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东石油的流出,由谁掌控?
查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今年9月,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走过了整整50年的历史。这个纪念日,基本上没有引起主流西方媒体的什么兴趣。除了过去两年多来原油价格上扬的劲头远远不及黄金这个市场因素以外,还有没有更具结构性转变的力量在起作用?
中国的媒体之所以对回望中东地区石油开采所涉及的国际政治风云更感兴趣一些,是因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所致,工业化生产还在从做大到做强的过程中;到2020年,中国的私人小汽车达到2亿台,但这也可能只是第一个台階而已。我们需要石油!
2009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标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开发项目。中石油因此成为30多年来第一批进人伊拉克石油技术服务市场的外国公司。此前,中石油于2008年8月因获得开发艾哈代卜油田合同而成为战后进入伊拉克油田的首家外国公司。
鲁迈拉项目,联合英国的BP公司竞标,是中石油排除阻力的重要乃至必要的前提条件。艾哈代卜项目,从实质上而言,是中伊双方重新确认于1997年签订的同一个油田开发项目合同。尽管如此,在伊拉克局势的稳定过程中,中国一直都不是英美的同盟。所以,倘若中资企业在伊拉克拿不到这些能源项目,也是在情理之中。
对思考中国的需求而言倒有一个新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就是在我们花大价钱到海外去收购油田、气田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转移了焦点,转向了开发更清洁的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上来。例如德国,正在带头建立一个国际清洁能源组织,并通过它来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其策略设计都是为了,促进一个新的全球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投资市场的形成,以此来占据一个新的能源领域的制高点。
在欧佩克成立之初,我们的主流舆论认为这是中东产油国家收回油价决定权,把石油斗争扩大为整个第三世界的原料斗争,抗击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而今,我们有必要从讨论谁更能掌控石油的定价权中走出来,比一比谁更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评《南风窗》2010年第20期《波斯湾石油:一个世纪的博弈》)
慈济现象的背后
江明修(台湾第三部门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这篇文章谈到慈济在中国苏州成立总部,以及20年来在中国的贡献,特别标榜慈济不谈政治亦不传教的传统,然而,通篇来看,却仅从单一、迹近文宣的角度来诠释或演绎慈济的行事作风,阅读后第一印象是,在娓娓道来的慈济现象之外,似乎隐潜着一股民族大义的伏流。就慈济而言,可能是很单纯的行善之举,但行文中往往藉由引述者之言,赋以两岸交流之情。而对于慈济更为深刻的内涵、本质及其现象背后的原因等更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似较没有被关照与分析。殊为可惜者,在于本文对慈济在苏州的介绍并不够深入,只是一味地将时有所见、所闻的慈济优点迭迭重复,再援引相关政治人物与慈济志工的赞美之同,交叉论说,而对慈济对中国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并无着墨。
报道优质的慈济经验时,应还原其本质,尤其慈济在人文关怀、小区、公益、教育、医疗等各方面所带动的正面精神,所凝聚的社会资本与公民素养,以及其组织运作方式、教育传承等面向,都有极为细致的操作,不只是可显现其坐而论道的精神,在实务层面上,皆有许多起而力行、值得社会学习的俗民经验。文中提到一位政治人物,提及中国仍需进行政策创新和体制创新,以发挥社会力,就此而言,慈济在整体公民社会建构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是否可协助志工一同来提升社会的质量?营造更美好的公民文化?这些值得探究的经验似乎均付之阙如。
本文一再说明慈济不谈政治、不传教,但又文前文后指出慈济在两岸交流与沟通上,有极为重要的功能,肯定其作为两岸的心灵桥梁,可见行文并不脱政治面:此外,虽说不传教,但强调其对台湾人(台商)心灵安顿与归属感的重要性,亦说明其对中国小区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这无疑是在传扬一种“慈济心灵”,即使无意于神化慈济,也略夹带些许政治意味。
本文对慈济在苏州的介绍,大致上是第一手资料的观察所得,值得肯定,也有助我们了解在移风易俗与慈善赈灾等方面,慈济都是当代典范,但是,我们要问的是:慈济经验仅是如此吗?慈济现象的背后,有何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可以有何种贡献?除了有助于两岸沟通效用外,慈济对整体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公益组织功能的改进,以及公民文化提升层面上,可以有哪些贡献,这些课题都值得续篇加以深入讨论。
期盼我们所看所闻所评的慈济,不再被神话与政治化,反而可以探究其本质,更深入了解其组织运作原理与文化内涵。(评《南风窗》2010年第20期《慈济在苏州》)
查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今年9月,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走过了整整50年的历史。这个纪念日,基本上没有引起主流西方媒体的什么兴趣。除了过去两年多来原油价格上扬的劲头远远不及黄金这个市场因素以外,还有没有更具结构性转变的力量在起作用?
中国的媒体之所以对回望中东地区石油开采所涉及的国际政治风云更感兴趣一些,是因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所致,工业化生产还在从做大到做强的过程中;到2020年,中国的私人小汽车达到2亿台,但这也可能只是第一个台階而已。我们需要石油!
2009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标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开发项目。中石油因此成为30多年来第一批进人伊拉克石油技术服务市场的外国公司。此前,中石油于2008年8月因获得开发艾哈代卜油田合同而成为战后进入伊拉克油田的首家外国公司。
鲁迈拉项目,联合英国的BP公司竞标,是中石油排除阻力的重要乃至必要的前提条件。艾哈代卜项目,从实质上而言,是中伊双方重新确认于1997年签订的同一个油田开发项目合同。尽管如此,在伊拉克局势的稳定过程中,中国一直都不是英美的同盟。所以,倘若中资企业在伊拉克拿不到这些能源项目,也是在情理之中。
对思考中国的需求而言倒有一个新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就是在我们花大价钱到海外去收购油田、气田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转移了焦点,转向了开发更清洁的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上来。例如德国,正在带头建立一个国际清洁能源组织,并通过它来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其策略设计都是为了,促进一个新的全球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投资市场的形成,以此来占据一个新的能源领域的制高点。
在欧佩克成立之初,我们的主流舆论认为这是中东产油国家收回油价决定权,把石油斗争扩大为整个第三世界的原料斗争,抗击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而今,我们有必要从讨论谁更能掌控石油的定价权中走出来,比一比谁更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评《南风窗》2010年第20期《波斯湾石油:一个世纪的博弈》)
慈济现象的背后
江明修(台湾第三部门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这篇文章谈到慈济在中国苏州成立总部,以及20年来在中国的贡献,特别标榜慈济不谈政治亦不传教的传统,然而,通篇来看,却仅从单一、迹近文宣的角度来诠释或演绎慈济的行事作风,阅读后第一印象是,在娓娓道来的慈济现象之外,似乎隐潜着一股民族大义的伏流。就慈济而言,可能是很单纯的行善之举,但行文中往往藉由引述者之言,赋以两岸交流之情。而对于慈济更为深刻的内涵、本质及其现象背后的原因等更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似较没有被关照与分析。殊为可惜者,在于本文对慈济在苏州的介绍并不够深入,只是一味地将时有所见、所闻的慈济优点迭迭重复,再援引相关政治人物与慈济志工的赞美之同,交叉论说,而对慈济对中国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并无着墨。
报道优质的慈济经验时,应还原其本质,尤其慈济在人文关怀、小区、公益、教育、医疗等各方面所带动的正面精神,所凝聚的社会资本与公民素养,以及其组织运作方式、教育传承等面向,都有极为细致的操作,不只是可显现其坐而论道的精神,在实务层面上,皆有许多起而力行、值得社会学习的俗民经验。文中提到一位政治人物,提及中国仍需进行政策创新和体制创新,以发挥社会力,就此而言,慈济在整体公民社会建构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是否可协助志工一同来提升社会的质量?营造更美好的公民文化?这些值得探究的经验似乎均付之阙如。
本文一再说明慈济不谈政治、不传教,但又文前文后指出慈济在两岸交流与沟通上,有极为重要的功能,肯定其作为两岸的心灵桥梁,可见行文并不脱政治面:此外,虽说不传教,但强调其对台湾人(台商)心灵安顿与归属感的重要性,亦说明其对中国小区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这无疑是在传扬一种“慈济心灵”,即使无意于神化慈济,也略夹带些许政治意味。
本文对慈济在苏州的介绍,大致上是第一手资料的观察所得,值得肯定,也有助我们了解在移风易俗与慈善赈灾等方面,慈济都是当代典范,但是,我们要问的是:慈济经验仅是如此吗?慈济现象的背后,有何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可以有何种贡献?除了有助于两岸沟通效用外,慈济对整体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公益组织功能的改进,以及公民文化提升层面上,可以有哪些贡献,这些课题都值得续篇加以深入讨论。
期盼我们所看所闻所评的慈济,不再被神话与政治化,反而可以探究其本质,更深入了解其组织运作原理与文化内涵。(评《南风窗》2010年第20期《慈济在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