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拾起的尊严

来源 :初中生学习·初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录取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无赖被青年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中,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的人群中有一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他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了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有时会招致一些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有时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少道德的人更加变本加厉。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将无法站稳脚跟。
  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其他文献
中考刚刚结束,最近接到了很多同学的E-mail,有报喜的,也有倾诉烦恼的。很多同学没有考好,在读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还是复读之间犹豫不决、徘徊不定。他们往往不甘心读普通学校,又对复读生活充满了猜测和恐惧……    电子邮件|通讯录 | 记事本  收信|写信 | 返回 |回复 |转发 | 删除 |   日期: 2008年6月30日  发件人: [email protected]   主题:该不
期刊
一、疑难解析    1.受力面积的确定:  受力面积是指两个物体相互重叠的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大物体压在小物体和小物体压在大物体上时受力面积的确定.  2.液体深度的确定:  液体深度是指从所讨论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所谓自由液面,是指液体中能够自由晃动的液面.  3.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压力的确定:①压强由P=ρgh决定;②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往往都不等于所盛液体的重
期刊
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概念性比较强,结合生活实际的题目比较常见,注重了知识的应用、从探究过程中领悟知识的考查,光的反射与折射等综合性强的知识的比例也在增大。   部分地区中考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统计    (一)解读基础——声、光概念  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声音的三个特征、控制噪声的方法、声音的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速、光的反射、光的三原
期刊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既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课标要求的热点.2008年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竞赛试题的材料、背景和视觉均很新颖,把对物理知识的考查与科技、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本文从2008年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中选择几个典型问
期刊
一    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   “苏文天,年级第二名。”当班主任念到这儿时,教室里“哦——”的一片,全班同学都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   我都傻了,从初一到初二,无论大小考试,哪一次年级第一不是我苏文天的!可是初三第一次年级统考,我怎么就跌落到第二名了?   “哈哈,天(指我,苏文天)终于被捅破了!”平时不喜欢我的那些同学开始冷嘲热讽了。我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第一名是谁?李铭强。  李铭强
期刊
可以说,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几大部件中,材料是作文中最显眼最实在的部件了。有人把材料喻为文章的躯体,没有好的材料,就好比躯体不健康、不美观、不匀称一样。再看看评卷标准,不论是中考还是平时考试,评分栏目中都明确写着对选材的要求,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近年的中考作文中,仍然有不少考生在选材上失误频频,令人惋惜。    选材扎堆,严重撞车    牡丹虽艳,但如果没有菊花、荷花、梅花的高雅,也不
期刊
语文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历年的中考试题总会将语文和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2009年的“抗击甲流”等。毫无疑问,2010年最大的社会热点就是“上海世博会”了。下面所设计的题目均是围绕“上海世博会”展开的,既有利于同学们扩充“世博”知识,又有利于备战2010年中考。  1.阅读下列报道,给新闻加标题。  中国文化网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暨上海
期刊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在4月13日举行,本届化学竞赛试题的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试题的开放性,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具体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开放性    例1(2008年全国赛题6)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0个分子,而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 )。  A.单质B
期刊
隐藏在题目之中的已知条件叫做隐含条件。找不到或找不对隐含条件常常使同学们落入命题者布置的陷阱中,导致失分,因此应审清题意,探求问题的实质,挖掘隐含条件,正确解答试题。现举例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假如你也是卖生姜的,和我们家门口菜场里的那个小姑娘一样,那么一天下来,你打算怎么数这些一元硬币(好像卖生姜的收到的主要都是硬币)?天啊,好几百个,这可真是一个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活儿。   那个小姑娘用的方法很特别,颇让我吃惊。她先在电子秤上“滴滴滴”地输入了一个单价:166元每公斤,然后把一元钱的硬币堆在电子秤上。于是,电子秤立刻显示了金额,这个金额就是准确的一元硬币的个数。   太了不起了!   
期刊