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需要国家、社会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高职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其心理的健康程度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自身教学的效果以及自身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也会对高职教学产生一定的或好或坏的影响。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心理危机的出现,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危机;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将其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由来已久,各高校都不能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下,这一教学理念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教学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同样也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现如今,相当多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设置了与之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同时,有的高职院校还配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组织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看似很完善,实则不然。因为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将心理教育的对象定位于已经有了心理健康危机或是有那方面倾向的学生,对他们身上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把关,其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明显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危机的学生没有得到完善的治疗,与之相反,一开始并不在关注范围内的、原本看似心理健康的学生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健康危机。总而言之,此种心理教学方式没有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功用。积极心理学则提倡把关注点投放在事物积极主动的方面,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积极引导学生在树立自信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成功,故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中,有助于预防甚至是避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出现危机。
一、高职生心理现状浅析
(一)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学生自然也是专科学生层次,在这个对学历认知的社会意识形态趋于畸形的当下,专科相较于本科、研究生甚至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来说显得很没有色彩,专科生自然而然就有一种自卑的感觉,觉得自己学历层次低,不受社会认可与重视,久而久之,消极心理就会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对自己进行否定,丢失自信与动力。另外,由于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复杂性,在经济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在各方面相对优越的群体则会对其他群体造成群体压力,以至于所属相对劣势群体的成员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卑心理,阻碍自身发展。
(二)学习主动性缺乏
高职院校学生不乏存在着对自己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或者说成是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到位,选择进行高职教育只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内心深处或许并不接受高职教育,这是从主观方面来说的。在客观方面,高职院校教育并没有形成很好的教学风气,没有带给高职学生相应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于是学生从心理上就没有形成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得过且过随大流。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乏,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并有扩大化的现象,不利于高职学生学习进步。
(三)心理上存在落差
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虽然快,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比本科院校,在某些项目工程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师资这一块,当然还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以及学风校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大学梦,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融洽,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等等,但是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全满足高职学生对校园的要求,这就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落差,情绪低落。
(四)三观不到位
高职教育阶段是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并付诸实践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高职学生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没有经历过实践考验的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想要社会围着他转,但是由于三关的不成熟,往往造成自己的三观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但是初出社会的他们由于自尊心作祟,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反而埋怨社会上的不公,这就会引起自身对社会的不满,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同时也造成对自我认识的不到位。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研究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构建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成长的过程过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逆境顺境都要积极应对。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虽然说过硬的知识技能是生存的基本,但是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压力没有强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不行的。当下的高职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如果不积极面对,一味的逃避,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事物,其结果必然是不如意的。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的疏导,让他们逐渐变成积极乐观的人,提高高职学生在心理受压能力上的水平高度,让他们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去进步,学会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困境,妥善完成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让高职学生看到自身的閃光点,重获自信,构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好地学习、生活。
(二)致力于高职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对自身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自身所隐藏的闪光点,容易随波逐流,这样很有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高职学生没有引起对自身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高职学生没有积极的心理素质为自身行为做支撑,在高职院校方面,由于对高职学生固有的认识,没以欣赏的眼光看待高职生,没能发现他们的潜能,没能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他们成长,这是高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缺失。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校方应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发现高职学生的不寻常之处,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发现自身潜能,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促进高职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
高职学生由于各方原因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在惯常的人际关系构建中,人们更多的强调的是关系的平等,包括经济关系、职称地位关系……甚至是社会角色的平等,这种人际关系的构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甚至趋于畸形,反映在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构建中就是区别扎堆,俗称“拉帮结派”,是人际关系的异常表现。这种人际关系构建标准对存在一定自卑心理的学生来说是一道门槛,在心理层面上很难跨越。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将人们的心理状态往积极的层面引领,告别消极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指导,让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自我,打破自身内心深处的自卑、不自信,积极地融入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构建中,不以自身的缺点来标价自己。
(四)积极向上的人生三观的树立
消极的心理状态容易让人们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更别说树立正确的三观了。高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的重要节点,这个阶段的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既容易接收积极的东西,也容易被带入歧途。积极心理学从精神层面为学生带来正能量,让他们对世间万物以及自身都充满期待与希望,积极地看待自身、世界,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奋斗。
三、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念重视研究、锻炼和强化高职学生不同层面的积极性因素,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将关注点只集中在心理已出现问题的同学身上,还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争当学生心理层面的引领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对自身以及高职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在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下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向静芳(1974-),女,汉族,河南信阳,学历:研究生,毕业院校:重庆交通大学,工作院校: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任革新,方志中,刘玉方.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06):69.
[2]徐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初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2,30(4):60-62.
【关键词】心理危机;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将其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由来已久,各高校都不能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下,这一教学理念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教学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同样也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现如今,相当多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设置了与之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同时,有的高职院校还配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组织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看似很完善,实则不然。因为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将心理教育的对象定位于已经有了心理健康危机或是有那方面倾向的学生,对他们身上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把关,其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明显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危机的学生没有得到完善的治疗,与之相反,一开始并不在关注范围内的、原本看似心理健康的学生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健康危机。总而言之,此种心理教学方式没有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功用。积极心理学则提倡把关注点投放在事物积极主动的方面,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积极引导学生在树立自信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成功,故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中,有助于预防甚至是避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出现危机。
一、高职生心理现状浅析
(一)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以专科为主,学生自然也是专科学生层次,在这个对学历认知的社会意识形态趋于畸形的当下,专科相较于本科、研究生甚至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来说显得很没有色彩,专科生自然而然就有一种自卑的感觉,觉得自己学历层次低,不受社会认可与重视,久而久之,消极心理就会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对自己进行否定,丢失自信与动力。另外,由于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复杂性,在经济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在各方面相对优越的群体则会对其他群体造成群体压力,以至于所属相对劣势群体的成员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卑心理,阻碍自身发展。
(二)学习主动性缺乏
高职院校学生不乏存在着对自己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或者说成是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到位,选择进行高职教育只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内心深处或许并不接受高职教育,这是从主观方面来说的。在客观方面,高职院校教育并没有形成很好的教学风气,没有带给高职学生相应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于是学生从心理上就没有形成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得过且过随大流。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乏,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并有扩大化的现象,不利于高职学生学习进步。
(三)心理上存在落差
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虽然快,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比本科院校,在某些项目工程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师资这一块,当然还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以及学风校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大学梦,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融洽,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等等,但是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全满足高职学生对校园的要求,这就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落差,情绪低落。
(四)三观不到位
高职教育阶段是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并付诸实践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高职学生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没有经历过实践考验的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想要社会围着他转,但是由于三关的不成熟,往往造成自己的三观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但是初出社会的他们由于自尊心作祟,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反而埋怨社会上的不公,这就会引起自身对社会的不满,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同时也造成对自我认识的不到位。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研究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构建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成长的过程过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逆境顺境都要积极应对。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虽然说过硬的知识技能是生存的基本,但是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压力没有强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不行的。当下的高职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如果不积极面对,一味的逃避,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事物,其结果必然是不如意的。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的疏导,让他们逐渐变成积极乐观的人,提高高职学生在心理受压能力上的水平高度,让他们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去进步,学会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困境,妥善完成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让高职学生看到自身的閃光点,重获自信,构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好地学习、生活。
(二)致力于高职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对自身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自身所隐藏的闪光点,容易随波逐流,这样很有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高职学生没有引起对自身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高职学生没有积极的心理素质为自身行为做支撑,在高职院校方面,由于对高职学生固有的认识,没以欣赏的眼光看待高职生,没能发现他们的潜能,没能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他们成长,这是高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缺失。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校方应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发现高职学生的不寻常之处,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发现自身潜能,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促进高职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
高职学生由于各方原因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在惯常的人际关系构建中,人们更多的强调的是关系的平等,包括经济关系、职称地位关系……甚至是社会角色的平等,这种人际关系的构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甚至趋于畸形,反映在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构建中就是区别扎堆,俗称“拉帮结派”,是人际关系的异常表现。这种人际关系构建标准对存在一定自卑心理的学生来说是一道门槛,在心理层面上很难跨越。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将人们的心理状态往积极的层面引领,告别消极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指导,让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自我,打破自身内心深处的自卑、不自信,积极地融入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构建中,不以自身的缺点来标价自己。
(四)积极向上的人生三观的树立
消极的心理状态容易让人们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更别说树立正确的三观了。高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的重要节点,这个阶段的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既容易接收积极的东西,也容易被带入歧途。积极心理学从精神层面为学生带来正能量,让他们对世间万物以及自身都充满期待与希望,积极地看待自身、世界,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奋斗。
三、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念重视研究、锻炼和强化高职学生不同层面的积极性因素,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将关注点只集中在心理已出现问题的同学身上,还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争当学生心理层面的引领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对自身以及高职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在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下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向静芳(1974-),女,汉族,河南信阳,学历:研究生,毕业院校:重庆交通大学,工作院校: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任革新,方志中,刘玉方.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06):69.
[2]徐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初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2,30(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