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价值观,如果不能够与自愿自觉的实践相结合,将永远不可能被确定下来,成为我们的生命品格和行为准则。因此,合理的自愿的实践载体和路径,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环节。
从推动价值观形成的角度来看,东西方文明传统中,都曾经存在过类似的载体与路径。比如中国古代的“孝道”,就是依托在上堂应对、进退洒扫、问寒问暖的平凡琐事中。而西方的基督教精神,也是与礼拜、祈祷、互助、慈善活动等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无论当时人们是否完全出于自愿,但这些价值观及其形成方式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历史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人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却突然迷茫起来。流行的解释是旧的价值观已经过时,新的价值观尚未确立。这个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这并不是价值观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形成方式出现了偏差。
简言之,传统的价值观从我们生活中消退,它是一种与全球化所产生的范围非常广泛的冲击有关的现象,而并非仅仅是市场经济所造成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铲掉了旧的价值观产生的条件,新的价值观已经以各种方式成长起来,并且已经开始左右我们的生活,只是人们还不能够系统地认识它。我们所处的时代并非道德滑坡的年代,而是道德变迁的年代。仅仅依靠更严厉的管理和更甜蜜的教化是不能恢复传统道德的,我们必须采取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为积极的方式来塑造我们的生活,塑造我们的价值观。确切地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何种特征与品格,我们的价值观形成就一定会具有何种特征与品格。
志愿服务鲜明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
如果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青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志愿者行动。
现代志愿服务的产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源自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几乎所有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中,都有一些亘古不变的法则。比如互助这一观念在各个社会中都曾存在过,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条件下,表现形式和称谓有很大的差异。亚洲国家多是属于这一类,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等。二是源自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从公民社会组织中产生的志愿服务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形态的志愿服务。这些公民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占据了巨大的空间,而且形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和运作方式。美国是这一形式的最主要的代表。三是源自政府职能的转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那些过去权力强大的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政府的职能不是无所不包的,因此一些政府开始尝试将某些职能转变为购买公共服务,由此产生了全新的志愿服务形式。新加坡是这方面的典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志愿者文化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这是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先进道德和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于一体的新的创造。中国的志愿服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党政领导还是专家学者,也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各界精英,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也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广度、深度、力度、速度感到震惊。
这一切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鲜明地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1. 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或间接表现。社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才有可能大规模产生志愿服务。我国是在2000年前后达到这一水平的,因此,2000年以来是中国志愿服务迅猛发展的阶段,这可以作为“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当代注释。
2. 开放的社会意识代替了封闭的地域意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稳定型社会。青年人的成长既得益于家庭,也受制于家庭,所有青年人因成长而带来的变化都化解在家庭内部,很少波及社会,加上交往范围的狭小和信息传播的落后,除非在极端情况下,难以形成整体的社会震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活动形式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以及形成共同心理的力度迅速增长。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流动,促使公众在迁移过程中超出了亲缘关系,陌生人的社会、变化性的关系,使得他们难以寻求传统方式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超越职业需求和利益关系的志愿服务,成为公众体现自我价值,认同公民身份的有效途径。寻找公民角色认同的志愿者便应运而生。
3. 广泛的社会动员取代了零散的个体行为。二十年来,志愿服务最大的社会功效就是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将青年志愿者的热情、专长、时间和精神整合为有序的建设力量。目前,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已达3392万人。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共有491.4万名志愿者通过共青团组织发动在各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动员了几百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改变了社会运行的模式和社会动员的模式。而吸引十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地区支农、支教、支医的西部计划,则是共青团组织对蕴藏在青年人的巨大的奉献热情进行的较为完整的制度化的安排,这为引导千百万社会公众进入志愿服务领域提供了制度范式。伴随着农民工的迁移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团中央启动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内容的志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切实有效帮助。截至目前,这项工作已在2801个县(市、区)展开,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结对达4.6万所,建设阵地3万个,有460万青年志愿者结对农民工子女超过1140万人。这标志着志愿服务已经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
志愿服务推动青年价值观形成
一项活动如果没有迷人之处,是不可能流行起来的。要理解志愿服务为什么能够成为当代青年的生活时尚、生活方式,就必须下工夫了解志愿服务的品格以及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这种“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形成方式是前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但在今天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 1. 直接实现的品格。我们不能简单地使用传统的价值判断和认识方法来认识志愿服务。二十年来,志愿服务的产生、发展方式与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完全不同,甚至与那些品德高尚的英雄如雷锋、张海迪走过的路也完全不同。这是一种群体性的正向参与方式:当大家都在谈论一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就有另一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会想:嗨,这么多人想参与这项活动,我也去试试。于是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这就是一个正能量的循环方式。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一品格,就永远不可能理解今天青年人的行为方式。志愿服务之所以对青年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他有着直接践行道德理念的特征:自己赞许自己的行为。人们发现,道德要求第一次不是通过灌输而是通过体验来获得,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事情。道德标准产生的中心不再是老师、家长或什么专家,而是自己和一起参与服务的伙伴,一句话,是身处其中的青年人感受并创造了一种全新价值观。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服务内容,也不是服务领域,而是这个模式本身。
2. 同气相求的品格。古人以“嘤其鸣声,求其友声”来表达寻求同道的意愿,认为如果能够找到意气相投的人是人生乐事。
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志愿者调查证实,“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青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一位参与过多项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对我说:“无论如何,你会在这里看到最令人激动的人,最富有爱心和乐于奉献的人。这是志愿服务最重要的魅力。”我亲历过的许多志愿服务项目,发现那些志愿者之间都保持着比别人更长久的友谊,也释放出比很多群体更多的正能量。科学研究也表明,在一个相互信任与相互欣赏的群体中,团队的效率是最高的。在很多其他组织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的合作,在这个群体中仿佛是一种天然品格。
3. 重视影响力的品格。志愿服务最大的好处是赋予人们以能力的形式而不是权力。工具提高人的能力,信息提升人的智力,而志愿服务提升人的影响力。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刘勇给我讲述了他人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我无法命令别人做什么。”他在重庆彭水县朗溪乡服务的时候,希望当地农民改变作物种植单一的生产方式,增加有经济效益的作物。农民们却说:“我种了几十年地,难道还要你来教我吗?”于是他们改变思路,通过自己做示范田,帮助农民去除病虫害,取得了一定成效后,又通过宣传、组织、提供技术服务和寻找销售市场,在朗溪乡引导群众建成了占地4000亩的大学生志愿者油菜科技示范基地,实现全乡油菜总产值过1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过百元。后来,朗溪群众把大学生志愿者当成自己人、知心人。刘勇说:“我觉得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真情。”开放社会的本质在于它是由身处期间的人们来定义的,是基于承认没有谁掌握着最终权力的理念。当这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后,开放的心态会伴随终生,而这种心态和机制也决定了他们必将赋予社会以这种开放的品格和品质。
4. 尊重多样性的品格。志愿服务是个性化服务,不会超出志愿者的承受力,因而充满了适应性。因此,尊重多样性一定是志愿服务的根本特征。我们看到,当武汉理工大学担任团支部书记的郎坤在武汉一家嘈杂的菜市场办起“屋顶小学”,带着孩子们在上面升旗、做操、游戏的时候,复旦大学的冯艾则作为一名海外志愿者在埃塞俄比亚地斯亚贝巴大学开设了第一个汉语班。夜幕降临的时候,北京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莫峰冒着严寒在内蒙古草原上开展卫生防疫归来时,乡卫生院的全体同志都站在寒风中等候他。阳光初升的早晨,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在杭州的中心广场,向市民介绍他们在四川凉山支教时发现的需要帮助的孩子,结果四百多个需要结对帮扶的孩子,一个多小时就被市民们认领一空。曾经是问题少年的赵广军办起了“广军热线”,用他自身的经历挽救了上百位轻生的年轻人。拜尔集团的员工在四川江油团委的组织下,在四川地震之后连续派出二百多名员工利用假期到江油的板房区从事志愿服务,而IBM武汉公司的员工则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将爱国教育基地的图片做成三维动画上传到网上。在梅里雪山教书的马骅,最美的西安女孩熊宁,还有那些被称为“鸟巢一代”“海宝一代”“大拇指一代”的志愿者,你会发现没有两个志愿者完全一样,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的志愿服务的内容会如此丰富。可以断言,由于技术的进步,志愿者团队将会变得越来越小,而其多样性则会越来越丰富。志愿服务可以在很多领域进行,这是志愿者们对一项工作的多功能的渴望,也是社会创造力的根源。
因此,我们应当坚信,现在有那么一群充满理想、意志坚定的年轻人在规划他们的未来,他们比我们更有智慧和勇气解决各种问题。志愿服务本身是塑造一代新人的利器,与这一宝贵的精神的培养相比,具体的服务不是其重点。正如雷锋一样,真正的价值不是他做的一件件具体的小事,而是由此而树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
1965年1月,毛主席的老朋友斯诺向他提出“年轻一代将做出些什么来”的问题,毛主席说,他也不可能知道,他不相信有谁能够确有把握知道。将来的事情要由将来的后代去决定,而且按照我们不能预见的条件去决定。从长远来看,将来的后代比我们更有知识。未来决定于他们的判断,而不是我们的判断。
从推动价值观形成的角度来看,东西方文明传统中,都曾经存在过类似的载体与路径。比如中国古代的“孝道”,就是依托在上堂应对、进退洒扫、问寒问暖的平凡琐事中。而西方的基督教精神,也是与礼拜、祈祷、互助、慈善活动等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无论当时人们是否完全出于自愿,但这些价值观及其形成方式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历史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人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却突然迷茫起来。流行的解释是旧的价值观已经过时,新的价值观尚未确立。这个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这并不是价值观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形成方式出现了偏差。
简言之,传统的价值观从我们生活中消退,它是一种与全球化所产生的范围非常广泛的冲击有关的现象,而并非仅仅是市场经济所造成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铲掉了旧的价值观产生的条件,新的价值观已经以各种方式成长起来,并且已经开始左右我们的生活,只是人们还不能够系统地认识它。我们所处的时代并非道德滑坡的年代,而是道德变迁的年代。仅仅依靠更严厉的管理和更甜蜜的教化是不能恢复传统道德的,我们必须采取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为积极的方式来塑造我们的生活,塑造我们的价值观。确切地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何种特征与品格,我们的价值观形成就一定会具有何种特征与品格。
志愿服务鲜明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
如果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青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志愿者行动。
现代志愿服务的产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源自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几乎所有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中,都有一些亘古不变的法则。比如互助这一观念在各个社会中都曾存在过,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条件下,表现形式和称谓有很大的差异。亚洲国家多是属于这一类,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等。二是源自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从公民社会组织中产生的志愿服务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形态的志愿服务。这些公民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占据了巨大的空间,而且形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和运作方式。美国是这一形式的最主要的代表。三是源自政府职能的转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那些过去权力强大的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政府的职能不是无所不包的,因此一些政府开始尝试将某些职能转变为购买公共服务,由此产生了全新的志愿服务形式。新加坡是这方面的典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志愿者文化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这是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先进道德和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于一体的新的创造。中国的志愿服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党政领导还是专家学者,也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各界精英,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也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广度、深度、力度、速度感到震惊。
这一切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鲜明地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1. 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或间接表现。社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才有可能大规模产生志愿服务。我国是在2000年前后达到这一水平的,因此,2000年以来是中国志愿服务迅猛发展的阶段,这可以作为“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当代注释。
2. 开放的社会意识代替了封闭的地域意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稳定型社会。青年人的成长既得益于家庭,也受制于家庭,所有青年人因成长而带来的变化都化解在家庭内部,很少波及社会,加上交往范围的狭小和信息传播的落后,除非在极端情况下,难以形成整体的社会震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活动形式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以及形成共同心理的力度迅速增长。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流动,促使公众在迁移过程中超出了亲缘关系,陌生人的社会、变化性的关系,使得他们难以寻求传统方式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超越职业需求和利益关系的志愿服务,成为公众体现自我价值,认同公民身份的有效途径。寻找公民角色认同的志愿者便应运而生。
3. 广泛的社会动员取代了零散的个体行为。二十年来,志愿服务最大的社会功效就是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将青年志愿者的热情、专长、时间和精神整合为有序的建设力量。目前,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已达3392万人。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共有491.4万名志愿者通过共青团组织发动在各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动员了几百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改变了社会运行的模式和社会动员的模式。而吸引十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地区支农、支教、支医的西部计划,则是共青团组织对蕴藏在青年人的巨大的奉献热情进行的较为完整的制度化的安排,这为引导千百万社会公众进入志愿服务领域提供了制度范式。伴随着农民工的迁移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团中央启动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内容的志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切实有效帮助。截至目前,这项工作已在2801个县(市、区)展开,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结对达4.6万所,建设阵地3万个,有460万青年志愿者结对农民工子女超过1140万人。这标志着志愿服务已经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
志愿服务推动青年价值观形成
一项活动如果没有迷人之处,是不可能流行起来的。要理解志愿服务为什么能够成为当代青年的生活时尚、生活方式,就必须下工夫了解志愿服务的品格以及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这种“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形成方式是前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但在今天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 1. 直接实现的品格。我们不能简单地使用传统的价值判断和认识方法来认识志愿服务。二十年来,志愿服务的产生、发展方式与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完全不同,甚至与那些品德高尚的英雄如雷锋、张海迪走过的路也完全不同。这是一种群体性的正向参与方式:当大家都在谈论一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就有另一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会想:嗨,这么多人想参与这项活动,我也去试试。于是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这就是一个正能量的循环方式。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一品格,就永远不可能理解今天青年人的行为方式。志愿服务之所以对青年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他有着直接践行道德理念的特征:自己赞许自己的行为。人们发现,道德要求第一次不是通过灌输而是通过体验来获得,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事情。道德标准产生的中心不再是老师、家长或什么专家,而是自己和一起参与服务的伙伴,一句话,是身处其中的青年人感受并创造了一种全新价值观。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服务内容,也不是服务领域,而是这个模式本身。
2. 同气相求的品格。古人以“嘤其鸣声,求其友声”来表达寻求同道的意愿,认为如果能够找到意气相投的人是人生乐事。
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志愿者调查证实,“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青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一位参与过多项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对我说:“无论如何,你会在这里看到最令人激动的人,最富有爱心和乐于奉献的人。这是志愿服务最重要的魅力。”我亲历过的许多志愿服务项目,发现那些志愿者之间都保持着比别人更长久的友谊,也释放出比很多群体更多的正能量。科学研究也表明,在一个相互信任与相互欣赏的群体中,团队的效率是最高的。在很多其他组织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的合作,在这个群体中仿佛是一种天然品格。
3. 重视影响力的品格。志愿服务最大的好处是赋予人们以能力的形式而不是权力。工具提高人的能力,信息提升人的智力,而志愿服务提升人的影响力。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刘勇给我讲述了他人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我无法命令别人做什么。”他在重庆彭水县朗溪乡服务的时候,希望当地农民改变作物种植单一的生产方式,增加有经济效益的作物。农民们却说:“我种了几十年地,难道还要你来教我吗?”于是他们改变思路,通过自己做示范田,帮助农民去除病虫害,取得了一定成效后,又通过宣传、组织、提供技术服务和寻找销售市场,在朗溪乡引导群众建成了占地4000亩的大学生志愿者油菜科技示范基地,实现全乡油菜总产值过1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过百元。后来,朗溪群众把大学生志愿者当成自己人、知心人。刘勇说:“我觉得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真情。”开放社会的本质在于它是由身处期间的人们来定义的,是基于承认没有谁掌握着最终权力的理念。当这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后,开放的心态会伴随终生,而这种心态和机制也决定了他们必将赋予社会以这种开放的品格和品质。
4. 尊重多样性的品格。志愿服务是个性化服务,不会超出志愿者的承受力,因而充满了适应性。因此,尊重多样性一定是志愿服务的根本特征。我们看到,当武汉理工大学担任团支部书记的郎坤在武汉一家嘈杂的菜市场办起“屋顶小学”,带着孩子们在上面升旗、做操、游戏的时候,复旦大学的冯艾则作为一名海外志愿者在埃塞俄比亚地斯亚贝巴大学开设了第一个汉语班。夜幕降临的时候,北京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莫峰冒着严寒在内蒙古草原上开展卫生防疫归来时,乡卫生院的全体同志都站在寒风中等候他。阳光初升的早晨,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在杭州的中心广场,向市民介绍他们在四川凉山支教时发现的需要帮助的孩子,结果四百多个需要结对帮扶的孩子,一个多小时就被市民们认领一空。曾经是问题少年的赵广军办起了“广军热线”,用他自身的经历挽救了上百位轻生的年轻人。拜尔集团的员工在四川江油团委的组织下,在四川地震之后连续派出二百多名员工利用假期到江油的板房区从事志愿服务,而IBM武汉公司的员工则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将爱国教育基地的图片做成三维动画上传到网上。在梅里雪山教书的马骅,最美的西安女孩熊宁,还有那些被称为“鸟巢一代”“海宝一代”“大拇指一代”的志愿者,你会发现没有两个志愿者完全一样,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的志愿服务的内容会如此丰富。可以断言,由于技术的进步,志愿者团队将会变得越来越小,而其多样性则会越来越丰富。志愿服务可以在很多领域进行,这是志愿者们对一项工作的多功能的渴望,也是社会创造力的根源。
因此,我们应当坚信,现在有那么一群充满理想、意志坚定的年轻人在规划他们的未来,他们比我们更有智慧和勇气解决各种问题。志愿服务本身是塑造一代新人的利器,与这一宝贵的精神的培养相比,具体的服务不是其重点。正如雷锋一样,真正的价值不是他做的一件件具体的小事,而是由此而树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
1965年1月,毛主席的老朋友斯诺向他提出“年轻一代将做出些什么来”的问题,毛主席说,他也不可能知道,他不相信有谁能够确有把握知道。将来的事情要由将来的后代去决定,而且按照我们不能预见的条件去决定。从长远来看,将来的后代比我们更有知识。未来决定于他们的判断,而不是我们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