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到十年的成就时,肯定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任务。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最直接和深刻的回答。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俞立中:高校应从扩张转向内涵发展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我是2003年2月从华东师大副校长岗位调任上海师大校长的,2006年1月又调回华东师大任校长,2012年4月被聘为正在筹建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10年间经历了三个不同类型大学的校长职位。
我觉得,过去的10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的10年,这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紧密相关的。从一个校长的眼光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硬件与世界高水平的差距已大为缩小,甚至可以说比较接近了。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6%,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就越来越凸显了。记得10年前我就任上海师大校长,和同事们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中国大学扩张的高潮已经过去,学校应该把精力更集中在提升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上。
如今大家对教育的期望很高,这是件好事。但浮躁、急功近利等社会风气,也不免影响到教育。通过几年努力,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上海在编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组织了三个独立版本的调研和编写,最后定稿时吸纳了各版本之所长。由华东师大负责的版本,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也成为后来正式公布的上海纲要的核心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回归到人的终身发展上,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幸福,为了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现在许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大学。那么,什么才算是“好”的大学?怎么评价一所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我觉得,我们应该真正打开眼界,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
易红:必须辩证看待内涵式发展
东南大学校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其实在此之前,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多。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这包括很多内容,诸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等。而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由大学的核心任务决定的。
当然,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辩证地去看。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并不意味着对高等教育前一阶段发展的否定,而是当前高等教育为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逐渐克服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的需要。
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开展各项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非常谨慎,进行改革之前,一定要广泛调研,请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证。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做科学研究不同,一项科学实验失败了可以换种方式重新再做一次,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旦失败,则是以牺牲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牺牲参与改革的一批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代价,是无法走回头路的。
齐涛: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特色和大学地位上
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
我们曾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大学。为什么提“知名大学”,而不提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我们认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法只是一个角度,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还是体现在办学特色上,体现在学校的知名度上,所以“知名大学”也是比较恰当的提法,这应当是大学办学的一种追求。但是,知名大学靠什么来体现?要靠知名的教师、知名的课程、知名的教材和知名的学生。过去我们比较看重专业,今后我们应该把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重要单元来考虑,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这是大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专业是个不确定的因素,是学分和课程组合而来的,而课程是个确定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
知名学校要靠知名教师,知名教师要靠知名课程。核心是课程,而不是专业。其次是知名教材,要提供和使用知名教材。其三就是要培养出知名的学生。这几种因素最后合成,就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了。有了知名度,学校的地位自然就得到社会的认可。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每一所大学既然是法人实体,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是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知名度上存在差异。把大学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是不对的,对一所大学来讲,真正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所以,每一类学校都应当是在合适的办学层次上,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学历攀升。有了自己的知名教授、知名课程、知名教材、知名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名点,自己的地位,知名大学的意义就在这里。
如何促进大学内涵的发展,一是高校要“依法自主办学”。《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主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总体上说落实得还不彻底、还不到位。《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自主办学行为作了规定,主要包括: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等等。这些内容更多属于学校内涵发展。既然法律赋予了学校很大的自主性,作为一所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就应该认真研究可以行使的自主办学权力,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向,在内涵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吉林大学校长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变革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从总体上、长远上看,我们应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即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优化和全要素提升的质量观。但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首先应树立核心质量观,也就是以人才质量和学术质量为核心加快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质量观,这应当是当前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选择。学科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共同纽带和载体,在高校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为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把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建设一流学科或高水平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结构、整合发展资源、激发发展动力。
遵循教育、知识和人的发展规律。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实现知识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知识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原则。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就要把握教育方向,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突出教育的基本功能,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内涵发展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就要认真研究人类知识发展的历史和趋势,面向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以及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加快知识创新步伐;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人类,着力人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进内涵建设就是要以规律性把握大学的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实现科学发展。
着力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学术性是高校的本质属性,学术活动是高校的基本活动,学术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学术发展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任务。内涵式发展需要依靠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去保障,要落实并体现在体制机制及其规定性上。因此,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是当前高等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俞立中:高校应从扩张转向内涵发展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我是2003年2月从华东师大副校长岗位调任上海师大校长的,2006年1月又调回华东师大任校长,2012年4月被聘为正在筹建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10年间经历了三个不同类型大学的校长职位。
我觉得,过去的10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的10年,这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紧密相关的。从一个校长的眼光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硬件与世界高水平的差距已大为缩小,甚至可以说比较接近了。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6%,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就越来越凸显了。记得10年前我就任上海师大校长,和同事们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中国大学扩张的高潮已经过去,学校应该把精力更集中在提升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上。
如今大家对教育的期望很高,这是件好事。但浮躁、急功近利等社会风气,也不免影响到教育。通过几年努力,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上海在编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组织了三个独立版本的调研和编写,最后定稿时吸纳了各版本之所长。由华东师大负责的版本,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也成为后来正式公布的上海纲要的核心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回归到人的终身发展上,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幸福,为了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现在许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大学。那么,什么才算是“好”的大学?怎么评价一所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我觉得,我们应该真正打开眼界,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
易红:必须辩证看待内涵式发展
东南大学校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其实在此之前,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多。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这包括很多内容,诸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等。而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由大学的核心任务决定的。
当然,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辩证地去看。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并不意味着对高等教育前一阶段发展的否定,而是当前高等教育为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逐渐克服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的需要。
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开展各项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非常谨慎,进行改革之前,一定要广泛调研,请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证。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做科学研究不同,一项科学实验失败了可以换种方式重新再做一次,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旦失败,则是以牺牲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牺牲参与改革的一批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代价,是无法走回头路的。
齐涛: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特色和大学地位上
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
我们曾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大学。为什么提“知名大学”,而不提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我们认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法只是一个角度,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还是体现在办学特色上,体现在学校的知名度上,所以“知名大学”也是比较恰当的提法,这应当是大学办学的一种追求。但是,知名大学靠什么来体现?要靠知名的教师、知名的课程、知名的教材和知名的学生。过去我们比较看重专业,今后我们应该把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重要单元来考虑,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这是大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专业是个不确定的因素,是学分和课程组合而来的,而课程是个确定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
知名学校要靠知名教师,知名教师要靠知名课程。核心是课程,而不是专业。其次是知名教材,要提供和使用知名教材。其三就是要培养出知名的学生。这几种因素最后合成,就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了。有了知名度,学校的地位自然就得到社会的认可。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每一所大学既然是法人实体,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是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知名度上存在差异。把大学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是不对的,对一所大学来讲,真正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所以,每一类学校都应当是在合适的办学层次上,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学历攀升。有了自己的知名教授、知名课程、知名教材、知名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名点,自己的地位,知名大学的意义就在这里。
如何促进大学内涵的发展,一是高校要“依法自主办学”。《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主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总体上说落实得还不彻底、还不到位。《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自主办学行为作了规定,主要包括: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等等。这些内容更多属于学校内涵发展。既然法律赋予了学校很大的自主性,作为一所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就应该认真研究可以行使的自主办学权力,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向,在内涵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吉林大学校长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变革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从总体上、长远上看,我们应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即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优化和全要素提升的质量观。但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首先应树立核心质量观,也就是以人才质量和学术质量为核心加快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质量观,这应当是当前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选择。学科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共同纽带和载体,在高校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为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把学科调整、优化和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建设一流学科或高水平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结构、整合发展资源、激发发展动力。
遵循教育、知识和人的发展规律。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实现知识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知识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原则。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就要把握教育方向,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突出教育的基本功能,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内涵发展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就要认真研究人类知识发展的历史和趋势,面向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以及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加快知识创新步伐;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人类,着力人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进内涵建设就是要以规律性把握大学的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实现科学发展。
着力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学术性是高校的本质属性,学术活动是高校的基本活动,学术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学术发展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任务。内涵式发展需要依靠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去保障,要落实并体现在体制机制及其规定性上。因此,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是当前高等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