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建成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精辟阐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部署“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提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要求。这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时代要求,是不断夯实文化强国坚实基础的新的阶段性重要任务。
贯彻落实《建议》提出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首先需要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建设。
“十三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意味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取得重要突破。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跃上了新台阶,全国乡村两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也已全部配齐了流动服务车。在历史上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市县乡村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农民自发兴办的文化大院类型多样、活动丰富多彩,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是当前的突出矛盾和短板。在贫困地区,还有近30%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未达标,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仍然较为明显。
想要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就是持续推进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当前,需要抓住新一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或目录)调整的契机,明确国家和地方基本公共文化的服务项目、支付类别、服务对象、质量标准、支出责任等主要事项,提炼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核心指标,并将之纳入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或目录)。
与此同时,还应落实好公共文化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让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责任具体化、精细化、清晰化,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如何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发展、提升服务水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系统观念,进行全局性谋划以及整体性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要进一步强化传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铸牢文化强国的根脉。《建议》中提到的“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等,都是重点任务。
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传承普及中华优秀文化,着力点是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活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承担好、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也是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一愿景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对“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公共文化社会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促进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直至把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提升到增强发展动力的高度。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是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之外,有更多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社会化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立足于我国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十四五”期间,我们需要重点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寻求突破。
一是落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的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收费政策;二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三是推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试点。
以上每一个问题目前都存在从理念到政策的不协调、不通畅问题,目前在实践进展方面并不完全成熟,更多体现出的偏向于探索性,在“十四五”期间,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加以突破。而社会化发展的新突破,必将带来“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景象。
除此之外,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在健全现代文化体系上,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线下关门、线上开花”的实践——如“云”博物馆、“云”图书馆等,已经生动体现了10多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升了全社会对公共文化数字化的理解和认识。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化向智慧化迈进,创造出更多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新业态、新方式、新场景,这是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创新、开放、共享,这些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新发展理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就是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结果。
“十三五”以来,我国已经有不少公共文化机构秉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融合发展,通过共建共享、联合服务,形成了优势互补、方式创新、凝聚合力的新格局,综合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如浙江嘉善县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功能融合,苏州图书馆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的民乐系列活动“听·说|乐读课堂”、佛山图书馆的“我把古诗唱给你听”、深圳图书馆的“读剧”、天津交响乐团的“四大名著音乐会”等,都是以综合性的服务手段、方式实现融合发展的实践。
“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着力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融合发展,如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力军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之间服务功能的融合;二是推进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如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功能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建设;三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
《建議》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其中,“文化底蕴”“文化特色鲜明”就是公共文化的着力空间;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公共文化发挥资源和内容支撑作用;针对发展乡村旅游,公共文化在挖掘农耕文化基因、彰显乡村文化特色上更是大有作为。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建成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精辟阐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部署“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提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要求。这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时代要求,是不断夯实文化强国坚实基础的新的阶段性重要任务。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贯彻落实《建议》提出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首先需要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建设。
“十三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意味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取得重要突破。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跃上了新台阶,全国乡村两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也已全部配齐了流动服务车。在历史上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市县乡村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农民自发兴办的文化大院类型多样、活动丰富多彩,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是当前的突出矛盾和短板。在贫困地区,还有近30%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未达标,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仍然较为明显。
想要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就是持续推进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当前,需要抓住新一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或目录)调整的契机,明确国家和地方基本公共文化的服务项目、支付类别、服务对象、质量标准、支出责任等主要事项,提炼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核心指标,并将之纳入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或目录)。
与此同时,还应落实好公共文化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让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责任具体化、精细化、清晰化,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系统观念,多方发力,破局发展
围绕“如何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发展、提升服务水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系统观念,进行全局性谋划以及整体性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要进一步强化传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铸牢文化强国的根脉。《建议》中提到的“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等,都是重点任务。
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传承普及中华优秀文化,着力点是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活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承担好、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也是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一愿景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对“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公共文化社会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促进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直至把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提升到增强发展动力的高度。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是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之外,有更多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社会化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立足于我国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十四五”期间,我们需要重点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寻求突破。
一是落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的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收费政策;二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三是推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试点。
以上每一个问题目前都存在从理念到政策的不协调、不通畅问题,目前在实践进展方面并不完全成熟,更多体现出的偏向于探索性,在“十四五”期间,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加以突破。而社会化发展的新突破,必将带来“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景象。
除此之外,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在健全现代文化体系上,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线下关门、线上开花”的实践——如“云”博物馆、“云”图书馆等,已经生动体现了10多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升了全社会对公共文化数字化的理解和认识。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化向智慧化迈进,创造出更多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新业态、新方式、新场景,这是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融合发展是大趋势
创新、开放、共享,这些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新发展理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就是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结果。
“十三五”以来,我国已经有不少公共文化机构秉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融合发展,通过共建共享、联合服务,形成了优势互补、方式创新、凝聚合力的新格局,综合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如浙江嘉善县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功能融合,苏州图书馆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的民乐系列活动“听·说|乐读课堂”、佛山图书馆的“我把古诗唱给你听”、深圳图书馆的“读剧”、天津交响乐团的“四大名著音乐会”等,都是以综合性的服务手段、方式实现融合发展的实践。
“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着力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融合发展,如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力军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之间服务功能的融合;二是推进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如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功能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建设;三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
《建議》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其中,“文化底蕴”“文化特色鲜明”就是公共文化的着力空间;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公共文化发挥资源和内容支撑作用;针对发展乡村旅游,公共文化在挖掘农耕文化基因、彰显乡村文化特色上更是大有作为。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