支持
[作者简介]朱彦(1970-),女,江苏苏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财务部部长,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苏 苏州 2151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042-01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与普通高校有着本质区别。在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唯有科学管理,合理确定教育成本,有效统筹办学经费,才能确保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使之更好地为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预算管理理念偏差。如今,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依然没有得到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作为高职院校各类发展事业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预算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它确定了学校各项事业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学校各部门都要制订战略计划,这些战略就构成了学校财务预算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预算与战略计划之间应该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存在着轻视预算管理、执行力度薄弱的现象。高职院校编制内部的部门预算后,没有及时跟踪、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经常导致预算执行实际情况和预算不相符合,无法有效发挥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 责任会计功能缺失。高职院校在推行二级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个责任区域,即“责任中心”,由系部领导进行日常管理。责任会计是根据院系和部分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管理责任中心所必需的有关信息来考核每个责任中心业绩的一个系统。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对内部各岗位的经济责任进行规定,也就无法追究和约束管理者的责任。例如,对教学、实验、实训设备的投人,一旦出现投资失误或资金流失后,无从追究谁是第一责任人、谁是决策责任人、谁是操作失误责任人等,集体负责也就成为无人负责。
3 成本会计控制不严。成本是高职院校为提供人才培养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对于管理者而言,更多地应该考虑办学的机会成本,也即当选定某一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时放弃或牺牲的利益。然而,在教育经费紧张的同时,在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教育成本的控制意识。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近年来都经历了兼并、扩张和新校区建设等阶段,在进入内涵建设时期后高职院校面临教学经费、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配套投入。对于什么是教育成本、如何核算教育成本、哪些项目应该计人教育成本等问题,高职院校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思考和实践。
二、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高职院校经历了规模扩张和办学层次提升后,已经进入到内涵建设的新时期。在转变办学理念、机制、运转模式的同时,也要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学校财务管理成为促进高职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1 完善财务部门的决策支持职能。健全的财务部门应包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功能。财务会计负责日常会计核算,管理会计负责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用的信息。高职院校要尽快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对接,必须配备高学历、高层次、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财务专业人员,加强财务机构建设,使部分会计人员能从传统的报账核算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对学校的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评价,为学校领导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防范资金浪费和风险发挥作用。
2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在建立规范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各项经济责任制,从学校领导到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学校经营单位负责人,都要严格履行职责制,校内审计监察部门在财务部门日常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对各部门、单位各项经费收支活动进行审查和考核,通过内部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方式,对校内各部门、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在控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结合,做到奖罚分明,注重制度的严肃性。
3 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使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的筹资功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保障,新校区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设施建设等都是空谈。所以,必须重视将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
高职院校的收入按来源不同,分为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依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要求高职校财务工作从原来的“理财”向“生财”转变,通过开办特色专业、扩大生源、提高就业率、加强校企合作、扩展科研合作、提高经营单位的创收能力等多种方式,通过银行借贷,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增加各种收入,保障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职工收入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要以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为抓手,加强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要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的科学编制和有效控制是高职院校财务的一项重点工作,年度经费预算的制定要体现“量人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的原则,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客观准确”,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避免浪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人员经费支出要充分保证,日常公用支出要适度从紧,设备支出、建设性支出要量力而行。校内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学院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支预算,财务部要做好预算过程中的跟踪、监控和调整,要定期对预算的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l生、合法性及使用效益进行检查分析,查找偏差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二是要加强成本控制。一方面,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成本研究小组对学校运营各项成本开支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控制成本开支,优化资源配置,清除不科学、不合理的开支现象,提倡节约,有效遏制浪费;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测算办学成本,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提高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将有限资金节省出来重点投入到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职工的待遇上,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5 制定办学效益最大化的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如不注重办学效益测算,必将会被淘汰。高职院校势必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科学配置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来不断提高办学效益。首先,高职院校应制定提高办学效益的总体战略。制定总体战略目标是要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内部挖潜;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树立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核算,实现教育成本最优化;重视规模效益,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其次,高职院校应重视建立健全物资财产管理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学校要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全面建立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个人。学校应重视后勤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和培训,充实力量,重视前期调研工作,统筹科学地购置固定资产,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购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教学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第三,后勤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要共同策划对校区所有资产实行双重管理,除了传统的核对账目、资产清查之外,要重视健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责任管理,确定责任制、固定资产完好率考核、利用率考核等,使采购、验收、保管岗位相分离,明确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机制。
综上所述,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和越来越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充分展现财务管理核心作用,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2]财政部教科文司.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科文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栏目编辑:盛铭)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决策支持
[作者简介]朱彦(1970-),女,江苏苏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财务部部长,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苏 苏州 2151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042-01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与普通高校有着本质区别。在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唯有科学管理,合理确定教育成本,有效统筹办学经费,才能确保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使之更好地为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预算管理理念偏差。如今,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依然没有得到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作为高职院校各类发展事业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预算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它确定了学校各项事业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学校各部门都要制订战略计划,这些战略就构成了学校财务预算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预算与战略计划之间应该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存在着轻视预算管理、执行力度薄弱的现象。高职院校编制内部的部门预算后,没有及时跟踪、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经常导致预算执行实际情况和预算不相符合,无法有效发挥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 责任会计功能缺失。高职院校在推行二级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个责任区域,即“责任中心”,由系部领导进行日常管理。责任会计是根据院系和部分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管理责任中心所必需的有关信息来考核每个责任中心业绩的一个系统。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对内部各岗位的经济责任进行规定,也就无法追究和约束管理者的责任。例如,对教学、实验、实训设备的投人,一旦出现投资失误或资金流失后,无从追究谁是第一责任人、谁是决策责任人、谁是操作失误责任人等,集体负责也就成为无人负责。
3 成本会计控制不严。成本是高职院校为提供人才培养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对于管理者而言,更多地应该考虑办学的机会成本,也即当选定某一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时放弃或牺牲的利益。然而,在教育经费紧张的同时,在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教育成本的控制意识。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近年来都经历了兼并、扩张和新校区建设等阶段,在进入内涵建设时期后高职院校面临教学经费、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配套投入。对于什么是教育成本、如何核算教育成本、哪些项目应该计人教育成本等问题,高职院校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思考和实践。
二、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高职院校经历了规模扩张和办学层次提升后,已经进入到内涵建设的新时期。在转变办学理念、机制、运转模式的同时,也要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学校财务管理成为促进高职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1 完善财务部门的决策支持职能。健全的财务部门应包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功能。财务会计负责日常会计核算,管理会计负责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用的信息。高职院校要尽快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对接,必须配备高学历、高层次、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财务专业人员,加强财务机构建设,使部分会计人员能从传统的报账核算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对学校的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评价,为学校领导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防范资金浪费和风险发挥作用。
2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在建立规范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各项经济责任制,从学校领导到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学校经营单位负责人,都要严格履行职责制,校内审计监察部门在财务部门日常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对各部门、单位各项经费收支活动进行审查和考核,通过内部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方式,对校内各部门、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在控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结合,做到奖罚分明,注重制度的严肃性。
3 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使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的筹资功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保障,新校区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设施建设等都是空谈。所以,必须重视将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
高职院校的收入按来源不同,分为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依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要求高职校财务工作从原来的“理财”向“生财”转变,通过开办特色专业、扩大生源、提高就业率、加强校企合作、扩展科研合作、提高经营单位的创收能力等多种方式,通过银行借贷,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增加各种收入,保障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职工收入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要以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为抓手,加强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要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的科学编制和有效控制是高职院校财务的一项重点工作,年度经费预算的制定要体现“量人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的原则,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客观准确”,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避免浪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人员经费支出要充分保证,日常公用支出要适度从紧,设备支出、建设性支出要量力而行。校内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学院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支预算,财务部要做好预算过程中的跟踪、监控和调整,要定期对预算的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l生、合法性及使用效益进行检查分析,查找偏差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二是要加强成本控制。一方面,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成本研究小组对学校运营各项成本开支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控制成本开支,优化资源配置,清除不科学、不合理的开支现象,提倡节约,有效遏制浪费;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测算办学成本,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提高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将有限资金节省出来重点投入到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职工的待遇上,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5 制定办学效益最大化的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如不注重办学效益测算,必将会被淘汰。高职院校势必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科学配置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来不断提高办学效益。首先,高职院校应制定提高办学效益的总体战略。制定总体战略目标是要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内部挖潜;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树立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核算,实现教育成本最优化;重视规模效益,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其次,高职院校应重视建立健全物资财产管理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学校要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全面建立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个人。学校应重视后勤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和培训,充实力量,重视前期调研工作,统筹科学地购置固定资产,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购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教学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第三,后勤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要共同策划对校区所有资产实行双重管理,除了传统的核对账目、资产清查之外,要重视健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责任管理,确定责任制、固定资产完好率考核、利用率考核等,使采购、验收、保管岗位相分离,明确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机制。
综上所述,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和越来越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充分展现财务管理核心作用,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2]财政部教科文司.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科文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栏目编辑: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